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读后感

时间:2024-07-21 17:41:12
活着的读后感(合集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着的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着的读后感1

  一本从头到尾都在死人的书,居然取名叫活着。这跟青春疼痛系列--郭敬明小说中翻到最后一章突然全军覆没的死亡不同。余华写的死亡,是耗。耗尽最后一滴血,还有一丝微妙的希望。福贵和一支老牛,在田埂上唱着歌,继续熬着。

  苦的连叹息都没有,却还有宽慰的理由。

  不知道一夜暴富是什么感觉,当然也不知道一夜落魄是什么滋味。20xx年长沙的街头有个拉小提琴的卖艺者,只会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他看起来最多40岁,中等身材,头发已经全白。总是站在步行街的'哈根达斯门口,拉着他的小提琴。不知为何,每次路过都会伤神。

  过了不久见报,他曾富商。08年股市大跌,财产散尽,妻离子散。在富时唯独学了小提琴,练了一段时间,只会这一首。如今住在下河街那片破旧的房子里,和其他同样落魄的人一起。

  他的琴,拉的很动人。后来被哈根达斯赶走,又挪到悦方门口。总是一件干净的白衬衣,球鞋。站在他旁边几米,会感觉整个坡子街安静了下来。心中想起许久不见的那个人,想起自己曾经美好过又失去的东西,在眼眶湿润之前,毕恭毕敬的在琴盒里放上五块钱,然后离开。

  他的自称陈伯,许久没回长沙了,不知还在不在。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

活着的读后感2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年少阔绰、家道败落、战争离乱、贤妻早逝、儿女双亡,最后只和一头老牛相伴…这些苦难叠加于一个人的身上,的确显得有一点戏剧化,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或许不必执着于苦难本身的形式,于人而言,活着的痛苦经常是一样的,或残阳如血,或黯然如尘,尽管苦难的形式会不同。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读起来平淡中有些窒息,却也不乏温情和感动。

  当我们知道苦难是生命的常态,烦恼痛苦总不离不弃时,也便没有必要自怨自艾。正如我们终会明白,无论现时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亦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而对那个结果,我们终将毫发无伤。

活着的读后感3

  乘复习功课的间隙,我把《活着》给看掉了。余华的这本书早有所耳闻,可是一向没什么时间,到是张艺谋的电影先看过了。读过原著之后不由得赞叹这书天生就是本很好的剧本,我想编剧更本不用改什么。故事的描述镜头感十足,是我最喜欢的那种讲故事的模式。作者的文字并不华丽,但平实中却充满了力量,是一种能从内心感动你的力量。我不想说什么涉及灵魂的字眼,可能书看多了就不太容易随便给感动了,但这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我推荐。期望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有自我的感悟

  给出一段书中的'文字,大家欣赏下:今年,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我在一个直径仅有10厘米的小碗里种下了我最喜爱的喇叭花。当时,我想它发芽就行,因为种子是捡来的。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我明白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

活着的读后感4

  人是为了纯粹的活着而活着,而绝非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余华《活着》

  第一次读余华的小说,当时是从十点读书上看到的,对于一个佛系女来说,更多的是每天夜里去听主播磁性的嗓音下,讲述着富贵的一生,每天听上两小节,陪伴着入睡,思考着人生。

  无可厚非的是,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扣人心弦,死亡在作者小说中司空见惯,可是非得要至亲全部离开,小说的主题就格外的鲜明?也许这是对富贵的报应,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大户人家的少爷,活着就是享乐,人生没有目标,吃喝嫖赌,堵着堵着一发不可收拾,家底败光。黄粱大梦终于醒了,富贵开始转向人性的`善良一面,勤奋劳作,爱护家珍,疼爱儿女,温情犹在,然而苦难却一直牵绊着富贵,身边人相继离去,就连不到三岁的小外孙都不放过,只剩富贵一人孤苦伶仃,还有那头老黄牛,他给黄牛也起了富贵的名字,揭示了主题。

  生易,活易,生活却不易。我们听了好多前辈的经验也没法切身领悟,非得撞的头破血流才安安分分,从青涩学生时代到入社会,这个转换是否适应?想必大多数人都感同身受,社会不好混,可成功是给有准备的人,这是真的。

  要用的东西都很贵,所以抓紧时间提升自己。好好爱自己。

活着的读后感5

  周日晚上,我花了3个多小时,一口气读了一本爸爸的小说——《活着》。

  合上书以后,我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想哭却哭不出,说他们可怜但好像又不可怜。

  余华是在一位名叫福贵的老人身上,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看似悲惨的一生。地主家儿子福贵好嫖、赌,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在还债路上又被抓去当兵,误当成了国民党。几年战争后,死里逃生,逃出来回到家,发现父亲已经死了。接下来女儿因发烧耽误医治也变成哑巴了,原本好好的一个家变得支离破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风霞、老婆家珍、女婿二喜、还有外孙苦根也相继遭遇不幸,这一大家子最后就剩福贵一个人了,最终跟老牛相依偎。

  以多数人的想法看来,他最后的命运一定不是疯就是自杀。可福贵依然乐观地活着,因为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也是全书的亮点所在——活着就有希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华,本应是余华在讲述福贵的故事,应该使用第三人称,可作者采用第一人称,让人觉得更加真切,更加理解书中的我,在历经世间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坦然。

  家人一个接一个相继去世,富贵被一次次的打击,这里面,不仅有活着的真正道理,还有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他没有抱怨、仇恨,而是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抱着乐观的态度活着,这才是“活着”的真理。

  活着本身就很艰难,延读生命就得艰难地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了,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了。

  活着,就够了。

活着的读后感6

  读完余华的这本书之后我感受颇深,即使我们负重前行,艰难不断,也要活着,因为活着才有机会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心酸、平庸,因为活着才会有希望。

  书中的主人公福富贵一生都经历了苦难,他曾是一个富家少爷年轻时挥霍无度导致家产败光,父亲也因此去世,后来醒悟,可俗话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再后悔那也只是曾经,而曾经却已不是现在了。

  最后历经各种心酸事他与一头牛度完一生,他将牛取名为“富贵”。富贵的一生如此凄惨,困难,可他依然选择活着而没有选择死亡,就像书中所说“你千万别糊涂,死人都想活过来,你一个大活人不能去死”。

  只有活着才能体验生命,活着不仅仅是要你幸福的活着。

  我们也曾问过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最后还不是死亡?余华也曾说过“人是为了本身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天越来越黑,星星自然就越来越亮,一晚过后,就到天亮。可那一晚经历了什么,别人也无法知道。因为懂的最后还是自己。

  现在我想我们明白了只有活着才能体验活着所经历的事。可也有人说死了不是更好吗?不用经历痛苦的事。

  可我想说你不经历各种事,不尝尽人生中的酸、甜、苦、辣,那你来这一趟人世又是为何?所以我们要为了活着而活着。

活着的读后感7

  平静的近乎冷酷的笔触,余华用他哲学的思考为我们勾画出了血肉丰盈的福贵;艰难的近乎残忍的人生,福贵用他那悲剧的命运向我们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与活着的意义。

  鲜红的封皮,一本《活着》,我几乎是哽咽着踏在福贵的人生之路上,每走出一小步,我都能感受到苦难的'沉重,感受到泪水的微不足道。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的叹息,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福贵几乎时时身陷生与死的边缘,痛苦的挣扎,忍受着至亲们一个个的离去,在一次次希望的破灭中坚忍不屈的依旧活着。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笑着活下去》,很喜欢这个剧名,“笑着”是一种人生态度,“活下去”则是要去践行的生命状态,“笑着活下去”则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与实现生命,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在人生中困惑与不安,或许是因为他们把人生复杂化了,活着,其实就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也是人生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活着的意义就在于活着本身,它没有额外的喧嚣浮华与功名利禄,它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是最自然的生存状态,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的读后感8

  余华用平淡的语气讲述着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人与命运的故事。读完《活着》我泪流满面,当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时,我湿了眼眶。当福贵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我以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结果,真正的悲剧正在等候着他,正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捧着《活着》,总是沉重、难受,冰冷的'文字跃然纸上,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活着,我们为什么活着?有些人为了人生追求,有些人为了家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过活每一天。是呀,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以前,我以为为了高考而活着,家人所有的期望都押注在自己身上,只有不顾一切去追逐那个目标。高考后呢?陷入迷茫期,活着,又因为什么活着呢?人呀,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目标,固定各种目标,为了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

  但《活着》中福贵的命运却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是虚妄而已,或许,人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种存在,与万物一样并没有任何意义。活着仅仅是因为活着,生命或许就只是为了活着,而那些理由与目标全是我们自己给自己上的枷锁,生命其实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这或许就是余华想要告诉我们的。

活着的读后感9

  是啊,人只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无论你有多少千山万水,多少金银财宝,人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在《活着》中最让我心疼不已的就属凤霞了!打小就又聋又哑,家里又穷,就算是给她找了一个好人家,她的命最后还是在死神的手里徘徊。凤霞是生孩子难产而被死神给看中的,生小孩原本就是女人的鬼门关,再加上她又瘦又小,肯定逃不过这一劫了!而且是一个恶魔般的天气——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狂燥的雪风呜呜乱叫,让地面上的.雪花翩翩起舞,周围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见。二喜背着凤霞去往医院,接着凤霞被推进了产房,二喜与福贵(她爸)焦急而兴奋地在外面等待。可是10分钟、30分钟、120分钟,凤霞还迟迟没出来,就连比凤霞晚进去的都出来了,他们这才发现事情大了。这时医生突然出来问:“保大还是保小?”他们一愣后伤心地说:“大的!我要大的!”接着几分钟后,医生又出来说:“是儿子,大的也没事!”他们松了口气。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凤霞就没气了。

  故事到这儿,我轻轻叹了口气:唉!活着最重要啊!

活着的读后感10

  现在我还沉浸在这情感内,《活着》演奏了一首悲苦命运的交响曲。我想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着作的《百年孤独》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的悲苦命运。《活着》也是以福贵为主角讲述了这个家族几代人的命运,不同的是一个产于南美洲,一个产于中国,但都给我带来对人生悲苦命运冷静的沉思。

  我内心渴望这样的作品,就像《平凡的世界》、就像《穆斯林的.葬礼》、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能将人带到内心的深处,给你带来一种冷静沉思的心境。我的生命需要安静、我的心灵需要沉思

  此时我感谢余华,感谢他写出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吻合的满足了我内心的渴求,我的沉思让我与书籍之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默语,而这样一种沉默的交流让我的心灵获得了一份踏实。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也没有给谁预设了什么苦难,生活的艺术就是不管经历哪一条街道,相逢什么人,别忘了几分宽恕,几分看淡。

活着的读后感11

  薄薄的一本书,从地主到贫民,从抗战到大炼钢铁,从一家四口到孤寡一人。写的是一个人的故事,却写出了一个时代的沧桑。

  福贵从一个富家公子,吃喝嫖赌,破败了家,气死了父亲,过起了贫苦生活。自己也终于从要靠赌博“光宗耀祖”的富家公子哥,在败了家业以后品尝的劳苦、委屈、欺凌。他被抓去当过兵,经历过生死,回来以后和妻儿相聚,开始踏实生活。然而世事难料,儿女都因孩子年轻就丧命,妻子身染重病最终也离开了自己,就连自己的外孙,也在吃东西被噎死,最后剩下这孤苦一人。

  他活着,感受这生命,从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与岁月为伴,与故事为伍,与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

  人要吃的苦也许真的是有数的,年轻的时候你耗费了时光,年老的时候依旧忙碌奔波。人的一生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的故事。活着是根本,活着才有未来,活着也必会经历风雨。

  比起那个时候人们,我们也许是幸福的`,吃喝不愁,没有战争。比起那个时候,我们也许是不幸的,竞争激烈,隐性残暴。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要经历风雨,要感知冷热,有感触的生活,一路向前。

活着的读后感12

  寒假里读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非常有意义。《活着》会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种不肤浅的感觉,一种看了让人深感悲凉凄惨的感觉。

  故事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没有因为亲人的离去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活着是为了让死去的人安心。其实福贵并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这样,经历一下酸甜苦辣,有钱就赌一赌,没钱就种种田。活着就是这么简单。

  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却有成千上万的人始终不明白,他们总以为活着只是为了幸福,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养家,只为了金钱,只为了做官,只为了别人。当他们达不到目的时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对自己前途不怀有任何希望,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

活着的读后感13

  昨天刚读完的,后面苦根死后心情彻底崩了,那时候舍友都没睡,开着灯,说着话,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想说,就感觉心口闷闷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想放声大哭一场。

  有庆死了,那个活泼懂事的少年死了,那个跑几里只为回家给羊喂草的少年死了!凤霞死了,那个内心柔软,却因为聋哑,被受欺负;好不容易过上好日子,却难产出血死亡的女子呀!家珍死了,出身富贵,却跟着福贵甘愿吃苦的,得了软骨病还坚持干活,只怕少挣了公分拖了后腿的悲催而又坚强的女人呀!二喜死了,那个偏着头,不嫌弃凤霞残疾的青年,那个疼爱凤霞,在凤霞死时无措痛苦的.男人,那个在凤霞死后,背着苦根,照顾着岳父,担起这个家得好父亲,好女婿的人死了,被水泥块砸死的呀!

  苦根死了,那个能说会道,会因有个小镰刀高兴地干活越来越起劲的小男孩;会懂事的从筐里拿下两棵白菜对福贵说着“这下轻点了吧”的小少年死了,最后居然因为吃豆撑死了,听着可搞笑,可背后是说不尽的心酸。都死了,都死了,就剩福贵了,就剩他了,哦,不对,还有老牛,那头有着许多名字-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和福贵一样很老很老的牛。死了,死了,剩下一人一牛,每天看着日出日落,就这样活着,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活着的读后感14

  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活着是最好的幸运,亦是最大的勇气。

  主人翁富贵,他是幸运的,并乐观坚强的活着的;他也是不幸的,可悲的,可怜的活着的。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亲手葬送了自己所以的亲人,晚年只剩老牛陪伴。

  我自认为这是一本不容置疑的消极小说,可它的'消极中又极具讽刺的乐观与积极。在这本小说中,富贵输光自家产业后,他开始醒悟,不得不说此时他的形象是乐观、积极的。没有沉迷于赌博,明白了家人的重要,对家人更加关心与爱护。但我觉得这也是整本书中最可悲开始的地方,好比一个人犯错后再也不能回到原来,无论你再怎么努力,失去的只会更多。

  富贵穷尽一生,让“鸡变鹅,鹅变羊,羊变牛”,两鬓斑白时终于实现梦想,有了一头老牛,然而也只剩这一头老牛。或许这就是活着最大的魅力吧,失去一切最终还是能得到,最重要的肯能是心境的得到吧?无论生活多么困难,自己认为幸福的活着才是最重要。

活着的读后感15

  这两天看了余华的作品——活着,感触很多,看的过程中,紧张感一直伴随着全文。作者总是在给人希望之后,又浇下一盆冷水,让人冷得彻骨,绝处逢生之后仍然扼住咽喉,让人痛苦异常。

  文章有三个地方让人泪目:

  一是老全的死,透露出麻木的战争中仅有的`一丝温情。

  二是福贵儿子有庆的死。有庆死的最没有价值,也最荒唐,医生因为县长夫人难产要输血,居然把一个12岁孩子的血抽干了。作者刻画福贵埋儿子的过程让人痛彻心扉。

  三是福贵女儿凤霞的死。原以为又聋又哑的凤霞会很悲惨的被送给老汉,结果福贵心疼女儿又将女儿留下来了,凤霞最终相看了二喜,并得到了应有的疼爱,这回我以为凤霞终于摆脱了噩运,结果没想到凤霞死于难产,留下了二喜和儿子苦根,这番变故让福贵更加衰老,头发全白了。

  后来几年间,女婿和外孙又因为事故相继离他而去,福贵最后与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

  中国二十世纪社会变迁导致的惨淡农村生活全都浓缩进了这部小说里,福贵的一生也是那个时代老百姓普遍的生活现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活到最后的人,往往最痛苦!

【活着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活着,莫虚度;活着,莫蹉跎07-27

活着经典句子02-27

活着的作文03-16

活着优秀作文03-02

活着的意义作文02-23

【优选】活着的作文12-18

[热]活着的作文07-12

活着的意义作文[精选]07-16

开心活着的句子01-10

《活着》读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