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
苦旅也是一种幸福
不止一次拜读过余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每次浏览于那文化底蕴十足的文字间,我都会为之所描绘的名胜古迹而陶醉。
可是,我总是对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书名怀有不解的疑惑:先生为何称旅行为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为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于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又循着先生的脚步,开始西行。旅途很幸福。我看见了尘封已久的兵马俑,我流连于大漠深处的月牙泉。我幸福,因为浩瀚的秦史就展现在我的面前;我幸福,因为荒无人烟的沙漠竟有如此一片绿洲。我的幸福是形体上的。
翻开文集,游于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去观察,我却感受到了一丝苦。我用心灵与兵马俑对话,触到了繁华不再的咸阳城的一声叹息;我用心灵与月牙泉私语,感到了风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弹指间灰飞烟灭的惶恐。我感到苦,这苦是心灵上的。
我惊异,用心灵去旅游,竟能在幸福的旅程中品出一丝哀伤!
再次翻开先生的著作,再次随着先生游敦煌,历兰州,攀沙山,览西湖……我深深地明白了: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景象。一次次思想的游历,使他一次次接触到人世间的真谛,虽有苦感,咽下却觉甘甜。我想,先生苦苦前行,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反思,是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是对中国国民素质的反思……。这种反思正是为了守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
这心灵的苦旅,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余秋雨,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文化苦旅》,但成就更多的,是人们从苦旅中品出的幸福,一种为历史之丰富、文明之灿烂的古老中国而骄傲的幸福。
对往事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生活道路上跋涉时,有了越来越多的触动心灵的回忆,这些回忆又提炼成每个人各自的幸福。生活中没有经历过苦旅,就像是没有灵魂的木偶浑浑噩噩地走完了人生道路,丝毫感受不到幸福所在和生命的意义。
我想,我们都无法不老,但我们还有可能年轻。试想在若干年后,当我们已老去,开启心灵深处的那一坛老酒时,定会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那时,我们一边品着苦苦的香茶,一边咀嚼过去,然后大笑:“往事如烟啊!”叹哉,幸福哉!
若将人生苦旅中的一切痛苦的颜色化为苍白,一切忧伤的情思拧成丝线,一切寂寞的味道品成泪水,一切抹之不去的欢乐孕育成嘴角永恒的微笑,那么,自此以后,我们就获得了此生的幸福。若是没有了伤苦,幸福也就多了一份脆弱。
只有心灵的苦旅,才能让人越来越接近幸福的天堂。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2
第一次拜读余秋雨的作品,便被深深吸引。《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咱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书中作者以踏过每一寸山河,每一寸古土为主线,表达了作者的喜与忧,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文中感触最深有两处。
一、道士塔
初读,我还以为《道士塔》是为了纪念某位历史伟人而建的,读后却让我有一种和作者一样的恨之情绪!
狠在何处?此塔是敦煌石窟罪人王圆?的葬身之处。他本是到处都能够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
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为灿烂的文化。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还不止此,王道士对洞窟里的壁画不太满意,为了亮堂一点,他找了两个帮手,拎着石灰桶,拿着草刷子,开始了他的粉刷计划。第一编石灰刷的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他就又来了一遍。可悲可悲!中国人的可悲,世界人民的可悲!作者用文笔丑陋的批判了一个历史的罪人,也不解作者的一句“我好恨!”。
二、沙原隐泉
沙原隐泉是作者踏过阳关雪后的又一行径,当作者被眼前几座巨大的沙山遮挡,又别无他途时,作者表现出了“心气平和,慢慢爬!”“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只管爬”的人生态度。
当作者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时,眼前有一弯清泉,横卧山底,此时此景作者用了一句“动用哪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看到此景的作者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了,怎样下去呢?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咬一咬牙,狠一狠心,总要出点事的,且把脖子缩紧,歪扭着脸上的肌肉把脚伸下去。一脚,再一脚,整个骨骼已准备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可见作者当时的情绪之急。当你在沙漠中有一弯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1条中等河道时你会是什么情绪?且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你又会是什么情绪呢?看到此处,我好像听到了水鸭带动湖水时清脆的声音,自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有一种愿为此景背上行囊,顶着烈日不远万里追寻它的奢望!
合上书本,大脑中有一种凌乱,心中有一种兴奋与失望。凌乱是正因书中有太多精彩之处,不知就应回忆那一幕。兴奋是正因大脑好像被注射了文化的,言语已无法表达。失望是正因凌乱,无头无绪。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3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余秋雨先生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作者余秋雨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我想,这个原因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同样适合。
我们去某一个地方参观旅游,都总会不自觉地回想那里的一切,主人是谁,修建的目的,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何许人也曾经到过这里等等。这样,就在这一瞬间,把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沧桑感与人生的沧桑感便笼罩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全身,历史古迹所蕴藏着的精神与文化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使每一位参观者都好像亲身经历过一定的历史事件,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
譬如说,我们路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之中挤出一声来源久远的喟叹。既羡慕沉睡江底的闲散,又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兴幸楚臣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惜滔滔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因为楚臣遇到了汨罗。我们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一直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勇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不过是一条长长的土堆儿而已。
大概,每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与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的内涵的要素。没有了历史事件与人物,人们对于无论有着任何意义的景观都只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与技术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精神。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4
很荣幸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文化苦旅》这本书,可能有一部分人读过这本余秋雨先生的著作,那接下来我对这本书的描述和看法,就当作与你们想法的沟通,如果你没有看过这本书,那么我希望接下来的推荐能让你对这本书留下印象,也希望你能够捧起这本书去细细品味。
首先我想先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中国境内景点和一些标志性建筑,也写到了一些自己的所见所感,可以说是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游记,但是他在描述这些建筑和地点时,用一些情感方面的故事来向读者展示这些建筑和地点背后的历史痕迹,可以说是一本描述文化历史的书,因此,这本书名为《文化苦旅》,正好反映了这本书的主要写作内容,旅行所见的建筑和地点,引出自己对文化的看法与见解,这本书还有一些人文方面的内容,例如巴金百年,以及为妈妈致悼词等,我认为作者将这些内容也归于这本书,展现的是他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家人、朋友对他的影响。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内容。《都江堰》这一节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世人皆知万里长城,但细细想来,都江堰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万里长城的实际功能历来并不太大,而且早已废弛,都江堰不同,有了它,让汗涝无常的四川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而且他永葆了青春,一直延续至今,其主持修建者李冰的精神也一直被世人传颂,《道士塔》、《莫高窟》两节,让我看到了华夏文明的兴衰,写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这两节内容都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用一些现代人物描绘出莫高窟中的画卷、壁画被一些愚昧的人以及西方列强盗走的`历史,深深表现出作者对莫高窟的破坏、文物的丢失的痛心。在《宁古塔》一节中更是描述出晚清统治者大兴文字狱以及追崇严酷立法的历史。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在山水中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让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山水及文化的双重洗礼,正是这本书的独特之处,而我在这本书中也看出了一些中国落魄时一些人的无可奈何。在受到苦难时一些文人不甘于命运,用自己的才华来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生百态也在这本书中有所体现,让读者对此有所深思,以史为鉴。
“纵是一片废墟,我们也要看到历史所赋予它的真正意义,用他来激励自己,警示自己。”
我相信《文化苦旅》这本书的含义不仅仅只有我所领悟的这么多,我更希望你也可以来读这本书,有自己对这本书的见解及感悟。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5
杭有湖兮,名之西湖
西子湖畔,两三行人。
我猜想现在并不是来这儿的最好时节。正值五月,阳光微灼。初夏的粉莲尚未长开,全然无了六月的旺盛艳丽。
漫步北山街口,不难想象得出南宋的杭城是极尽怎样的富丽堂皇,实在是称得上"一步一风景,一景一传说"的美誉。
"没有了西湖,杭州也将不复存在。"
第一次接触这个名字,是在小学的文化课上。还不识字,用不标准的拼音念出苏东坡三个字,然后慢慢会一笔一划地写在纸上。
苏东坡作为诗人,文采惊世;作为朝臣,忧国忧民。或者可以说,在苏东坡后,才有了容光焕发的西湖,才有了极度奢华的南宋国都,才有了许仙白蛇的传说。
我很难忘记结局并不圆满的故事。漫无目的地走到堤边,在这里可以看见断桥,可以看到雷峰塔。总是惊艳于她的一袭素衣,惊叹于她的为爱痴迷,惋惜于她的百年孤独。
寺庙晚钟
"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搬家前,我并不在这座校舍里。
记忆稍有些模糊了。大概是很久以前,还在老家的时候,住在一条小巷子里。
巷里的人并不多,所以邻里都互相认识。巷里有间小校舍,说是校舍其实有些夸大了,实际上也只有七八个五六岁的孩童和一个老校长。
校舍挨着座寺庙。同样也很简陋,庙没有名字,只有四五个僧人。校长和僧人是老友,得空就去看看。
说来也奇怪,校舍是没有散学铃声的。几个学生掐时间掐得极准确,一到点上,老校长正摇头晃脑讲得兴致正高,"唰唰"就闪个没影。老校长自然是信不过我们的,请了隔壁的老僧整点撞钟。不过结果还是差不太多,老校长讲得唾沫横飞,少得可怜的几根头发甩来甩去,底下的学生闹得起劲,纸飞机飞来飞去。"当当当"一阵响后,学舍又只剩了老头儿一人。
那段时间我一直期待着寺庙震耳的晚钟声响起来。整一天寂静的寺庙因为晚钟声热闹了起来,清脆的木鱼声,和尚念经的声音,寺庙因为这变得稍显活力了些。
读到余秋雨先生书里的`这篇寺庙,突然想起了很多。
西出阳关
"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一点儿没有被吞食、被遮蔽,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
读了书中的《阳关雪》,突然叫人想去大漠看看。想去亲眼见见王维诗中心心念念着的故土,无数将士的白骨安息之地。
"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
长途跋涉的饥寒,进退两难的大漠,对故人的极度思念,造就了将士们心头的哀音。但却那样从容。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犹是这种豪放,不得不使人叹服于唐人的微笑。
胡笳和羌笛的合奏,自然浑厚,夺人心魄。渐渐被朔风吞没,消逝于一个民族风尘的历史中。空留如潮的沙海、微凉的雪。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是还要下雪。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6
《文化苦旅》这本书是余秋里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共235万字,有三十七篇。这本书的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但是,在那一处处古迹的的背后却隐藏着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运其妙笔,给我的心灵写下了“震撼”两个大字……。其中最为感触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这本书在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历史的同时,告诉了我们更深一层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节来说吧,文章是这样写的: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的文官都到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
罗丹正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家投来羡慕的眼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
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显得过分惹眼。在一个干干净净的农舍里,她们婀娜的.体态过于招摇,她们柔柔的浅笑有点尴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个道士,何不在这里搞上几个天师、灵官菩萨?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听说邻村有几个泥匠,请了来,拌点泥,开始堆塑他的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于是,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象样。道士吐了一口气,谢过几个泥匠,再作下一步筹划。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7
再也看不到翩翩青衿吟赏烟霞诗酒趁年华,再也看不到扬州十年一觉梦醒多情酬红颜,再也不见金戈铁马征战四方的慷慨遗恨,再也不见无奈归隐闲云野鹤的生不逢时。历史的风沙淹没了繁华盛极,埋葬了枯死白骨,凛然安坐的万古湖山下沉睡着一条名为文化的古旅,深长且艰阻,途有芳草萋萋风景如画,亦有沧桑血泪彻骨恸哭,蜿蜒曲折一直通向五千年文明的深处。
古旅有美。“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江南美,美在水墨淡雅,美在淡泊安定,美在诗词古韵。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古朴精致的苍老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浣洗单衣的`女人。离她们只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缕缕炊烟如清晨的残梦,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河边的石栏那里看着过往的船只。江南有安详疏淡的面容,都说人淡如菊,而江南清雅的镇邑无不如是。人生不如意的失意人在此蛰居,感悟到喧嚣官场钟鸣鼎食中难以寻觅的清空安然;早年离乡远去的游子登高远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无不是心心念念着江南小镇的美色,远离故乡后他们方知世上纵有美景三千,然江南之景只有此弱水一瓢。
古旅有思。“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诚然如是,读《文化苦旅》最受益之处莫过于余秋雨先生的忧思深思漫思。写藏书之忧,余先生从嗜书如命的中国文人一生倾尽心血与钱财拥有丰富藏书,在其死后藏书却随意流散无人问津,感慨“社会上多的是随手翻翻的借书者。而少数好不容易走向相对完整的灵魂,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在书房中陨灭”。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居之有书,便是窗外时过境迁或是凄风苦雨,仍可心无旁杂,享受人生的大安详。文人爱书如是,但生时却饱含对他人借书之忧,死时又为藏书不得善置而心神难宁,读来竟也有些许悲凉与叹息。
古旅有恨。敦煌莫高窟,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它耗尽终生,无数中国的荣耀与耻辱由它吞吐。这里闪烁的本应是无尽荣光,但在外国人用微薄的财物从王道士那里运走成千上万的无价文物时,衰老的民族匍匐倒地,深至血脉的伤口再滴着悲哀的鲜血。我好恨!可是恨又有何用?即使重回当场,渺小的我们仍是无能为力,纵使拦下斯坦因的车队,截阻下祖先给我们的馈赠,可是偌大的中国官场腐败竟也是存不下这几卷经文的!那个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不过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腐朽的封建车轮吱呀而过,它已无力再支撑这大好河山绵延江山,它也无法再现那千里锦绣万里升平。一个时代的毁灭总会有物为之陪葬,只是这次,代价昂贵得让后世遗恨了一代又一代。
这是一条古旅,有过风轻日薄桃花十里,也有过万径踪灭暮雪千山。这是一条苦旅,它隐没在字字珠玑句句佳文里,唯有你读破万卷行万里路,你方懂得文化柔美的微笑和哀痛的血泪。
古旅深深,苦旅侁侁。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8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9
有一本书,你不能手持香茗,淡然读之;有一本书,你不能任之尘然,漠然无视,这本书不仅让读者在美妙的文字中畅游文化意识的河流,更重要的是在作者对古人古迹悲剧的同情和愤懑中,在历史深重的叹息中,给读者以启迪——珍惜中华民族这壮美的河山,珍惜经历过风雨洗涤的灿烂文化,珍惜来之不易的现代文明生活,这便是《文化苦旅》。
与其说这是一部山水游记散文,不如说这是一段历史文化的描述,余秋雨先生凭着自己丰富的文史内涵和文化底蕴,写出了历史的悲叹和一个人对世态的思考,我合上最后一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从这本书中不仅仅学到了智慧,更重要的吸纳了其间深刻道理和奋进的思想。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血液是喷涌的,惋惜于历史对古迹的破坏,愤怒于历史对部分文化摧残的同时,也坚定了文明在变化、发展、创新中得以延续的信心。
关于作者——余秋雨先生,是存在争议的,但我想一个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重要遗址,不顾生命危险考察和保护古迹的人,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和敬仰的。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制度的悲哀,古人的悲哀以及古迹遭到破坏的悲哀。《牌坊》中犹如天使般圣洁的姑娘在种种期盼中安详逝去,《宁古塔》中流放的文人,这是制度的悲哀,但作者只是将制度的穿插文中,印证制度会随社会进步不断完善的趋势,体现古人古迹那顽强的生命意义。
作者笔下的古迹是倍受磨难的。《道士塔》中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画被肮脏的石灰刷去,精致的塑像被无知的铁锤敲毁,奥秘的藏经洞被粗暴的刨开,最富智慧的经文被转移,读此,心在滴血,那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如今竟被斯坦因劫去,这是历史在叹息,历史在流血呀!
作者笔下的古人是倍受摧残的。《黄州突围》中苏东坡的悲惨处境让人难以想象,在毕世皆浊的年代里,苏轼的才华被埋没,“马台诗案”将莫须有的罪名硬套在这个文弱诗人的头上,使他不得不收敛自己的才情,虽然没有阻止他对诗的创作,但毕竟对诗坛造成一定的损失,我分明听到历史在叹息,沉重地让我喘不上气来。
无论是对古人还是古迹,历史的叹息实质上是对中华文明损失的叹息,《风雨天一阁》遭受的何止是风雨?是书籍的丢失,文化的遗弃。《巴金百年》作者何止是感叹巴金的惨境,他还叹惜文革对知识的亵渎,所造成的文化流失。
尽管经历了历史中的各种磨难洗礼,但风雨过后总是彩虹,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历史舒展开眉心,历史已经叹息千年,我们应该有所改变,不让历史重演,保护好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让祖国山河更加壮丽,文化更为灿烂。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0
正如余秋雨所说,一个真正的文明人都会过着许多与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了这种生活,生命就很容易风干和脆折。
——题记
我想从敦煌刮过来的黄沙是不会被埋没的,它会一直不停的刮,不停的刮,直到风化了文化史上那个千古的罪证。
莫高窟,千佛洞,多么响亮的名字,萦绕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在那坚实的墙壁上凝结成一幅幅震撼千古的生命,那立体的生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咆哮,翻腾,在文化的征途上深深印刻,以至饱受千余年风霜的它,依然屹立,向下一代人诉说着奇迹的诞生。
然而,这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终究还是毁在了中国人手上。哪个王道士,为了少得可怜的几枚银元,恭敬地让人从中国大批大批地运向国外。只有国家的强盛,才能让文化强盛,仔细想想,也许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因为中国的文化,并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来维护的。
莫高窟,是整个民族的伤口,千百年来,鲜血汩汩流淌。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白发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岁月没有使它衰老,跟那些江南小镇一样,反而更显清闲、幽静。这一份鱼水之乡的环境,赢得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青睐,但大多只是进来小憩却不愿长久居住,因为这里太过安逸,缺少了一份金陵王气。
正是因为这里的水,才养育出了江南人的`朴实与清丽,才筑造了江南的园林瑰宝,正是这里的洒脱,才让唐寅、金圣叹、仇英大肆挥毫,谱写了非官方文化的潇洒与悠扬,在沉重的中国文化里添上了几笔艳丽。
也许,只有在江南的小巷里游走,才更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渊远流长,这里的静,韵量出了文化的内涵,这里,是中国文化宁静的后院。
中国人的文化苦旅啊。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靠文字这一条坚硬的览锁紧紧串连,漫长的历史被它凝聚。而天一阁,正是为断残零落的文化史提供了栖脚之地。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固守的梦。
天一阁,圣洁、崇高,神圣不可亵渎,因此,钱锈芸的命运注定要成为悲剧,哪怕庄严面前仍飘浮着那幽怨的眼神。天一阁,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打磨的光滑,它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驻足欣赏了一下文化的瑰丽,但这一看,却看了整整几百年。
一代一代的不断传承,我们可以说,天一阁是成功了,它不仅将中国文化四处翻腾的火星珍藏,更将中国人努力维护文化的投影剪辑,这是一个极端艰难的过程,而天一阁,成了这个伟大过程的见证者。
中国人,甚至连外国人都对中国文字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因为中国的文字,能描绘出其他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美,像清雅,像悠悠,像脱俗,这种美,征服了每一个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中国的文化旅途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几经磨难,大起大伏,但最终,中国文化坚强的站起来了,更多了几分锐利与气魄。像天一阁、青云谱、庐山、白莲洞,还有很长的路,如今,我们只是拾起了历史的截头,中国人的文化苦旅仍然要继续走下去。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1
散文集《文化苦旅》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作者从山清水秀的江南一踏上广袤的东北大地,他写道“这里的天空蓝得特别深,因此把白云衬托的银亮而富有立体感。蓝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庄稼,也有自生自灭的花草。与大西北相比,这里一点也不荒瘠,但与江南相比,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透着点儿苍凉和好汉。”这是余秋雨刚接触东北这片辽阔的土地的初步印象和感受。东北的天蓝地广瓜香一扫作者心中的荒凉之感,但抹不去这片土地上那凝重的流放的历史。“宁古塔”清代对所谓的犯人的流放之地。清朝的许多大案都以它作为句号,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常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最不吉利的符咒,而“宁古塔”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市宁安县。我生于斯,长于斯,四年的大学生活又在荒地东京城度过。在这片浸透流放文化的古老土地上,历史的痕迹在我心中,只不过是渤海古寺庙中那座古朴的唐代石灯塔,至于“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这种被流人充斥的文化,我是知之甚少。
那日,游雪堡,参观大型雪雕“流放文化”。只见三个清代装扮得文化人,两人对坐一方桌两侧,一人站立中间,目视前方。三人左旁边利者的`巨大雪墙上,龙飞凤舞写着一句话。可惜我不识书法。不能完全看懂,只是看一“吴”字,可能是一姓吴的文人,被流放于此,感于冰天雪地,感于罪人之身,感于妻离子散的依据感叹之言吧!回家后,我仔细翻阅余的散文,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吴兆骞,清代康熙时期的人士,被流放宁古塔,而其好友顾贞观紧所能,倾囊而出救出吴兆骞。余氏查阅大量的史料,得出结论: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感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深刻关联。
我不知道他的结论是否准确,但总是隐隐感觉历史的遗风总有它一脉相承的道理吧。在灵动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生命传承的力量。虽然我对流放的土地不甚了解,虽然我对流放的文人不甚了解,但是我懂得这片土地的博大,它总是敞开胸襟,接纳一切投奔而来的人们,无论他们是被迫的,还是被生活所迫的。
今天的东北,问起人们的籍贯,你总能得到丰富多彩的答案。谁能否认蛮荒之地的热情呢?踏上这片土地,你会感受到那款款深情的。东北风刮过文坛,不正是以东北人的幽默浩清征服国人的吗?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流放的土地》一点感悟。耳畔萦绕着《我爱你塞北的雪那动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生于这片多情的土地,尽管它还落后,但它永远是古老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2
冬季寒风凛凛的夜晚,世俗的喧嚣被吹散,在黯淡的灯光下,见到这般滋润蕴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默默端坐。夜雨的诗意中,心里泛起一阵阵涟漪。轻轻地触摸这泛黄的纸张,我踏上别样的旅程,有着文字这般安静的旅伴。 “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家眷,朝着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苏东坡沦落至此境地的原因,就是陷入了被称为“乌台诗案”的案件中。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写信给皇帝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都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而这些言论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后,苏东坡就被定了罪。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的国土上,绳子捆绑着一位伟大诗人。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苏东坡全部遭遇不知半点起因,怕连累亲朋好友,几度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但如果成了,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文明的脆弱性就在这里,一步之差就会全盘改易。而把文明的代表者逼到这一步之差境地的竟是一群小人。
一群小人能做成如此大事,只能归功于中国当时的国情——小人居多,嫉妒心理无处不在,朝廷内更不用说,君王没有过人的胆识,不能明察秋毫,轻易听信小人之言。“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苏东坡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他曾写信给李常来表达此时的感受,但刚写了几句又加上一句“此信看后烧毁”。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
苏东坡无情地剥夺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目的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渐渐回归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走走止止,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渗入了笔墨之中。
历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着我,感染着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实则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而今天,我要抛弃所有的忧伤和疑虑,踏着文化的脚印,去追逐无尽的潮水和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每一次留驻都将是新的出发。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3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前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似乎对此情有独钟。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
他说:“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
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可以逆转吗?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他会做什么?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他又会做些什么来?至于一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我想那些坟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
而那些把古代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晚霞升起来了,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有扁长的头,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从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无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关于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 篇14
文化是什么?以前我是不太喜欢思考这些久远、深重的东西,但这次拜读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文化苦旅》一书才深有体会。
全书包括“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手法,体裁,阅读视域是不尽相同的,但每个部分却都能流露出书香味,描绘出人文味,传达出情怀味,这是令我这个晚辈后生所深深迷恋的,深深敬佩的,深深感动的。
文化不是传统,或者说是不等于传统,它是表现在每个国家上,体现在每个民族中,深铸在每个灵魂里的。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它“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洗且泣”。书中的“文化”所谈论的是“中华文明”,但又不止于“中华文明”,而余秋雨老师又相信“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总是出自无字的旷野”,于是为寻找,为探索,为重拾那些被丢失,被掩埋,被遗忘的文化,那些在塔里,在井中,在雪下蕴藏千年的故事,他出发了!
旅行是苦的,但更苦的是创造。历史创造出文化,时间孕育了文明,也许是因为历史创造出了文化,使它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甚至不讲道理,但好在文化不会因为人类的一点错误而抛弃人类,不会在人类丧失自信力的时候否决人类,这是身为“人”的我们的一点庆幸。但只是一点,因为文化很脆弱。它于历史中诞生,却不只是依附于历史,它是由人类与自然共同缔造,共同铸成。但自然却比历史更漠然,它的冷眼,连地球都不寒而栗。所以说,人类真正能靠的只有人类自己,只有靠自己才可以守住文化的'根脉。但凡事都有正反,人类之中也有险恶的,他们被欲望,名利,权位蒙蔽,拿起“棍子”,把文化套上了自己想要的“帽子”,使文化呼吸急促,胸闷气短,日渐衰弱。我们当然不可以与其同流合污,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坚守文化,传承文化,在无声中改变那种漠然。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书中的话总是令我潸然泪下。悲,为历史而悲,但更多的是幸,为文化而庆幸。那些“强者雄姿”多是雄心壮志的文化新兴者,而“凄怨灵魂”则代表文化守护者,这可能从表象来看是对文化的摧残,但我认为从深处细观会有所明悟,这实质上是文化的升华,是文化的进化,这实在令人庆幸,毕竟,它的枝叶可能会在不同朝代而有所更替,时光流转之中都被修剪,被摇曳,但是,它的根基仍然稳固具在,非但没有因为那暂时的动荡而烧毁,挖掘,砍裂,反而更加庞大,更加强壮,更加充满生机!
历史可能沉默,或许漠然,但它不会忘记,那埋藏已久的文明,那悠久绵延的文化,因为它的根就在那,只等我们来寻!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1-06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2-10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1-23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4-19
《文化苦旅》读后感04-13
文化苦旅读后感01-07
《文化苦旅》读后感06-12
经典《文化苦旅》读后感09-22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2-23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