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

时间:2024-02-20 07:51:17
  • 相关推荐
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近,读俞敏洪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收获颇多。你会觉得有些人,他们拥有的那些品质,必成大器。

  俞敏洪,他的一生也堪称传奇。他考了三年才考上北大,进入北大以后,他又得了肺结核,住院住了一年,在这一年中,他从未停止过学习,读了两三百本书,背了一万多个单词。这也为他日后创办新东方奠定了基础。

  毕业后,他本来是在北大当老师,一个月120元的工资,他看着周围的人都出国留学,也动了这个念头,而这微薄的薪水根本负担不了他出国的费用。所以他出去给人教托福考试,兼职赚钱,而这个事情被学校发现了,最终被记过处分了。阴差阳错之下,他出去办了出国英语培训班,这才有了新东方。一切看似被逼无奈,却又似命中注定。

  在新东方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创始人因为热爱和坚持,让一家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励志故事。俞敏洪身上真的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了。

  最开始没有新东方,只有出国的培训班。为了节省成本,他没有招人,所有事情全部亲力亲为,所有的课程也都是他自己做老师,他让自己成为了那个最专业的人。所有的学生,开始都是因为他去报的这个培训班。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打造了一个个人的IP嘛。

  虽然时代的叫法不一样了,但是底层逻辑却没有变。那就是用口碑去营销和影响周围的人,这才是长远之计,也是立足之本。

  因为他自己做老师,不用给自己发工资,所以,他可以专注的把一件事做好,而不是需要快速的获利。他可以厚积薄发,而不是欲速则不达。

  其次,俞敏洪是一个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永远把个人利益置于公司利益之后的人。当新东方发展起来,面临改革的时候,创始团队觉得俞敏洪是个农民,嫌弃他太土,把他从董事长,总裁的位置上撵下来了。而他,却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更没有与公司反目成仇。

  因为热爱,他只想让新东方发展的更好。在他的心中,如果新东方需要他的离开才能发展的更好,那他可以舍弃自己的利益,只为公司的前途。这是一种怎样的格局和心胸!反观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置自身利益于不顾的境界呢?!

  在他离开新东方董事会的那两年,他也从未停止过学习。因为想要把新东方做上市,而这一群只会办学校的人却毫无资本市场的认知。正因为有了这段闲暇的时光,他开始好好的精进了自己的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读了很多专业的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差不多自学了半个MBA。最后,当他再次被请回来以后,才能够顺利地带领新东方成功的在纽交所上市。从落魄出走,到华丽归来,他做到了。

  我一直觉得,读书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最简单的方式之一。而那些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的人,一定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结果我们无法预知,只有管理好过程,相信好的结果定会顺其自然。

  以前不理解的那些事,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渐渐的都懂了。在这个无常的世界,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尽人事,听天命”了。保持初衷,持续学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上天会眷顾那些善良而坚持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