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念桃花源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1
买了两本关于苏轼的书,一个是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个是《知中·幸会苏东坡》。自以为这两本书都很精彩以至于不舍得读完,就像苏轼得到陶渊明的诗集时也不舍得读完,怕没有更好的东西来消遣。而我没有读完还有一个原因是,苏轼的大起大落好像宫斗剧一样,自己身在泥淖无法解脱,只能咒骂那腐朽的封建专制。看了他的故事,除了惋惜就是痛恨,好像没有让人更平和智慧。
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难道苏轼的起落都是缘起无常吗?林谷芳老师的一本书(可能是千峰映月)中提到一个公案,苏东坡写一首诗给禅师佛印,声称自己“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台”。也许这是苏轼的期望,也许他认为已经悟道,因此佛印想来勘验一下,就回复了两个字——“放屁”。而苏东坡收到此回复断然要去理论,派仆人和自己划着船过江去讨个说法,结果刚到山门,就看到佛印回复的.两句诗贴在山门——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此时的苏轼应该不再回复“呵呵”了,而是羞惭大笑哈哈哈哈。
据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苏轼被贬于黄州的时候,也许仕途坎坷让他心生出离心,而参禅悟道并不能像诗情画意那般依靠天赋和才情,更需要的是时刻关照自心的绵绵之力。断不得、求不得、想不得,只能从久久为功的禅修关照中将小悟修成大悟,大悟修成彻悟,彻悟和还要每天做功夫方能打成一片。林老师在课堂上再次提到苏轼的开悟并不是真的悟了,要不然不会这样大起大落。
那么苏轼的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在这本《一念桃花源》中,跟随着比尔·波特的脚步,追寻苏东坡与陶渊明的足迹,也许会有答案。生命的轨迹本身就像一本书,给外人能够留下猜测的依据、想象的依托和借鉴的凭借。书中译者李昕手绘了苏东坡的任职轨迹,并对照了这次写作寻旅的路线,比较直观的告诉读者这本书的行程和苏轼人生的关系。当然其中还有几个关键节点是苏轼寻访陶渊明的足迹,就像我们后人作为粉丝寻访苏轼一样,满怀着凭吊之心、探究之意,想从前人那里得到现实生活的解脱或者应对繁杂不顺的智慧。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2
《一念桃花源》是美国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的一本新书,本来已经准备搁笔的他,却因为一位叫李昕的读者,和一套有关陶渊明的石版线装书,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踏上了新的旅程。正像樊登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所说,他离不开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山水哲学,才能治愈他的内心。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3
他沿着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足迹,经江苏、扬州一路向南至广东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海南儋州、琼州,再回到陶渊明的故里江西庐山。比尔·波特用朴素的文字带着读者开始了一次苏东坡和陶渊明的追溯之旅。读着他的文字,我好像也穿越时空,踏着苏东坡南贬的足迹,在他的生命轨迹中走了一圈。
我读过几个不同版本的苏东坡传记,对于苏东坡的生平,不能说不熟悉。但是,这本书是沿着苏东坡写和陶诗的路径来写的,书中出现的很多首诗,我都是第一次读到,很多首诗的意思也是一知半解,所以遇到了诗篇,我很多时候就跳过去了,但是,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苏东坡和陶渊明,不懂他们的诗是不行的,我还会找时间把书里的诗都一一弄懂。
“一念桃花源”,中国文化就是比尔·波特的“桃花源”吧!合上书的那一刻,很是感慨,比尔·波特一个美国人,却比中国人更热爱中国的文化,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苏东坡和陶渊明是比尔·波特最喜欢的'中国文人,他不仅喜欢他们的诗词,他也让自己活成了他们的样子,乐观、幽默、旷达、慈悲。
比如,在惠州探访东坡寓惠遗迹时他写到:今天立夏,天气预报三十度,雷阵雨,在这“瘴蛮之地”要拜访几个遗迹,还需要上天开恩。苏东坡好像跟老天爷打了招呼,给我们安排了蓝天白云的艳阳天。在惠州,只要自报苏东坡的朋友,事情应当好办一些。比如,在汤泉酒店吃饭,他说服务员给他们安排了窗边最好的湖景桌位,如果苏东坡在这里,这一定是他的专座。如果别人想要,服务员会说:“苏先生早已预订了。”比如,在惠州机场遭遇大雨,只得改变行程时,他写到:似乎雷公在提醒我们苏公当年的行路之难,流放不是美酒吟诗,发配不是车轿温泉。看来雷公没有批准我们经停雷州的计划,我们就无法在雷州西湖边的东坡亭祭拜苏氏兄弟,也无法体验乘船横跨琼州海峡的经历了。但是,我们也不介意坐飞机直飞海南。
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的随遇而安,不与生活较劲儿,不与他人较劲。这不正是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吗?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念之间作文09-15
一念之间作文08-07
桃花源作文03-16
心中的桃花源作文03-03
又见桃花源作文03-17
走进桃花源作文03-16
桃花源作文(推荐)03-08
桃花源读后感08-16
一念之间作文(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