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2-10-14 12:01:17
  • 相关推荐
《孤独者》读后感(通用12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孤独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者》读后感 篇1

  《孤独者》收于鲁迅小说集《彷徨》,《孤独者》写于1925年10月17日。当时鲁迅正处于受敌的状况,对现实状况的思考和探究,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已而陷入迷茫,虚空的孤独。

  正文:时势造英雄,英雄之所以突出于人群之中,称之为英雄,是因为时势决定人的思想,决定人的思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思维,奴隶时代必有时代的奴隶。

  然而人普遍都是时代的奴隶,便也不觉得自己身为奴隶,必有一“孤独者”来做打破时代思维的英雄,才能使人觉察得自己身为奴隶的处境。魏连末,一个时代的“孤独者”,他的存在让人们闻出了一丝叛逆,但已习惯于奴隶时代的人们又怎能让他这个“孤独者”打破奴隶时代的宁静的水面。

  《道德经》云:“明道若昧,进道若退。”于是“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古怪”,“仿佛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说是‘同我们都异样的’”。处于奴隶时代的人都有一种时代奴隶的秉性,即对“孤独者”的排斥和逼迫,一切都要按奴隶时代的规则。

  老子说:“上士闻道,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之;下士闻道,大笑之。”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只是大笑和排斥。魏连末的祖母死后,“他们的第一大问题是在怎样对付这个‘承重孙’,因为逆料他关于一切丧葬仪式,是一定要改变新花样的。”而“聚议”的结果,“是全都照旧”。

  甚而至于,连魏连末的失声长嚎“这模样”,也“是老例上所没有的,先前也未曾豫防过”,于是“大家都手足无措”。他们不允许有“新花样”的存在,必须排斥新鲜事物。读《孤独者》,我感受到了其中的孤独,每一类人的孤独,不是仅仅几个人所处的孤独,更是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孤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孤独!

  《孤独者》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孤独者》这篇文章,孤独者写了主人公魏连殳的对剧。从文章的一开始他就不被别人所理解,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研,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这是行为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可是我们才能从这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主人公魏连殳的精神。

  其实在文章的一开始主人公魏连殳心中对这个世界还是有些热爱与留恋的。虽然他知道像他这样的人必定不被别人所理解,但他仍然热爱着合做自己所喜爱的事情。如,和小孩子们一块儿玩耍,喜欢发表文章,喜欢看些书……可到后来他这样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在他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主人公魏连殳看似在活着,其实内心早已死亡,早已麻木,只剩一个没有灵魂的残缺的躯壳了。一开始是联系“我”去做抄写的工作,后来又求过许多人。最终他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去躬行自己之前所憎恶,所痛心的一切事物。魏连殳一点一点被迫的成为了人人所称赞,所羡慕的杜师长的顾问,每月的薪水也不知道翻了几倍。可魏连殳并不快乐,从他每日流水似的花钱就能看出来。以至于最后葬礼都没有花大价钱,葬礼也是只有零星几个人。孤孤单单的去了。也正好契合了题目——孤独者。

  我从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魏连殳看到了当时时代的缩影,以及当时五四运动中千千万万个热血奋斗,想要推翻封建礼教的青年们。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惧权威,有错就要指出来!

  《孤独者》读后感 篇3

  书,智慧的钥匙;书,时代的生命;书,饥饿时的“美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最钟爱的书——《孤独的幸存者》。

  《孤独的幸存者》的作者是美国畅销书作家帕崔克·罗宾逊和美国海豹突击队队员马库斯·鲁特埃勒。小说的主人公是美国东德克萨斯州的马库斯·鲁特埃勒,他1999年3月加入美国海豹突击队,进行了长达五周的海军新兵训练后,又接受了海豹基础水下破坏训练、跳伞训练、战地医生训练、海豹突击队资格训练、潜艇训练、狙击训练、通讯训练、联合战术空中指挥训练等一系列高强度的训练。这些训练极其残酷:凌晨四点穿上水下爆破小组的帆布游泳衣到冰凉的喷水口下“冲凉”;为了吃一盘面包片、鸡蛋和熏肉就得跑两英里,每天为了吃饭就要跑六英里,每天除了做上千个俯卧撑外还有八英里的跑步训练;在冰冷的太平洋里游泳后,还要在沙滩上打滚;爬绳、六十英尺索网、障碍墙、平衡木、缅甸桥等都是每天的必修课;在荒凉的原野上花几个钟头向一千码以外的目标移动,在教官没有发现的情况下进入最佳射击位置并一枪命中金属标靶的靶心,然后悄然返回……

  要成为海豹突击队员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呀!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也从来没有终止过训练。正如书中所说:“每个海豹突击队员都极其自信,因为我们的信念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坚信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抵挡我们雷霆般的攻击。”这是最值得我们欣赏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乏的。

  这本书全景式地展露了美国特种兵的生存状态和作战能力。读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在这种完全孤立的处境中,面对最绝望的生存环境,即使有最压抑的恐惧,面对困难,也应该永远自信、永不言弃地坚持下去。

  《孤独者》读后感 篇4

  《孤独者》通过以“我”的口吻讲述了三个故事:魏连殳的祖母的故事,魏连殳的故事,“我”的故事。在这三个故事中,描绘了三个变化:孩子的变化,魏连殳的变化,“我”的变化。

  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心性应是纯净的,内心世界应是充满儿童所应有的童真、简单。然而,在《孤独者》里的孩子并不是这样。故事里的大良、二良开始时愿意和连殳玩耍,会经常到他家玩,只要磕响头,装狗叫,便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说孩子初始还有那天生的调皮,好玩,而到了后来逐渐被环境同化成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失去应有的尊严。魏连殳成了“异类”,孩子在大人的教化下,已不再和他玩,连魏连殳的东西也不要吃了,甚至是一个很小的小孩,拿了一片芦叶指着他,喊“杀!”。此时的孩子们,俨然是像周遭的大人们一样看待魏连殳,一样逃避他,戕害他。这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哀与愤怒,养熟了他们,寄予希望于他们,到头了却是遭到这种残酷的背离。从《孤独者》这里对孩子变化的描述,可见出鲁迅内心对待孩子是如何凄凉的悲愤。

  魏连殳的变化可通过他对孩子们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的转变体现。魏连殳起初对待青年和孩子是热情的,把他们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宝贵,也总喜欢逗小孩。他认为“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孩子。当“我”反对他的看法,他竟至于“气忿了”,便又显出许久不见的“冷冷的态度”。魏连殳总认为孩子是天真的,没有大人的势利与贪婪,有不好的变化也是环境教坏,因此更得注重爱护教养。可惜三个月之后,连殳竟也被“天真”的孩子仇视了,他对孩子的态度开始憎恨,也默认了“我”的观点。此时的连殳已变得愤怒,更显出他的孤独,因而会有后来对待孩子们的报复:要他们装狗叫、磕响头。与其说是连殳对背离了自己的孩子的报复,不如说是连殳对庸众势利与贪婪的报复。魏连殳对孩子的态度由充满爱,继而怀疑,最后是绝望甚至是报复。他的愤怒与悲哀正是由于自己对孩子们爱得太深,希望启蒙孩子们去反抗大人们那样的庸众的麻木,最后却以悲剧收尾。这又何尝不是鲁迅的真实写照呢。

  “我”是小说里的经历者,也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叙述自我。从《祝福》到《伤逝》,再到《孔乙己》,鲁迅的小说里多出现这种“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叙述视角。以一个知识分子的态度来叙述,实质上是隐藏着的作者在冷眼旁观,平静的语气里透着无尽的悲哀。因此,故事中“我”的变化不得不说更像是鲁迅先生灵魂的自我解剖。

  《孤独者》的篇写道:“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鲁迅在小说里不停地重复着“走”,其实就是他在冲破桎梏的过程中思考得出的结论:以永不停止的行走彻底反抗绝望,在孤独的荒漠中,如苍狼长嗥般悲切而坚定的抗争。用他无情之笔批判着敌人同时也解剖自己,带着愤怒与悲哀,审视着这无法直面的冷酷人生。

  《孤独者》读后感 篇5

  天才和疯子有时候真的只有一步之隔,那中间的界限,一直以来,模糊又混沌。所以我时常会想,中间是什么?大概就是想我们这种普通人的世界观,把他们分成两个极端。

  今年放假的时候花了几天时间看了这本一直以来都想看的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孤独的守望者》。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己经是深夜,爸妈都睡了,四周很安静。我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很轻又很静。

  那是一个男人,他长久的做一个梦,一个孤独的梦。他梦见自己在一个蛋壳里,四周都是软软的液体,每次他都撕开一层薄膜,然后去别的地方。他发现每个人都在蛋売里,可是那些液体已经干涸了,也就是说那些人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了。

  在这个空旷的地方,从始至终,都是只有他一个人而己。他也曾出去过房子幻想外面会有人,可是现实总是一个又个笑话砸下来,外面似乎更加广远,有冰块静止的浮在海上。可是还是一个人都没有。你也许会问,那他干嘛不去和那些人一样?他说,我怕有人会像我在等他一样等我。我突然很难过,胸口很压抑。有生之年,我似乎从来没有感受过那种彻骨的孤独。

  我突然想到一件很久远的事情,那时候天概很小。有一次回老家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很年迈的老爷爷,他衣服穿得很整齐,看见我他笑了一下。我也回了ー一个自以为很灿烂的笑容,然后我妈很急促地拉着我往前走,径直绕过他。我疑惑地眨眼,问道:“妈,你干嘛?我在跟那个爷爷打招呼。”“那是个疯子。”妈妈似乎一句也不愿意多说,我却愣住了。疯子吗?后面过年的时候我偷偷背着大人来到小河旁边,果然,“疯子就在那里”。他穿的还是初见的那件衣服,静静矗立在旁边,背影显得很寂寥。尽管我的耳边还有新年的热闹声,可是在他身上,我只能看见无穷无尽的空白。

  他过年没有人在身旁,平常也被人处处避,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当成我子我只是觉得他是个独的老头而生活中,我们一听见我子神经会自动脑补出一个疯子的形象。说到底,这都是主流的思维在影响我们的判断那个在我记亿里停留了很久的老头。那个孤独的守望者,无一不让我感觉到难过我并不觉得他们有什么不正常,有时候所谓疯子,只是比我们想的多了而己,他们只是看到了这个世界更深的本质。

  但是,我们的世界还不能容纳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作为中间人的我们,依靠大众的思维就下了断定。也许天才和疯子之间的界限就是有中间人撑起来的吧。我还记得这个故事的结局,这个人的心理催眠师说的句话:“没办法,他的孤独感是来自梦境深处的。”现实中,他们的孤独是我们给的。所以我渐渐明白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对个人的判断就自己下定义,一个人的好坏,要你自己去定义。疯子从来不是疯子,如果有一你看见他们疯了,也许是你自己疯了也不一定。

  《孤独者》读后感 篇6

  卢梭的遗作《一个孤独者的漫步遐想》出版了好多年,一直长盛不衰。大作家歌德说的好,“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时代,而卢梭则开始了一个时代。”的确,相较于伏尔泰,今天的人们更熟悉卢梭,因为我们依然生活在由他开创的时代。卢梭1776年的溘然去世,成就了文学史又一部未完成的衷曲。这部《忏悔录》的续篇1782年出版,在当时立马受到卢梭崇拜者的热烈追捧,而后不到几年,法国革命爆发,人间天翻地覆。沦为阶下囚的路易十六竟也读起了伏尔泰和卢梭,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不知道老路易读的是卢梭的哪些书,里面有没有这部遗作?

  据说这是卢梭最后的一部作品,写于1778年4月,后来就没有继续下去,到7月卢梭猝然逝世。中国有一句古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评论界一向把这部作品看成是卢梭临终时的善言。“我就这样在世界上落得孤单一人,再也没有兄弟朋友,没有任何人可以往来,人类最亲善最深情的一个啊,竟然遭到大家一致的摈弃。”如果我们相信卢梭的话,那么我想他在写这十篇遐想的时候一定重新找回了灵魂的安宁。

  “我的余生,我知道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安慰,希望与安宁,所以我只关注我自己。我将把我最后的这些日子用来研究我自己,我将整个儿地投入与我自己的灵魂甜蜜温馨的交谈之中,我的灵魂是他们唯一无法从我身上夺走的东西。”在这里我们没有必要再复述作为“人文学科”奠基人之一的卢梭那悲伤动荡的一生,他耀眼的声明和他最后遭到放逐的结局。看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是:其实这本书真正的目的不是在于卢梭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哲理和智慧,他的经历他的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可以和自己交谈,和自己的灵魂深入地对话,而这种生活的智慧不仅仅属于卢梭这样的名人,也适合我们每个人。

  首先卢梭告诉我们的对待逆境的态度。“逆境无疑是一位好老师,但这位老师收取的学费着实太高了,我们从中得到的通常不及我们为此付出的。”通常在一些泛滥的心灵鸡汤等书本中,我们看到的是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然而卢梭不愧是一个深入思考的智者,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逆境的双面效应,他并没有过份夸大逆境对一个人成长的正面效应。“有的厄运当然有可能会使心灵变得崇高坚强起来,然而有的厄运却会使心灵遭受打击,从而扼杀了它,就是这种厄运使我深受折磨,使我成为一个无用的人。”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不仅不会嘲笑卢梭的软弱,反而会感动于他的真实。是的,我讨厌看那些板着面孔说教的文字,那些所谓的伟人,如先知般启示我们人生的哲理,然而他们是那样的不食人间烟火,那样的高高在上,我对他们写的哲理心存怀疑。而卢梭,他的真实他的坦然让我心存欢喜。

  《孤独者》读后感 篇7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是海攀校长赠送,我阅读这本书时是因自己身体缘故,在家休养的时候。在孤寂疲倦中,我被卢梭的宁静慢慢带入,我与他一起漫步遐想。阳光温柔地洒在书页上,我一行行读下去,心灵渐渐进入空宁的状态。卢梭在书中写道,他“对孤独生活抱有强烈的兴味,甚而再也不想离开这种生活”。所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卢梭也不曾放弃这种孤独的旅程。

  本书分为十章,是卢梭对不同事物的思考的记录。读完整本书让我最为感慨的是卢梭的遭遇,我深刻的感受到他在遭到众人背弃时的无奈与绝望,于是只好远离或者说是漠视他们,以此来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

  跟随着卢梭的记录过程中,我被他牵引到漫步者遐想的小径上,沿着他的步伐,走进孤独者的遐想中思考。在漫步的第五篇,关于宁静与遐想的思考中写道:“安宁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在平和的思想掠过心的水面而不搅动心底的波澜之前,安宁就更加宜人。只要有安宁就能够回忆往事,忘记痛苦。无论在哪里,只要能够静下来,就可以去作这种遐想。”卢梭在圣皮埃尔岛上就经常处于这种状态,或者躺在随风飘荡的船中,或者坐在波涛汹涌的湖边,或者站在一条美丽的小河旁或流水冲激砺石湍湍作响的溪边,孤独一人,静静沉思。然而,他只能在岛上居住两个月,不是他不想呆在这个美丽的岛上居然,事实他更想一辈子就在这岛上生活,可是,别人只让他在岛上居住两个月,就重新开始他的流浪生活。翻起另一页书页,在漫步者九说到,关于善良的思考。“善良无关乎金钱,只与内心的慈悲有关,它是一种心灵的关怀。”卢梭讲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一次,卢梭在布洛涅树林遇见一位教师领着二十来个小女孩游戏。旁边有个卖蛋饼的小贩,他带来一个摇奖的转盘,只要交几个钱,就能摇一回,指针停在哪个数字上,就能得几个蛋饼。卢梭见小姑娘们都盯着蛋饼,其中有两三个显然有几毫零钱,便征得教师的同意去玩一回。期间,他付钱让孩子们摇奖还暗地叫小贩调整机关,尽可能让孩子们摇到大奖,他还暗示摇到大奖的孩子要把蛋饼拿出来与同伴分享,用这种方法,使每人得到的蛋饼大致相同而且大家也更加快乐。对这段描写着实令我感动,那天下午是他一生中最满意的一个下午,卢梭的心永远是敞开的,他用自己善良的灵魂,孤独地承受着正直与良知的压迫,他感受着这份快乐施与者的快乐。可是时代的恶意中伤已经让卢梭成了一切哀怨、痛苦、愤怒的出气桶。善良,每个人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对所有人都善良。

  读完此书,我有点伤感,又觉得心灵异常空灵平静。是的,生活中总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停下来进行反思,只有反思才能进步,只有学会深刻地反省自己,才能获得足够前行的动力。

  《孤独者》读后感 篇8

  肉体几乎可以承受所有磨难,需要锻炼的是精神。全文带给我震撼最大的一句话,是否可以这样衍生理解,人很容易受到肉体的折磨之后就屈从于现实,而最最让人类屈服的其实是精神方面的压力。海豹突击队的训练淘汰了一波波的人,很多人都是意志力上承受不住而退出,很多人甚至不是在训练过程中,而是在休息、吃饭的时候走掉的。里面的教官提供给队员们的一项不错的建议就是,不要想太遥远的事情,注重当前。这也就是我们平常分解目标的一个理由吧。目标太遥远要不让我们轻视它,要不让我们放弃。

  全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只要写主人公马库斯如何通过海豹突击队的训练,后一部分是讲那次重大的行动失败的前因、过程和后果。所以前半部分是励志剧,后半部分是悲剧。虽然最后马库斯逃出生天,但是一想到他的3个战友和其他为了营救他而牺牲的人,我就高兴不起来。虽然我是中国人,但是我也是人,希望战争的只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看到马库斯的战友,在临死前不断哀求马库斯救他的时候,我是痛恨战争的。联想到中日最近的局势,我更加没有理由支持所谓爱国者们的宣战情节,更何况,如果真的开战,谁的损失更大,还真不好说。

  《孤独者》读后感 篇9

  《孤独者》是一个独战多数的孤独者的悲剧。魏连殳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乐于接待失业、失意的人,认为孩子总是好的,将老屋无限期地租给女工住,爱发没有顾忌的议论,可见不乏进化论、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观念,是个敢于独战多数的具有五四新时代精神的新青年,对于闭塞、停滞、守旧、自私、愚昧而且容不得异类的一般大众而言,他确乎是个异类。魏连殳的思想、个性与强大而守旧的环境的冲突,决定了他孤独者的悲剧的命运。通过魏连殳的故事,鲁迅在小说中展开了“现代”受到传统中国围困的主题,其提出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道路”的主题,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送殓”一场表现了魏连殳独战多数的丰采。族人排好了阵势,村人们兴奋地等待两面的争斗,可是魏连殳一句“都可以的”,便以无戏可看向看客们复了仇。虽然复仇,被那些呆滞、冷漠、麻木的“群”包围着,其内心是痛苦、孤独的。鲁迅小说中曾经反复写过孤独的个体被麻木的“群”围困的场面:路人向“狂人”射出吃人的目光,黑暗中看客们伸长了如同鸭颈般的脖子品味夏瑜的就义,咸享酒店的长衫客与短衣帮合力赏鉴孔乙己的尴尬、颓唐,鲁镇的人们用研究的眼色盯着祥林嫂额上“耻辱的记号”的伤疤,(它们都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习时“幻灯片事件”经验的纷繁多样的表现,参见《呐喊自序》、《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这些眼睛对于被围困个体意味着什么?鲁迅在小说中曾写过懵懵懂懂的阿Q和复仇者眉间尺对于看客们眼睛的感受。在阿Q,它比“又凶又怯”“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的“狼的眼睛”更可怕,“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远不近地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对于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置身于此的魏连殳的感受则二者兼而有之,如同置身无物之阵、荒原,“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孤独导致悲伤,却并不必然就失败。

  小说如一首诗,具有峻峭幽深的艺术风格。小说中的人物“我”既是叙述者,也是一个与魏连殳在精神、气质上颇有相通之处的人物,他们仿佛是精神上的孪生者,然而他与魏连殳的取向颇有差异,他不信进化论,对魏连殳的多疑,看得人们太坏也不以为然。他对魏连殳是牵挂的,但又会不由自主地在内心对于魏连殳的“我还得活几天!”的声音冷峭地反问“为什么呢?”。

  这两个人物其实可以看作双重性对偶式主人公,他们的关系正是一种论争性关系,它是鲁迅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正副人物分身法的`创造性运用。众所周知,无论是魏连殳还是人物“我”都带有鲁迅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某些特征,鲁迅运用这一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他对于孤独的知识者的命运的复杂情思。

  《孤独者》读后感 篇10

  《孤独者》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彷徨》里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过去的激进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时代的压迫走向毁灭的过程。主人公魏连殳和是个近代知识分子,他留洋学成归来,工于生物学,喜爱读书,善于经史。在一个封建伦理纲常森严的时代里,他是学富五车的“异类”。他不反抗也不接受在这个时代里出乎意料的随和,可是善良真挚的他被封建纲常压迫的体无完肤,变成古怪孤僻的缴械者。

  原文里有这么一句“人要使死后没有一个人为他哭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小说中多次提到哭泣。第一次是魏连殳留洋归来为祖母奔丧时,周围人对祖母的吊唁。第二次是魏连殳在葬礼结束后独自哀泣。第三次试小说的结尾,魏连殳去世,周遭人对他的吊唁。在我看来,第一次的哭泣和第三次哭泣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周遭人都渴望着从逝者身上捞到好处,虚伪的哀泣着生命的流逝,表达着逝者生前和自己的关系多么亲近,内心里巴不得马上分掉逝者的钱财,是一种充满了功利性的吊唁。相反第二次的哭泣,才算得上是一种吊唁。魏连殳在祖母生前远离故乡,留洋在外,他内心觉得没能花时间陪伴家人是一种遗憾,觉得自己年少时因为自己和祖母没有血缘关系而有意疏远她伤害了祖母的心而懊恼,最令他痛苦的是自己再也没有办法弥补自己年少时犯下的过错。从这里可以看出魏连殳本性的善良美好。

  小说里的“我”和魏连殳一样,也是一个新式知识分子,对现世有着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较魏连殳的看法更为激进更为现实一点,魏连殳较“我”的看法更为美好善良一点。就好比小说中“我”和魏连殳关于孩子性本善或者性本恶的意见分歧。起初,魏连殳待业独居时认为小孩本性天真善良,这样的状态会一直保持下去,而“我”认为小孩本性中就有恶的因子。后来,魏连殳的兄长侄儿来投奔他时,他开始动摇,认为小孩中也有令人嫌恶的。小说结尾处,平日里最爱小孩的魏连殳对小孩不友好了起来。这里看出魏连殳心境的变化,也看出了封建伦理纲常的压迫下,魏连殳被压迫成一个完全不像他自己的人,更看出了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连小孩都变得和周遭世俗一样开始压迫荼毒弱者。着实令人痛心。

  其实魏连殳是个失败者,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起初的失败,也只是他在文论里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被革职,仕途上的的小挫折。他和封建礼教抗争的心志和力量还在,他纯真善良的心还没被世俗拖下水。这时候的他不是真正的失败者。可是后来,他就是彻底的失败者了,他被逼迫的不得不向封建势力缴械投降,拔掉自己和封建礼教抗争的爪牙,穿上向封建礼教求乞的“不妥贴的衣冠”。再来探讨魏连殳的悲剧其实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遭遇挫折后,启蒙思想逐渐落潮之际,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这样的“魏连殳”式的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上的,是生存、温饱的问题。也是很多“五四”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缴械投降的原因。

  魏连殳、N先生、吕纬甫、涓生和子君等等,这类人物都是作者鲁迅笔下的孤独苦闷的知识分子,他们新潮的思想和这个封建礼教森严的时代和社会格格不入。作者鲁迅在塑造这类人物的时候,大量运用了人物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用细腻的笔触地刻画了他们内心痛苦的经历:“这类知识分子意识到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是多么可怕,他们十分渴望冲破这样的束缚,渴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但由于世人麻木不仁,传统封建思想势力过于强大,他们的美好理想终于走向毁灭。他们很痛苦,由于思想的觉醒,他们的内心活动很丰富,他们清醒的知道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人会变成什么样子。传统思想势力的强大使他们的内心愿望极难实现,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的行动上受到了环境条件的限制。在生存问题面前,他们最终缴械投降,拔掉与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爪牙,为了温饱问题向封建势力求乞。

  魏连殳的这些经历都和鲁迅十分相似,甚至连外貌也相像。其实《孤独者》是一部作者鲁迅在卸下自己的面具,袒露血肉的进行自我解剖的作品。作者的自我剖析其实是一种反抗绝望、勇敢正视生存困境的生存哲学,充分体现了鲁迅勇于自剖的精神。

  《孤独者》读后感 篇11

  我所读的《孤独者》是被选入《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节选,选文节选自《孤独者》的第一、四、五节。第一节讲诉了我与魏连殳的相识,以及魏连殳的种种古怪。第一节中塑造了第一个孤独者——魏连殳的祖母的形象,听说她先前也曾经吃过许多苦,现在可是安乐了。但因为他没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从此处可看出魏连殳的祖母是一个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与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体上是一个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第二天便轰传她病势已经极重,专差也出发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咽了气,最后的话,是:‘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势极重,才派专差去叫连殳,由此可见,她的孤独并非一般,而她最后的话‘为什么不肯给我会一会连殳的……也带着些对那些村民的谴责,为什么不肯,带着些怨恨,也夹杂些无奈,她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与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觉者魏连殳的死,又痛恨于活着的庸众。第三段中:大良们的祖母谈的可高兴了,说话滔滔的泉水似的涌出……,在连殳的葬礼上,大良们的祖母仍谈得如此高兴,不可以说不是一种悲哀,先觉者的去世,对这些庸众来说不过是少了一个茶余饭后可谈论的话题而已,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的关切,是如此的讽刺。到入棺,是连殳很不妥帖的躺着……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对魏连殳的讽刺,作为先觉者、孤独者的他,连死后都是如此的不安稳、很不妥帖的躺着,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正是因为没有亲人,少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切,所以他才会以如此的姿势入棺、长眠……三个亲人扶着棺沿哭了一场,止住拭泪口角上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着可笑的死尸连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独与悲剧,连最终围绕着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尸的,依然是那些庸众以及那些并不理解者的虚假的哭泣,除了我。最后要讲到的就是第三个孤独者——我,我是一个处处与魏连殳遭遇相似,一样受时代新潮流的影响试图改革、反抗旧社会、反抗庸众,而不被社会所容的知识分子、先觉者的形象。

  魏连殳在祖母的葬礼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而在送别魏连殳后,在潮湿的石路上走着的我,耳边响着的正是长嗷,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这暗示着什么呢?或者说鲁迅如此写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许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魏连殳,甚至可以说我和魏连殳都是鲁迅的不同侧面的所幻化出来的,各自表达着鲁迅的不同思想,传承者异样的态度。当时的鲁迅,由于对现实状况的思考与探索,内心世界充满苦闷、孤寂而又渴望冲破这种桎梏寻求希望,从而陷入迷惘、困惑、虚空的孤独的世界中。文章最后一句写到: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的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连殳都走了以后,我还要继续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继续反抗绝望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在四面受敌,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的情况下的一种态度,心的就轻松起

  来是否可以理解为此时鲁迅已找到一种解决当时现状的方法?或是当时的他也仅仅是自我安慰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都会继续反抗…… 《孤独者》是鲁迅在一特定社会环境——五四落潮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创作的。在我看来,文中的孤独者,无论是魏连殳的祖母、魏连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在他们身上无不充斥着讽刺,在力图改造强大飞旧势力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于献出生命,只为了一个目的。但孤独却时刻徘徊、充斥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倍感彷徨与无奈,最终以死亡的悲剧收场。在文章中,我们能感觉到透彻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静的月光、冰冷的死尸、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潮湿的石路,形成了整篇小说透骨的冷…… 诗意地说,孤独是一种远离人间冰冷的美丽;哲理地说,孤独是一种人生旅途上美仑美奂的境界。但现实中的孤独大多数时候以痛苦、无奈为伴,并无美丽或者美轮美奂的感觉。身处各个时代的人们,都需面对孤独这一心境。有人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孤独;有人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孤独;有人不能得到亲朋好友之爱,感到孤独……鲁迅《孤独者》中的主人公魏连殳基本性格特征就是孤独,其处境和精神的孤独同当时社会不协调。一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纠结。

  魏连殳作为寒石山唯一出外游学的学生,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从村人看来他是异样之人。新思潮的影响使他成为旧势力的坚决叛逆者,旧习俗的孤独异路人。他的议论往往颇奇警,身边也常聚集一些时常自命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余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个社会视为异类。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愿意为此求乞,为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终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不解。之后他受人排斥于流言中失业。最终被迫投靠有权有势的杜师长,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为五斗米折腰,其内心是一种绝望的痛苦,那刻他的灵魂死了。忍让退缩以至于走进自己先前所憎恶的泥坑,显示了当时知识分子虽然许多方面可以站在时代前沿,但内心懦弱与自卑的一面。再之后,他含着冰冷的微笑在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连殳选择在外表喧嚣繁华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终结。鲁迅为这世界增加了一种经典而又永恒的哭声:忽然,他流下泪来了,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一个彻底的孤独者形象,凄厉哭声勾勒后人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深深的同情与悲哀……反思魏连殳的孤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开始站在时代前沿,一览众山小,感到异类的孤独,后又被历史的车轮碾压遗弃,感到绝望的孤独。这是孤独者极端的异类感和绝望感。

  孤独这个词在当前忙碌社会并不罕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常用词。人们之间说出亲切的话,做出亲切的笑脸,却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社交礼仪。

  人们之间相互冷淡,用爱构筑的沟通之桥被现实的功利之心腐蚀,孤独似乎变成一种时髦。事物一旦变成时尚,就易迅速被解构。于是孤独就走向它的反面,成为矫情的孤独,变成对孤独的调侃。

  当前社会,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华之后的苍凉,纷扰过后的空虚中产生莫名的孤独感。在鲁迅先生的《孤独者》面前,这是一种现代社会为利而忙的孤独版本。轻声地问自己——孤独吗?孤独,一种心灵的搏斗,一种心灵的拷问。对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镜中花。似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寻找能领我们回去的羊肠小道。最后找累了,索性咬紧牙,于密林中穿行,踏着糟烂的枯树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内心坚信:最终总会走出一条路来。

  《孤独者》读后感 篇12

  我松下一口气,终于把鲁迅的《孤独者》读完了,这是一篇仅为十几页的短篇小说,可我却分了几次才读完,不仅是因为鲁迅先生文笔的晦涩与深奥,更是文中的冷峻与黑暗让我难以品味。

  余杰说:我习惯在夏夜最燥热的时候读鲁迅。没有一丝风,室内像个蒸笼。翻开书后,黑色的方块字一行比一行凉,如冰一般凉入骨髓里,一行比一行苦,如黄连一般,要治病就得慢慢咀嚼。渐渐觉得灵魂被掏空了一般,欲笑却又无可笑,欲哭亦觉无所可哭。我同样也是在这么一个酷夏读着鲁迅的小说,灵魂真若被掏空了一般,空旷而迷茫,失落而无望。有时我真恨鲁迅,他首先为我们揭示一个黑暗的现实,然后再隐约点亮一丝希望,最后当这点零星的希望之光还尚为火星之时,再迅速拈灭它,如从未出现过一般。

  这个故事是送殓始送殓终,满脸黑气的革命者魏连殳走了,不是死于革命,而是死于痨病。为他送葬的一切也是死一般静,死的人和活的人都是,这些是敬他的人,是他死前去做顾问交运赚来的敬,是的,他为了摆脱生活的惨状,他从事了他所反对的。他不再是孤独者与异人,而是人们敬重的魏大人。这些是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所换来的,也就是说他放弃先前毕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而俯就于所反对的现实黑暗。他叫老人家为老太太时不得敬,他温和恭敬的请孩子们吃花生时不得敬,而他交了运后唤老人为老家伙,给孩子们东西让他们学狗叫或磕头时却得了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可悲?魏连殳虽然改变了自身的生活惨状,但用他的话说却是已经真的失败。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败,身处绝境尚有生还之机,而心处绝望就无复活之望了。可怕的不是黑暗存在的本身,而是习惯黑暗并歌颂黑暗,艰难的不是为追求理想去对抗现实,而是放弃理想俯就现实。精神上被杀死了,剩下的肉体不过只是精神的尸体。其实我们往往在梦想的追求之路上遇到好心人的现实相劝,让我们现实一点,学会圆滑,奉迎与媚笑。但我们内心真是只愿为生存而俯就现实吗?肉体死去倒不是终结,梦想死去我们就真的如行尸了。面对现实但不是放弃梦想。魏连殳最终也未能改变什么,他依然是孤独者,落寞的孤独者…… 魏连殳在世俗人的眼里是一个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独的。就连自己的本家看来,他仿佛也是一个外国人一般。他的行为:所学的明明是动物学,却去做历史教员;对人爱理不理,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不重视家庭,却极孝顺祖母。在别人眼里是古怪的。以至于在他祖母的葬礼上,他们都要严阵以待的对付他。因为他是吃洋教的新党,向来就不讲什么道理。他这样的命运其实是当时五四时期启蒙者的普遍命运——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礼上,用嚎啕大哭来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样不被理解的孤独者。这哭声里透着凄凉,悲哀,无奈,愤怒。

  其实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是亲手造成孤独,又放在嘴里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对别人总是冷冷的,淡淡的,因为他对着个世界是有些绝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彻底地绝望。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东又脏又丑的孩子时,他的眼里也会出现平时少见的欢喜。在他看来,孩子是天真的,是没有大人身上的陋习的,是中国的希望。

  但最后,他的这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了。

【《孤独者》读后感(通用12篇)】相关文章:

百年孤独读后感(通用15篇)10-08

《百年孤独》读后感通用15篇09-23

孤独之旅读后感15篇09-03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09-02

孤独03-11

《百年孤独》读后感(精选15篇)09-25

《有志者事竟成》读后感08-22

孤独的香妹03-12

孤独与庸俗相伴02-11

qq孤独签名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