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2-31 13:37:43
  • 相关推荐
认知天性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知天性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认知天性读后感1

  一直以来,对于学习大家都有各种认识。有的人认为学习好是天赋,有些人过目不忘一学就会,有些人理解力超强,一看就懂。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现象,没有一个人可以轻松学习,那些看似轻松的人只是他们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呢?《认知天性》这本书给我们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答。

  这本书先分析了大家一般的学习方法,在人们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课本,并进行集中练习,这其实是一种效率最低的学习方法。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呢?本书给出经过科学验证的方法。一是练习从记忆中检索新知识。二是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三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本书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说是详细入微,可操作性很强。检索练习就是回想事实、概念或事件。检索会强化记忆,并阻止遗忘。我们在阅读过一段文字或听过一堂课后,要不时的停下来,合上书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而且效果要比重读课本或复习笔记好得多。研究发现反复阅读往往白费力气,而且80%的大学生都是这么学习的。但是反复阅读无法产生持久记忆,而且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内容。

  通过对148名大学生做的阅读实验来看,初次阅读后,隔一段时间再阅读是有意义的,但是连续多次阅读只是空耗时间,好处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浪费了时间。这就是本书的第二种方法,有间隔的安排检索练习。有间隔的练习就是要不止一次的学习资料,但是中间要隔开一段时间。怎么样把有间隔的练习当成学习方法使用呢?建立一份自测计划,在每个学习阶段都留出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取决于资料本身。作者举例说明如果是一串人名和面孔对应起来,那么你要每隔几分钟就复习一遍,因为这种关联是会很快忘记的。课本中的新资料一般一两天以后温习一遍,之后隔一周再看一次就行。间隔练习可能比集中练习感觉效果更差,但是你在长期记忆中重建所学,不但强化了记忆,还强化了你对知识的掌握。效果远比集中练习好。作者提出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学习时穿插安排不同类型的问题,比如数学公式,不要每次只学习一种,要把多种公式穿插混合练习。具体学习中怎么样安排呢?作者提出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时,一旦你能理解新问题的类型和解决方案,但对问题的领悟还比较初级,就要把这类问题分散安排到你的练习规划中。这样你才能要不同的问题轮流考查自己,并为每种问题检索正确的答案。感觉上这样的效果会比只专一的练习一类问题,精通了再练习下一种差,但是研究证明这只是幻觉。真正有效的还是混合练习。

  除了学生用这套方法意外,作者还列出了职场人士,教师,终身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中国有一句古话:“少时不读书,老来空白首”,世间万物,皆是身外之物,唯有书才能够洗涤你的灵魂;炽热你的激情,充实你的人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只有多读书,才能了解每本书的精华,学习重要的知识,才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思如泉涌,思考得更透彻,理解的更具体。

认知天性读后感2

  《认知天性》这本书是由彼得·布朗、亨利·勒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三位集合十多年心理方面研究的成果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介绍认识规律的。也就是我们怎样才能学得更好。通过读这本书,我觉得这么多年读书,有些方法很低效,有些确有暗中符合道理。

  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重复性阅读是效果非常差,不仅对记忆的效果不佳,而且会让我们误将阅读的熟悉感认为是对知识的掌握。比较好的对治方式是检索练习,甚至是间隔式的检索练习,通过主动的检索能够加强对记忆的练习。简单来说就是考试。

  这里提到一个重要的合意困难的重要概念,就是说在学习中故意增加一点可以克服的困难,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果。

  除此之外,习得的知识需要进一步进行巩固。巩固的方式有很多,细化(用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来对知识进行解释)、生成(尝试主动的解决问题,我理解就是综合推导)、反思(兼顾检索和细化的功能)、校准等方式。

  在将知识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之后,会从知识中提取原则,固化到心智模式中。一旦固化到心智模式中,知识会长期不被遗忘。这个时候表现的遗忘,只是因为大脑工作记忆有限,有限的检索线索被其他的知识所替代,一旦受到触发,知识会重新回忆起来。在同一个领域中学习的越久,相关的心智模式就会越多,很多知识或者概念就会固化到大脑的深度(基底核),成为类似本能的反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专家认为是常识的东西我们外行理解不了的原因。

  作者认为知识是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掌握的,同时也提倡终身学习。要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第一要保持成长性心态,即认为智商是可以通过努力掌握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关注能力和努力,保持自律和勇气。同时坚持一万小时或者十年的刻意练习。

  根据我目前的学习的状态,结合书中的理论,需要对学习程序进行调整。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的难度,比如穿插练习和多样化练习,比如检索和间隔检索,比如细化(使用思维导图也是一种梳理细化的过程)。

  针对现在的学习方式,我觉得学习阅读可以采用这样的程序:

  1、策划阶段:同时阅读两本不同类型或专题的书,不连续阅读同一类型或模块的书籍。

  2、阅读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先通读一章,然后应该马上输出这一章的思维导图。

  3、笔记反思:书读完了,第二天进行反思,输出读书笔记。

  4、周记回顾:周记复盘的过程中要对主要观点和要点的梳理。

  5、动态回顾:形成知识库(待练习或掌握知识库),按周进行动态更新,每周总结的时候就会复习到之前的重要概念;在动态回顾的时间段内,应该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关注,需要应用的就应该有意识的应用,加强学习效果。

  6、经典重读:感觉比较经典的书籍或者遗忘比较多而又需要的书籍,可以安排重读,至少应间隔一个月。

  现在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分数,只是为了学习正确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并对生活有所改善。所以一切都应该以掌握为目的,以读完书,落地应用为学习的开始。

认知天性读后感3

  1.重复读写vs检索式的学习

  重复读写,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清楚,从小的.重复读课文,记重点,记单词。检索可以理解成百度搜索一样,在脑中去搜索你学到的知识,检索式的学习是指你学完一遍之后要把书关上,去回顾书中的的内容,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怎么阐述的?通过检索,思考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书中讲了不少的对比实验来说明这样的方法,这里就不一一说明。

  重复读写为什么效果不好呢?重复读写,看上去很熟练,你会觉得相关的知识都清楚,往往给你一种你完全掌握的假像,但实际上对于知识并没有掌握,在重复读写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只是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大脑可能根本就没有运转。

  检索式学习,在检索的过程中,大脑会找思考,找到解决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会加速运转,与相关知识点的树突将会接合,形成更快速的结全链。

  2.集中练习VS间隔练习,穿插练习

  当你在学习篮球的时候,教练安排的练习通过都是集中练习。投篮怎么练呢,今天先练投篮,先练手部动作,教练先示意加讲解标准动作,然后开始练习,在教练的指导和不断的练习下,手部动作标准了;接下来练腿部动作,同样的套路再来一遍;再接着把手和腿部动作组合在一起不停的练习。最后大家都能够熟悉的掌握这一套动作。然后第二天开始练习运球,同样的套路;第三天开始练习其他的。这个就称之为集中练习。

  而间隔练习和穿插练习则不太一样,比较今天上午练投篮的手部动作,下午可能练运球的某一个动作。第二天上午可能练抢篮板的动作,下午练习投篮的腿部动作。

  集中练习讲究的是一段时间只练习一种动作,而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则是要求一段时间练多种动作,然后过段时间又需要把之前的动作拿回来练习。书中用投沙包,体育练习这样实际的对比例子说明了间隔练习,穿插练习的效果更好。其背后的原理在于集中练习往往练习的是人的短期记忆,短期来看人们很快就掌握了一个知识,一个动作,但由于缺少下一步的机制转化为长期记忆,很快就容易忘记。并且在实际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只使用单一的知识,动作。而穿插练习,间隔练习则利用了人的记忆曲线,以及前面讲的检索学习,通过综合的,多次短时的练习,将知识转化为长期记忆。生活中如何进行间隙练习呢,比如你今天在看书的时候,有些书可以不必按照书中1,2,3这样的章节看,可以先看1,再看3,再看2,当然仅限前后没有先后顺序的书才行。或者看一部分之后再看看其他内容的书,刷刷剧(给自己看抖音找了一个好借口),再回过头来看,看完之后放一段时间再来回顾。樊登读书里面就讲到他看完一本书后放一段时间再来写思维导图,也是利用的这一点,我这个读后感也是在看完书之后几天再写的。都是利用的间隔学习,过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记忆有一些遗忘,加工以后,再进行检索,加深印象。

  关于这一块书中有讲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人都认识到了穿插,间隔练习的好处,但后面这些人又回到了集中练习。作者认为集中练习可以给人看来短期的成就感,让你觉得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而穿插,间隙练习则要过几天,甚至好几天才有效果,虽然效果好,但是收益在一段时间以后,所以人们为了短期的成就感,又回到了低效的学习方法。

【认知天性读后感】相关文章:

《争吵》读后感12-30

看见读后感12-30

庄子读后感12-29

教育读后感12-29

受戒读后感12-22

《景阳冈》读后感12-22

《太空》读后感12-22

《茶壶》的读后感12-20

个人读后感12-18

秘密读后感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