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江月》有感

时间:2023-12-26 08:20:55
  • 相关推荐
读《西江月》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西江月》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西江月》有感1

  读着辛弃疾的《西江月》,我眼前忽见金光四射,等我有知觉时,自己已来到了诗中。

  半夜,参天大树的枝上排着几只雀儿。忽然,像蹦出来似的,月亮将她的`脸探出了树梢。她惊动了雀儿,它们如黑影,化在夜幕中了,送来一缕缕清风,伴着几阵蝉鸣。在一块田间,小麦裹在黑夜里摇动着,说着梦话。在这黑海边,一座茅屋亮着温暖的光,房中的人在谈着丰收之年的喜悦。田中几只青蛙唱着,似是在应和,似是在自顾自地高歌。

  诗人就站在近旁。他飘飞的白衣上挂满了沧桑,犹豫的脸上写满了壮怀激荡。他走到一群绵延起伏的山前,下起了寥落的雨滴。诗人伸出手,凝视着雨滴亲吻着他手心,往泥土去了。人生就只能到此了吗?诗人叹着气,抬眼望去,调皮的星星隔着天空对他眨眼。它们是属于没有忧愁的国度吧,它们不知道我的忧思——没有人知道。良久,他又前行了,过了一座黑色的桥,下面流水唱着愁歌。也许此刻诗人唯一的快乐,就是那茅店如家般熟悉,依偎着土地庙边的林子。诗人似乎要开口吟诵……

  我正欲开口,只觉彷徨迷离,又回到现实中。诗人在困境中所依的,不是朝廷的“辉煌”,而是田园风光,是自然——我们心灵的归宿。

读《西江月》有感2

  宋·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朱敦儒说:世事短暂,如春梦一般转眼即逝。人情淡薄,就如秋天朗空上的薄云。世事都是如此,我们不要计较自己的辛勤劳苦,万事本来已经命中注定的。

  面对挫折与不顺,很多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或预期,人就容易自我怀疑。比起因别人的评价而低落的小波澜,过度自省和自我不认同才是滔天巨浪。自己的内心在撕扯,是无声折磨,还是早点和自己和解比较好。

  图片

  当你因怀疑自我而焦虑时,你要知道人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没人能预测结局,我们能做的`就是过好当下,与自己达成和解。

  与其自我怀疑,不如整理好心情,重新出发,相信,下一次,你能做得更好。放空自己,吃一顿好吃的,和家人共处,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然后,再回来面对焦虑,你会发现,你虽然焦虑,但是,你会感觉到世界还是美好的,人生还是有希望的。

  静下来,慢下来细数过去,规划未来。在当下的抗疫战争中我们彼此做好自己角色应尽的职责,做好对待每个人的对应角色,心有阳光传播正能量,既然改变不了世界就要想办法融入,面对此时困境的不是我们一个人,万般皆苦,唯有自渡。

  愿你成为自己的光,朝着微光的方向走,度过漫漫长夜,苦尽甘来。

读《西江月》有感3

  《西江月》中讲了两个关于医生的段子。

  一是镇长张虚白劝吴远成出仕大西朝,吴远成婉拒,并自嘲道:“我听说有个人从小习武,一日出门后被两个流氓打得屁滚尿流,回家后就弃武从文,结果九试不第。于是弃文从医,终于学有所成,为自己拟一奇方,服后立毙。”

  二是杀人魔王张献忠患头痛,名医陈士奇治之无效,张献忠说道:“我听说有个善人得了风症,阎王爷想替他找一个好大夫,就派夜叉晚上去寻找门前没有枉死鬼的医馆。夜叉找了一晚上,家家医馆门口都大鬼小鬼成群结队,眼看天快亮了,终于发现一家医馆门口只有一个小鬼。夜叉赶紧上前去问个究竟。小鬼说这个医生昨天刚开业,就看了我一个病人。可见天下医生,几人不该死?阎王爷不好意思动手,我来替天行道。”

  于是斩杀众御医。而正是吴远成拒绝出仕,偏安江湖之远,方才躲过了屠杀。

  作者又借镇长张虚白之口,说出了做医生的'真意。

  “医乃神圣之业,非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者也。医之人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能行救人利物之心者,莫如良医。果能为良医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民之厄,中以保身长年。在下而能及小大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有之也。医者,为生民立命也。”

  医生这个职业,不是分数不够,就业无门,才选择的。当医生的人有自己前世的因缘,须得制心一处,穷究医理,博览群书,才可以说有当医生的资格。要想践行救人助他的心,没有比做一个好医生更合适的。如果真的可以做良医,可以报亲恩,救苦难,也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一个大医,能够守护一方百姓。

  吴远成在书中的际遇,让我想起《源梦记》的结尾,“地藏王菩萨说道:‘太乙天尊执掌天符,定人生死命格,送入地府,众生依此投胎。此番你投胎人间,我请太乙天尊引天医星入你命格……’《命理通鉴》云:“天医拱照,可作良医。”

  天医受命于天,掌管疾病之事。我们虽是小医,只要心念不散,自可借力于天,在模糊不清的命运里找到方向。《西江月》作为吴雄志先生系列小说里最精彩的一部,给了我很多共鸣和感动,希望大家都能有缘读到。

读《西江月》有感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起来,让我回味无穷。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我仿佛看见了天边的一轮明月升上了树梢,却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晚风仿佛唤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好一个“喜鹊鸣蝉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仿佛一切就在眼前,人们一边闻着稻花香,一边谈论着丰收的`年景,周围伴着蛙叫声,这些青蛙似乎也在说唱着丰收年。好一个“稻蛙丰年图”!从词中我可以读出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疾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又一个美丽的画面又浮现在我脑海中。稀疏的星星刚刚挂上天空,山前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真美呀,好一个“疏星小雨图”。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就好像山路一转,立刻出现了熟悉的小桥、溪水和人家。好一个“小桥溪水图”。让我不禁想到了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15年,过着退隐的生活,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一首,我最喜欢这首诗词,因为它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十分优美,画面感很强。

【读《西江月》有感】相关文章:

西江月作文05-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改写作文02-04

读《窃读记》有感12-30

读窃读记有感05-03

读《窃读记》有感(精品)09-16

读《窃读记》有感[优]09-16

【合集】读《窃读记》有感10-07

读《窃读记》有感[精品]09-28

读《窃读记》有感[精华]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