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

时间:2024-06-09 01:37:19
  • 相关推荐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1

  断断续续阅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顺着先生的思维脉络,接受了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打开书,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或悲壮、或辉煌,洋洋洒洒扑面而来;合上书,形如“百家争鸣”的问答犹在耳畔激荡。

  秋雨先生双脚丈量丝绸古道,穿越历史文化的时空长河,亲眼目睹并感受过中亚文化、欧罗巴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埃及、古罗马等等人类文明的伟大遗迹,写下了《千年一叹》、《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文采斐然、微言大义的作品。作为一名文化学者,他的文字,他的思想代表着主流价值观,深深影响着当今世界。

  我喜爱传统文化,也热爱人类文明。不论是在学生时代的课堂上,还是社会生活的文化场所,只要与诗书典故、断壁残垣、陶艺碑文、建筑桥梁有关,不管懂与不懂,都会予以关注,以现有的学识认识她,解读她。通过博物馆、书本、历史资料了解过人类文明的缩影后,会为那些潜心记录历史、收藏古今者致敬。也会为焚书坑儒、文字狱等错误做法深感惋惜。文化在不同行业人的眼中的内涵是不一样的,考古学家心中的“文化”最大,是指人活动的痕迹;行政官员心中的“文化”最小,是指宣传加娱乐;一般民众心中的“文化”最杂,是指古文、英文加文凭。

  先生给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他说一切文化的最后成果都是人格。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伟大不是苦难造就的,但苦难确是通向伟大的必要程序。”屈原、杜甫、司马迁等文化名家彪炳史册的成就的取得,毫无疑问是肉体苦难的“恩赐”。普希金、鲁迅未曾受到肉体的折磨,身处相对优越的.环境,但他们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对文化的贡献,则是因为都经历了心灵上百转千回的巨大创伤。

  中央提出文化自信,就是要让文化引领社会发展方向,通过文化的繁荣,缩小贫富差距,涤荡民众心灵,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历史上的汉唐、魏晋、唐宋等全盛时期,都闪耀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灿烂光芒。文化能带给人类什么益处,对推动社会发展,人类文明进步,提升幸福指数有什么帮助呢?这正是发展和繁荣文化的真正起点。文化不会直接带来物质财富,但能抚平伤痛,搁置争议,求同存异,消减仇恨,给人精神、思想的和谐家园。历史是一面镜子,成功虽不能复制,但失败、坎坷可作为借鉴,使社会或个人在发展进步中少些阻碍、灾难、失败、曲折,存在得更具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文化是不同民族间交流的名片,兼容并蓄的催化剂,繁衍生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当下社会生态的真实写照,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就会滋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不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文化还是某个国家、地域的局部文化,或者企业文化,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一本好的文化书本,可以引领和激发读者获得不同的视角、个性的生命体验。文化的教义在于对人的本性的探索,传承朴素的为人、行事准则,指导人的精神世界、价值追求和行为趋向,教我们做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思想淳朴之人。文化可以加深人的思想认识,约束行为习惯,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教化本性,这就是文化之于我的无形力量。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2

  这本书和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一样,首先在台湾出版,广为台湾民众欢迎,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好评,然后才由内地引进出版。依然是秋雨先生一贯的风格,把很多可以寻常理解的道理,放到很大的时空中去,赋予它博大的生命,这种风格有时确实令人感到无比旷远,给人强烈的xxxx。但有时用在某些大家都有共鸣的体验上,就有点煞有其事、多此一举了。也许这就是学者和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了。蒋勋的风格是属于诗人型的,他会把学术的概念转化为我们共同的感受,可以如诗、如画、如音乐,可以令人亲身去爱、去恨、去体验。前者是概念化的,极度提纯的,后者是形象化的,将大道化为和风与细雨,润物于无声,当然我更喜欢蒋勋。不过不能否认,这两种风格都是必须有的,特别是讲中华文化这么大的课题,不提纲挈领的归纳分类,贯串以时空的大场景,实在是不容易讲下去。

  这本书看到最后,渐渐的明白,文化如果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就只能渐渐停滞,变成可有可无的修饰,然后呢,就是整个民族都受困其间的'麻木和混沌。中国的文化从商周到宋朝,基本都保持了其活力,因为它是独立自由的,文化人常常作为社会主流出现,当权者对文化也心存敬畏,极权之上还有大家都公认的一些公道人心。

  从明朝开始,朱元璋由于自身文化的匮乏,视文化为洪水猛兽,大兴文阀,因为一首诗,或是几个仿若影射的字,就会导致株连全族被杀,这种对文化的大规模屠杀,使文化从那时起,就不再具有独立的道德和良知,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它只能表达官方的意愿,否则的话,就没有生存的土地,中华文化就在这样的禁言噤声中渐渐衰落。

  我们的盛唐给予了人极大的自由,从言到行,可以接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善于学习和更新,诗人可以公开发表质问朝政的诗歌,甚至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算揭竿而起讨伐当朝主上,发布檄文称女皇"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被骂的女皇读完全篇,还是会由衷感叹:“真是一篇好文,没有启用这样的人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外国人通过考试,一样可以在朝上为官,国家任用贤能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公众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整个国家不仅仅大家都爱诗歌、爱艺术、爱文化,而且无论老幼妇孺皆爱骏马、爱骑射,整个民族从内心到体魄都是那样健美。只要是美的、好的,无论来自何处,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喜爱,都非常乐于接受,我们的唐朝就是这样的强大。

  看看我们的近代,当某种极权可以堂而皇之的超越一切时,它就不可能不落后,它就不可能不挨打。这样的制度会扼杀进步、扼杀创新,扼杀通向文明的道路,甚至扼杀民众对国家的信心,前几天看到一篇正规杂志上的xx,清末八国联军攻打江浙时,实际的情况是老百姓远远的看着清军被洋人打下马来,没有反抗也没有起义,而是在一旁齐声喝彩,因为清朝的官府没有把百姓当做过人,只把他们当做可以任意驱使的骡马,可以想抓就抓,想杀就杀。那么这样的国家也不是百姓的国家,它的生与死、亡与存与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到了普通民众这里剩下的就只有麻木。

  一种体制如果只为皇权服务,完全无视普通大众的存亡,不允许人们说真话,不进行有效的革新,自身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它就必然衰亡,中华文化这样悠久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条规律。我们的国家啊,离昌明盛世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堂有趣的课04-09

一堂游戏课作文02-18

一堂特殊的课作文02-10

一堂有趣的课作文(经典)11-20

一堂生动的课作文05-27

记一堂难忘的课08-21

一堂有趣的课作文(精选)10-21

这是一堂的课作文07-13

一堂有趣的课作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