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浩荡两千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1
中国的政治史和企业史就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政府就是一个经济组织,除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外,他还要稳定的自己的政权,就像商人不仅要赚钱,他还要保证自己能继续赚钱,也要用一定的手段去打垮别的竞争对手,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本质是一样的。因此商人在中国的政权模式下,根本不可能摆脱对官场的依赖,很多时候商人需要政府颁发的经营证书或者许可证之类的准许条件,这也必然导致了寻租的存在,最终滋养了腐败,《国家监察》第一集讲到的茅台酒事件,就是很好的证明,谁叫存在特许专卖店经营权和定额指标呢。
国营企业、特许经营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技术进步,但是政府促成的统一市场,巨型托拉斯又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规模效应(标准化-规模化-工业化),到底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好处多一些,还是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多一些,这就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多一些还的计划经济多一些的类似问题了,也是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势。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在20xx年提出供给侧改革,南北车和南北船合并。
经济发展其实很大程度被政治引导着,如果政治家也是经济家,这种引导也许就是良性的,比如商鞅推出的《垦令》,出台了法令,还出台了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资助农耕,并进行了政策宣讲和引导,带来了农耕的'繁荣;但如果政治家只是集权家,那这种引导可能就会带来更为可怕的后果,比如秦始皇,其一死,经济和国家全部分崩离析,不可持续。
所有事情都跟经济规律一样,有周期性。古代轻商重商的理念也是周期性的,国家经济放开与管制也是周期性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是周期性的,但集权和抑商不是周期性的,因为他们是两个概念,可以在集权的状态下发展商业,但是商业发展不能发展到可以挑战中央集权,这必然会导致商业的周期性被强制干扰。
从周期性的角度来看,又让我想起了《庆余年》,第一集里提高了人类发展的周期性,科技发达的时代最后又回到了古代,重新来一遍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从来都是先开放后闭关的规律,从这里,我倒更倾向于因为中国发展更早的进入了循环,还是最优秀的,美国现在的关税政策有点闭关前兆的感觉。
很多事情必然有其历史原因。秦始皇统一天下,随后出现了12巨大“金人”、阿芳宫、长城、兵马俑,其实是秦的经济模式必然导致的结果,法家思想的商鞅,带来了极权主义下的超级国有专营、巨型兵工厂经济模式,扩张战争结束后,原有的经济模式产生的惯性根本不可能立马停止,没有了战争,就只能将过于产能用来修建长城和兵马俑之类的了。
诸子百家,法家最有利于国家统一,而儒家最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所以国家统一之前应该实行法家,国家统一之后,应该实行儒家,但是儒家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只能在思想层面巩固中央集权,所以顶层宣传的是儒家居多,实际操作法家居.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2
计划在疫情这段期间把家里买了还没来得及看的书读一读,第一本就拿起了《浩荡两千年》。该书是这一系列按时间排序的的第一本,从先秦时期开始讲到那令人屈辱的1840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罢本书,只觉兴替轮回中是平淡中的惊心动魄,心情复杂而惋惜。
从先秦至晚晴的商业史,是“市场经济”在“中央集权”阴影下的艰难求生。前者活跃,而中央财政捉襟见肘;后者强势,则前者沦为官商经济的附庸;而中央与地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又使得战火连连、生灵涂炭。如此循环往复,中华宝地在各个野心家的觊觎下,满目疮痍;在平和安稳中,又能顽强再生。
我激动于历史长河中奇才的聪明才智,古代中国已有许多现代概念的雏形。比如:“四民分业”的专业化分工雏形;“交子”作为现代纸币的雏形;“扑买”作为承包制的雏形;“飞钱”类似于汇兑业务;货币机制的“银本位”的'概念,并有计划的控制货币M0的发行以及参股、分红等股份制的概念等。
我惊叹于在先秦、大汉、盛唐、宋朝时期,中华大地的城市化率原来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亦喟叹于在这些先进的经济理念却未能得到延续而避免中华大地被鸦片和大炮轰开国门。原因可以说是思想禁锢,儒家思想对于“利”“义”之泾渭分明,没有人有兴趣将这些思想汇集为系统理论。可以说是国情限制,若商业繁荣,则千万人民去农从商无法温饱,从商者向来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财产被褫夺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从商者没有必要专注本业创新,即使在原始的生产能力下,因为庞大的人口和内需,也能实现惊人的生产力和消费力。可以说是统治者的无知,为避海乱封锁外贸,自发转身背向新时代的浪涛;可以说是商人的懦弱,对鸦片贸易的纵容以及对当权者的依附。
后来者写书读书,不免带着上帝视角“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但事情的发展本就不像电影,有背景音乐和特写来告诉人们已来到盛衰的重要转折点,身处其中的民众、商人、相邦、统治者,也只是一个个普通人,在目力所及范围内可能已经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好。因竭力进取而衰落相比不思进取而衰落,前者是否更让人唏嘘呢?
最后,对鸦片战争的性质,书中写到“中国学者大多数将这场战争看成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战争,是导致中国衰落的罪魁祸首。而西方学者则倾向于将战争看成是中国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正是这场战争让中国“摆脱”了闭关锁国的状态”。将鸦片战争视作中国衰落的罪魁祸首未免对我国演进的反思还不够深刻,但即便如此,这仍是导致丧失主权的侵略战争,而非冠冕堂皇的“好心好意”。我坚持,错误的事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不能因其他理由而美化,就像家暴就是犯罪,而不能被美化为“帮你学会怎么做一个好女人/男人”。
【浩荡两千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4-18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06-24
《千年一叹》读后感02-17
千年一叹的读后感01-30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必备]01-08
【荐】《千年一叹》读后感12-13
世界上下五千年读后感12-11
千年梦圆今朝读后感01-06
读《上下五千年》有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