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时间:2024-01-13 09:26:04
【热门】《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安的荔枝》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这个故事与岭南有关,与荔枝有关,所以引起了我的兴趣。

  作者马伯庸把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用周德文式的视角演绎和阐述出来。这种方法很亲切,让我更快地融入到故事里,获得了酣畅的阅读体验。

  周德文,是作者在写《显微镜下的大明》时查阅徽州文书时关注到的一个明朝基层小吏,与本书中的主人公李善德担任的荔枝史差不多。永乐七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于是强迁一批富户负责催办钱粮、采购建材,支持建设。周德文便是其中之一,最后由于东奔西走太过辛劳而病死。之前追了张若昀主演的短剧《显微镜下的大明》,主要是讲一桩源于一府一县甚至一村的人丁丝绢案,逐渐牵扯出各方利益相关者,百姓利益、商业利益以及政治利益之间的周旋博弈,而其中涌现出的小人物置身其中又是如何维护自己所关心的。所以“周德文式”应该是以一个小人物的双眼审视历史中的大事件,作者想刻画史书中不太关注的普通人,想结合底层的呐喊完整地呈现中国古代政治,传达更真实的规律,也启示着伟大的背后离不开劳动者的苦难艰辛。

  再说回《长安的荔枝》,在唐朝想要从广州运送一批新鲜荔枝到西安,这个不可能的任务被官员们踢皮球,无人敢接。上林署小吏李善德汲汲营营半生,本为妻儿在长安新置了房产想过安稳的日子,却被人设计担任了荔枝史。在好友杜甫和韩洄的安慰和鼓励下前往岭南拼死一试,在面对岭南以及长安和沿路各级官府的责难与荔枝物性与运送路线、人力、物资等难题中,李善德一次次陷入绝望,又一次次打破死局,寻得生机,最终仅剩一骑两瓮,荔枝成功在贵妃诞辰送入长安。而他为提前排查沿路隐患,早六日便等待在城外石碑中,眼见成功在即,他并没有心生喜悦,而是因为这一路失去的好友,看过的疾苦,耗费的人马而感到疲惫、厌恶。之后他并没有像之前想象的继续担任每年的荔枝史继续克扣百姓、劳民伤财,从而仕途无量。而是公然与右相杨国忠对立,直抒胸臆。最后在高力士“巧计”下才免受斧钺之诛,流放岭南。

  虽然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作者给了李善德一个好的结局。他终于可以守诺为侗人阿僮姑娘带去长安的酒,偿还经略府多砍她的荔枝树以求得原谅,给一直资助他却无奈失信而滋生误会的胡商苏谅道歉,为守护他的林邑奴仆刻碑,最主要的是避过了安史之乱,得以居家平安度日,可谓守住了本心,无愧于“善德”。

  作者在历史事件和人物框架下构造了一个荒谬而精彩的故事。书中有趣的地方不止李善德运送荔枝的奇思妙想和曲折经历,由荔枝引发的官场现形记和社畜打工记同样令人拍手叫绝。文中的暗讽的语言、诗词“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长安到岭南沿途的山川风物等细节考究、贴切,增加了真实感。我想,以后五六月吃荔枝的时候,不只是想起那句诗,更想起了这个具象的故事,想起了马伯庸笔下的李善德。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相关文章: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01-08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01-10

长安的荔枝读后感集合11-19

荔枝的作文11-27

荔枝的作文12-24

荔枝颂作文06-10

描写荔枝的好句01-23

荔枝小学作文02-05

荔枝优秀作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