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碗少年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这是一篇算不上书评的文章,顶多就像小学时代老师布置的读后感。毕竟这本书也只是偶然之间与好友聊天,他说最近在看刘震云一本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对于刘震云早些年有所耳闻,但他的书我倒还没读过。毕竟我这种伪知识份子,上次看的一本书是去年买的蔡崇达的《命运》而且只看了一半左右。好友说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神作,值得一看,而且非常的幽默风趣。关于幽默和风趣的写法,激起了我想看的欲望。因为印象中的震云兄,在早期看过锵锵三人行中,马未都给他评价过,会挖坑,套话一套一套的。还有就是在《向往的生活》中他的风趣表述,对于他的了解,我也就仅此而已。
小说时间节点应该是在六七年代,在从河南延津卖豆腐家的杨百顺开始写起。震云兄一贯的写法,市井小民的日常琐事。但这部小说的人物编排和布置,那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你会看到各种人物,赶车的老马,铁匠老李,剃头老裴,传教士老詹,县长老韩等等数不胜数的人物一个一个出现,而且不怎么带名,以老加姓,全书足足有三百多号人物。震云兄用极为简短的话语,从杨百顺不卖豆腐与老杨闹别扭,离家出走,去学剃头,去学杀猪,去做破竹,去染布,去做传道士,给县镇府种菜,去做馒头这一路走来,把旁系人物一个接着一个带了出来,数量之多,给人都绕晕了。我读到全书一半页数的时候,一度没有读出什么精髓和味道出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文学素养是不是不够,毕竟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怎么让我读出了一种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到本书的下半部分,牛爱国之母曹青娥的出现,此人就是当年杨百顺与吴香香的养女,巧玲。看到这,我有点惊呼,我去!链接上了,这长达10万多字的故事之后,另一个故事的开始,这个人物链接上了,至此我觉得后面应该开始有高潮了。本书的后半部分写的牛爱国,从人物关系上,应该算是杨百顺的孙子辈。牛爱国本是一个当过兵会开汽车的司机,因老婆给他带了绿帽子,心里觉得烦,驱车到处找以前知心朋友诉说烦扰,一路辗转,看到这我不由得再次惊呼,这不就是一个轮回嘛,当年他爷爷杨百顺,也是因为吴香香给他带了绿帽子,迫于伦理压力,带着养女巧玲假装到处找,结果丢失了养女,下半生到处漂泊寻找养女。牛爱国后因母亲去世,看见一封信,想起母亲一些话,便想替母亲寻根从山西又驱车前往延津,这一出一进延津却述说了三代人的人生。但至此故事来以老宋打电话叫牛爱国回去,牛爱国说:“不,得找。”剧终了。
看完全书,我好像是懂非懂,感觉读懂了什么,但又感觉好像没品味到这书的精髓。关于刘氏幽默手法,是有感触到一些,他长篇幅的续写底层人物的生活,但却没有让人联想到苦字,反而觉得有趣,杨百顺从卖豆腐到最后做馒头,这一路的坎坷,反让人觉得都轻描淡写,曾让我一度有种念头,你小子下份职业是要做啥。关于书中人物,我觉得杨百顺弟弟杨百利的“喷空”模式生活,倒是让我几分感概,所谓喷空,类似于侃大山,唠嗑,吹大炮。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可以整日找人喷空。还有另外一个人物不由得令我敬佩,就是传教士老詹。他用尽了一生在延津传教,至死只收了八个门徒。更为讽刺的是,一个天主教门徒最后潦倒到蜗居在一个破旧的佛堂庙里,用上香求菩萨保佑他多收几个徒弟。但老詹确实是有信仰的,或许说他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因为死后留给了杨百顺的遗物里,还有那一张自己绘制的天主教堂的建筑图。
关于书中的至理名言,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句“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这句话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牛爱国被带绿帽子后,心烦意乱。回家后,母亲曹青娥对他说。第二次出现是牛爱国辗转多次寻爱无果,最后想找回之前的姘头章楚红,她的好友就跟他说。而这第二次的语境出现了这句话,令我当时醍醐灌顶般,为之虎躯一震,纵观全书,从杨百顺到牛爱国内心的不安烦躁多是产生于纠缠于过去,而没放眼于未来,书中人物亦如此,我们的生活也好像就是这样。
最后,令我最无法感同身受的当属本书的精髓了。网评称之为这是这是中国史最具代表性的描述百年孤独之书。可能是年纪和阅历不够,没有读出这孤独感来。书中的杨百顺为了寻个能说话的人,四处走访。牛爱国为了能找到能倾诉的人,到处奔波。就像书中所说的:“世上最难吃的是屎,最难寻的是人,能说得到一块的人。”或许因为那时候,车马慢,寻人说话的方式也单一。如今网络世界的快速便捷,到处可“喷空”。但我写到至此之时,仿佛也有种孤独感,试问当下各位有多少人可找到可述说内心苦闷的人。有多少言不由衷,或词到语穷。或许被贴上诉苦是不成熟的表现,又或许是被惯性思维带着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
小说草草结尾,这可能也是作者想留给读者一些空白。关于这点,可能需要在过个十年二刷此书,应该会有更不一样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