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

时间:2024-10-19 14:19:33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集锦(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

  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的另一次成长:寒假伊始,孩子从学校里带回来这本书,让我细细品读。目光触及此书的名字,就被它深深吸引。爱孩子这个话题从来都不缺少,溺爱、协爱、惜爱、顺爱、吝爱,但是究竟如何去爱?却是门大学问。此书恰时抓住了这点,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科学地分析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体特点、智力发育特征、心理情感的特殊性,读后让我茅塞顿开,以前一直纠结、烦闷不知所以然的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让我知道陪伴孩子成长是为人父母必修之课,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另一次成长。

  九年级的孩子正好处于中考升高中这个特殊关键时期,学习的压力、住校寄宿自理、情绪的变化、同学之间的相处等等问题接踵而来。而这时就非常需要家长站出来,亦近亦远认真观望,适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发现不对及时疏导,陪伴孩子一起走过这段人生路程。

  而如何爱孩子?如何陪伴孩子?却是感触颇多。

  回忆孩子儿时,因忙于工作,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导致孩子丧失了最好的学习、生活养成习惯。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每一段时期都是不可逆转,错过就是永远的错过,你再想回头来补救已是不可能。这世上的时间不能等着你,孩子的成长、学习也有个时效期,它也不能等着你。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是低质量的陪伴还是高质量的陪伴?取决于聪明的父母。

  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儿童期、少年期的孩子主要任务还是学习。

  怎样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做到高质量的陪伴呢?

  荷兰教育家伯纳德曾说过,“孩子对他周围环境的感知越是无意识,这种感知渗透进灵魂的就越多。”

  女儿眼睛粉尘螨过敏,经常去湘雅医院找一位教授看病,这位老教授对待病人非常有耐性,来找教授看病的病人永远都是那么多,一个接一个围在他身边,多的时候把他堵得水泄不通。再多的病人,他的态度总是那么和蔼,不会皱着眉头抱怨、呵斥病人,也没有半分厌烦情绪,他的眼里只有眼前的病人,细致的问病情,认真的做检查,嘱咐病人用药。在喧闹的环境中,你只要看着教授,你忽然心就静了,就安稳了,你就知道你的病一定会好。他的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年青女医生协助他,也是同样的好性格,两人配合非常默契,这一老一少就这样让整个病房感觉温暖异常,疾病也似驱散了一半。

  后来与医院的一位朋友谈起这位令人尊敬的教授,她告诉我,那位年青的女医生是老教授的女儿。忽然间就顿悟了,父亦此女怎差!我相信,在教授的家庭里,父亲与女儿日复一日的陪伴、生活中,女儿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之下,爱上了医学,也想成为像父亲一样受人尊敬、治病救人的医生,从而走上了医学之路,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医生。

  我想这位教授已经很好的诠释了爱孩子、陪伴孩子的'最好做法。孩子的成长从家庭生活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家庭。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孩子人格、性格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

  文末,忆起龙应台的一段话,送给奋斗在中考一线的九年级孩子,共勉之。“孩子,我要求你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2

  这本书提出孩子的成长从家庭生活开始,最后还是回到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成长是孩子成长的前提。家庭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才是父母最美好的人生姿态!对孩子的抚育过程,是父母自身成长历程的一种折射。

  这本书从“幸福”出发提出幸福教育是幸福人生的基础,教育本来就是增进幸福的重要途径。所以家庭应该和学校、社区一起,努力创造让孩子幸福成长、快乐学习的环境。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幸福还给家庭。

  这本书提出教育理念比方法更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方法没有价值,只有好的方法才能让好的理念真正落实。如今,教育是父母最关注的问题,但家庭教育却在父母的焦虑中常常脱离正确的轨道。父母对孩子的爱,再多也不嫌多。怎样爱孩子和怎样教育孩子关系到家庭和谐与幸福。

  本书分别从九个方面阐述现实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举例说明。通过事件分析,引发大家的反思。三年级的孩子他们的心理正悄悄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行为发生变化。从以前听大人的话慢慢向拥有自主意识过度。这是一个可喜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家庭矛盾,并且会产生与我们的教育理念相反的`效果。

  三年级的孩子注重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不希望被打扰,也不希望被监视,他们需要我们给予尊重和理解。

  进入三年级,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孩子对他人评价的依赖逐渐减轻,独立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孩子对他人关于自己的评价又极其敏感,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父母需要引导孩子积极地评价自己,从而使孩子变得更自信。

  读了这本书使我获益良多,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不当之处,我会改证这些错误,并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去和孩子沟通,以达到“幸福”的目的。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3

  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以来,虽谈不上以你为荣,但我自认为上天还是比较眷顾我们的。你从小伶俐聪慧、虎头虎脑、真的是人见人爱。青春期的你,因爸妈的错爱大意,让你走了些许弯路。《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九年级孩子》,爸妈看到这本书时,已愧疚怜然,真的相见恨晚。还好上天冥冥之中又眷顾了我们一次——让我们把你送到了同升湖。让我们更明智的认识了你,也更清晰的认识了我们自己。

  还你得你刚进江永一中时,爸妈认为那是本地最高学府,理应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风格。所以我们把你的一切都交给了学校,而让自己束之高阁。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忘了你现在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上以及角色转换的成长期。我们因借口自己忙碌就把你交给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不错的学校,却不常常对你管顾。直到有一天,老师找上门来,我们才你恍然大悟。原来父母也与你一样也需要与你共同度过人生以及角色的转换期。随之后,我们又才匆忙上法说服你,让你自己走出去读书。还好你也认识到你自己的症结所在,小努力了一把。

  也许爸妈总是因自己的忙碌而一直在找借口,我们又忘了精神陪伴给予你在学习生活上的重要性,老在秉承独立长大的固性教育风格,总认为你应该懂事了。所以,在思想方面的沟通教育上我们又少写了一撇一捺,而致使你任性的性格一泻而无底。慌乱之中,我们又片面的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略。匆忙上位逼迫你只抓学习,天真的认为只要抓好学习了,你就没时间去管顾其它事儿。却不懂得学习是要以品德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体育教育为基础的过程。忘了必须先要有了好的习惯、好的心态、好的身体,学习才会象水到渠成般的`好起来。

  也许是爸妈从小受过的苦比较多,所以给予你更好更多的爱常表现在让你在物质上的更丰盈,也常常以爱的名义,对你的有些方面横加干涉,缺少对你在思想上、品德()上的教育,也没有完全认识和理解你心里面的真实想法。现在爸妈懂了,懂了怎么去爱你、怎么去好好教育你、怎么去与你共同规划你的未来蓝图;怎么让你认识自己的未来理想蓝与做好当下的辩证联系;怎么样去制定近期小目标又如何处理与未来长远奋斗历程之间的联系。

  最后,爸妈与你共同努力,一起牵手、一同度过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换期,不管未来如何,只要我们自己努力过,只要我们为之真心付出过,相信你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精彩,你的人生将会不断向更高、更深的理想靠近,你的努力将不负你未来灿烂的人生。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4

  我的情绪,我做主!这个假期,我看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这本书,虽然这是一本家长读物,但我读它也是受益匪浅。书一共有九章,讲了“分水岭”上的少男少女、领航家庭成长的父母、完整的生命教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成就幸福人生的关键——必备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能力,它也是一个人成才的深层驱动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虽然智力因素每时每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非智力因素即情商往往在关键时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戈尔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功的80%在于情商,智商只占20%。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情商却占85%。高情商的人能将自己有限的天赋发挥到极致,罗斯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罗斯福"智力一般,但极具人格魅力"。他之所以能当上美国总统,成为人生的真正赢家,这与他积极乐观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他真诚、坚强、富有人情味。在罗斯福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情感因素起到了非常典型的作用。情商中的各项能力在他身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现在我们正处于八年级这个幼稚与成熟并存的人生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引起了许多情绪困扰,而有情绪并不是件坏事,情绪永远没有错,很多行为的深层驱动力来自情绪,情绪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因此,我们要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一起体察和调节情绪,找到情绪驱动力,从而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控自己的行为。我是一个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女生,我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因为自己的任性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影响自己的学习。通过学习《这样爱你刚刚好》,我认识到:我们要自觉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清晰描述、努力探寻情绪正面意义从而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我们不但要转化负面情绪,更要运用情绪的正面价值,还要提高自身抗挫心理能力、情绪调控能力并提高自己的情商。

  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呢?我从书中学到了几种方法:第一种就是倒着和跳着数数“20、19、18、16、12”这可以缓解愤怒、紧张的情绪。第二种“自由书写”找张纸和一支笔,写“我现在情绪很糟糕,因为……”尽快的把自己想法和情绪写下来,随着表达,情绪会平复下来。第三种“补充零食”,当我们在情绪失落时,能拨通一个电话进行倾诉是十分重要的`支持。亲人的照片、朋友间聊天都有助于恢复平和状态。第四种“抽离法”,把自己想象成第三方,想象自己在空中可以看到自己在内的现场所有人,不良情绪便会快速消除。

  中学生的我们不仅有情绪,还会有压力。我们要认识到压力并不是只有坏处,其实它还是我们个体成长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要正确认知压力、学会调节压力并科学管理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正面暗示,让自己更加自信。

  我知道情绪的调控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情商的提高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会坚持努力,努力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隶,努力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这就是我阅读《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这本书受到的启迪。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5

  很感谢学校推荐《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书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方面角度科学的分析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身体特点,智力发育特征,心里感情特别性,让我知其所然,通过有效的的应对方法,科学地陪伴孩子成长,感受多,收获更多。

  书中说,七年级是一个偏科现象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新科学,新环境,假如没有好的开端很简单造成偏科现象的发生。因此,做父母的应多确定他们的努力。记得孩子刚进初中的时候,每周的数学周考成果都不抱负,有一次竟然没及格,想到她在小学时,数学可是她的强项。心中暗暗着急。每次她打联系方式回来,我总是反复嘱咐她专心学习,虽然每次她都答应得特别好,但考试成果还是没有起色,有时候观察成果当真的想把她臭骂一顿,后来静下来想想也不能全怪她,谁不想成果好。可是她学习方法不对,后来孩子打联系方式回家时,我都是同她一起找不足,赐予她确定,渐渐地,他的.数学成果有了提升,虽然是缓慢的,但是她也是在努力,一句确定赛过十句唠叨。

  其实,对于我的女儿,离家千里,寄宿于学校,真的无法从

  每一周的通话中获取孩子的思想波动,最担忧的就是早恋,看完这本书后,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想想自己也是从懵懂少年走向成熟的。与孩子共享年少时的情感,可以拉近亲子距离。让孩子坦然地面对朦胧的,难以言说的异性情感,以平常心与异性相处。

  看完这本书,我想: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更努力做到知在先,思在后,行在先,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正确的科学的呵护与关爱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6

  前两天,班主任让孩子带回一本书《这样爱你刚刚好》,要我看完之后写份读后感,借此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悟和启发。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对孩子至关重要,对他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未来的学业规划起决定性因素。老师呼吁我们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管多忙、事业多么重要,都要花点儿心思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给老人。可问题是:父母该如何爱孩子?孩子又需要怎样的陪伴、引导、鼓励和支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在这本书里逐一找到了答案,这也是我推荐大家阅读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教子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随着时代的开展、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显然是行不通了。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育儿理念——“智慧爱”,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到不批判、不溺爱,做到《这样爱你刚刚好》。我们这代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意识到各方面的欠缺,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得到鼓励,但父母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又为孩子做过哪些努力呢?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父母的陪伴就是言传身教的沃土,愉快的相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格是潜移默化的,它表达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流中的言行举止。比方夫妻的和睦、民主的.气氛、幽默的互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宽容的性格。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我们从几个浅显易懂的实例中来感受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这么说的:“赶快起床,要迟到了,等会儿老师又要让你罚站啦……”那么请你马上改正,这么美好的早晨你已经在给孩子散播负能量了。目不转睛的盯着作业本,一旦发现字写的不好或题目做错,便大声指责,甚至给孩子布置一些重复枯燥的作业。这种看似很负责任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打搅,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气氛中,孩子会无心学习,满脑子就一个想法——爸妈啥时候才能离开。帮孩子检查作业,如果你是单纯的签名那么请跟我一起检讨吧!

  从今天起,我们试着写详细一点,比方:“孩子的学习态度很认真,自觉性较高,请老师放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也能跟老师到达很好的互动。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要多问“好”问题,别问“坏”问题。我们可以问:“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有意思的、新鲜的事儿……”孩子会很乐意讲述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并把欢乐同父母分享,即使有不开心的事儿,这会儿也都烟消云散了。相反,你如果一见孩子就问:“今天有没有犯错误,有没有人欺负你……”这样容易让孩子联想起种种的不愉快,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许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喜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其实,学习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儿,有没有人一起玩儿才是孩子心里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鼓励孩子交朋友,甚至为他们创造交朋友的时机,引导她和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前期的陪伴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放手,父母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在孩子的“最近开展区”制定她容易达成的目标。要学会欣赏孩子,用鼓励、给予帮助、降低难度等方法,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让他们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养成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幽默也是一种教育能力,幽默让家庭教育变得轻松有趣。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多一分笑声,多一分快乐,多一分力量。幽默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愉悦身心,到达寓教于乐的目的。孩子喜欢幽默的大人,因为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愿接受生硬的说教。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他们崇拜老师,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作为父母,要成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桥梁,多对孩子讲老师的好话。读后感比方“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妈妈没检查到的错误都被老师发现了,你可要认真哦……”引导孩子体察老师的关爱,发现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学习。请记住,没有什么比老师的格外关注更能鼓励一个孩子的了。家庭教育贵在养育人性,学校教育那么在培养人才,二者的交集在于达成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共同目标。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或者目标不一致,都无法保证教育的效果。

  最后我要倡导大家响应学校的亲子阅读,把故事和游戏还给孩子的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对童年最真实的珍惜,是孩子最值得做的功课,是最符合生命规律的学习。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她的阅读史,培养孩子好读书,引导孩子读好书,是每个家长必修的课题。

  成长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走的路,谁都会犯错,谁都会经历挫折,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真正成长。孩子犯了错误可以惩罚,但惩罚的方式应该是尊重的、健康的、能到达教育目的的,而不是让孩子痛苦和难受的。有些错误本该我们和孩子一起接受惩罚,那么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坦然迎接成长的阵痛和喜悦吧!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7

  前两天,班主任让孩子带回一本书《这样爱你刚刚好》,要我看完之后写份读后感,借此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了这本书之后的感悟和启发。

  我们都知道一年级对孩子至关重要,对他们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未来的学业规划起决定性因素。老师呼吁我们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不管多忙、事业多么重要,都要花点儿心思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推给老人。可问题是:父母该如何爱孩子?孩子又需要怎样的陪伴、引导、鼓励和支持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在这本书里逐一找到了答案,这也是我推荐大家阅读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教子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随着时代的发展、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显然是行不通了。这本书教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育儿理念--“智慧爱”,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到不批判、不溺爱,做到《这样爱你刚刚好》。

  我们这代人因各种原因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长大后意识到各方面的欠缺,不希望孩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对孩子要求特别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也应该得到鼓励,但父母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又为孩子做过哪些努力呢?羡慕别人家孩子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

  父母的陪伴就是言传身教的沃土,愉快的相处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交流中的言行举止。比如夫妻的和睦、民主的氛围、幽默的互动,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宽容的性格。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最棒的家庭教育。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我们从几个浅显易懂的实例中来感受一下:如果你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是这么说的:“赶快起床,要迟到了,等会儿老师又要让你罚站啦……”那么请你马上改正,这么美好的早晨你已经在给孩子散播负能量了。目不转睛的盯着作业本,一旦发现字写的不好或题目做错,便大声指责,甚至给孩子布置一些重复枯燥的作业。这种看似很负责任的做法,其实是对孩子专注力的打扰,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会无心学习,满脑子就一个想法--爸妈啥时候才能离开。帮孩子检查作业,如果你是单纯的签名那么请跟我一起检讨吧!

  从今天起,我们试着写详细一点,比如:“孩子的学习态度很认真,自觉性较高,请老师放心。”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鼓励和支持,也能跟老师达到很好的互动。接孩子放学,回家路上要多问“好”问题,别问“坏”问题。我们可以问:“今天在学校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有意思的、新鲜的事儿……”孩子会很乐意讲述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并把欢乐同父母分享,即使有不开心的事儿,这会儿也都烟消云散了。相反,你如果一见孩子就问:“今天有没有犯错误,有没有人欺负你……”这样容易让孩子联想起种种的不愉快,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许多父母包括我自己,喜欢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其实,学习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儿,有没有人一起玩儿才是孩子心里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鼓励孩子交朋友,甚至为他们创造交朋友的机会,引导她和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前期的陪伴是为了以后能更好的放手,父母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她容易达成的目标。要学会欣赏孩子,用鼓励、给予帮助、降低难度等办法,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让他们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养成勇于探索的学习品质。

  幽默也是一种教育能力,幽默让家庭教育变得轻松有趣。父母多一分幽默,子女就多一分笑声,多一分快乐,多一分力量。幽默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愉悦身心,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孩子喜欢幽默的大人,因为孩子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愿接受生硬的`说教。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他们崇拜老师,无条件地信任老师。作为父母,要成为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情感桥梁,多对孩子讲老师的好话。读后感比如“老师特别认真负责,妈妈没检查到的错误都被老师发现了,你可要认真哦……”引导孩子体察老师的关爱,发现老师的优点,让孩子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学习。请记住,没有什么比老师的格外关注更能激励一个孩子的了。家庭教育贵在养育人性,学校教育则在培养人才,二者的交集在于达成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共同目标。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或者目标不一致,都无法保证教育的效果。

  最后我要倡导大家响应学校的亲子阅读,把故事和游戏还给孩子的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对童年最真实的珍惜,是孩子最值得做的功课,是最合乎生命规律的学习。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她的阅读史,培养孩子好读书,引导孩子读好书,是每个家长必修的课题。

  成长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己走的路,谁都会犯错,谁都会经历挫折,只有经历过这些,才能真正成长。孩子犯了错误可以惩罚,但惩罚的方式应该是尊重的、健康的、能达到教育目的的,而不是让孩子痛苦和难受的。有些错误本该我们和孩子一起接受惩罚,那么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坦然迎接成长的阵痛和喜悦吧!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8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则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既能传承自己的优点,又能够弥补自己一生的不足。尽管这种事情从来就不容易,但是,却值得一生去追求,这比事业的成功,要伟大得多。

  女儿龚雨寒小学六年,一直在一所全托寄宿学校读书,每月放假4天,三年级以前,我们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业,女儿基本交给学校和爷爷奶奶照顾。女儿四年级时,随着事业的稳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条件从浙江脱身,开始全职照顾女儿和儿子。初一起,女儿进入了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办学特点明显细节管理到位而且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特长的学校,女儿好动,活泼,阳光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学习自觉性的缺点也一样明显。寒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细读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亲子教材,不得不说,书中的很多观点解决了我对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问题,帮我走出了对此阶段孩子认识的误区。记下以下文字,算是我们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一、认识孩子的特独性

  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重任。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大格局,孩子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为家庭的兴旺积蓄后备力量。

  在教育孩子中,父亲的大格局体现在不给孩子贴标签,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懂得孩子的品格比能力更重要。

  女儿有时学习不自觉,也不用心,作为父亲,我一直对子女有一个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对他们的教育也比较严格,有时批评和教育孩子时我喜欢拿别人来作比较,原来我以为这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看了这本亲子教育书后,我才意识到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不喜欢去和别人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别人无法复制的特点。所以在以后的教育中,我们父母会把关注的目光回到孩子自身,不能再拿孩子的缺点去和人家的优点比较,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每个父母眼里都有一个或几个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羡慕那些出类拔萃的孩子,其实,自己的孩子也有别人看来非常优秀的品质,只是父母的观察角度不同或者心态问题而熟视无睹。我们也要认识到,每个孩子,同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绝非神童,普通家庭生出神童的概率跟中千万彩票的概率一样。既然是普通孩子,就多给他一点学习、成长的时间,抱怨,谩骂,打击和过多的批评没有任何帮助。被父母伤害的自尊心,长大后要花上很多年才能修补,也可能补不好。

  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其实每个父母也都知道,孩子总归要离开我们,走上社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在他年幼时提供舒适的生活,极致的呵护,但不可能陪他一辈子。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这世界,自己解决一切难题,自己承担所有风雨,自己搏杀条条血路。所以,如果父母真的爱子女,就该在子女离开你之前,教会他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是你对他的最大帮助和保护,为人父母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孩子能在社会上活得开心、顺畅、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才是作为父母的最大成功和最高荣誉。

  女儿龚雨寒,在学习新事物时,往往信心不足,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读完《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后,我充分认识到了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无比重要。在这个寒假,我特别安排了两个项目来帮助女儿树立自信心。

  一是每天早餐后,我都会带领儿子女儿妻子到后花园草坪里,教他们打排球,排球对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女儿兴趣不大信心不足,起初很不愿意,甚至都不愿意穿戴装备......在我的鼓励和示范下,女儿垫了几次球,都没有成功,而排球砸在她细嫩手腕上的疼痛让她次次都想放弃。我的一再示范和鼓励,她试着按我的讲解垫球,一个,两个的垫球成功,每垫球成功一次我们一家都会大声夸她,妻子就会把她垫球的视频录下,我详细的讲解和一次次的示范,我们不吝的赞美和夸奖,女儿完全忘记了手腕的疼痛,一次又一次的把球垫起,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且在第二天锻炼时就能垫到20个以上了,妻子把女儿垫球的视频发到了她C1705班的微信群和我们的家族群里,引来了很多赞美,女儿开心极了。第三天起,女儿垫球的.信心就树立了,垫球越来越好,并且主动要求和我比赛……

  我告诉女儿,打排球,重要的不一定是我要你具有这个特长,而是那份面对新事物的信心和努力的精神!面对新事物,有信心征服,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二是每天上午10点,我会给女儿讲解7年级下册的数学。数学是女儿的弱项学科,面对数学,女儿信心不足,畏难怕错,所以总把数学作业放在最后做甚至不敢去做。寒假里,我给她讲了两章数学:《相交线和平行线》和《实数》。

  我上学时,数学是我的强项,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很多东西有了调整和充实,但是基本内容一样,在给女儿上课前,我仔细研究了很久,作了详尽的备课,找了典型的例题,准备了权威的参考书。

  每讲完一个概念和知识点,我都会讲一个例题,然后留一个类似题给女儿亲自做,如果女儿做了,我会给予很多赞美和表扬,如果做错了,我会和她一起分析概念、知识点及解题方法……一次又一次,我告诉女儿,数学并不难,你完全可以学好,你有学好所有学科的潜质,只是方法不对,只是用心不够……10多天的坚持,我发现女儿对数学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告诉女儿,轻易地放弃会留下一生失败的记忆,坚持下去,走出一个瓶颈期之后,你会越来越有自信,因为,风雨过后是彩虹,越过高山是平川!

  三、与孩子共同成长认识未来之路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叹:“道理我都懂,为何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同样的,在育儿路上,虽然我们也学习并“懂得”了很多“先进”的育儿理念,可是,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我们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依然会生气、焦虑、抓狂甚至崩溃《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世界上根本没有唯一正确的育儿观,要培养好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和子女的共同成长和良性互动。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完美的种子,父母自身的成长可以对子女产生影响,但父母不能决定子女的命运。学校是孩子这颗种子种植的土壤,父母的共同成长和良性互动是种子破土而出需要的养份,而老师的教育则是种子开出鲜艳花朵的水份。只有父母的参与、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诲三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才能期待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内容全面,对初一学生的剖析非常到位,对父母如何处理此阶段孩子的问题提供了特别实用的方法,的确是父母的育儿宝典和知心朋友,值得反复阅读吸收。感谢湖南长沙同升湖学校推荐了这本好书。

  既许儿女以挚爱,当尽此生之慷慨!我们父母,一定要用爱和孩子一起成长,陪同子女走向最广阔的未来!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9

  拜读了由朱永新、孙云晓、孙宏艳主编的《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九年级孩子》,这是一本讲家庭教育的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个家庭的根本方向。

  亲情就是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但现在许多人到了十四五岁开始叛逆、自己的情绪控制不好,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与家庭的和睦。常常可以看见孩子与父母争吵,吵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在九年级中我们出现了别的时期没有的教育难题,这本书看似是写给父母的,但孩子看了有利于改善自己的`情绪或成长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娱乐圈有很多男明星年少时非常叛逆,有的甚至因误交损友做坏事坐过牢,而今浪子回头成就了一番事业。年少时的邓超脾气暴躁、不爱学习,成天打架斗殴,几乎没有学校愿意收留他,后来在父母的关爱下,他开始发愤学习,最终踏入演艺圈,多年的打拼已成内地80后演员的扛鼎人物,同时也还是一位好丈夫好爸爸。

  大家都认识的成龙大哥小时候很喜欢打架,经常被邻居和同学的父母投诉,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将他送到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门下,通过十余年的勤学苦练,成龙学到了一身好本领,然后跟随师兄们一起进入演艺圈,从龙虎武师开始做起,一步步打拼成今天的国际功夫巨星。

  我的爸爸妈妈喜欢给我写东西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对于长大的孩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八月怀胎到十月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我们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作为我们,应该体会、理解父母的苦心,让父母看到他们想看的一幕——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在傅雷小时候曾经对他的父亲极度叛逆,但经过时间的累积与儿子傅聪、傅敏的诞生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母都是为我们好,为我们着想,虽然有时()会太过激动但事后应该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在九年级有许多成长上的难题,但是只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努力,相互理解,亲子的关系一定会很和睦。

  我们班上有位同学微课堂中的一段话讲得很好:幸福是什么?如果说幸福是一种形态存在的话,我觉得它是玻璃,它没有什么,但把它放在太阳底下,它会折射出最耀眼的光芒,会比任何东西都强调它的存在。亲情也末过于此,父母对自己好不要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回报、感恩。不要在失去当时追悔莫及。

  在书中有一篇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深刻的原因是因为孩子在自己的日记中幻想凌虐母亲的画面,我自己都不敢相信,那是一个九年级的女孩写自己的妈妈吗?读者都感到痛惜,那位母亲看后不知是什么反应。在家庭中,家长应该与孩子一同成长!

  这本书里有很多类似的小故事与问题分析,是一本很好的教育图书。在书中我学到了许多:有怎么把学习压力变成学习动力等等。在有些故事中我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深深感到了父母们的痛心。

  多读读这本书,借鉴一下里面的人或事,让家庭问题不再是头疼之事。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0

  读了这本书,我感觉收获很多,其中培养孩子专注习惯这一点,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培养孩子,父母先行

  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习惯,首先父母得做到做事专注。父母可以与孩子提前约好完成一件事情的时间,并引导孩子在规定时间里认真做事,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如果孩子很好地完成了,父母要及时表扬,强化孩子专注的行为。如果孩子在同一时间专注某事(如专心写作业、专心朗读等),事后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可以让孩子明白专心做事是正确的、值得肯定的`。

  如果孩子只能专心10 分钟,父母可以鼓励他“要不要再延长5分钟”,慢慢可以延长到15 分钟、20 分钟。可在书桌前放定时器或闹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目前的“定力”。

  二、投其所好,事半功倍

  孩子具有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的能力。你可能会发现,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孩子是不会厌烦的。在对这些东西的探索中,孩子能体会到最多的乐趣,所以能保持惊人的耐心、细致。

  因此父母要允许孩子自主地探究事物,让他们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当孩子能够自己完整地、不被打扰地看一本书、玩一个玩具,和朋友有始有终地下一盘棋、拼一个拼图,他才会慢慢地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保持探究的欲望和耐心,哪怕是孩子正专注地观察一只蜗牛,我们都应该支持他,鼓励他,因为他觉得很有趣。

  三、过分关注,反成干扰

  其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时候是父母的不良习惯造成的,这个坏习惯就是——打扰孩子。我想问一下群里的爸爸妈妈们,当孩子正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们是否有过以下举措:一会儿问“你要不要喝水啊”,一会儿又问“你要吃点儿水果吗”,一会儿又说“该吃饭了”。

  试想一下,在这种不断被打扰的情况下,孩子能专注做事吗?更遑论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了。如果孩子真的能专心做一件事,只要事情合理安全,父母都应该支持他,不要去打扰他。坚持不懈,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培养起来了,晚吃一会儿饭、少喝一口水又算得了什么呢?您说是不是?

  四、父母有规,孩子有律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先从自己做起,父母专注,才能给孩子做出榜样。如果在孩子面前父母从来不能定下神来专注地做一件事,孩子又怎么可能专注呢?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案例:

  有一位父亲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带着她做模型,孩子只是在旁边看着,间或也会去玩别的,但是爸爸坐在那里做模型几小时不挪窝。爸爸这个时候不需要告诉孩子:“你看爸爸多专注啊,你也应该像爸爸一样。”他只需要这样去做就可以了,孩子看到的是爸爸用了几小时做出了一辆漂亮的卡车,由此懂得了专注的价值,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个案例有何感想?我自己看完这个案例的第一反应,脑海里出现了四个字:言传身教。“言传身教胜过一切说教”。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1

  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以来,虽谈不上以你为荣,但我自认为上天还是比较眷顾我们的。你从小伶俐聪慧、虎头虎脑、真的是人见人爱。青春期的你,因爸妈的错爱大意,让你走了些许弯路。《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九年级孩子》,爸妈看到这本书时,已愧疚怜然,真的相见恨晚。还好上天冥冥之中又眷顾了我们一次——让我们把你送到了同升湖。让我们更明智的熟悉了你,也更清楚的熟悉了我们自己。

  还你得你刚进江永一中时,爸妈认为那是本地最高学府,理应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风格。所以我们把你的'一切都交给了学校,而让自己束之高阁。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忘了你现在正处在一个生理、心理上以及角色转换的成长期。我们因借口自己劳碌就把你交给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不错的学校,却不常常对你管顾。直到有一天,老师找上门来,我们才你恍然大悟。原来父母也与你一样也需要与你共同度过人生以及角色的转换期。随之后,我们又才匆忙上法说服你,让你自己走出去读书。

  还好你也熟悉到你自己的症结所在,小努力了一把。或许爸妈总是因自己的劳碌而一直在找借口,我们又忘了精神陪伴赐予你在学习生活上的重要性,老在秉承独立长大的固性教育风格,总认为你应当懂事了。所以,在思想方面的沟通教育上我们又少写了一撇一捺,而致使你任性的性格一泻而无底。慌乱之中,我们又片面的只懂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略。匆忙上位逼迫你只抓学习,天真的认为只要抓好学习了,你就没时间去管顾其它事儿。却不懂得学习是要以品德教育、思想素养教育、体育教育为基础的过程。忘了必需先要有了好的习惯、好的心态、好的身体,学习才会象水到渠成般的好起来。

  或许是爸妈从小受过的苦比较多,所以赐予你更好更多的爱常表现在让你在物质上的更丰盈,也常常以爱的名义,对你的有些方面横加干涉,缺少对你在思想上、品德上的教育,也没有完全熟悉和理解你心里面的真实想法。现在爸妈懂了,懂了怎么去爱你、怎么去好好教育你、怎么去与你共同规划你的将来蓝图;怎么让你熟悉自己的将来抱负蓝与做好当下的辩证联系;怎么样去制定近期小目标又如何处理与将来长远奋斗历程之间的联系。最终,爸妈与你共同努力,一起牵手、一同度过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转换期,不管将来如何,只要我们自己努力过,只要我们为之真心付出过,相信你的将来一定会越来越精彩,你的人生将会不断向更高、更深的抱负靠近,你的努力将不负你将来绚烂的人生。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2

  爱孩子不是简洁的事情,要学会智慧的爱,科学的爱。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爱变成“溺爱”,要学会“让爱刚刚好”。假期里读了一本书《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书中的每一处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并向父母提出需要留意的事项以及引导孩子的方法。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石——完整的生命教育。第一眼就被这章所吸引。“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终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琼瑶这种“珍惜生命,敬重死亡”的生死观深深打动了很多人。可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心情简单波动,一点小事不如意,便会打发脾气。有时也会通过自杀等极端方式来进行“对抗”或实现“解放”。常常把“死”挂在口边,记在心上。这都是“轻视生命”的表现。因此,父母要关注孩子,培育其健全人格,教会孩子珍爱生命。

  也会有很多人恐惊于死亡,不敢正式这个话题。然而,死亡是无法躲避也无法消退的。假如没有正确科学的'生死观,就不可能有正确而坚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本书父母和孩子一同阅读,这更好地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人类个体的生命都会消逝,但是群体的生命会连续,个体生命最有价值的精神会通过群体生命连续永存。”我想,这是对死亡最好的诠释吧!

  爱的能力需要学习,更需要做出榜样。父母的爱自然是伟大的,可随着孩子年龄不断的增长,这份爱也需要有相应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对自身精神的升华,挑战未知,合作学习,也应当是特别幸福的。

  纪伯伦的《致我们的孩子》中,曾写到“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他们因为你而出生,却不是因为为你而来。虽然他们和你在一起,却不属于你。”我想让我们共同品尝《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八年级孩子》一书,让我们对自己,对孩子,对世界,都能爱得刚刚好。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3

  寒假有幸和孩子一起阅读了这本《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九年级孩子》。其内容覆盖了九年级这个年龄段孩子身上会出现的所有问题,很值得我们家长去拜读。我读完之后感触颇多。

  孩子,无论长到多大、长得再高,在父母的眼中及心里仍旧是“孩子”。做父母的总是会担心他是否会按时吃饭,天气转变时是否会添减衣服。所有的担心与叮咛,到头来在孩子心里却成为了啰嗦或是烦躁的源头。我不禁要问“难道我们错了吗?”。读完这次的亲子教材,我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常常安慰自己,等孩子长大了就能理解我们了,却忽略了他们的思维也会随着长大而日渐改变。就如同幼时需要蹲下和他们才能平视,到如今却只有抬头才能注视。原来我家少年已长成!他不再是那个追随在身后询问“妈妈!妈妈!我的XXXX在哪儿?”的懵懂孩童,而是不断答复“妈妈!这些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说了!”的坚定少年。在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他有着自己的好友群,有着可以一起畅玩游戏、抒发情感的“闺蜜”。父母在他们的心中存在感正渐渐的变淡,因此叛逆情绪油然而生。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及化解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就成为了父母的必修课。对于上网我也曾一味的严令禁止过,但效果并不理想;只因我太过于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了他,并没有从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孩子也同样需要被“尊重”!

  学习阶段的孩子最主要的还是学习。无论是你长得再高,身体素质再好,是第二个姚明的不二人选;还是你风姿绰约,歌舞全能,是下一个能霸屏“小宇宙”;现阶段你也只能是一个学生。

  只有在知识的沉浸下,你才能最终发光发热!作为父母并不要求孩子们个个都是学霸,在未来个个都是金字塔顶端的人材,因为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如果说一位名人的成功有百分之一是天赋的话,那么就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努力。只要自己努力过,哪怕是只能收获到一点点的成就,也是值得的。昨天收获一点点,今天收获一点点,明天再收获一点点……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收获的.“一点点”,聚集在一起就是你“大大的成就”。

  从我的这些言语中,也许有人会反驳“这是乐天主义”。没有压力的学习还能学好吗?的确!没有了压力,单纯的努力会有效果吗?那就需要帮助孩子们将压力去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只有孩子自己愿意去学了,主动去学了才能更加的努力。加油吧!孩子!相信你从这次的亲子阅读中也学到了许多,我们的沟通也可以更加的顺畅。你也可以把我当成你的好友,我们之间的称呼也可以用上“亲”。只要是对你的成长有益,我们可以去尝试。希望你扬帆远航的途程中,我可以是那一缕助力的清风,而不是那折杆的狂风。我们一起努力吧!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4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教育,它既能让孩子受益终生,又能让家长轻松百倍,它就是家庭教育。

  可能很多人认为家庭教育只是家长的事,与小孩无关,其实不然,一个孩子在家庭中起很大的作用,就像一朵花,它的生长不仅需要园丁的照顾,也需要自身的努力。而这本书就告诉我们怎样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家庭现象与自身现象,它就像一座桥,连接起了我们与家长的心灵彼岸。

  这本书适合亲子阅读,所以一般阅读这本书时,我都是与妈妈一起看,每看一篇,我就会反思自己,而对照妈妈的行为,结果大多数是她做到了,而我却需要加强。

  首先第一章,少年正值青春期。这一大章主要是告诉我们少年进入青春期应当注意什么,又会有哪些变化,这些都一一介绍了,还简单地说明了亲子关系,让我对此书有了初步了解。

  第三章,引导少年迈上学习新台阶。里面所描述的问题也是我所想所遇到烦恼的事情——学习。此章带领我们了解到如何解决诸如此类关于学习的问题。到了新的寄宿制学校,没有了小学走读的轻松,也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和教导,我的精神状态飘忽不定。每一科都有每一科的重难点,这一点还未弄懂,下一点就来了,所学的知识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不知如何下手,唯一能帮我忙的妈妈也只有周六小休下午过来帮我好好捋捋思路,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有了这本书,我找到了学习方法,相信成绩会有所提升。

  第四、五、六、章讲的都是我们进入初中,踏入新校园的小烦恼。第四章,鼓励少年融入新校园,我妈妈会给我讲一些鼓励我的话,因此我也没有像很多同学那样抵触新环境,我自身交际能力还不错,这一点是没问题的。第五章,人际关系。每个班都会有个别孩子不受欢迎,相反,也会有个别孩子受欢迎,在小学,也许我会为这些事而操心,调解类似这样的.问题,可初中不一样,我既不是太受欢迎,也不会被“孤立”,我会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任何人,无论他对我好坏与否,关键是做好自己。一学期相处下来,久而久之,我就会与班级甚至学校很多人结为好友。

  第六章,特别是“做情绪的主人”这一小片段,我认为我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我特意多看几遍,确实做得有些不妥,甚至比书中所说的现象还严重,我必须要有所改变。

  第七章,主动调解亲子关系。爸爸曾和我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家庭做重要。”他说的这句话虽然只代表个人观点,却也不无道理,爱家才爱国,有家庭责任感()才会有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在家中,一个我们孝顺的小细节,就足以让劳累一天的父母亲感到温暖,如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这么做,你的家庭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长辈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长辈。因此,我也要朝这些方面努力,要与家人和谐相处,我相信行动就是最好的诠释。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很大,身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做到并完善我们应当做到的事情,这才是所谓的“好少年”。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15

  既许儿女以挚爱当尽此生之慷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抵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优秀的子女,家庭的教育都是相同的,有问题的学生,家庭教育各有各的失败。

  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最大的成功则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培养出优秀的子女,既能传承自己的优点,又能够弥补自己一生的不足。尽管这种事情从来就不容易,但是,却值得一生去追求,这比事业的成功,要伟大得多。

  女儿龚雨寒小学六年,一直在一所全托寄宿学校读书,每月放假4天,三年级以前,我们作父母的都在浙江打拼事业,女儿基本交给学校和爷爷奶奶照顾。女儿四年级时,随着事业的稳定和向好,妻子才有条件从浙江脱身,开始全职照顾女儿和儿子。初一起,女儿进入了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学习,这是一所办学特点明显细节管理到位而且比较注重发展学生特长的学校,女儿好动,活泼,阳光的特点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展示,但是缺乏自信和自控力、缺乏学习自觉性的缺点也一样明显。

  寒假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细读了《这样爱你刚刚好,我的七年级孩子》这本亲子教材,不得不说,书中的很多观点解决了我对子女教育方法不足的问题,帮我走出了对此阶段孩子认识的误区。记下以下文字,算是我们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相关文章:

《这样爱你刚刚好》读后感06-12

有你刚刚好句子09-13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05-01

爱你的作文03-22

我爱你作文04-05

放弃爱你的句子01-20

爱你永远的句子01-22

我爱你的句子03-07

妈妈,我爱你03-19

我爱你的作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