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读后感 1
最近,爸爸介绍了一本书给我。它就是闻名古今中外的《红楼梦》。它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在这本书中,由多情潇洒的宝玉,娇嫩多病的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作者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贾府,渐渐与公子贾宝玉相恋,本来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但却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使得贾宝玉娶了带有黄金锁的薛宝钗,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的故事。
我认为《红楼梦》这本名著很感人。看了它,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也时常投入不已。我觉得,当时的贾府很奢侈,贾府的贾母有权有势,说话也很有分量,贾府上下全都得听她的。但她特别疼爱贾宝玉,把他当作掌上明珠。虽然贾母非常疼爱贾宝玉,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他。我觉得贾宝玉有点“玩世不恭”的意味。轻佻,顽劣,屡教不改,这些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但是,最后他也在离开黛玉的巨大悲痛中醒悟了过来,一改自己平日任性妄为的作风。我很喜欢贾宝玉的表妹林黛玉。她虽然爱哭,但很有才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和贾宝玉经常一起玩耍,两人是青梅竹马,十分要好。我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样样精通的小女孩,爱好很广泛,读书、唱歌,跳舞、办小报我也有些爱哭,有时家人说说我的不是,呵!我的“金豆豆”就滚了一地。不过,这些应该改正,作为现代的孩子,我觉得我们要坚强些,不要像林黛玉那样动不动就暗自垂泪。
我看了《红楼梦》以后,非常佩服曹雪芹。他能把作品里面的人物写得那么栩栩如生,个个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说明他的写作功底十分深厚。我要向他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写文章的基本功打扎实,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红楼梦读后感 2
我都不知晓自己读了《红楼梦》多少回了,但每读一次,就更喜欢它一分。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自小体弱多病,贾宝玉在首次见到她时就评价道:“娴静似娇花映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又因“两眉颦颦似蹙”,为其命字“颦”。也正由于身体的柔弱,注定黛玉的幸福渺茫。
传闻黛玉前身为绛珠仙草,为了报答宝玉前世的浇水之恩,遂转生为林妹妹,向宝玉还眼泪,当最后一滴眼泪还干,也就是黛玉香消玉殒之时。虽说是传闻,但在贾府的黛玉,眼泪好像变得便宜,眼睛常肿得如两核桃。有人说是黛玉小家子气,所以才会常流泪,但在我看来,是什么原因在于贾府这一大环境。“一年三百六10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对贾府的评价。贾府在黛玉看来,就如一洪水猛兽,充满污秽之气,而在如此黑暗龌龊的.环境中,黛玉一直维持我们的内心不受污染,坚守“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宛如污泥中的白莲,一尘不染,洁白无瑕。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哪个怜”,身在贾府,是黛玉的无奈,知心的只有宝玉一个,在黛玉心中,向往着自由,“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惜不可以如愿!黛玉是聪明的,她知晓自己摆脱不了封建女子的运势,但她没屈服,而是进行反抗,所以,她对于跟自己抱有相同想法的宝玉给予支持。
但运势是残忍的,宝玉因丢玉而疯癫,黛玉身子孱弱,遂有了新娘偷龙转凤这一招,也直接致使了黛玉的消殒,间接导致宝玉最后的出家····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女子最后都逃不过红颜色衰,黛玉的早逝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呢?或许,死,对黛玉来讲是一种解脱,是悲剧的终结,也是一种幸福
红楼梦读后感 3
读书笔记读了席慕容的《成熟》,尤其是那句“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正值青春的我们,日益成熟。痛哭完以后,往往会在本子上写下几段话语,是啊,谁都不知道,或许,多少年后的我们偶然看见这张纸时,都忘了这些话是自己写的,眼前看到的,只是泛黄的纸页上沾有泪渍的字迹。我们的确成熟了,至少我们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哭大闹,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任性天真,不会再用纯真的眼神看这个世界,不会……我们变得安静,学会保护自己,渐渐变得有责任感,爱好打抱不平,但似乎这又不是成熟,而是我们90后的特点。到底什么是“成熟”,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将自己打扮成成人摸样,就叫成熟?嘴里每天说着那些前卫的思想,就叫成熟?只顾着自己开心,却挥霍着父母的血汗钱,就叫成熟?每天抱着电脑玩游戏,就叫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日益成熟,可并不是像这样成熟……我所认为的'成熟,应该是有自己的思想却不是那么离谱,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比起外表的成熟,更应该是心智上的成熟:做事时有条有理,将每件事完成的妥妥当当,而不是草草了事: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应该坚持下去,而不是只有三分钟热度……成熟,或许还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
摘抄:《成熟》童年的梦幻褪色了不再是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有月亮的晚上倚在窗前的是渐呈修长的双手将火热的颊贴在石栏上在古长青藤的荫里有萤火虫在游不再写流水帐似的日记了换成了密密的模糊的字迹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着谁都不知道的语句。
红楼梦读后感 4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从故事的开头,便写了宝玉和黛玉的前世缘份,为之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黛玉前世为绛珠仙子,化为人身是为了解前世的恩情,这也是黛玉为何总是哭泣的原因。本书描写了一个富贵至极的大家族由盛及衰的过程,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叙说了宝黛爱情的悲剧。
书中有云:“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红楼梦再怎么繁华阑珊,终究是一场荒唐的大梦。《红楼梦》为四大名著之首,它就好比一壶清茶,若不去仔细品尝它、斟酌它,是永远体会不到这壶茶深藏的甘甜的。红楼之所以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是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用一生去品读。
书中的诗词美句可谓数不胜数,并且每一句都值得我们回味。可能一句诗,一段词,便是一个人物的一生了。
金陵十二钗应该是最引人注目的,早在第五回《宝玉游太虚幻境》时便提到了她们的结局,从此埋下了伏笔。在太虚幻境的薄命司中,正有首词,而这首词就是她们每个人的命运。令人感慨,这或许就是“红颜薄命”吧。黛玉含泪而亡,宝钗孤守而终,探春远嫁他乡,迎春暴毙而亡,惜春出家守佛......一个个才貌过人的.女子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而这根本原因便是贾家的衰败导致的。
贾家不过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以小见大,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重重、政治黑暗、人性衰朽。宝玉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的婚姻却是不自由的。在那个时候,表面还维持着繁华,但却从各方面暴露了开始衰败的迹象。
《红楼梦》既是一支绚丽的燃烧着理想的蜡烛,又是一首悲凉的挽诗。其艺术价值就在于它能与读者产生心灵上的沟通,打动人心,让人对书中的人物感动与怜惜,这种心灵的颤动,至今也价值无限。
红楼梦读后感 5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场《红楼梦》中的梦事,写尽人间悲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贾家是一个世代承袭祖上恩德的大家族。主人公为贾宝玉,他是一个在胭脂堆里长大的男孩儿,身上总带着柔气,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贾家上上下下几乎全是女子,自然而然的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家时常有各种聚会,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每一次都要花好多银子。这银子用的多赚的少,到最后家里有人犯了案,家被抄了。贾宝玉哀莫大于心死,考试后就出家去了。对于贾宝玉这个角色,我多少来说有些感触。他是家里的宝,却常跟女孩儿混在一起,在那样的封建社会里,女人是很低贱的,但他的思想却跟别人不一样,他觉得女人是水做的,十分尊重女性,他这样不重男轻女的品质是十分高尚的。
红楼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黛玉了,在文中有一段描写,黛玉容貌和神态的句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从这里看出来黛玉是这样一位如此标志的人儿。但我更深刻的是她的性格,她在言语上虽然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但黛玉有大爱,他不会去诋毁、伤害别人,她也不会像宝钗那样去虚伪的讨好老祖宗。同时她又是一个才华横溢、精神高尚的女孩。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一场红楼梦中的痴事,唱尽人间各样。
红楼梦读后感 6
今天的阅读课上,我阅读了《红楼梦》。第五回的“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是被我读过无数次的一部分。尤其是“金陵十二钗判词”。正册开篇即是一首写薛宝钗、林黛玉的诗,第一句是“可叹停机德”,毫无疑问,这是描画宝钗的诗句。“停机德”典出《乐羊子妻》,故事说的是乐羊子弃学回家,其妻见状立即剪断正在织的布匹,用一规劝乐羊子用功读书。于是后人用“停机德”来赞美封建恪守相夫教子的“妇道”的女子。用“停机德”来形容宝钗之德,恰倒好处。宝钗正是这样一个严格遵守封建礼法制度,并时常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的大家闺秀,贾府上下无不称赞她。然而曹雪芹在判词中却用了一个“叹”字,明显表达了对宝钗的否定态度。的确,按照曹雪芹民主、进步并带有资产阶级倾向的思想来看,这样一个封建没落贵族的维护者,应当作为民主进步思想的反例,给予否定。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宝钗,她又是一个十分让人喜欢的人物形象。这个侧重点就是薛宝钗的人际交往能力。薛宝钗初入贾府不久,就博得了众多下人及其他贾府主子的.一致交口称赞,这不是她生来就惹人喜爱,而是她出色的交际能力产生里她在众人心中的美好地位。
记得在几天前的军训中,我们听了沈主任的礼仪知识讲座,由讲座中提出的每一条标准来在薛宝钗的行为准则上做比较,会发现惊人的吻合。也就是说,薛宝钗的一言一行不仅在封建社会中符合礼法章程,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大量的相符之处。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浓厚的社会,因此即将迈入社会的年青一代,能合理处理人际关系上十分重要的一条素质标准。因此,适当地在薛宝钗身上吸取一些正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可取的。现代思想越来越强调辨证看待问题,看待事物,因此,我们在否定应当否定的事物后,也应将有利的思想深入其中提取出来,合理利用。
红楼梦读后感 7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是曹雪芹和高鹗共同创造的。全书以封建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贾家由胜到衰的过程,以及各人物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剧命运。
这本书主要讲了在四大家族兴衰过程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喜有悲,出了许许多多的有个性的、有文化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默契、爱情让所有人都想真心的祝福他们。然而,贾母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却乱点鸳鸯,拆散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阴差阳错之下却好心办了坏事,无意间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让宝玉连他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而贾宝玉知道林黛玉死了之后,便出家了,让贾府走向了灭亡。这更是揭示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以及当时社会的阴暗、腐败、统治者的无能。全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跟四大名著中其他三本书不同,《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一段让人悲痛欲绝的悲惨爱情故事,我看了第一遍就哭得泪流满面。林黛玉的哭哭啼啼、娇弱的形象与其他书中的英雄形象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或许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哭哭啼啼让你厌烦,但《红楼梦》却无疑是古典文学中的奇葩。这本书的名字也不同——《红楼梦》。一看这名字,我还真蒙了,《红楼梦》,什么意思呢?他给了我一种梦幻、神奇以及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本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说的就是林黛玉。闭上了眼,还是黛玉那明亮的双眼;那写诗时的姿态;那葬花时的诗意般的画境……
合上书,书中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书中的人物还在跳跃、舞蹈。但当我一想起他们的结局,就忍不住想破口大骂,想潸然泪下,他已经把我深深地引住了。
红楼梦读后感 8
《红楼梦》是我部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超越时空的巨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颇传奇色彩的人物,《红楼梦》讲的是曹雪芹笔下一个豪门大家族由盛到衰,当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里面的人物一个个刻画的栩栩如生。
贾宝玉是这个大家族当中的宝贝,老祖宗最为宠爱,林黛玉是一个温柔漂亮的小姐,但是她的身体却弱不惊风,就因为这样,贾宝玉和林黛玉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也因为这样,林黛玉一病不起,抑郁而终。看了他俩的真挚爱情,我为之长叹,哎!
我还觉得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也很精彩。尤二姐贪慕虚荣,嫁与贾琏做二房,却被狡猾奸诈,心狠手辣的王熙凤逼死了,甚至连死都没有墓碑。尤三姐为了爱情,愿意用珍贵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二个鲜明的对比,把故事衬托的更加精彩。
自从看了《红楼梦》,我对古代封建社会大家庭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活在古代封建社会大家庭的人员感到悲哀与无奈。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4
《红楼梦》是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巨著,它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大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来到了荣国府,认识了住在大观园里的一群女孩,她们不但容貌美,而且心灵也美。贾宝玉是这起人中的唯一一个男孩。他不同于古代的其他男性,都自以为高出女性一等,而是把把自己和对方看作平等的人。
故事的中心地位,是贾宝玉和表妹林黛玉丶表姐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这样的问题,悲剧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而整个贾府,则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表之下充满了污浊丑恶的贵族家庭,只有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是干净的,并且和整个社会的污浊连成一片。
《红楼梦》的悲剧之所以特别震撼人心,就因为它充分写出了被毁灭的女性不仅是外形美,而且内心是更美的。
红楼梦读后感 9
悄然来到青峺峰下,看见那绛珠草的晶莹剔透,蓦然回首,看见大观园中的身影在向我微笑……
我伴着奇香异草的清芬,来到蘅芜院。宝钗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志向掩藏得不留痕迹,只是致中守和他笑脸迎人。她是如此的大气端庄,她假装不见黛玉的冷嘲热讽,不为赵姨娘的地位低下而蔑视,她的礼物送到了每个人的手上,她的好印象也留给了所有的人,她的谋划的不露痕迹使她成为贾府最后的赢家。我看见她大气平和的姿态,果是山中高士晶莹雪的淡泊。
竹叶潇潇,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潇湘馆中,我感叹你的孤寂与寄人篱下的苦楚,心较比干多一窍,病若西子胜三分。你的兀自高洁,敏感孤傲使你不屑于那些汲汲名利的人,你和宝玉对新生活的追求被贾府的封建古板压迫着,你的'要强与敏锐不容任何人超过你,你一见到任何美好的事物天生的多愁善感又使你对月长泣。青灯照壁,冷雨敲窗,寂寞帘栊空泪痕,风露清愁!而正是这份冷月葬花魂的孤傲,与未来贾府的女主人失之交臂。好一个世外仙妹寂寞林。
回首蘅芜君与潇湘妃子的不同际遇,顿觉感慨万千:一个如温婉的江南丝竹,一个如宫调的变微之音,做人处事的差异与性格决定了它们的命运,走进红楼,宝钗的牡丹般大气,黛玉的芙蓉般清幽,使我迷惘。
可我只是想知道走出红楼迷梦后的现实生活,到底需要的是宝钗还是黛玉?
点评:习作者以其流畅的思路,清晰的结构,畅谈了自己对《红楼梦》中两位主人公的认识。清晰隽逸,凝练雅致的语言使文本增辉几份,观文完全有理由相信小作者是一个博览群书、有思想、善表达的人。
红楼梦读后感 10
《红楼梦》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极其真实地,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全书规模宏伟,结构严谨,人物生动,语言优美,此外还有—些明显的艺术特点,值得后人品味,鉴赏。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音乐等各类文学艺术的—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示了—部社会人生悲剧。如贾宝玉,林黛玉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补裘,宝琴立雪,黛玉焚稿等等,还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如林黛玉飘然的身影,诗化的眉眼,智慧的神情,深意的微笑,动人的低泣,脱俗的情趣,潇洒的文采这—切,都是作者凭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艺术素养培育出来的,从而使她在十二钗的群芳中始终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作者善于通过那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日常生活的艺术描写,揭示出它所蕴藏的不寻常的审美意义,甚至连—些不成文的,史无记载的社会习惯和细节,在红楼梦里都有具体生动的描绘。
《红楼梦》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在国内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有法国评论家称赞说:曹雪芹具有普鲁斯特敏锐的目光,托尔斯泰的同情心,缪塞的才智和幽默,有巴尔扎克的洞察和再现整个社会的自上而下各阶层的能力。
红楼梦读后感 11
《红楼梦》是曹雪芹先生花了近十年时间呕心沥血的创作,也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被后人誉为中国文学史的巅峰之作。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宝的凄惨爱情故事和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
小小年纪的我,捧起《红楼梦》可真是如饥食渴啊!曹雪芹先生的`文笔让我叹服,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那样鲜活,他们串联起一个庞大的家族,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兴与衰。小小年纪读红楼,如梦般。或者没有大人们的深刻见解,但我也有自己的一番体会。
我认为这本书很奇妙。每个人的取名都是曹雪芹先生匠心独运的结果,就连丫鬟的命名都很有讲究。比如说贾府的四位大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看起来很普通,可如果把它们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元迎探惜”。“元迎探惜”,不就是原因叹息吗?曹雪芹先生真妙,把谐音用活了,巧妙地暗示了故事的悲惨结局。还有林黛宝的贴身丫鬟祡娟,祡娟首先会让人想到杜鹃花,但杜鹃花是守护坟墓的一种花。然面紫娟是林黛宝的丫鬟,如果要说她是杜鹃花,那就暗示林黛宝是座坟墓。
我喜欢的人物很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林黛宝。她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姑娘,读过很多书,可就是有一个不好,多愁善感,喜欢哭,对什么都很敏感,爱生闷气。不过,书的开头就说了林黛玉前世是绛珠草,今生注定以泪报恩。但我想对她说:“林黛玉,如果你少一分高傲,多一分贤慧,不生闷气,放得下,那就不会是这个结局了呀!”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开朗一点,对任何事情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面对,对它人也不要过于严厉,得饶人处且饶人!即不像林黛玉那么多愁善感,也不要像王熙风那样阴险狡诈。放平心态,发现世界之美!
红楼梦读后感 12
初读红楼梦是小学六年级。那时抱着我要做个有的人这种心态来读的,因为有的人都是要读红楼梦的。
而当时也只是看了个热闹,就觉得宝黛二人挺惨的,除此之外没别的感受。可当我到八年级再来读时,比起感慨于宝黛二人的悲惨结局我更感叹于当时的封建王朝下的大家族的辛酸史。
感叹宝黛那段缠绵百年的爱恋。一个冰清玉洁的妙女子,却因不被世俗所容含恨而终;一个多情风雅的公子哥因心爱之人的离去看透红尘出家。让人在为他们爱情感伤的同时又不禁为二人的高洁而喝彩。
感叹于玲珑又悲苦一生的`宝钗。一秀外慧中的女子,一个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理应幸福美满一生的女子却在这‘泥潭’中葬送了自己的青春,也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感叹于湘云夫卒守寡的一生。湘云无疑是书中最具特色,个人色彩最为浓厚的女子了。她玲珑剔透的同时又豁达乐观,无拘无束的她像一邻家小妹妹。最后却落得如此结局,不禁令人感叹命运多变,世事无常。
感叹善良又不得善终的尤二姐;感叹泼辣又不失真性情的王熙凤;感叹一切了然于心的探春却远离故土;感叹温柔婉约的惜春却常伴海灯于佛前;感叹于淳朴又善良的刘姥姥......
更感叹于那腐朽的封建王朝。在这泥潭中,每个人无不在挣扎哭喊,最终去又不得以保全。只因保全自我便失家族与性命,保全家族便失自我与爱情。在这举世混浊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过是只为生存而拼搏的蝼蚁,最终仍被吞噬其中。
......
一本书,道尽世间繁华,命运多舛,却道不尽人心浮动和无尽的思念。
红楼梦读后感 13
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之幸也!不是我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且听我细细述来。
如果黛玉还活着,以她瘦弱的身子骨,你能想像她看着宝玉与宝钗过着幸福的生活,在她面前炫耀时伤心的模样吗?再者,她能接受贾府被抄的打击吗?我想,非也。
在宝玉拜堂成亲的那一刻,高鄂将高傲孤僻的黛玉写得那么微不足道,她没有笑着离开,而是指天哭地地走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她还是我们所认识的黛玉吗?不是。我觉得曹雪芹本意非此。
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给不了黛玉幸福。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我们还指望他来保护黛玉吗?整天跟在一群女孩的'后面,对她们温柔体贴。你怎么知道他哪一天看上了哪一个女孩,便抛弃了我们黛玉,嫌弃我们黛玉。就如紫娟说的那样:“你的花言巧语我们已经听腻了,就只会抠死人。”他与宝钗结婚后,在宝钗怀有身孕之时,弃她而去,做了和尚,让宝钗独守空房。他对宝钗如此,那么,他对黛玉也可以如此。再者,如果有一天,贾府重整旗鼓,你能想象黛玉洗碗下厨做汤的情景吗?到了数年之后,宝玉突然发现黛玉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许多,再看看,身边的袭人就宛如当年的赵姨娘,他怎得又不想起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呢?
现实世界本来就不应是非黑即白,也许历来许多人悲叹黛玉之身世,可谁又能确定黛玉不是世间的幸运儿呢,毕竟爱过、痛过、哭过、笑过便是人生,既然尝遍人生之酸甜苦辣,亦没有白走世间一趟。她的生命在故事最华丽之处结束,如昙花一现,留下世人的无限唏嘘,也是一幸事呀。
因此,早逝既是林黛玉的不幸,又是林黛玉的万幸啊。
红楼梦读后感 14
一杯白茶、一把椅子、一本书,或是世界名著、或是杂志漫谈,都能让我消磨掉一天的时光。
斜倚在沙发上,手捧《红楼》,眼里、心里缠绕的都是那集诗意、聪慧、真情于一身的女子——林黛玉。
“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尽现了黛玉如花般美丽温柔、如柳般柔弱多情的绝世容颜和超凡气质。林黛玉的才情在大观园中堪称群芳之冠。她,诗思敏捷,咏白海棠时“一挥而就”。她面对贾宝玉的过目成诵,却能一目十行。怜花葬花泣残红、文思敏捷咏秋菊。她的艺术魅力让人心醉神往。
黛玉是聪慧的,她初到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把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寄人篱下的她深知世故却不弄世故,她爱憎分明,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却不会屈意迎奉他人。当宝玉把皇帝赏赐的一串念珠献给林黛玉时,这也只不过是一个臭男人拿过的东西,对之嗤之以鼻。
我喜欢林黛玉的性格,有叛逆、有孤僻、有对世俗的'不屑。大观园里没有她的亲人、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不是这样,她就不必为玉钗受宝玉奚落而喜形于色,为两方旧帕题诗而洒泪。真情女子,为爱黛玉奉献的不仅是眼泪,更是她才华横溢的生命。
“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林黛玉的悲剧之所有动人心魄,不仅仅是世人可惜了她那绝世容颜,更加震憾与她那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合上书,闭上眼,不禁长叹一口气,心头久久索绕的依旧是那清雅绝俗的身影。
红楼梦读后感 15
滚滚红尘,携着记忆的枷锁,永远地尘封了那场悲伤的爱恋。在那最后一抹余晖中,被风静静地吹散了,也吹淡了往日的思念。终于,消失在茫茫人海,留下了世人的遗憾和指责……《红楼梦》,一部让我终生难忘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所著。他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中心,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故事讲述的是从小体弱多病的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渐渐与“性情顽劣”的公子贾宝玉相恋。因王夫人等阻挠,又因凤姐从中使用掉包计,最终贾宝玉娶了薛宝钗,林黛玉吐血身亡,贾宝玉从此心灰意冷,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故事。林黛玉的悲惨命运实在让人感到惋惜,但最让人憎恨的却是当时的封建传统观念。
特别是读到第二十七章:薛宝钗出嫁这一章节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章节的大概内容是:宝玉以为是和黛玉成亲十分高兴,但却不知是和宝钗成亲。在洞房里揭开盖头才知道那是宝钗,他难以置信旧病又复发了。在宝玉娶宝钗的时辰黛玉死了。最后宝玉哭得死去活来。
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在古代“门当户对”的重要性。一个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一个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一个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这怎么看,都是意难平啊!
在看到大结局的`时候,不知为何书上湿透透的。我难过,黛玉死了;我难过,有情人没有终成眷属;我难过,千言万语也说不尽……曹雪芹通过《红楼梦》,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他的不满与愤怒。这本书也让我悟出一句话:“甜言蜜语人人爱听。”像宝钗那样的人越来越多了,自私、虚伪、心机……
读了《红楼梦》后,我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红楼梦读后感 (15篇)】相关文章:
红楼梦的读后感(精选15篇)01-23
红楼梦的读后感(15篇)01-22
红楼梦的读后感(集锦15篇)01-26
红楼梦的读后感(通用15篇)01-26
红楼梦的读后感合集15篇01-25
红楼梦经典好句12-07
读《红楼梦》有感精选15篇01-24
读《红楼梦》有感(15篇)01-22
《红楼梦》读书笔记01-08
红楼梦的读书笔记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