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
寒假期间,我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再一次光临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他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小学生活当中经历的许多百感交集是的事情:离开以前的老师,接受新老师、新同学的那种陌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同学、见到那舍己救人的场面,认识了一个愿意饶恕人的卡隆。罗纳的勇敢、善良、宽厚……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离开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是一件多么难过的事,光阴似箭,我们总要依依不舍地狱朋友分别,无比悲伤。但我们要勇敢坚强地面对。在这本书中,作者巧妙地用一个字---“爱”,把所有的故事联系了起来,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的爱是多种多样的,父母的关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爱就像是空气那样无影无踪,但却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变得冷淡。
《吵架》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安利柯帮生病的'同学抄写每月故事。坐在旁边的克莱蒂忽然碰了一下她的胳膊肘,墨水滴到了笔记本上,把本子弄脏了。他们双方都很生气,约定好放学后在一条街上相见。过了一会儿,安利柯的气也全消了,觉得自己不应该那样做,但又不好意思向他道歉。放学后,克莱蒂主动向安利柯道歉。安利柯回家告诉了父亲,原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却遭到了父亲的批评。《少年爱国者》讲述了一位意大利青年流亡国外,一次,他想坐轮船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轮船上,几位来自异国的绅士知道了他的身世后,便给他了一点钱。但随后听到那些人骂意大利人是土匪,骗子。这让青年感到很气馁。早上,他便把这些钱还给了那几位绅士,并说到:我不会要不尊重我们国家的人的钱,我宁愿饿死在荒郊野外,也不会要不尊敬我们国家的人。这让我感到这位青年为了不让国家受异国人的不尊重,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我很感动。这种爱国之情,在这位青年身上彻底体现了出来。
在生活中,父母很爱我。有一次,我得了一场病,还让我父母打了120救护车。在医院里的时候,我朦胧的感觉到父母一直守护在我身边,寸步不离。我知道,父母一夜也没有合眼;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我知道,父母为了我,牺牲了许多许多……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师生之间的爱,是关怀的;同学之间的关爱,是友好的;警察与民众之间的爱,是负责的;医生与病人之间的爱,是关爱的。只要我们细细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爱。有时,爱像无形的手,托付着你,即使摔倒它也会把你轻轻地扶起来。有时,爱像是几句言语,在你伤心时,它会把你从伤心的地域,拉回到现实生活中。爱的力量,是无限的。爱的教育,是伟大的。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展示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还展示了现代孩子的优点、缺点。我们要将缺点改正,优点保存。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爱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这是一本拥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的书,希望你有机会来阅读一下。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2
早就听闻《爱的教育》这本书的魅力,却一直没机会拜读,不久前有幸得此一书,如获至宝,故细细品味起来。
《爱的教育》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此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主要是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书中所描写的那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然而爱在生活中越来越少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爱需要每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去用心去专注的感受和感悟。《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
读《爱的教育》,让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而作为老师,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只有不断地与孩子沟通和反思,审视自己的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要关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让孩子学会感知爱,学会爱别人,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作一个有爱心的社会人,与孩子一同成长、提高。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更要有童心、爱心、耐心常随左右。
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3
《爱的教育》之所以吸引我的是这特别的书名,是那加在“教育”之前的定语——“爱”。是啊,用饱含着爱的教育来给予孩子,那么孩子们得到的这种教育必将转化为对爱的理解,自然而然地,他们也一定会明白如何去付出爱。这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循环啊!
也可以这么说,这本书的书名也可以改为: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学年只纪事。就是说,此书是以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语气、日记的形式来写的,其中也有他父亲的修改以及佳人的附言,还有孩子入中学后重读此册的感受深入其中。这是这本书的另一个特别指出。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每一天都会有一个小标题,让人感觉又似乎像一个个小故事,平凡、幼稚、不乏有趣,而且耐人寻味,可以引发一大串故事之外的感觉。
整本书围绕这小男孩安利柯而展开。安利柯就好像是一个邻家小弟弟一样生活在我们周围,很亲、很近,他也会对去学校产生恐惧,他所喜欢老师离他而去他会伤心落泪,两天的休假之后他会觉得似乎好久没见好朋友卡隆,他会和姐姐吵架,会……总之,当我们在哪个年龄时,与安利柯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与其说主人公是三年级生安利柯,不如讲是在他周围的用全身心的爱倾注于他以及他一样的孩子们身上的师长们。他们的`言行中洋溢着爱的氛围。所以,孩子们也变得可爱、纯洁起来。
安利柯的母亲是个富于同情心的妇女。她会带着孩子们送布给报上记载的穷妇人。而且她十分体贴他人,善解人意。当安利柯发现这户穷人正是同学克洛西的家事,她又不时的强调:“不要作声!”以免伤害到男孩的自尊。当克洛西看到他们,她又暗示儿子去与同学打招呼,使克洛西十分感动。她还很会借机教育孩子。在告诉安利柯“万圣节”的意义时,她不会告诉他,他要用感恩的心去纪念许多英雄。
安利柯的父亲似乎是从来都不对孩子“火”的,他总是会用很温和的语气来“训人”。当安利柯抱怨“先生的态度不好、”时,他给儿子分析先生是事出有因,并非有意,病房告诉他,要谅解别人的一时无礼,还应敬爱辛苦的先生。学期结束,他会提醒儿子去向朋友们告别,以及去向曾对不起的人谢罪请求饶恕。他也很关心其他所认识的人的情况,生活里充满欢笑。
安利柯的先生当然也不能不提。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关心,一点点的小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对犯错之后又认错的孩子从不多家指责,只是说一句:下次不要在再做这种事了。他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家人,并告诉孩子们,这个办事他们的又一个家。他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负责,自己犯了错,即使是芝麻点儿大的事,他也不会忘记道歉说:“对不起。”
还有许多可爱善良的孩子们,他们正学着相互关爱,是整个世界充斥了一种叫作“爱”的空气,轻轻飘荡着,萦绕在每一个地方。这种有意无意有形无形中,孩子们以及每一个人学会——爱。
读完整本书,不仅明白了如何去给予爱,更明白,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情感,所以更注意一言一行。《爱的教育》,不仅描述了安利柯所受的“爱的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我更是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4
偶然得到了这本《爱的教育》,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是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世间处处有真情。其中《寻母记》更使我感动,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就孤身一人从热那亚出发去美洲,这需多少爱来支持他啊!然而到了那里,母亲却又随着房主到了其他地方。
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还有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造事者起立,承认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有坦白过失承担责任的勇气。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人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但是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到:如果人生是一场戏,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虽然这些瞬间永远只是我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但是,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第一章,开学的第一天。读后,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那一天我们学校门口也是挤满了人,送孩子的家长,把贴着分班表的黑板,挤的是水泄不通,要和原来二年级的老师分开了,我也很难过,但是我见到我的新老师——田老师,她见到我们面带微笑,和蔼可亲,我一下子就喜欢她了。我想,我比小作者安利柯幸运多了,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灾难
今天我读了小作者写的《灾难》,这一篇主要写了三年级小学生罗伯蒂见义勇为,救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而自己受伤的事,看后我觉得罗伯蒂真是一个勇敢的好孩子,同时我也为他的伤势感到担忧,祝好人一生平安。
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卡拉布里亚的孩子》,这一章主要写的是,安利柯班里新转来一个从卡拉布里亚市来的意大利男孩,在老师的教导下,同学们像亲兄弟一样欢迎他,看后我想,如果我们班来了新同学,我也会像兄弟姐妹一样欢迎他,因为我们也一样生长在鲜艳的红旗下。
我的同窗好友
这一章主要写了,安利柯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有大脑袋,宽肩膀,脸上总是笑眯眯的,讨人喜欢的卡罗納;有活泼开朗的柯莱蒂;有面容憔悴,弱不经风的納利;有小泥瓦匠沃蒂尼;有经常把课本上的内容写在指甲上,以便偷看的卡罗非;还有一个叫卡尔罗·诺比斯,是一个十足的小绅士;最聪明学习最好的是德罗西,他回答问题总是对答如流······安利柯结交的朋友可真多。我自从上了三年级以后,我也交了许多好朋友,我会和他们好好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宽宏大量的'品德
这一章主要写了安利柯班中的残疾女孩科罗西,被几个男生欺负的事,我看后心中感到很生气,科罗西已经够可怜了,他胳膊有伤残,母亲又生了病,父亲又不在家,他太不幸了,我们应该同情他,而不是嘲笑他,老师说的太对了,你们欺负了无辜的孩子,欺负了不幸的孩子,你们欺负了弱者,你们的行为是可耻的,卑怯的胆小鬼,看后我感到很高兴,可是为什么老师有原谅了他们。
我的二年级女老师
这一章主要写了安利柯的二年级的女教师家访的事,这个老师很守信用,她那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和关心同学成长的精神是小作者感动极了。看后我也想到我的老师,田老师,他每天给我们上课,批改作业,对我们总是循循善诱,尽管劳累不堪,对我们总是关怀备至,以后我会用自己的优异成绩来报答老师。
在阁楼上
这一章主要讲了,安利柯和妈妈一起去捐助一个穷苦的女人,却发现是自己同学科罗西的妈妈,而科罗西虽然过得很贫苦,但是却很用功的学习。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虽然自己过的是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但是学习却不用功,还经常给爸爸妈妈耍小脾气,真惭愧。
帕多瓦的爱国少年
这一章主要写了安利柯的老师给他们讲的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一个被父母卖掉的少年,在回国的轮船上遇到几个施舍给他钱的外国旅客,但是少年却听到他们在辱骂自己的国家,于是愤怒的把钱砸在他们的头上,说“;谁辱骂我的国家,我就不接受谁的施舍。”
说得太好了,我们都应该爱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国家。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6
《爱的教育》中,把爱用点点滴滴的小事完美地体现了出来。书中平凡但细腻的文字淋漓尽致表达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宜、乡国之恋······书中处处洋溢着爱和真情。
首先《爱的教育》这个书名就值得我们的思考,爱究竟是什么?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年的日记,告诉我们,“爱”的意义深远,小到同学之间的一声问候,老师对我们的鼓励,父母的关爱,还有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献血、捐献骨髓,希望工程,还有········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一篇每月故事《三千里寻母记》,主人公马尔可仅有十三岁,为了寻找母亲,他不怕路途遥远,每天睡在干草堆上,只吃一点面包,忍受饥饿的折磨。鞋底磨穿了,脚底板长起了血泡,再加上往日的奔波,使他病倒了。最后马尔可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一家人团聚了。
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家里既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又有爷爷奶奶的关爱。在学校里,老师、同学中也充满着爱。我们每天都被浓浓的爱包围着,沐浴在爱的海洋里,相对于故事中的有些小主人公,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辜负这浓浓的爱!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是啊,爱是一个灯塔,如果你迷路了,那就顺着它的光线,走向温暖的港湾吧,它会为你抚平创伤,制造出一个平静的港湾。
爱,像空气,每一天都会在我们的身边,它在每一个角落。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为它的意义已融入生命。例如父母的爱,感恩里有本日记是与父母共同读写的,而此刻学生买的本子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或者会有密码。最简单的东西会容易忽略,正如这伟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有很多人都会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个人而言,而是以整个国家为荣的尊严与情感。
《爱的教育》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巨著,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写的,是他的代表作,原名《心》。是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口吻来写的。《爱的教育》引导我们自我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生活,让我们用爱心与作者对话。
埃·德·阿米琪斯不但写出了爱与被爱的感受,还把一个个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纯真善良的安利柯,爱保护弱小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学习用功的泼来可西,待人友善的克莱谛,爱读书的斯带地……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日记就是《爸爸的教诲》了。是爸爸告诉“我”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而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失去妈妈,妈妈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亲人之间的爱,是人世间所有感情中最神圣的感情。虽然有的人是杀人犯,但只要他还爱妈妈,心里就会有一段完美的记忆留着。相反,即使有的人是名人,只要他不爱妈妈,那他就是可鄙可贱的人。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永远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但我明白,拥有爱的人,并付出爱,就能真正体会到爱与被爱的滋味,因为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7
放暑假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推荐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他的原著是:“【意大利】埃迪蒙托·德·亚米基斯。”
这是一本意大利四年级小学身安丽丽的日记。这里有高尚正直的卡罗纳、真诚热情的克莱蒂、刻苦顽强的波列科西、品学兼优的德罗西、不幸的纳利、虚荣的沃托尼、坏孩子费兰迪……
书一共有十章,九篇每月故事的事给我印象很深。这中间的父子之爱,师生之情,爱国之恋,朋友之谊是最好看的。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万里寻母记)这个故事。它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叫马尔可的少年,他才十三岁,就独自一人从热那亚到美洲去寻找他的母亲。他的`家庭因为遭遇不幸,不但贫困,还背上累累债务。听人说美洲那得工资很高,很多意大利妇女都到那里去当女佣,不几年就能挣一大笔钱回来,他母亲为了使家中尽快摆脱贫困,狠狠心丢下两个孩子也到那里打工去了。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有一次她来信说身体有些不舒服,谁知从那以后就断了音信。一天早晨,小儿子马尔可忽然很坚定的说:“我要到美洲找母亲去!”从此就踏上了艰辛的路程。他坐了快一个月的船先到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的巴拉他河岸靠岸了,他高兴得快要疯——此刻母亲就在离他几里远的地方,只要走上几个钟头,就可以看到她了!看看美洲的的土地,想想先前漫长的路程,好像只是做了一场梦一样。现在他醒来了,他感到太幸福了!看看钱包,虽然被人偷去了一点,但是他也不在乎了。很快就可以见到母亲了!当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找到叔父家的时候,才知道叔父好几个月前因为生意破产已经死了,他就好像当头挨了一棒,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在绅士的帮助下他才知道母亲在好几百里地的科尔多瓦。这时他感到疲惫不堪,心中充满烦恼和绝望。然后又坐了三天三夜的船,当他听到水手唱歌时,马克尔想起了母亲就哭了,这时得到水手鼓励的他重新振作起来,并暗暗发誓:“就是走遍天涯海角也要找到母亲,就是死也要死在母亲身边!”到了罗萨里奥城,他要找的主人昨天下午带着全家到布宜诺斯艾利去了。他的心碎了,头也发昏了,他只剩下很少的一点钱,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勇气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他把衣包扔在路边,背靠着墙坐下来,两手抱着头,完全绝望了。在伦巴底老人的帮助下,他又满怀希望出发了。坐了十四天的车,他不但还受到折磨而且还病倒了,但是他心里还不停地呼唤着母亲。最后又独自走了二十天。克服了疲惫和恐惧终于找到了母亲。我欣赏这个小男孩的毅力,为了找到母亲,他一路上碰到很多困难和危险,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母亲的念头。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独自走了快三个月的时间才找到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又得了重病,在手术下才能有生还的希望……直到他来到他母亲的身边,母亲才同意手术。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也特别感谢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8
手心对书籍的呵护,就似图书对心灵的温暖。七分美丽的付出获得十分不凡的精彩。那些风轻云淡的从容,漫射于字里行间,让眼神与心灵交融。你拥有一本好书吗?我有!它就是《爱的教育》,让我们翻开这本充满浓浓爱意的书,品味它的书香吧!
这本温暖的书是由19世纪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写的,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的视角,通过他一个学年的日记,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同学们——正直的卡洛纳、品学兼优的德罗西、热情的科烈帝、刻苦学习的波列科系、不幸的纳利、小气的卡罗菲、“坏孩子”弗朗蒂……还有她敬爱的老师以及深爱着他的家人。
全书都融入了浓浓的'爱意。书中还有一些是家人写给恩利科的信,信的内容非常丰富,但每封信都透出了家人之间那份真挚的爱,让我看了很感动,也感受到了家的温馨。此外书中还有老师讲述并要同学们抄写的《每月故事》,更让我感受到那些青少年们热爱祖国的炽热之心和坚强的毅力。
你觉得这本书好吗?我觉得很好!不过更好的在后面呢!
“下雪了,下雪了!巴列迪学校迎来了一片片的笑声!”“啊!”从远方传来一阵尖叫,只见一个老人躺在地上,眼镜的碎片落在地上。一个男孩大声喊“救人呀,救人呀!”旁边有好多人,有卡罗纳、“小石匠”、卡罗菲,大家都盯着那位老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打雪仗时卡罗菲的雪球打到老人的眼镜了,旁观者都在议论说老人的眼睛恐怕要失明了,卡罗菲很害怕,不敢去道歉,后来卡罗纳对他说了几句,他才颤抖地对老人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老人笑着说:“没事的,不用担心!”几天后卡罗菲带着他平时最最心爱的集邮册上门看望老人,把集邮册强送给了老人,以表他的歉意。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平时的卡罗菲是个非常小气的商人,连一根羽毛也不给你的,现在他竟然把集邮册送给老人,说明他是真正地明白自己做错了,内心还是高尚的。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德罗西。他既聪明又懂礼貌!他爸爸是个绅士,可他一点也不骄傲。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去帮助,学习也几乎年年都得第一名,他从不嫉妒别人,会宽容别人,有高尚的品质,我真喜欢他!
感人的故事还有好多,大家快来看吧!
我们学校里也有像这些《爱的教育》的人物的同学!有的像德罗西,有的像卡罗纳,有的像科列帝……我们班就有一个像德罗西的同学,也是个男同学,他很好学,是个上进学习的好学生,而且几乎每次考试都得第一。他就像一个大大的“百科全书”,知道的知识可多啦!谁问他问题,他都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怎么样?他像德罗西吧!
《爱的教育》让我看到了很多同学之间的友爱,家人之间的疼爱,师生之间的关爱。我也会更珍惜身边的这些爱。“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拥有一本好书是很重要的。《爱的教育》是我最喜爱读的一本书。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9
爱,一个简单温暖又引人深思的字眼,从古至今,许多的人都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爱,究竟是什么东西?”其实,答案很简单,在我看来,爱并不遥远,爱,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大到对祖国的无私奉献,小到对同伴的一次举手之劳。
《爱的教育》出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之手,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诉说了一个爱的故事。小说用日记的形式描述了主人公安利柯与他的朋友的故事,父母和姐姐对安利柯的劝告与启示,课堂上老师讲述的感动人心的每月例话,都让他长大了。
除了有一对负责的父母和关心自己的姐姐,安利柯还有一群热心的好朋友,强壮、讲义气的卡隆,他愿意在朋友受欺负时挺身而出,还有总爱穿着茶色裤,戴顶猫皮帽的珂菜谛,他每天很早起床,帮开柴店的父亲做完事才去上学,除了卡隆和珂菜谤以外,还有幽默的小石匠,富有经济头脑的卡洛斐。但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就是铁匠的儿子泼可来西,他的爸爸总是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揍他,但泼可来西却不在同学们面前承认他的爸爸打他,而且,泼可来西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仍然努力学习,终于,在泼可来西得到了一个二等奖奖牌后,铁匠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从此戒了酒瘾,疼爱着自己的孩子。
每个月,安利柯的老师都会讲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并让学生们抄写,其中最感动我的一篇就是《六千英里寻母》,故事是这样的:十三岁少年玛尔可的母亲在外地工作,突然与家里没了联系,于是,玛尔可在父亲的帮助下弄到了从家到母亲的工作地——南美洲阿根廷的首府的船票,到达当地后,玛尔可一番打听,才得知母亲与她的主人移居到了可特淮市,但玛尔可没有气馁,坐船前往洛赛留,再乘火车到了可特淮,可是,上帝依然没有眷顾玛尔可,原来,母亲和她的主人在头一天又回到了阿根廷的首府,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玛尔可来到了首府,但是,来到母亲主人家时,玛尔可才知道母亲又搬到了杜克曼,此时的玛尔可已经快心碎了,但他仍然没放弃,搭着一位商人的牛车来到山契可·代·莱斯德洛,玛尔可下车,徒步走了一个星期的路程,即使脚出了血,即使耳边就是猛兽的声音,他也不曾停歇,终于,他在杜克曼附近的赛拉地罗的医院里找到了大病垂危的母亲,母亲看到玛尔可,又有了动力,于是做手术治好了病。
故事到这就结束了,玛尔可为什么能顶着疼痛找母亲呢?没错,就是因为“爱”,玛尔可对母亲无限的爱,使玛尔可全身充满力量,最终才能找到母亲,这就是母子之间的“爱”,看完这篇例话,我不禁思考:“如果我在玛尔可那样的境地,我能有像他那样的勇气吗?“
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爱,父母对孩子的关心是爱,师生之间的理解也是爱,爱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战争年代,爱是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疫情期间,爱是全世界人民的团结一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爱能在每个人的心中永存。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0
这本书给儿子买回来有段时间了,却被他的“冒险小虎队”和“好看系列”书籍常常抢了先去,所以一直乖乖站在书柜的一角呢!索性我先看了,免得他要看的时候我俩抢起来。
全书共七十四个小篇章,记录了一百四十多年前意大利孩子安利柯眼中的生活、友谊,每个小篇章都以日记的形式反映着孩子眼中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母亲的希望》。里面的主人公卡隆因为母亲去世了而很悲伤,在学校里安利柯等人一直在安慰他,老师也想通过课文来安慰卡隆,但还是没用,卡隆还是在痛哭。
从中我体会到卡隆非常爱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也非常爱他,如今她去世了,卡隆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同学们也很喜欢卡隆,卡隆遭到这么巨大的打击,同学们当然心情也不好。
我更加体会到我们这些有妈妈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妈妈给我们做饭,洗衣服、买东西、还有干家务、生病时照顾我们,我们 真的好幸福。
一篇一篇慢慢看下去,就像三月里手捧一杯香茗,坐在午后的阳光里,温暖的感觉溢满了全身。通篇没有太多华丽豪壮的句子,却是那么清新,像琴弦在心底柔柔的拨弹,荡漾出一圈又一圈感动的涟漪。
文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就像是一个小天使,透过天使眼睛看到的世界格外纯净。他带着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意大利,去认识了许多和他同龄的孩子,也认识了这些孩子背后的父亲母亲。他们中间有完美、漂亮、集所有优点和宠爱于一身的戴洛西,有正直、大气阳光的.卡伦,有孝顺、努力还带着一分羞怯的柯雷蒂,有家庭富足略微傲气的诺比士和精于做生意的古路非……每个人的个性都是那么鲜明,即使是不完美的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丝毫也不影响他们的可爱。
安利柯这个小天使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毫无疑问也是一对天使,这对天使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孩子要同情弱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的自尊心。教会了自己的孩子要友好和别人相处,宽恕别人的缺点,客服自己的缺点。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的确如此,正是因为安利柯有着二位仁爱的家长,从小耳渲目染的他才会从心底散发着友善的气息。
不得不提的还有他身边的老师,有严谨的,有和蔼的,有温柔的,有爽朗的;无一不是对孩子们充满了关爱和宽容。书中有一个章节写着安利柯陪着父亲拜访已经八十四岁高龄的老师,那份浓浓的师生情让人感动不已,安利柯的父亲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把这种美好的素养传承下来,相信通过安利柯还会一直传承下去。
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尚能如此,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呢?当许多人渐渐被金钱、地位、酒色迷花了眼的时候,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好书、亲近大自然来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让人类慢慢回归最初的美好。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1
《爱的教育》是十九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著的一部伟大的关于儿童教育的文学作品。《爱的教育》采用日记体形式,以主人公安利柯为主线,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第一天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十个部分共100篇文章,记录了他四年级中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发生在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个老师要求抄写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一百篇文章,尽管相对来说,题材较为集中,只是直面孩子的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而单一的教育中包涵广泛,其中包括了丰富而又感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原则,这比任何一种教育学科学理论著作都具魅力,因为本书情感真实,平凡的人物中见真情,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在安利柯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很涉及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场景,大部分篇章都是记录了与安利柯身边的小伙伴、老师,还有社会中具体的人物有关的故事。通过这些普通而又可以从中深受启发的小故事,挥发了本书的意义。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将对孩子的“爱”放置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情感关怀,美德教育比智育更为重要,作者深深地体悟到,“爱”是遍存于人类心理的需要,幼儿和孩童更需要“爱”,而且他们需要的是那种无声的、来自心之天籁的“爱”。此书不仅对于儿童塑造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而且对广大家长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范本。
书中刻画了一批性格迥异的孩子。有慷慨善良、锄强扶弱的卡隆;有快活乐观,勤劳孝顺的可莱谛;有弱小的奈利;喜欢扮鬼脸的小石匠;虚荣心,妒忌心极强的瓦梯尼;有极具商人头脑的卡洛斐;傲慢诺卑斯,残疾的克洛西;有常遭父亲打骂后又感化父亲的泼来可西;有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心术不正惹人讨厌的弗兰谛……
书中也反映了教师的伟大品格。安利柯所在班级所在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他们对每一个孩子都是那么关心,对于犯错误的孩子总是耐心的教育,他们总是以事给以孩子启迪,净化孩子心灵,教以他们团结,关心,善良,爱国,力求把孩子培养成社会良好的'公民,他们非常注重塑造孩子品德,同时对自己的行为从来都是负责任的,以身作则,是孩子的楷模,他们对学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每个月,他们都会给孩子讲一个富以教育性的故事,十分感人,令人受益匪浅。
此外,安利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给人们以深刻的思考。在当代,尤其是在我们国家,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是放在对孩子的智育培养上,忽视对了孩子品德教育,造成了不少孩子心理品质差,品行存在不少问题。安利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模式给了家长一个很好的教育范本,如果家长能从中总结出合适自己的方法,培养品学兼优的孩子,那对孩子,对社会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2
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为响应我校蒲公英计划,寒假期间我和孩子一起读了本书。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爱的教育》的读后感——正确的爱。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十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的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如: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性,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的精细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而那众多丰满的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常有侠义之举,且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品学兼优,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提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自强不息的克洛西等等。
整部书用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写了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能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味,思考,引导孩子们用爱心与身边的每个人相处。
书中从10月开学的日子写到了来年的7月毕业的日子。每个月里面都会有老师讲的一篇故事。这些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为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在第一个月的故事之前,小主人公这样说:“如果老师天天都会像今天这样给我们讲故事听,我一定会喜欢上学的。”看,多么单纯。我相信我们班无论尖子生还是后进生都是这样想的,我说以前我的故事兴趣班为啥总那么多学生爱去,今天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兴趣,很重要,课改,还得朝着激情高效走下去,加油,战友们。
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教育如是。
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居多。谁来给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关爱?或者他们又可以从哪里学习去爱别人?我们每周进行的以爱育爱是老师给予的爱,每周的德育作业是爱给予家人,可是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给他们树立榜样的力量,每年的开学第一课我们都会陪着孩子们观看,不止全国,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从生活中学习中发现和寻找好的典型,相机教育,教会他们什么是正确的爱,懂得怎样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曾轰动一时的各种三观不正的案例,都为家庭和国家带来很大的冲击,即使成绩优异,但是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必将会是整个社会的灾难。所以,正确的爱,才是当下我们爱的教育的重点。
其实每一本书都有读过后的感悟,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就像蒲公英,它们虽微不足道,但它们的思维也朝向四面八方,在不为人注意的时候随风飞起,在或贫瘠或富足的地方都能生根发芽,为最需要改变的地方带去未来的希望。
每一粒希望的种子,都能够萌发成宽广的天地,每一颗无私的爱心,都能够支撑起求知的渴望。让我们做那漫山遍野的微风,用正确的爱把手中的蒲公英送到正确适合的地方去。愿我们的蒲公英真正自由,淳朴,坚强!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3
这本《爱的教育》,是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译本。夏先生在译者序言里写自己在初读本书日译本时曾流了泪,后来翻译或随便阅读时,常常惭愧和感激得眼睛润湿。而看夏先生译本的我,也是一个执过十余年教鞭的教师,本书也带给我巨大的心灵震颤,我也数度被感动得泪水冲决了眼眶。这本“特别奉献给九至十三岁小学生”的“意大利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年之纪事”,又何尝不是特别奉献给与儿童有关的父母、教师的一本关于“爱”的教科书呢?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第一部培养社会新一代的真正教科书”,也是举世公认的“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本书给意大利和作者本人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这个当过军人的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理应受到全意大利和全世界的尊重。
《爱的教育》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小学生安利柯从四年级始业日,到学年最后一次考试十个月里校内校外的生活和感受,期间还穿插记录了爸爸妈妈写给安利柯的话,还有先生的每月例话。作者让这个心地纯洁善良的小孩子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爱,这爱包含了国家之爱、社会之爱、民族之爱这样的大爱,也包含了父母之爱、师长之爱、同学之爱这样的小爱。大爱如江河灌溉,凭此国家崛起和兴盛,小爱如血液奔流,凭此民族未来壮硕成长。我读本书始终被崇高的情感所感动,读到哪里,被感动到哪里,这种感动没有间断过。我似乎忘记了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我敬爱着书中每一个可爱的人物。丘林学校的每一位先生都是可亲可敬的,他们热爱和忠于教育,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身心情感,为的就是把每个学生教育成品学兼优的人。在丘林学校,每一个孩子都会被关注,每一个优点都会被表扬,每一种善行都会被褒奖。学生们不仅每一节课都会学到新知,而且每一天都会对历史、社会、人生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每一天都会有道德上的进步。先生们用心良苦,每月例话里那些鲜活的英雄少年们,用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他们的正义、勇敢、善良、孝行,感动和激励着丘林学校的这些本来就淳厚善良的孩子。学校之外,父母们给予孩子极大的爱与关怀,喜悦着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忧惧着孩子们性情和品行上的'不足。安利柯父母写给孩子的信,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对军人的敬仰、对劳动者的尊重、对不幸者的同情、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学校家庭之外,整个意大利随时随处可以让人感受到这种几乎无所不包的爱的教育,上至国王,下至贫民,每一个人都在对新生的一代示范这种爱的教育。
我之所以完全忘却这是一本文学作品,就是因为本书展示了爱的教育无所不在,爱的教育无所不能,爱的教育能培养真正的栋梁之才。我真心希望中国的今天也能有这样纯净的心灵净土,哪怕只存在于本应纯净、最应纯净的校园。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4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悲壮的英雄实际。只有简单易懂的字句,只有一些平凡又善良的人物,以及他们普通的日常生活。但正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也让我们在爱中得到教育。
爱,没有限制。它可以大到爱国,小到爱自己。在安利柯的成长过程中,他真切地感受着身边的事物带给他的影响,例如卖炭人、小石匠、少年鼓手等等。读者在阅读中见证他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去爱的过程,同时也让自己对爱引发一些思考。
也许在小时候,父母对于我们的教育普遍停留在好好学习,考取优异成绩的要求上,尽可能满足孩子各种需求。但就是,当我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爱,认为别人对自己的爱就是理所当然时,爱的反面词“冷漠”很容易会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记述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诉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另外,小说还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的.还有以第二人称写的教子篇。安利柯的父亲就就是通过给他写信,同他交谈,邀请他的朋友等方法来教育安利柯,教他学会与人相处,要求他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孝顺父母等;他的母亲通过写信,交谈等告诉他人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与人为善。可见,这不仅仅就是一本儿童读物,家长们阅读此书也会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起着一定的帮助。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作者想主张的教育思想就是爱的教育。在小说中,我们会发现,无论就是安利柯的严父还就是慈母,无论就是他的老师或就是姐姐,都打心里的爱着安利柯,他们为他倾注心血,用爱感化他,用爱教育他,同样的,也将爱植入他的心底。在父亲的信里面,虽然句句透露着威严,偶尔还带有谴责之意,可就是字里行间却就是藏不住对孩子的爱。他为了安利柯不用心读书而烦恼,为了安利柯不孝顺母亲而伤心,为了安利柯与同学交往的方式不当而担心,可以看出,他真心爱着安利柯,为他操心。而且父亲关心的不仅仅就是小事,更重要的就是,他教育安利柯要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要求他为了祖国应该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告诉他对待劳动人民应该友善,尊重他们,从这可以看出,安利柯的父亲有多大的胸怀,有多大的爱心,同时也如此要求着他。安利柯的母亲就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善良女人,她带着安利柯去救济困难的朋友,她写信告诉安利柯,希望他能够有一颗仁爱的心,教育他不能对路边行乞的人视而不见,应该给予可怜的人儿更多的关爱。这位母亲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告诉着安利柯什么就是爱,教他爱别人。安利柯的几位老师,包括校长都十分伟大,他们呕心沥血,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的爱着学生们,为他们操心,不遗余力的教育他们,不求回报,只求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此外,安利柯身边的同学,如卡隆,泼来可西,代洛西等,他们如此友爱,有着一颗宽容他人的心,处处体现了爱,这也给了安利柯很大的感触,让他更加切身体会到什么就是爱。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5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小男孩,十二岁的安利柯。关于在家庭、学校还有社会共同的影响下的安利柯是一个什么性格的男孩,书中并未具体描写。然而,我们要知道,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成人完全不同,孩子是根据自己独特的兴趣来理解事物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记录了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读到,他是一个善良、关怀他人的人。在《烟囱扫除人》中,一个做烟囱清扫的小男孩因为丢了自己的工钱而伤心啜泣,路过的学生一齐自发为他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安利柯这样写道:"一个可怜的烟囱扫除人,被围在美丽的衣服、摇动的帽羽、发丝带、鬈毛之中,那样子真是好看。"那样子真的好看吗?我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叹好看?应该是在看到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美景,或是真正长相精致的`人物时才会由衷赞叹好看吧。满脸墨黑、衣衫破旧的烟囱扫除人在正中间被围着,真的好看吗?为什么安利柯会这样写。我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他的性格里有一种关爱和体察别人的特质,他看到哭得伤心的小男孩,觉得应该去关怀他,他看到纷纷伸出援手的其他孩子们,觉得这幅画面令他感动,他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他以一个孩子的质朴口吻,真诚地感叹"那样子真的好看".
我还读到,他是一个向往美好品格的人。在《好友卡隆》中,他描写了自己的好朋友卡隆。在他的笔下,卡隆是一个见义勇为、无私助人、孝顺父母的好孩子。他写道:"我真欢喜卡隆……我的确相信:卡隆真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这种精神,从他的眼光里很显明地可以看出。从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谁都可以听辨出他所含有的优美的真情。"安利柯真诚地赞美了他的好友,毫无保留。但是,真的谁都可以辨别出卡隆的真情吗?并非如此,因为在其它篇章中多次有提到,班里经常欺负弱小同学的捣蛋生因为经常被卡隆喝止而跟卡隆势不两立。可见,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卡隆身上流露的真情。而安利柯却仰慕卡隆,正说明了安利柯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他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具备这种品格的人。这说明了他积极阳光的追求。
我也读到,他是一个欣赏劳动精神,不贪图安逸的人。在《朋友可莱谛》中,安利柯路过同学可莱谛家,发现可莱谛忙得不得了。因为父亲不在家,他既要去柴市进货,又要一捆一捆地搬柴,还要接待客人、做饭、煎药、照顾生病卧床的母亲,同时还忙里偷闲复习功课。可莱谛很羡慕安利柯还有散步的空闲,说"你真幸福啊".安利柯并不觉得,他写道:"啊!可莱谛!其实不然。你才比我幸福呢。因为你既能用功,又能劳动;能替你父母尽力。你比我要好一百倍,勇敢一百倍呢!好朋友啊!"面对好友的羡慕,他没有沾沾自喜,相反,他觉得惭愧。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来说,觉得惭愧是多么可贵的一个品质啊!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5篇】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好词好句05-04
《爱的教育》初中读后感01-27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2-13
关于爱的教育好词好句11-11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01-26
《爱的教育》读后感 14篇01-24
《爱的教育》读后感12篇01-24
《爱的教育》读后感 通用15篇01-24
《爱的教育》读后感 (集锦15篇)01-23
《爱的教育》读后感 (集合15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