《读懂课堂》读后感

时间:2024-10-19 11:33:08
《读懂课堂》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懂课堂》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懂课堂》读后感1

  何为“课堂危机”?《读懂课堂》一书中并未给出明确解释,但书中提到“中国教师在传统课堂文化束缚下的困惑与无奈”以及“中国课堂无视儿童、剥夺儿童声音”这两点却引起了我自身的反思。

  经过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对于地理教育教学,我已不像刚工作时那样迷惘,对于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如何解决课堂突发状况、如何进行教学测评等,我也积累了一套自己的方式方法。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的困惑与无奈也越来越多。

  地理作为一门小学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科”,其学科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开卷考试的形式也让很多学生觉得临场发挥、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将期末考试应付了事,对自己的要求自然就是“及格万岁”。课堂教学中我一直尽力保持地理的趣味性,希望通过兴趣引导孩子们学习。可是课堂纪律却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不论怎样约法三章、连哄带骗,总有那么几个“淘气鬼”管不住自己,行为习惯相当差,甚至还要影响他人。我生气、埋怨、发牢骚,好在我心态还算不错,大半个学期下来,我发现这些“淘气鬼”虽然还是很淘气,但是他们在进步,比如他们学会了不打断老师讲话、知道尽量不能影响他人等等。于是,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要求:每节课至少发现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觉得你的教育是善意的。套用书中的一句话:“学生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即使他们现在并不完美、并不成熟,但是,那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的,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和成长。”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些理论每位教师都耳熟能详,可是课堂似乎仍然受控于一种控制力,按照教师预设的逻辑顺序为学生铺就学习之路,无意中就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认为,正视课堂危机是促进课堂创新的牵引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牵动力,我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以体验代替说教,从禁令走向倡导,让无声胜过有声,用理性克服冲动。

《读懂课堂》读后感2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主题沙龙活动发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精心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定位恰当与否是保障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思想支配行动,有的课之所以低效,往往与教学目标不明有关。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正确处理好课标、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要了解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基础、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等情况,然后确定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也需要教育从“为了获得科学知识”转向“为了获得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也就是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解决障碍,掌握知识。因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探究?我认为,首先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其次要提供探究时空,营造和谐氛围;第三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掌握新知。

  三、要促进学生交往互动。叶澜教授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长期以来,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孤立。课堂上尽管有所谓的小组讨论,但基本上是教师为了追求某种效果的一种摆设,是表面的繁荣,课堂的信息传递基本上是“师--生”的单向型,没有实质性的交往。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发现,促进知识的增值。同时,在交往互动中,激发灵感,产生新颖的观点与奇特的思路,从而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与广阔性。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有效交往的前提;师生平等对话是有效交往的基础;学生主动参与是有效交往的内在动力。

  四、要及时组织有效训练。记得一位数学家说:“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做数学”,所以说组织有效训练是学好数学至关重要的一环。首先,训练要有针对性。教师在组织训练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不同的学生,在训练的容量、难度等方面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各有所得,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时常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其次,训练要多样化。一是习题类型多样化,二是训练方式多样化。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z(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实践有效的数学教学应“五问”

  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有效课堂,作为一线教师,我觉得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应该做到五问:

  1、我已有效解读文本,吃透教材了吗?教材是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连接的纽带,他传递着学生学什么、教师教什么的基本信息。新课程提倡教师应该成为教材的积极建设者与使用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前提就是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吃透教材。

  2、我能从培养学生参与主体意识等方面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吗?有效的教学环境应该比教学情境的范围更为宽泛,教师应该创设富有数学思考的问题情境,更应该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展现自己的数学思考、数学思想,只有民主的氛围,才能让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

  3、我做到合理分解个体任务与小组任务了吗?小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但是我认为小组学习的前提应该是独立、自主,只有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合作的价值才会更高,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时要进行合理分解个体任务与小组任务。

  4、我组织的课堂活动有明确的要求吗?课堂教学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这一切的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切不可为了活动而活动,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如《用数对确定位置》中关于列行的规定,是对表达一个人或物体位置时有不同的表述的统一,如果也要安排学生去探索、交流,那就是虚伪的、无效的。再如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可以由教者或通过自学课本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设计简洁的表示方法,在设计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学生在设计中体会数学化的过程。

  5、我的课堂语言表述准确有效吗?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该首先是正确的,其次是富有启发性的。这似乎是很简单的,但是每一节课,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语言表述的准确有效不容忽视。

  当然,我们在这里谈有效课堂,并不是否定新课程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是要反思这些理念在你的课堂上是否得到恰到好处的渗透。正如特级教师蒋康华在《江苏教育》杂志发表的《源于实践的教学智慧》一文中对于有效教学所说的那样:“当前,反思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悟道后的螺旋上升”。

  z(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自主探索、对知识的再建构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设计实质就是把教材转化成可供学生探索的数学活动组合。我们很多教师在设计教学前,都在研究教材,超越教材,努力实现“用教材教”。对教材钻研不深,教学实践就谈不上有效。因此“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教材,这样才能给孩子“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徐斌老师曾提出三点:学习与尊重教材、领悟与理解教材、处理与创生教材。张丹老师提出:带着思考去研读教材,“读你千遍不厌倦”: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读;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读;第三遍以孩子的角度去读。

  三位老师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邵老师基本尊重教材,并适当进行拓展。着重教学例1,从第几列、第几行逐步抽象出数对,从生活中数对的应用,到地球上位置的确定,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学得扎实。周特级对教材的处理使我想起郑毓信讲到的教师的三个境界:仅仅停留于知识的层面:教书匠;能够体现数学的思维:智者;无形的文化熏陶:大师!将教材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怎样描述简明准确?怎样记录更简洁?要记录自己的位置先要考虑什么?公园中没有数对怎样表示各个景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

  我们教师备课时需要考虑教材解读教材,要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已有经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老师还需考虑自身的教学能力,如同今天的三节课,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老师来作为我的学习榜样?周特级的教案我拿来我能上好吗?我们的教学更多的还不是选择最好的,还是需要选择最适合的,适合我们的学生,更要适合我们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z(建湖县实验小学)对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有幸参加“盐城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主题沙龙”活动,在短短一天中,观摩了特级教师周卫东等三位老师精彩的示范课,听取了专家们的交流发言,聆听了市教科院蒋康华院长的报告,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从中我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采。三位老师以深厚的教学功底、巧妙的教学构思、流畅的教学过程、新颖的教学视角、精湛的教学技艺、灵活的教学机智给我们听课者营造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种意境。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整个课堂飞扬着灵性、涌动着奇思。学生在“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境界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拓展了学习的思路,发展了数学的思维,同时获得了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老师,下面我就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点体会。

  一、有效教学应吃透教材和学生,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动态生成,使生成更具方向性,更富有成效性。新课程强调教师是“课程”,是“教材”,倡导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作为教师要依照自己的专业理念,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活用教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课堂生成更具有效性。

  二、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数学学习活动,探究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而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或数学问题,也能在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找准认知起点,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三、有效教学应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数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扎实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情感,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更是有效课堂追求的一种境界。

  四、有效教学应设计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有效生成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也常常会产生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能使学生产生迫切需要探索问题的内在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铺设台阶,通过提疑问、设障碍、布迷局、揭矛盾,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思维碰撞中精彩生成,在思维碰撞中掌握新知,在思维碰撞中得到发展。

  诚然,有效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但我还想说:我不是名师,但我会朝名师的方向去努力;我的课堂未必精彩,但我会极力做到有效。

  z(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5月14日-5月15日。我有幸在建湖县森达小学参加了盐城市小学数学“有效课堂”主题沙龙活动。聆听了市教科院蒋院长的课堂有效教学的讲座和3节五下《确定位置》的“同课异构”课。整个活动使我深受启迪,大有所获,让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思考。

  1、我想“有效的课堂”是该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到了多少知识,数学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简单地说就是看学生在一节课中收获有多少。辟开时间来谈有效性,我觉得就如同是缘木求鱼!所以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向40分要效率,应是40分钟分分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学效果,更应关注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评价课堂的有效性关键应看是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把握新理念和教学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学段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其中蕴含着这样的思想:让学生经历生活和知识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如:第一学段的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的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第二学段的学生能领会简单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初步的合情推力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符合本学段学生需求的数学活动。

  3、对教材恰当地分析和使用。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教师要冷静地学习与思考,要具有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教材只是知识的一种载体,不管是什么版本的教材,我们都要追求一种朴实、扎实、真实乃至厚实的常规课堂。尤其是要学习、把握好新教材。

  4、教师的学识储备。如果单从表面来看,教师的学识储备似乎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系不大,但是细细琢磨一下,我们面对的是眼界宽阔、知识多元的学生,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充实学生日渐丰富的知识积淀的问题。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其实,这句话并不完善,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取水的杯子,教师有的应该是长流水--不断地学习、读书,丰富自己的学识与经验。教师要读书、做题,就如同大树不断地吸取养分,不断地丰富、壮大自己一样。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养与能力,既给学生以榜样又能使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5、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结构,扫除文字障碍,形成空间观念,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多媒体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数学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在上课,有什么样的高效率呢?势必会有一个知识点出现在17张试卷上的现象。

  6、培养教师的良好教学习惯和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校、教师应加强教师行为规范、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注重从自身的教学细节入手。如上课前师生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按铃声上课;学生上课前要放好学习用品。“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同时,要注重另一层面更有价值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如让学生保持或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稳定的学习情绪,让学生保持或调整积极的思维状态等。

  7、适量的练习能提高课堂有效性。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功到自然成”。这些都说明了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本班实际,适当设计、选择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练习题既是对课堂新知识的巩固,也能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只有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体现有效性,才真正体现新《标准》中提到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z(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让有效的课堂始于足下

  一位教授在一次报告中谈到:“这次的课程改革到现在,教师们经历了激情---困惑---务实这样三个阶段。”现在的教师大多能以务实的态度来看待现在的课改。以一种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热闹形式回归到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上来。但是,仍然有一些现象是值得研究和商榷。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让学生面对的学习情境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挑战性的。

  我觉得,本次沙龙活动的三节课都很注重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结合,注重的创设情境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同课异构的特点更鲜明,三个情境虽然不同,但为绕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从创设情境引发充突,引起学习者对“确定位置”研究的需要,如:开家长会当你不来教室,你会如何向你父母说出你在教室的位置.的第一节课;我要你记录下某位同学的位置,用写第几行第几列的方法去记,从一个两个更多个的记录,如何更简捷更快速记录的第二节课;向大家介绍你的好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写在纸上,如何表达得清楚准确的第三节课.几个案例中的情境创设,都显示了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和实践性,通过设置的情境制造矛盾冲突,让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对小学生的学习不但起到了吸引注意为学服务的作用.还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找到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思考,有所回味,有所启发。一堂真实有效的好课,就是要让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不是为了“有情境”而去创设情境。

  二、选用合式的教学方式

  开展课堂教学,需要教师选择教学策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质疑问难、实践活动等方式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抓好基本训练的教学

  数学教学要有一个本真的追求,要让学生能过学习能用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发现问题,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就要切实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高度的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

  四、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提倡鼓励性评价,因此,现在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整齐划一的掌声。学生回答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后,其他同学则在老师的指挥下,一齐给予“棒、棒、棒,你真棒!”的“殊荣”。引进开放题后,更是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其实这是我们部分老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表扬和鼓励,就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违背,于是便盲目地进行了所谓的“鼓励性评价”,熟不知:过多、太滥、无度的表扬,就会失去表扬其应有的价值。学生们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渐渐退去应有的喜悦,渐渐地“迷失了自我”,最终导致了“表扬依赖症”,这种做法才是真正与新课标理念相违背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适当的教学评价才能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z(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堂”

  “有效课堂”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有效课堂”体现不同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新课程下“有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我想应该:强化一个基本共识,关注五个核心要素。

  一、强化一个基本共识--寻求合理的中间地带是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的主流思想是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接受性学习为中心,欧美教育理念的主流思想也是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合作探究为中心,而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则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教育理念。多年来教育改革的实践与反思使人们体会到:东西方的教育观念处于两个极端,而真理恰恰在两个极端的中间。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打好基础与谋求发展的关系、生活经验与数学现实的关系......,这许多问题的解决,认识的统一,都只能通过改革实践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寻求合理的平衡来解决,任何走极端的做法,都是不能持久的。当今美国的数学教育,着重强调数学基础,而中国则强调创新发展,实际上双方都是在不同的极端寻求合理的中间地带。2xxxx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在“寻找中间地带”一文中指出:“寻找中西方教育教学的中间地带,不仅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大策。”实际上,寻找合理的中间地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已经成为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一个基本共识。

  新课程下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想首先要强化这个基本共识,广大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要把这个基本共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在当前“有效课堂”的研究中,只有把这个基本共识转化为“有效课堂”中的实际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关注五个核心要素--课时目标、数学活动、学生思维、基础训练、教学反馈

  影响课堂有效性的因素很多,但有些核心要素是必须重点关注的:

  1、课时目标具体、明确。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有长、短之分。简单地说,管长远、能一生受用的效果就是长效;管眼前、管特殊技能形成的就是短效。长效要长期积累,难于一蹴而就;短效可立竿见影,易在一节课内形成。“有效课堂”首先要处理好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经历过程,学会方法,有机渗透情感教育。要防止新课程实践中有些课堂三维目标关系重心偏移,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把后两者当作新课程改造传统课程的标志和第一追求的做法。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定位要科学、合理、恰当,“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需求与特点出发,结合课程与教学要求,去设定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起点。

  2、数学活动扎实、有效。学生的学业负担有物理负担和心理负担两种,这是大家公认的。近来有研究表明还有第三种负担,这第三种负担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产生的负担,进一步说是由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产生的。这个观点非常清晰地建立了两个概念,一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以往总说,社会大趋势不改我有什么办法,高考指挥棒不改我能怎么样,家长的观念不改我老师也没辙,推得一干二净。这个观念,明确了,你作为教师,你的责任在于把每节课都上好;二是,减轻过重课业负担,重在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是否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数学活动的设计要扎实、有效,目标直接指向数学本质,有利于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活动不要多而杂,不要流于形式。

  3、学生思维主动、灵活。有人说,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否主动、全面、全程、深度参与,外在活动状态与内在思维状态是否活跃,学习是否有效,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个维度的目标上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是评价一堂课最根本的出发点。反观我们的学生,基础扎实,循规蹈矩,是不是缺少了一点敢于狂想的劲头?反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和标准答案太多,而基于平等的质疑和独立思考太少了呢?当学生长期被标准答案压制的时候,他自由思想的空间,还有多大呢?因此,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学生思维得到深度的激活与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需要避免的是:课堂上出现“表面的热闹”、“散乱的活跃”,一节课热热闹闹,下课后学生该会的却什么都不会。

  4、基础训练适时、适度。我国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打好数学基础上有许多好的经验,如“九九表”的背诵,分数知识的把握......,都是很成功的。《中国数学双基教学》一书中提到,规则记忆可以通向理解,运算速度能够提高思维效率,逻辑严谨可以保证思维精确,变式使得重复练习增加效益。这些成果,是我国“熟能生巧”、“愤悱启发”、“业精于勤”等传统教育观念在新时代的发展。在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双基”应当发展为“四基”,即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在研究“有效课堂”的今天,我们数学教学的传统优势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基础训练要适时、适度,靠拼时间、拼消耗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能用题海战术的方法让学生学得太苦、太累,必须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教学反馈多元、及时。真正有效的教学反馈,必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要素上。反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一次考试成绩,一次提问后的表扬或赞许目光,一份对作业不乏严厉的批语,一个专为某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一次有区别的检查或提问......都可能是有效的反馈评价手段。反馈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或者警示。必须明确,表扬、批评和惩戒,都有教育价值。以独生子女为代表的新一代,在生活中更多接受的是长辈的关心甚至溺爱,因而在成长中就更加需要恰如其分的准确批评。在重视发展性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它评价方法,如:与合情合理的标准要求参照比较,与相似相关伙伴发展状况的参照比较,都应该恰当利用。有效教学强调效益,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因此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以便于检测。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

  新课程下“有效课堂”的研究,是广大校长、教师和教研人员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相信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市的小学数学课堂将会越来越扎实、有效。

《读懂课堂》读后感3

  暑期里,我校教师们如期举行了读书活动。继上学期钟启泉教授的《课堂研究》之后,本次我们拜读的是钟教授对于“课堂研究”的另一本著作——《读懂课堂》。本书围绕“课堂”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讨论,让一线教师在有关于课堂教学的多方面内容上领略了很多智慧。

  一、遏止狂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钟启泉教授在本书中提到了现代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狂躁症”,何为“狂躁症”?书中举例当今教育界存在的“乱象”——豪言壮语、花言巧语、胡言乱语。之所以会有这些情况出现,本质就是教育失去其本性。基础教育是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的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应该在学校进行无差别对待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适应。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却依然有许多学校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依旧进行着可恶的“应试教育”。甚至大放厥词。前几天看到一篇拒绝“幼儿园小学化”的报道,就让我感触很深。这一现象就是教育违背本性的体现。忽视了儿童的成长规律、打破了教育循序渐进的原则,家长们盲目的带着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使得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育朝着错误的方向怎么能前进呢?所以说教育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遏止狂躁!当然,为了遏制狂躁症,教师们更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要完善自我,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传统课堂注重教师的“教”,过于重视知识的单方面传授。学生死记硬背、接受学习。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无疑是封闭的.、不科学的。所以针对这一弊端,现如今的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导性地位。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那么要完成这一转变,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自己从“教的专家”变为“学的专家”。本书中提到教师向“学的专家”转变,案例研究是一项有效的实践性活动。还具体讲到“教学观摩”、“教学切磋”和“教学合作”。这三项内容在我们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校内教研课的开展就很好地帮助我们教师之间进行观摩、切磋和合作。作为新教师,可以观摩前辈的课堂,从而学会如何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作为同组教师,我们能通过开展“同题异构”对一节课进行深入的剖析;当然,我们还可以各抒已见,发挥各自的长处进行教学合作,比如说集体备课也是一项高效的教学合作方式。教师之间彼此开放自己的课堂,分享各自的经验,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读懂课堂》读后感4

  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让我们以课堂为场域去诠释课堂,读懂课堂、读懂孩子,超越偏见,实现成长。在书中谈到“单元设计”这一章节时,更让使我停下来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停下来仔细阅读、领会作者的思想。他对“单元设计”的定 义以及分类使我有较为直观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对我们进行“单元设计”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单元”是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单位, 可以大体分为给予学术与艺术等文化遗产的、以系统化的科学为基础所构成的“教材单元”和以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所构成的“经验单元”两种。

  “经验单元”是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来设计的活动课程的单元编制,它把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学习作为一个单元来组织。通过师生的合作或者儿童自身的双手,打破学科的框架,作为儿童自身的经验活动模块来计划于组织的。这一点让我感受深刻,我在平常备课中运用颇多。比如在备七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课时,要从单元整体出发,了解掌握整章的知识点,类比七上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从情境探究开始,一步步由学生引入主题,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自然轻松。

  《读懂课堂》让我认识到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与构成的。“单元设计”不是单纯指试点传输与技能训练的安排,而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

《读懂课堂》读后感5

  钟教授说:“真正的教育不是关注孩子的成绩,而是关注孩子的发展。教育要教学生学会关心——爱,关切,关联。要发展学生的智慧,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德教育,人文素养要重视。”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向是要实现由关注教师的教走向关注学生的学,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能动、主动学习的探索者”,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式的.语文研究性学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课堂更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然而,在精彩的背后,也许还隐藏着一份浮躁,几许热闹。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去其不足,增其实效呢?我以为,提倡实质性学习势在必行。

  如何引导学生较快地转变学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信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消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七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六年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后,一下进入一个全新的天地,难免唱出几个不和谐的音符。例如:课堂活动中,总有一些不善思考、不善表达、默默无闻的学生存在。长期以往,这些人会成为被遗忘的一群。课外作业中,当有问题设计为:“此类事情,你是否经历?列举一二。”“没有”一句否定语,结束了原来该有的思维活动。面对这类学生,如何培养他们“主人翁”意识已是迫在眉睫。

  我以为“磨刀不误砍柴功”,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化功夫去引导。例如:鼓励学生自己去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本涉及的其他学课、文化常识,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从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创建学习型班级,利用板报、墙报传播语文学习信息及有关学习资料,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对提供资料的学生加以大力表扬,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另外,在设计作业时,尽多地采用有针对性、具启发力的语言。例如:“此类事情,也许你也曾经历,请列举一二”等等。让学生先由“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接受型”,再一步一个台阶,脚踏实地地实现向自主学习的转变。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

《读懂课堂》读后感6

  钟启泉先生在《读懂课堂》一书中谈到板书的教育功能。他认为有效板书的艺术是“第一要有一个板书计划,其次要以视觉上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整理板书内容,最后要关注其他教具组合运用的有效性。”

  “板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难点一目了然,学生看得明白、记得扼要,学得精当。”

  “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好的板书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板书时的字形字迹、书写笔顺、演算步骤、解题方法、制图技巧、板书态度与作风、习惯动作与语言等,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留下深刻入微的印象。”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的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好的板书能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可以配合教学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增强效果。一副独具匠心的板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学生认知的“脚手架”、教师教学的“导游图”、师生互动的卷轴。

  从自己个人的教学实践来谈,多媒体用多了,黑板上的板书少了,甚至懒得写了,其实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好的板书就像是北京奥运开幕的卷轴,教师与学生正是卷轴上的舞者。今后个人要在板书艺术的有效性方面多作努力,写出美观大方、实用有效、有艺术美感的板书。

《读懂课堂》读后感7

  关于“课堂”。咬文嚼字,“课”,左边言字旁,右边结果也,说话的目的是为了有个“结果”;堂这个字好玩,上是学字头,中间是个口,离开了学,离开了说,谈不上课堂。课堂两个字反复告诉我们的是:要让学生说,要让学生表达。

  我没事情的时候喜欢拆汉字分析,中国的象形文字,造字非常科学,十分巧妙,从繁体字的“學”里,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状况被表现的淋淋尽致。“學”字的上部,中间的两个“×”表示“交往”的意思,上面的一个“×”表示祖先,也就是和文化遗产的交往,下面的一个“×”表示学生之间交往的样子。那包着“×”的两侧,好像是大人的手,意味着大人千方百计地向儿童的交往伸出双手,或者说,表示大人相尽办法支持学生在交往中成长。这就是学校中“学习”的本质,也就是在老师的介入下,学生自立地、合作地进行活动,要创造以学委中心的教学,就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学生的交往,而不是让教师解题为零散的个体。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学习“习”。习的繁体字是“習”,这个“習”字最初又是从象形字演变过来,上面的羽是鸟的翅膀,下面的臼,《辞海》的解释是白云,也就是天空,因此,“習”的相形含义就是雏鹰在天空中试飞,说明“習”字就含有尝试的意思。

  你看,我们的祖宗多么伟大,简简单单的一个汉字,就蕴藏着这么高深的哲理:要让学生的学习像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分析了这么多的繁体字,都蕴藏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一堂课好不好,关键看学生。有人提出课堂“四看”学生:

  一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

  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

  二看学生的交流状态:是否多向交往、合作交往、和谐交往。

  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有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

  三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否主动思考、深层思考、多向思考。

  四看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读懂课堂》读后感8

  钟启泉先生撰写的《读懂课堂》这本书,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她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

  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我们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学生的“发展专家”。不仅要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而且要读懂课堂。读懂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标识。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学生以成熟魅力、让学生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30多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就是:新意盎然,情绪高涨。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

  所谓课堂革命,说穿了,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从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基于客观主义理论,以为只要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就能习得教师传输的微言大义,于是衍生出一套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本中的知识,是万古不变的,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记这些真理。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的东西,而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要使得课本中的文字符号本身具有意义,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解或者经由学习者凭借个人的经验去领悟。所以,建构式教学认为,学习者必须有假设、预测、操作、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想象、发现和发明等经验,借以产生新的知识建构。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造: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转型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过去了。

《读懂课堂》读后感9

  课堂的内涵太丰富,就如读《红楼梦》一般,同样的内容,却有千百个红楼梦。当然,课堂不是梦境,而是真实存在的每一分钟,怎样让每一分钟都能对学生负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也许我做到以下一些改变将是对他们更负责的第一步吧!

  一、不再无谓地感慨

  看了《读懂课堂》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再感慨学生。佐藤学提到的“不在任何场合说任何一个学生的坏话”确实值得我借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了“这些学生真糟糕,对他们努力很多,却收效甚少”的'心理状态上,平时总忍不住要抱怨几句某某学生不行之类的话。这样多说之后给自己产生的更多的消极影响。而面对学生的生源,我无力改变,与其让消极情绪主导未来,不如积极面对。

  最近看了很多身边发生的人和事,越来越相信“上帝给你关了门,必然会为你打开窗”这句话,我相信这些孩子也是一样。他们在学习上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给自己一个持续为他们努力的机会,寻找到触动他们的心灵开关,改变或许就在下一刻。

  二、不再孤独地直立

  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时特别喜欢看日本的《麻辣教师》,心中想着自己也可以成为这样一个让学生疯狂的老师。可是,在真正的工作中却总是放不开、放不下,所以,很多时候的课堂上总是自己孤独地讲着,导致身心俱疲。无论是鬼冢还是克拉克,他们的课堂是热闹的,让学生动起来的,这曾经是多年前的自己努力的目标。反思近10年,我却渐渐地迷茫了。

  也许,这本书?去年的际遇?让我重拾了这个梦想,虽然我年龄增长,但是,我的心还是可以做到。是该让自己的心疯狂起来,让课堂疯狂起来,让学生们跟着我疯狂起来,而不再是孤独地站着。

  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思考的时间,给每个学生关爱,弯下腰走到他们中间去,现场指导点拨,在课后与他们交流,或者答疑或者闲聊课上的感受,或者语言或者文字,真正地让他们在心中愿意接纳你,爱你,让自己不再是孤独地直立。

  也许,这种感觉会很美妙。无谓多想,在于行动,希望自己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坚持做到。

《读懂课堂》读后感10

  本书共分五卷,从课堂革命的挑战到课堂研究的理论视角,系统地论述了如何“懂”课堂,并着重于优秀教学传统的继承和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创新。整本书很有启发性。第二部分,倾听孩子们的声音,这一点尤为重要,弥补了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不足。

  文章首先提到,人类的婴儿期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比较长,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类婴儿期的可塑性相当强。然而,自中世纪以来,儿童教育逐渐从开放的社会和自然的交流发展到封闭的被动学习中。原本被认为是合作伙伴的教师也逐渐被分开。

  “学生”是孩子在学校的地位,他们有责任、义务和权利去学习。然而,在现代学校制度的规范下,只有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得到体现,而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发展的权利被抹杀掉了。“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不是提供好的课程,而是给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挑战高标准学习的机会。”佐藤学在《学校的挑战: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中如是说。

  实现儿童的学习权利,必须面对“发展优先”与“教育优先”的双重对立。事实上,无论是发展优先还是教育优先都不能完全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这意味着教育本身并不能直接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主观发展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儿童的学习权利,有必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无论是语言、逻辑优秀,还是音乐、体育优秀,学生的智力没有高低之分,它们是等价的,不能说体育好,艺术类成绩好而其他成绩差的学生不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

  启发和引导每一个孩子,儿童的语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儿童语言是儿童潜在的内心世界的表达。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倾听孩子的声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表达,从而对孩子的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正确的指导。

《读懂课堂》读后感11

  读钟启泉先生撰写的《读懂课堂》这本书,给我们教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第一次知道,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

  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好的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儿童的发展专家。他们不仅读懂教材、读懂儿童,而且读懂课堂。读懂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标识。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20年来,我一直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直在求索,一直在努力。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新课程的理解,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就是:新意盎然,情绪高涨。

《读懂课堂》读后感12

  钟教授的《读懂课堂》针对两个关键字,说说我的理解——把握学习权利,对话高效课堂。

  第一、“学习权”

  文中指出要保证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他认为“学习权”是每个人天生就有阅读、写作的权利,提问、深思的权利,想象、创造的权利,读懂自身世界、书写历史的权利,活用教育资源的权利,发展个人及集体力量的权利。钟教授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上升到作为一种权利而受到尊重的层面。

  我们的常态课堂应该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在活动中教学生享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我们做到了吗?做到了多少?激励孩子们行使自己的学习权应该是我们当前课堂上要关注的。课堂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幽默带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始知识的旅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敢说、敢做。哪怕是错的,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的,让学生把话说完,教师不要无故打断学生或者代替孩子说。

  尊重每个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让他们充分活动,自由发言。教师的眼睛要时刻关注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学生的细微反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有了灵动与热情,就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事”,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其次就是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会“问”会“学”。

  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重在指导,通过一个个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通过质疑、实践、合作、讨论、验证等过程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答案。

  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让学生慢慢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养成质疑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

  第二、“对话式教学”

  我们知道,“对话式教学”远比“灌输式教学”更有效率。“灌输式教学”的效率是牺牲了学习困难学生、失落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效率。可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有没有意识去成为“反思性实践家”?我们每天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甚至是学习,最终为了什么?学生们是否达到了我们所期望的程度?为什么我们在课堂上卖力地讲授新知识,而我们的孩子们却兴趣缺失?是否我们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们知道采用“对话式教学”会耽误我们的教学进度,采用“对话式教学”比之以教师为中心操控课堂的效率要低得多。

  但是,“对话式教学”的采用或许有损于教师上课的效率,却无损于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什么“对话式教学”的采用苦口良药有损于教师上课的效率,却无损于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上课的目的是为什么,不正是要学生学习有效率吗?那么教师上课的效率应该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一致的。难道说教师上课效率高,而学生学习效率低吗?课堂就应该成为一个对话的场所。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对话”包括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人的对话,与自身的对话。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学生提供“对话”的条件、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对话中实现有效的学习。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为了学生,为什么不去改变一下教学的观念?

  有心就有爱,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学生,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办法来,我们要用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多发现其闪光点,多鼓励、多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读懂课堂》读后感13

  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和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分别立足于理论与实践,全面深入地阐述了课堂的实质,从教育工作者角度来归纳的话,其实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一、尊重

  钟教授在《读懂课堂》开篇序言中便直接提出:“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也有类似的阐述:“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保障(实现)学生的学习权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要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个人认为最核心的体现就是尊重儿童的选择,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让他们选择自己的人生理想,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做的只是帮助他们分析各种选择可能出现的结果,让他们明白自己选择之后应该承担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看,尊重儿童的选择,最终的'结果必定是成就独立人格与精神的人,成就符合不同领域不同阶层需求的人才,甚至可以成就独立创造与引领新领域的领袖。

  然而现实中,如何将尊重儿童的选择权与应试体制下急功近利的普遍社会心态进行有效融合,这对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说依旧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佐藤学对实验学校的教师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是:“无论学生怎样调皮,课怎么上不下去,在教员室和学校以外的地方,绝对不说学生的坏话。”反观我们的教育现状,在应试成绩的高压下,能做到佐藤学“不说学生坏话”这个简单要求的能有几个?急躁情绪常常让我们口不择言。

  二、倾听

  钟教授专门用一个专辑特别强调“倾听儿童的声音”,他认为这种倾听“不仅听取儿童的言说,而且听取儿童的内心世界。”佐藤学也全力主张“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

  课堂沟通的实质是师生交互解释各自的认知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倾听的习惯养成和技术提升显得尤为重要。佐藤学用一个比喻对教师倾听的意义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倾听学生的发言,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得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地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然而现实的课堂中,学生倾听却是常态。我们常常也很委屈或迷惑:“我也希望学生积极发言的呀,可是他们不肯说啊。”“为什么年级越高学生越不肯回答问题了呢?”其实学生不肯说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急需要去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我们希望学生课堂积极表达的目的是想让他说出你想要的答案还是真正愿意倾听他的观点?我们有没有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让他们畅所欲言的安全的课堂心理环境?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样的课堂沟通,只会让儿童感受到“紧张”的氛围,极有可能带来学业的崩溃。

  三、呼唤

  钟教授对“教师的教育生涯”的定义“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教育也有同样的定义:“教育最要紧的是唤起人内心的渴望,而不在于填塞了什么内容。”

  确实,教育并不能直接提升儿童的发展,儿童是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前进的。教育就是呼唤(唤醒)儿童内在的发展力量,援助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钟教授在书中所涉及的关于课程、课堂、教师改革研究的各项技术,其实都是一种教育唤醒艺术的实践与创新。

  例如他提倡的“从‘单元设计’做起”,强调“‘单元’不是把教学内容碎片化地当作‘知识点’来处置,而是有机地、模块式地组织和构成的。学校的课程开发与课堂转型必须从‘单元设计’做起,基于‘学科素养’的‘单元设计’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功”。这种“单元设计”是教师基于“学科素养”思考怎样描绘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而展开探究活动的叙事作业,它一定是基于学习者的认知的,这一点与佐藤学提出的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学的课程”“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单元”不谋而合。

  然而现实教学中,一线教师敢于根据学生需求按照活动主题单元对既定教材进行大刀阔斧地整合的实在是凤毛麟角,究其因,一是这种单元设计的结果是否能符合应试教育的需求完全是未知数,一旦不符合,必将承担所有的指责;二是在按部就班实施国家课程与教材的过程中,多数教师已经逐步丧失了单元设计的能力。

  一言以蔽之,两本著作均立足于学的视角对课堂本质进行了探讨与论述,为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观念更新的理论支撑,然而现实中真正落到实处,要走的路还很长。

《读懂课堂》读后感14

  教学十多年,对教育教学思考了很多,实践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一直遵循着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的教学原则,既能读懂自己的课堂,又能读懂他人的课堂。

  今日手捧钟启泉教授的《读懂课堂》,心中又升腾起曾经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读懂课堂了吗?仔细阅读这本书,发现里头有很多有悖于过去甚至现在教育观点的主张,惊讶现在的教育研究者敢于发出如此不同的声音,惊讶之余心中油然而生对钟老的钦佩之情!

  真的,有些观念我们要改变了!

  很多教师对“分层教学”情有独钟,并且将其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以倡导,诸如“分层教学的好处”、“分层教学实施方案”、“分层教学优秀案例”……我们经常能读到这样的教学论文。书中明确指出,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国际教育界就表明了“分层教学”的无效性与危险性。教学上采取分层,实质上压低了“中位”组、“下位”组的学习层次,扩大了学历的落差,从而导致整个学校的学力提升。那么为什么教师、乃至家长仍然对“分层教学”乐此不疲呢?这是因为,“分层教学”是作为“优等生“和作为“困难学生”的实感而形成的。如何改变?既不粗暴又行之有效!钟教授提供了一些策略,并强调:儿童学习价值的追求已从单纯“量”的追求,更多地转向注重“质”的追求,即如何丰富而深刻地获得真情实感的体验。

  和教师朋友们共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正是“教育公平”的本意所在。“分层教学”是同“教育公平”背道而驰的。替代“分层教学”的学习方式不是基于划一教学的学习,而是每一个人的多样性得以交流的“协同学习”。

  真的,早该有些不同的声音了!

  这几年,“慕课”、“微课”、“云课堂”、“翻转课堂”之类的说辞漫天飞舞。自己也积极投身于此,曾在全国微课制作中荣获奖项。但是尽管积极实践着,心中还是有不少困惑的。

  比如:微视频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习资优生和中等生是一种福利,他们可以提高学习速度,提升学习品质。但对于学困生,由于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没有倾听的习惯,毕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然后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最后是一个善于实践的人。我曾经做个一个实验,没有提出任何预习要求或任务,走进课堂的学生已经存在差异。学习资优生初步具备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类比,猜想并验证新的学习内容,课上稍加引导,就能提升认识。现在实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我隐隐地感觉到在学困生辅导上有难点。微视频中出现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否需要再次出现?如果出现,可能削弱了“翻转”的价值;如果不出现,可能对学困生的发展不利。所以个人在思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到底适合哪个年龄层次的学生?

  又比如:信息技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技术支持。针对上述困惑,我在想,以上问题是否可以转化为:信息技术到底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怎样的技术支持?离开信息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课前教师录制教学微视频,并通过学习平台与学生互动;但是课堂上学生无法自带数字化学习设备,也就无法开展“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到底“翻”的是什么,其本质是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引领的作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前提是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不就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雷同。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想通的,但是在实施的方式、手段上是不同的。

  这是我实践该项目最初的声音,是我内心真实的声音!但共鸣者甚少。今日翻开钟老一书,其中的一篇《“微课”的诱惑与反诱惑》吸引了我。钟老言辞犀利地说道:“扎根于应试教育的实践经验的慕课、云课堂、微课,只问技术,无视教育的质性分析、不辨教育的是非曲直,到头来唯一的作用是把应试教育的现实推向极端,扩大应试教育的再生产。”“试看发达国家的教育数据库建设,尽管大大领先于我国,但他们的中小学有这么着迷于慕课、微课、云课堂,以至于似乎可以替代作为人的教师的角色吗?”“在这些思想土壤中开发出来的那些微课,说穿了不过是用金光灿灿的信息化的外衣把废铜烂铁重新加以包装而已,是经不起教育理论的推敲与教育实践的验证的。”

  很赞同这个朴素的观点:学科内容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儿童,而是借助“对话”来逼近学科内容的。学科内容的把握必须靠学生自身自主的能动的知性活动。

  这本书中很多观点值得我们不断比较、不断反思,读罢此书,再问自己: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读懂课堂了吗?想想真的很难回答!

  真的,有些观念我们要改变了!真的,早该有些不同的声音了!感谢钟启泉教授,引领我们敢想、敢做、敢说……

《读懂课堂》读后感15

  冰心老人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阔。寒假里我拜读了钟启泉先生撰写的《读懂课堂》这本书,这本书拓展了我的视野,给我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地方。它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成功的一堂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它会激励学生一生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这也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而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往往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成效,焕发出课堂教学的活力。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追求的,并不是教学技术,而是如何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学习与成长。课堂是课程的实践版,也是教师的培养基。好的教师应当是双料的专家;研究学问的学科专家和研究儿童的发展专家。他们不仅读懂教材、读懂儿童,而且读懂课堂。读懂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成长的标识。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无论课程改革如何进行,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教师永恒的工作追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才能算是一堂好课呢?对此,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就是:新意盎然,激情洋溢。

【《读懂课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懂课堂》读后感04-30

《读懂课堂》有感03-23

《读懂课堂》读后感:把握学习权利,对话高效课堂10-25

《读懂课堂》读后感实用3篇09-05

读懂的作文02-20

读懂母爱作文04-10

读懂珍惜作文02-25

读懂自己作文02-25

读懂妈妈作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