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罪与罚》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罪与罚》读后感1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罪与罚》,刚看完两章而已,对其中人物的悲剧人生就已经让我心生难过了,先抛开主人公不谈,说说马尔梅拉多夫此人,他曾经是一个九等文官(相当于军队中的大尉),因酗酒丢了工作,致使家徒四壁,甚至自己十几岁的女儿为了救济一家,成为了妓女,可即便如此他仍旧死不悔改,只要家中还有一点钱或物,都要拿去换酒。但就是这样一个无可救药的人,内心深知自己为家庭带来了什么灾难,愧疚、难过、痛苦、懊悔,但就是没有办法戒酒……像戒毒一样困难,读这个人物让我深感无力,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就是说他了吧。
但是仔细想想,每个人可能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瘾难以戒掉吧,明知道这是不好的。
比如烟酒毒瘾大概是最常见的瘾,也是全世界痛恨的瘾,这些基本上都是触犯法律的,很多国家会明令禁止、法律控制。因为这他们危害巨大。
比如追小说,电视剧等等,偶尔的娱乐可以,但若是没完没了的追剧,时间、工作、学习等都会受到影响。
贪吃,暴食无度的人,是有暴食症的,吃东西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但是一旦超过了身体负荷,久而久之是一定会生病的。
网瘾,除了学习和工作等必要的时候外,如果长时间的上网,就已经成了一种瘾,这种瘾很普遍,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要中招,即便是我们的父母辈,也有很多机不离手的,手机把我们的碎片化时间利用了起来,走路,坐车,等人,随时都可以看和玩,使得我们过度的依赖它 ,这种及时性娱乐让人上瘾,没日没夜的看,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其实很大。
追星族,这一群人是让我更加担忧的群体,这里引用一位作者提出的以下内容:
布热津斯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提出 "奶头乐效应"。当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过一个集合全球500多名经济、政治界精英的会议,其中包括乔治·布什、撒切尔夫人、比尔·盖茨等大名鼎鼎的全球热点人物。精英们一致认为,全球化会造成一个重大问题——贫富悬殊。这个世界上,将有20%的人占有80%的资源,而80%的人会被"边缘化"。届时,有可能会发生马克思在 00年前预言的所谓的你死我活的阶级冲突。
布热津斯基表示,谁也没有能力改变未来的"二八现象",解除"边缘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推出一个全新的战略"tittytainment",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个"奶嘴"。娱乐明星就是奶嘴最好的形式之一,通过大量的明星综艺和电视剧,夹杂着他们的花边新闻,让吃瓜群众看得开心,不用去深沉的思考痛苦的.现实。因为消遣已经占据了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
这就是"奶头乐"战略,但即使没有平台的引导,占据头条的会是谁呢?
很遗憾,我认为依然会是这些小鲜肉和当红小花们。真实生活很痛苦啊,如果现实社会那么好玩,谁会来玩游戏,来看偶像剧呢?王者荣耀和偶像剧又孰高孰低?
换言之,TED演讲,新闻联播,名校公开课,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奶头乐呢?沉浸其中的人,到底是收获了真正的知识,还是收获了认同感,恐怕呈现的最终结果也还是二八分化。
虽然我不追星,但是我仍然会喜欢看一些娱乐新闻,久而久之感觉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实际上除了八卦之外,什么收获都没有。而现在追星的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追那些和自己不会产生任何联系的明星们,得到了什么呢?假若如此沉沦下去,毫无节制,最终将走向何处呢?
其他已经影响到他人甚至上升到犯罪的一些成瘾我就暂且不说了,毕竟是少数吧。以上这些就足以毁掉人本身。所以做人,真的要时常警醒,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习惯,学会自律,因为放纵自己,就等于身在地狱而不自知。
《罪与罚》读后感2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 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小说中的中心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天赋、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有时甚至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到了毫无人性的地步”,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竟然去行凶杀人,“在他身上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交替变化”。正是这双重人格之间的激烈冲突,使主人公不断地动摇在对自己的“理论”(即关于“平凡的人”与“不平凡的人”的观点)的肯定与否定之间。对于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那么等待他的是马尔美拉陀夫的悲惨结局,如果去做一个不顾一切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那就会与为非作歹的卑鄙之徒卢仁和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同流合污。他的人格中的主导面终于在白热化的搏斗中占了优势,并推动他最后否定自己的“理论”,向索尼娅靠拢。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
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比较全面地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始终让人物处在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刻画也极为出色。小说中,由于作者着力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地处于从属地位。尽管作品中马尔美拉陀夫一家的遭遇令人同情,凶杀事件扣人心弦,但它们都只是“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才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和深度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这部小说场面转换快,场景推移迅速,主要情节过程只用了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论色彩十分鲜明。
《罪与罚》读后感3
书本中描写叻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心理。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重人格的形象:他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穷大学生,一个有正义感的青年,但同时他的性格阴郁、孤僻。他在公园碰见被人骚扰的年轻女子,他用他自己仅剩的几个钱为她付车费送回家。在马尔美拉陀夫被马车撞伤的时候,他把他送回家,看见他们连举办葬礼的钱也拿不出来,又拿出母亲今天刚寄来的钱送给他们一家孤儿寡母。要知道那些钱是来之不易的,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母亲以养老金作抵押向别人借的,是他所有的钱。但同时他又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人,阴郁、孤僻···他让贫穷给压垮了,他欠了女房东一身债,怕和她见面,甚至害怕见到任何人。总是像猫儿样从楼梯上悄悄地过去,偷偷溜掉,让谁也别看见他。这个年轻人心里积聚了那么多愤懑不平的怒火,他蔑视一切,所以尽管他有青年人特有的爱面子心理,有时非常注意细节,可是穿着这身破烂儿外出,却丝毫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我们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认识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拉斯科纳夫自承他相信“伟人的福音”,当他说出这观点时,连他的朋友都觉得太激进,因为当时社会上普遍的信念是“社会福音”,也就是只要社会制度完善,人都将安居乐业不再犯罪。想想我们不也正是处在这样的信念下的吗?杜斯托也夫斯基透过《罪与罚》中的对话,先知卓见的提出他的质疑:罪恶真的只是社会问题引发的'吗?还是在人性深处尚有其他邪恶,是导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号相关?拉斯科纳夫显然不相信改善社会制度之路,他认为这世界就是需要伟人,伟人配拥有权力,伟人也够资格在破而立的过程中犯罪。这些问题不由得引起我的深思,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而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引发(深思的地方是,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
《罪与罚》中,这个人物就是梭娜。有几段拉斯科纳夫与梭娜的对话精彩万分:男主角拉斯科纳夫再有痛苦,都绝不泄漏一丝一豪情感,但是他却在最紧要关头,找到梭娜坦承是他犯案,梭娜尽管为自己的好友之死哀伤不已,却温柔的凝视拉斯科纳夫,然后围抱他的颈项,紧抱住他。
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梭娜命中拉斯科纳夫内心深处要害的回答:“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而这时,拉斯科纳夫心一软,两颗眼泪蕴藏在他的眼眶中,就要掉下了。当拉斯科纳夫问她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梭娜仅只是念完新约圣经中拉撒路死里复活的故事。
就在念圣经的这一刻,贫困的房间幽暗的烛光照著凶杀犯与妓女
梭娜以其弱者之爱,不自觉的引领拉斯科纳夫走向救赎之路。拉斯科纳夫问梭娜:“你不会离我而去吗?”梭娜回答:“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随著你。,”甚至她也在非理性的情感中,知道拉斯科纳夫需要她的接纳与爱,她遗憾的说:“为何你不早来,我为何不早些遇到你呢?”男主角剖心相告后,问梭娜:“你觉得我卑贱么?”梭娜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最后,拉斯科纳夫向梭娜要十字架,梭娜给了他,并说:“我们一同受苦难,也一同挂十字架阿!”
就是在杜斯托也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齐受苦”,这是十字架精神,而十字架精神永远呈现著吊诡:“在软弱的地方显现其刚强。”而一个能看见所谓的强者内心深处的痛苦的人,往往自身也负荷著巨大的苦难。
《罪与罚》读后感4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冷峻峭厉的笔锋,在《罪与罚》中无情地展示出人性的虚伪、冷酷、残忍和狡诈。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个因穷困而辍学的法律系大学生,他租住在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内,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拉斯科尔尼科夫已经很久没交房租,房东太太也停止了伙食供应。在这样一种窘迫穷困潦倒的状态下,他对生活的一切厌倦不堪。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放高利贷的老寡妇阿廖娜,老寡妇的刻薄和富有深深刺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自尊心。他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在他眼中,老寡妇无情,冷酷,对社会毫无用处,是吸人血的虱子。杀机,在他第一次见到老寡妇时就有了。
陀斯妥耶夫斯基用大量篇幅描写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的动机和准备。其实一开始拉斯科尔尼科夫就在挣扎。他并不是一个习惯性的罪犯,甚至一想起这个犯罪的念头,他都觉得肮脏,卑劣,可恶。可是社会处处可见的不公平又不断推动着他的犯罪动机。最终,他向老寡妇举起了斧头,顺便也杀掉了老寡妇的妹妹丽莎维塔。这个妹妹的出现是个意外,他并没有想过要杀她,只是她出现在了一个不恰当的时间。丽莎维塔是个善良的人,她热爱上帝,与人为善,她的死不断拷问着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良心。杀死老寡妇是为民除害,仿佛有一个正义的目的,而杀死丽莎维塔却仅仅是因为害怕罪行暴露。拉斯科尔尼科夫不管为自己找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他的内心始终都无法回避善良的丽莎维塔。尽管他很聪明,狡猾诡诈的与波尔费利斗智斗勇。但对罪行败露的恐惧,对人生的.绝望,时而亢奋,时而颓废的复杂心里却让他几乎精神崩溃。杀人,并没有改变他糟糕的现状,并没有实现人生理想,反而更糟糕,更绝望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作风格非常锐利,特别对人物复杂的心里从来不吝笔墨,对人性赤裸裸的揭露是入骨三分。拉斯柯尼科夫的内心如同一个不可揣测的深渊,包含着人类所有的善良与残忍、诚实与虚伪,痛苦与微笑、平静与疯狂、忠诚与背叛、聪明与诡诈。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内心,只是很多时候,生活的美好粉饰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看自己过于美好了。
整本《罪与罚》,充满了绝望和挣扎,但如果只是这样,这部作品就算不得什么。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伟大的作家。除了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与罚,还有妓女索尼娅的爱和接纳,除了罪与罚,还有十字架的救赎。当拉斯科尔尼科夫不顾一切的向索尼娅吐露了实情后,他问索尼娅:“你为何不骂我,却拥抱我呢?”索尼娅说:“因为全世界没有比你更不快乐的人了!”。当他问索尼娅这一生的苦难,上帝的回答是什么?索尼娅给他念完了圣经中拉撒路死而复活的故事。当他问:“你觉得我卑贱吗?”索尼娅说:“不,你只是在受苦。”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内心因一个妓女的爱,在不自觉中走向了救赎之路。他自首了,并向社会承认了他的罪行。索尼娅是这部作品中最美好的人物,而这种美好的背后,是她的十字架。十字架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一再出现的,是“主动选择悲悯苦难、选择与他人一起受苦”的象征,是基督救赎人类的象征。拉斯科尔尼科夫自首前,他问索尼娅:“你会离我而去吗?”索尼娅说:“不会,无论你到何处,我都跟着你。”当拉斯科尔尼科夫向索尼亚要十字架,索尼亚给了他自己带的十字架,而她带上了丽莎维塔的十字架。他说:“这是一个象征,意味着我将要背十字架了。”这个一直不相信上帝的人终于愿意背自己的十字架。耶稣说:“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人的苦难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罪。解决苦难和罪的问题最终都会回到圣经,回到耶稣的十字架。托尔斯泰的《复活》,雨果的《悲惨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无一不是表达了这个主题。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拉斯科尔尼科夫从心里忏悔他的罪行,从愿意背十字架那刻起,他已经脱胎换骨,象拉撒路一样复活了。
《罪与罚》读后感5
《罪与罚》是由俄罗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写的,小说以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拉斯科利尼科夫内心的“罪罚观念”为中心,体现了沙俄当时秩序的混乱。
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空空的,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诚然,认识不能用简单的好坏来形容的。
拉斯科利尼科夫
这就是小说中抱负青年,一方面,他认为人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平凡人和不平凡人。而不平凡人是有权利犯罪的,他以拿破仑为例,怀着去实践自己的梦想,去杀一个有钱老太太,这一点,他是从来都不会后悔的,可是他又杀了老太太的妹妹莉扎薇塔,而莉扎薇塔实善良弱小群体的代表,这是是他后悔导火索;另一方面,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杀老太太是为了得到钱,实现自己的梦想,是妈妈和妹妹过上很好的生活。他总是处在忧虑之中,他愤世嫉俗,他怀有梦想,他学拿破仑下定决心杀人完成事业,可是他却做不到拿上钱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相反,他总是处在自责和自我原谅,自首与悔罪中。他说:“我只不过是不愿攥紧自己口袋里的一个卢布,坐等“普遍幸福”的到来,而看不见自己的母亲在挨饿。”看到这里,读者也会为他的遭遇叹一口气,没有办法,或许,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也会像他一样的。即使后来莫名其妙的自首入狱,他都不觉得自己有罪,他说:“只要以完全独立、全面摆脱世俗观念的观点来看问题,那么我的思想当然就根本不是那么奇怪了。”可是,这只是一种最幼稚的想法。他不懂为什么自己要自责,不懂为什么要忧虑,为什么没有人理解。或许这只是成长的烦恼。小说最后,说他是因为爱情获得了新生,而我认为他只是找到了新的希望罢了。正如他所说有希望的人就是“不平凡的人”。
索尼亚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弱女子,她甘愿付出,她一生都在付出,为了家人,变成妓女,养家糊口;为了爱人,她同拉斯科列尼科夫一同流放到西伯利亚。她因为当过妓女,一直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愿意陪拉斯科列尼科夫一起赎罪。爱情,是他们获得了新生,这一个人的心包含另一颗心的无穷无尽的生活源泉,他获得了新生,而她-她只是为了使他活下去而活着。
斯维德里盖洛夫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我读完书之后,我觉得他是一个谜一样的人。我不讨厌这个人,尽管他是以反面人物出现的,从某一方面来看,他是拿了钱逃跑后有钱的拉斯科利尼科夫,他成熟,他世故,他圆滑,他善良,却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他的“爱情观”“处世观”深深把我打动了。第一,“爱情观”:要知道,女人就是这样,爱你也是她,害你也是她,两者并行不悖;对夫妻间或情人间的事,您永远也不能担保,这儿总是有那么一个角落,对全世界始终是个秘密,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写道这里,我突然想起他却好似和阿喀琉斯挺像的,他们很有能力,但同为情种,当杜尼亚用枪指着他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害怕,到有点像阿喀琉斯,后来善心大发,把钱都分给那些需要用钱的人,也有点像阿喀琉斯的风格。第二,“处世观”: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直言不讳更能难,也没有什么比阿谀奉承更容易了。直言不讳,即使其中有百分之一的音调是虚假的,那么,立刻就会发生不和谐,随之而来的就是争吵,而阿谀奉承,即使从头到尾全部音调都是虚假的,可还是让人高兴,听着不会觉得不愉快,哪怕这愉快有点儿肉麻,可还是会感到愉快,而且不管阿谀奉承多么肉麻,其中却至少有一半让人觉得好像是真实的。他似乎看透了人世间的真真假假,一心追求自己的爱情,可是当杜尼亚拒绝他之后,尽管杜尼亚也很喜欢他,他就觉得再也没有什么留恋的了,选择了自杀。
拉祖米欣
最感动的是他对拉斯科利尼科夫的不离不弃,他们的友情实在太让人感动了,尽管拉斯科利尼科夫总是骂他,但他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他让我知道一个道理:当你的朋友伤心时,闲你烦的时候,千万不要离开,也不要一直问他,只是默默的跟在他后面,让他知道有人关心就对了。
《罪与罚》读后感6
拉思科里涅科夫开始似乎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不佩戴十字架,因此他相信如果自己有了3000卢布的起始资金,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能让自己和母亲以及妹妹生活得更好——这是一个多美美好而幸福的幻想啊,也是一个大学生在正常不过的梦想了。虽然在书中没有赤裸裸地说过“读书改变命运”之类的话,但罗提亚的母亲却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可见他们也对读书有极高的评价;而在文中也可以看出,普通人对于读书人的尊重,可见知识分子已然是正在通向上流社会的路上。因此,他有这样的梦想,有这样的坚持,也是客观条件使然——这正是唯物主义的思路。
可是物质并没有让他得到解脱。在他杀人之后,既没有受到刑讯逼供,也没有遭受人身攻击,相反在得到司维特里喀罗夫的帮助之后,他在物质上虽算不上富足,却足以正常生活;再加上他朋友拉如密亨的友好相助,相信他是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但是他却饱受折磨——精神的折磨,一直恍恍惚惚,甚至给人疯癫的感觉。我在读书的时候,一直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如果他在杀人后并没有什么精神异常,而是被警察刑讯逼供,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如簧巧舌,一定可以为自己开脱,甚至逃过法律的制裁,真正变成他所向往的英雄——拿破仑。因为事实上,他已经销毁了所有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更何况有人站出来主动为他背黑锅。但是这些都没有影响他最终的自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了自首呢?
有人认为是索尼亚的感化,是索尼亚让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罪行——这个理由,十分有说服力,也比较罗曼蒂克。但就我看来,就算是没有索尼亚,他最终也会自首——从他开始计划“谋财害命”就注定他要自首。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呀——他是一个可以把自己最后一分钱都送给好不相关的可怜人的人。他自己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依靠母亲和妹妹接济,而他的母亲却是依靠抵押自己的抚恤金来资助他,而她的妹妹也在家庭教师的岗位上饱受折磨。然而当他看到素未谋面的无辜少女时,依然会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钱送给警察,让警察送其回家;当他看到玛尔美拉陀夫几个可怜的还是,和身患肺痨的妻子时,也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最后剩下的钱留给了他们。这种仁慈,从何而来?不是从客观的环境中学来的,要知道他所生活的环境,已经没有那么仁慈——已经有卢辛那样的人在社会上混的风生水起,难道会是一个仁慈高于一切的世界吗?他身处一个物质的世界之中,怎么会对这些现实充耳不闻呢?他是知道的,所以在理智上他是可以说服自己杀人无罪,甚至是有功的'。但这并不能真正动摇他的信仰——他本来是有信仰的。
他这种信仰就究竟从何而来?只可能有两种来源——其一,是他所接受的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我们可以猜测甚至是断定,是他的母亲启蒙了他和他的妹妹,而他的母亲是一个坚定的宗教信仰者,她仁慈、博爱,这些品质都被灌注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虽然后来他接受了唯物主义,却不能摆脱这种仁慈博爱的影响,他和他的妹妹都丽亚一样,可以爱别人胜过爱自己,可以为别人放弃生命,所以他不能容忍自己为了自己而剥夺他人的生命。其二,这种仁慈来源于人性本身,如果不是因为教育,那么这种信仰就是人性本身了,用中国古语说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原因,从这个角度看,罗提亚不过是经历了一次“人——非人——人”的蜕变过程,他的自首不过是回归人的本性而已。因此,那个时代虽然很多人很穷,却是仍然是一个有希望的时代。
他自首究竟是害了自己,还是救了自己?有人说,他只不过是在宗教中找到了力量和解脱,这话的意思似乎是说,他仍然应该坚持唯物主义取向——这话说得是多么残忍,难道坚持唯物主义不也意味着他坚持自己“杀人无罪”的理论吗?难道这不是也意味着,人要抛弃仁爱之心吗?那么,如果人抛弃了这一切,人还是人吗?
《罪与罚》读后感7
《罪与罚》是陀斯妥耶夫斯基最伟大的代表作之一,一部揭示人物内心道德冲突、善恶交替的心理小说,是作家完全走向独创性的一个成熟的标志。作品发表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被誉为“俄罗斯式的新长篇小说”……陀氏的代表作!我读过两遍了,非常震撼!书中的内涵非常丰富的社会哲理小说,比托尔斯泰还深邃,而且这部罪与罚比陀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好很多,尽管后者名气更响,我却始终读不进去。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 书中的故事主角拉斯柯尔尼科夫因正义(原来是因为贫穷)而杀了位为富不仁的老太,因作案后主角却不取赃物,致令警方无法以正常程序去掌握犯罪证据。只是探员以特别敏锐的直觉,而认定主角为犯案者。只苦无证据。书中有很大篇幅描述二人间的智斗攻防。主角由在大学期间的论文,已怀疑人间法律的限制性:偷钩者诛,窃国者侯。为什么单独的杀一个人就是犯法,像拿破仑这些人,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屠杀,反而不受法律制裁,反而更成为英雄?这里涉及法律的绝对性原则的探讨:是否动机是贪财而杀人是违法,但若为了更高的理想去杀人就不此限?又而战争为例,不应杀害生命这个标准,为何不及施于敌方?敌方军队也是人,也是生命呀?是否为了保存我方生命,而合理化去杀害对方的生命。如是,不应杀害生命这个标准便无绝对性。法律如只是相对性的,能否被认定为公义的、合理的?其相对性标准又应如何定夺?就像主角杀老太一例,起先是因为贪念而动杀机,也夹杂着厌恶其为富不仁的正义感成份。及后不动用赃物,这在现今法律上可被认为是犯案动机的性质改变了。而他个人坚持此信念,只是因为正义而杀人不应被法律制裁,此信念支持他一直与干探周旋。但问题是,在劫杀老太的同时,她那外甥不适时地在案发时出现(经主角长时期观察,他所选择的犯案时间,此女不应在场的,事实上也是因为偶然的事故,此女在意外地折返现场)而无可避免地被一并杀害。而此外甥是特别善良及羞怯,也常被富老太所欺。对于外甥的枉死,主角是难以释怀的。
拉思科尼科夫,他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代人的叛逆。他不满于命运,不满于现实,不满于社会。所以他选择反抗,但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反抗,以何种形式,向谁反抗。于是他找到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认为她是万恶之源,当他举起斧头的那一刹那,他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他应该认为那一刻世人都在等他的解救吧。
我觉得,拉思科尼科夫并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产物,甚至在当代,大批的大学生也有同拉思科尼科夫那样的压抑。寒窗苦读多年,终于来到梦寐以求的象牙塔,以为可以潇洒,以为拥有了浪漫,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想象根本不存在。在冷漠的倾扎中,日子慢慢地消去。于是引起一大批人的恐慌,大家都在努力弥补,于是喝酒、谈恋爱,一大堆好像大学生专利的事情被提到日程上来。日子还是无法返回的死去,像梦想和灵魂,一起无影无终。
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沉沦,直到有一天,人们告诉他,你毕业了。然后,挥一挥手与那段灿烂的糜烂日子告别,而和更多的失业的人群喝着啤酒唱着生活的压力,再慢慢老去,像叶子一样黄黄的,枯枯的在风中飘零。
《罪与罚》读后感8
记得曾经阅读《复活》这本书的时候顺便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但是刚开始翻了几页,又看不下去了,因为当时看到的男主人公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就去伤害老人的自私自利的人,后来就把这本书放下了。
前一段时间看完《人类群星闪耀时》,其中有一篇文章介绍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生经历,那篇文章叫做“英雄的瞬间”,主要讲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行刑的一瞬间所发生的重大改变。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小时候他父亲曾经因为虐待农奴于1839年被农奴殴打致死,这件事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青年时期由于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参加了一场政治活动后被拘捕,在1849年12月22日当他被押往刑场准备枪决的一瞬间,一名军官骑马来宣读了沙皇的圣谕,根据这份圣喻改判他服苦役以及期满后当兵,这9年的苦役及军旅生活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一点:
这段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增加了文学素材,对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刻和富有哲理;此外军旅生活还使得他思想中的消极方面占据了主要地位。在1848年革命失败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摒弃社会主义信仰,代之以宗教主义思想来解放民众的思想。当看完了这一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介绍,重新又拿起了《罪与罚》这本书,静下心来看完,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些深刻内容。
其一在于:在这本书中,存在大量的心理描写,尤其是主人公杀害那位老太婆和他的妹妹之后一系列的心理描写,以及从他眼中所看到的他身边所有的人和社会环境的心理描写,这一切都让他更加惊恐万状,这本书还有很多有关于他身边人的心理描写,在这本书中也十分突出。
其二在于::从这本书中我还看到了一种向上的`坚强,不管是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挣扎着想想要向上去改变自己以及他妹妹和妈妈的生活状况,还是他遇到的卡捷琳娜一家人,尽管生活非常艰辛,但依然想要有向上去改变这一切的想法和努力。
其三在于:通过这篇这本书,还看出来对他人的宽恕和重生,正是因为有了索尼娅对家人的宽恕,她的家人一步步走向重生;也正是因为受到索尼娅的宽恕,主人公才一步步走向重生。
其四在于:在这本书中还揭露了当时俄国的社会背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向主人公妹妹杜尼亚求婚的卢克,他本是一名小官员,但是由于自己的吝啬、偏见甚至是残酷,让我非常讨厌这个人物,在他失去那份订婚之后,他竟然用卑鄙的手段将钱偷偷的塞到索尼娅的身上,之后来到索尼娅家,诬陷她偷了钱,想要将她抓到监狱去,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耻,但是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人并不少见,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让主人公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罪恶的深渊。
当初他身边所遇到的人和环境都是非常压抑的,甚至一开始在他还未想要动手去杀人时,却听到很多当时的传言说杀人能够改变这个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都没有办法生活,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其五在于:从这本书中还看到了信仰或者说是良心的力量,在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之后,他的内心感到十分痛苦,陷入无尽的矛盾之中并且感到十分恐惧,感到曾经想象的美好都消失了,而这是比法律更加严厉的良心惩罚,也正是因为这份良心让他非常痛苦,而且就这一这一种痛苦的方式就是回归就是选择信仰,听从索尼娅的建议,遵从上帝的信仰,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仰,他选择向警方投案自首,选择来到西伯利亚来赎罪。
在故事的结局,他们来到了西伯利亚服苦役,而这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信仰,接近了上帝,以忏悔的心情承受一切苦难,从而获得了精神上的重生与幸福。
这就是看完这本书的主要想法,其实关于良心的惩罚在《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中也提及了,在这本书中提到了:唯一一件不能从众的事情,那就是人的良心。因此无论做什么、遵从良心、心向阳光,处处便是阳光!
《罪与罚》读后感9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习惯于妥思妥耶夫式的的漫长叙事,也许最真实的叙事注定无法不漫长。执着是个可怕的东西,执着于生活的人可以像蚂蚁一样埋头长征,也可以恶魔一样揣起屠刀。可人从来不是只生存于两段的砝码,最真实的人生是游离在平衡与偏执两端的维系。跨过天平的横梁走到极端的过程,是屠戮自己的过程——把自己交给上帝,或是交给恶魔。
生活擅长制作常谈常新的谜团,不管是天才还是傻瓜都能有所解悟,但现实永无正解。窘迫的现实与对理想主义的推崇让一个年轻人陷入疯狂,他躺在棺材一样阴暗低矮的出租房里思索,以“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在偏执狂的思维里,不平凡的人可以疾驰的象群般践踏着脚下的生命踏上光明,平凡的人注定庸庸碌碌供人踩踏。拿破仑的铁骑横扫欧洲的时候,生灵涂炭的战场成了皇位后最闪亮的注脚。拿破仑乘着历史的东风成就王座,他说:“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让后人去评判吧。”可惜那个躺在棺材里的大学辍学生做了最偏执的评判。社会的畸态让他只看到践踏与辉煌,并且将前者视作后者的必要基础。
对自我哪怕还有一丝坚持的人,都是不适合拿起屠刀的,更何况是饥寒交迫中靠消化自我维系生命的拉斯科利尼科夫。当他在病态的执念中将劈柴的斧头变成杀人的利器,其实他不差毫厘地杀死了自己。他近乎推脱的言辞并没有错,不是他杀死了寄生虫一样的'老太婆,更不是他杀死了老太婆天真无邪的妹妹,他事先早就将斧头砍进自己的脉搏,犯罪现场只生产恶魔而不适合活人。“我”之死成就“我”之恶,这个命题也许在唯物论者眼中是嗤之以鼻的自欺之辞,可惜“人是天生的形而上学家”,唯心的解读往往给生活以解脱。
执着于错误的后果是可怕的,这偏执表现在生活里尤其令人难以逃离。用最世俗的眼光审视小说主人公,或许会觉得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未能将自己的教义坚持到底,他没能彻底将良心的自我毁灭于黑暗中,杀人后他成功地规避了法律的制裁却再脱离不了自我的谴责。无耻者的最无耻之处便在于他总能绕过人性的约束而将失败归之于手法上的失误。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所说:“人这种卑鄙的东西,什么都会习惯的!”——若人可以用畜道生存,那么生活就没什么不可以。所以罪的罚对于无耻者是无效的,对于高尚者却是难以逃离的。也因此,生理上的惩罚其实对于罪犯而言是最低级的,因为这能够以儆效尤,却不能让他学会高尚。只要邪念未死,一点点侥幸心理的作祟便足以令其重返罪途。
关于拉斯科利尼科夫的救赎,陀思妥耶夫斯基直到文末也是语焉不详,或许正如批判者所言,这曝露了无法剥离的时代烙印。但当索尼娅将自己的柏木十字架戴上拉斯科利尼科夫的脖颈,而自己戴上属于被男人杀死的莉扎薇塔的铜十字,当她选择罪之罚的重者与男人共涉西伯利亚,当爱情的唯美洗濯时代的污浊,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同是时代的弃婴,却以爱为结获得了新生,这到底是出于文学家的浪漫,还是源自历史的归宿?真情难求,难在少有共同承受,爱情的本义可能便是于共同承受中获取共同的救赎。可惜,小说诞生之日起,作者便已经死亡,何况如今其人尸骨早已化为春泥,陀思妥耶夫斯基已然没有机会为自己辩驳。文学大师恐怕也不会为小说辩驳,但若是那份“共享十字架”的伟大爱情尚不能让人救赎,我亦无言。
时代的焦灼塑造时代的弃婴或是宠儿,生存在历史之痛中的人们,自须领受生活的正解。在此意义上,“罪与罚”毋宁说是“罪与救”,救赎之道与沦落之道同在。
【《罪与罚》读后感】相关文章:
罪与罚读后感10-16
《罪与罚》经典读后感07-08
罪与罚的读后感06-29
关于《罪与罚》读后感08-30
罪与罚的读后感8篇08-31
《罪与罚》读后感5篇07-11
罪与罚的读后感13篇08-21
执行读后感-读后感07-07
论语读后感论语读后感10-08
海的女儿读后感 读后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