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

时间:2024-05-16 09:52:47
曾国藩读后感(精选)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曾国藩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曾国藩读后感1

  最早把这本书列到必读清单里面,是受到白岩松的影响,白岩松的一段话令我非常好奇。他说:“在《曾国藩》这套书里头,让我看到了最为复杂的人性,有让我最为尊敬的曾国藩,有在文化上非常大家的曾国藩,也有钻牛角尖的曾国藩,在一个人的身上,人性竟然如此复杂,让我对人,对人性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因为我也想了解一下,人性到底是怎么一个复杂法?

  读完《曾国藩传》,对我启发最深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曾国藩的“笨功夫”和“死磕”精神。他通过超人的努力,走通了科举之路,曾国藩本人的天资连一般都谈不上,更不用说聪慧,秀才就考了7次才考上,他一生做事从来不绕弯子,不走捷径,总是按照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最扎实彻底的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做人讲究“拙诚”,不玩心眼。他带兵,讲究“结硬寨,打呆仗”,从不依靠奇谋诡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逻辑思维创始人罗胖每天以60秒死磕自己,我们很多007学员,都是以日更来死磕自己。

  吴军说“人的成就,都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而在于结了多少次尾”。我们通常定计划容易,开头也很多。但能够有恒心的,有始有终的,做完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愿意下笨功夫,不愿意死磕到底,所以你就只有开头,没有结果。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智商。自己也是没有恒心毅力的人,所以才加入007,来死磕自己。

  二是:曾国藩善于自省。年轻时,曾国藩也有很多缺点和毛病,并且知识面很窄,眼界见识也不高,他通过写日记天天自省,高度自律,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再一次证明了人的能力和自我要求是密切相关的,官场的失利也让他痛定思痛。写信给各位好朋友,让大家给他多提意见,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教训。自己来了一场中年变革,为后面的事业奠定了基石。

  我看得到上的朋友以及我们007的战友,很多人坚持冥想,也都是善于自省的人,自己也在坚持写“”每天三件事”,里面有一个小确幸,让我提升了自己对生活的幸福感,还有个昨日收获,让我反省了自己很多需要改进的缺点。

  曾国藩也是在自省中了解了人性的复杂,明白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行事过于放荡的人,表面上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真正的强者,都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最后曾国藩用诱之以名,拢之以利,网络天下英才,扩大巩固湘军,完成了他的“中年变法”。

  对这一点我感触最深,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也一直是曾国藩说那个方刚之人,做什么就凭着自己的.直性子,自以为是的观点。在工作上,不喜欢公司那些讨好领导的人,觉得任何时候以实力说话,以至于在职场中一直磕磕碰碰。在家里,也是暴脾气,和家人有事商量一言不合,就脸红脖子粗,说话声音也很大,方刚之气溢于颜表,很多时候,也让家人心理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是:曾国藩对于诋毁自己,谩骂自己的人态度。

  文中说到了他和左宗棠的恩怨情仇。左宗棠每见一个人都要谈论他与曾国藩的前前后后,然后每次谈论都必大骂曾国藩。跟部下,朋友吃饭也是顿顿破口大骂他。

  对于左宗堂的不断攻击,他做出的反应是,第一,要求朋友们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避免火上浇油,反而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

  第二,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回答。

  每次都有人听不下去了,告诉他左宗堂是如何骂他的时候,曾国藩都是不温不火,你可以说他达观,也可以说他淡然,也可以说他幽默,他相信自己的拙诚,终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费精力与左宗棠争这些口舌。

  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很多时候,做不到这么坦然。对别人的辱骂,误解,我们总是要和他辩一个高低,争下这口气,更有甚至还会撕破脸。

  最后,以曾国藩家书中,本人最喜欢的金句作为结束语自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读后感2

  很早就听说曾国藩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一直想读些他的传记,但是每次去图书馆看到厚厚的一本就放弃了,这次下定决心要读一下了,这篇文章记录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本以为他会如很多古时的知名人士一样聪明顺利的,其实却恰恰相反,在他之前曾家没有出过一个当官的,父亲也是在四十多岁才考中了举人,曾国藩也是屡考不中,但是他却没有放弃,继续埋头苦学,终于在失败几次后考中了举人,而且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猛然开窍一路开挂似的直到考中进士,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偶然,父亲直到考中举人之前,每年考试都翻山越岭必定参加,屡败屡战。这种锲尔不舍的精神也对曾国藩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而且父亲教育的方法也不太合理,就是让他死记硬背,这就造就了他学习踏实的性格。他也总是被人说过于笨拙,既然知道自己比常人笨,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而且还在前几次考试失败中分析原因,终于获得了学习的门路。读这一部分让我初识了曾国藩,他并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在大家的眼中他属于笨笨的孩子,但是他却相信勤能补拙,别人下一分功夫,他就要下十分功夫。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但是也并没有气馁,从失败中找原因,最终成为曾家第一个登第的人。

  等他到达翰林院后发现有智慧有学问的人很多,这种情况和我当时刚刚考上重点高中的情况多像啊,但是曾国藩却决定继续学习各种知识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努力的追赶上,想想我那时候却努力了一两下觉得费力就放弃了,想想真的是后悔啊,我如果当时也继续努力也不至于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读书有时候就会读到自己的影子。曾国藩真正的做到了“日必三省吾身”,养成了每天记日记的习惯,反省自己当天的`言行是否得当,每日读书写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受命于咸丰在湖南管理军队,在管理军队的过程中他反思以往军队的陋习,建了一支人人相系的军队,最终湘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如果没有曾国藩说不定中国真的就被太平军给毁坏了。

  整本书看下来,感慨于曾国藩对国家的尽心皆力,他的一生都是在为国家鞠躬尽瘁,幸好他没有看到清朝的灭亡,否则我想他真的会心有遗憾的。我们应该学习曾国藩在学习上的孜孜不倦,还有他对一件事的剖析能力,做一件事前后要勤于思考,平时做好准备,如果失败了也要在其中寻找经验。无论在别人眼里怎么看你,自己要做对得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问心无愧。

  学习也是需要坚持下去的,自律!

曾国藩读后感3

  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很高。

  他出生平凡,资质平平,身体素质也不好,一生与多种疾病相伴,除此之外他性格中也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浮躁,坐不住,爱闲逛串门;为人傲慢,修养不好,经常和人发生冲突;还有虚伪,顺着人情说好话;还有一个大多男人都有的嗜好,爱看美女;总之长于湖南乡下的曾国藩,身上的缺点比优点多得多。

  曾国藩意识到自身最大的缺陷就是笨,笨到什么程度呢?曾国藩和父亲第六次并肩去考秀才(这是他父亲第十七次踏入考场)而曾国藩也考了将近十年,这对父子的赶考经历在湖南湘乡都已经“出名”了,成为了乡人的笑柄。然而这一次,他父亲考中了,曾国藩还是落榜了,不仅如此,他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考卷被当成反面典型: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悬牌批责”相当于在全省示众,这下曾国藩不仅在湖南湘乡出了名,还在全省出了名,这次对曾国藩的刺激也是极大的,他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找出屡战屡败的原因。

  虽然,曾国藩有着雄心壮志,但上天赐予了他一个不相匹配的大脑。解决自己的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他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那么只要从这方面去下功夫就可以了。道光30年,曾国藩再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一次,曾国藩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静坐思考半小时,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果然,这一次曾国藩摸对了考场作文的门路,中了秀才,一雪前耻。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他又中了举人,最后曾国藩一路考进了翰林院。

  考学之路的不顺利也是曾国藩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从小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特点,曾国藩的`仕途之路也并不顺利,一没背景,二没靠山,只能靠自己苦心经营,但正是因为有之前的这些经历,他面对将来的困难也并没有那么脆弱,一次一次从磨难中站起来,最终到达自己人生的巅峰。另外一点,曾国藩知识自己天资并不高,作为一个笨人,他发现下本功夫有下本功夫的好处。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失败比赢的次数要多得多,因此,“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道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漏死角。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就是走不远。

  可见,在人成长的道路上,一定的挫折教育是必须的,不然长大了也是颗玻璃心,遇到点事儿就不堪一击。另外,做事要有脚踏实地的态度,凡是不要想着耍小聪明,走捷径,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去做事,也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更不可能把事情做的圆满。

曾国藩读后感4

  近来读曾国藩传记类书籍,很敬佩这位晚清名臣对世事的练达,对天下大势的预判。时势造英雄,没有太平天国之乱,晚清不会出曾国藩,就不会有所谓的“中兴”之论。历史向来很轻佻,玩笑间就把这人间的家国天下给弄的面目全非。

  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曾国藩之论可谓确实。太平天国14年,乱了中华半壁江山,异端邪说、残酷屠戮,有清以来最大的国乱之殇。时至18世纪末,全球文明方兴未艾之际,中华民族却遭受如此惨遇,不能不说文明之颓,民族之祸以此为甚。

  曾国藩忠君之论固然习自千年儒学之教化,然放眼当时的世界,实在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太平天国之逆正是这些自谓大儒的儒学大家教化的结果。儒学眼里有君,权力之下养儒独权。儒学最终异化成上位之工具,权力之势下赏玩儿的优伶戏子。有国学大师如今讲国学,还在字挑句论、旁征博论的赞赏祖宗的英明伟大,殊不知就算一个黄口小儿,集20xx年之时间,话语留存也能摘出几句人话来。儒学之祸,异端邪说在先,才会有太平天国愚民造祸于后。

  儒学之惨剧于中华民族实在是千年大殇,扼杀了文明的萌芽,终于让文明胎死腹中,错过了与世俱进的文明巨流,惨遭世界淘汰,羸弱屈辱达一个世纪之久,时到如今余祸不断。笔者对当今的国学热很是反感,循经导轨,翻古引今,实在是文明之世的逆流。如果我们自诩的国学大家们,能够看清如今的文明发展大势,不再故纸堆里找出路,然后引经据典的指导今世,中华民族或许会发展的更好。

  儒学之妖在于傍权为美,一个个软骨头教化出来的东西,实在是愚昧的妖孽。时到如今,中国还没有一个学识大家,能够研究透自17世纪以来,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和未来发展的大势。动辄还以几千年所谓的文明自居,简直是愚昧至极。

  曾国藩之遇,是机遇弄人,时势造势。于晚清则幸甚,于民族也是一种幸甚。败颓相比,历史总算对中华民族不薄,选了一个相对轻一点的。然,假如没有太平天国之祸,就不会有曾国藩之遇,文明东进,历史或许改写。历史没有假如,也不会有假如。曾国藩之后,戊戌变法之败,孙氏党国登场,中华民族还是没有赶上文明发展的大潮,往邪路一路远奔。

  同治六年(1867)六月二十日,亦即太平天国灭亡三年之后,所谓“中兴将帅”之首的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曾作推心置腹的长夜之谈。言及晚清之势,曾曰:“京中来人所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袴。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赵曰:“天下治安统一久矣,势必驯至分剖。然主德素重,风气未开,若非抽心一烂,则土崩瓦解之势不成。以烈度之,异日之祸必根本颠仆,而后九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曰:“本朝主德正,或不至此。”赵曰:“主德正矣,而食报已不为不厚。国初创业太易,诛戮太重,所以有天下者太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曾国藩哀叹道:“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社之陨。”

  曾国藩之哀实其所幸,一代抱忠大儒,功业与主同腐,也算得偿所愿。此番谈话后,不出赵烈文所料,45年后清亡。国乱也果不出赵烈文所言。曾国藩的宗社之陨却也不是民族之福,可见历史的规律与文明发展相辅相成,岂儒学之能为?

曾国藩读后感5

  昨天才拿到《曾国藩传》就迫不及待地读了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曾国藩及其家族如何通过科举之路一步步踏上从政道路并实现阶级跨越的。

  从本章节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原生家庭虽然小有富庶但并非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甚至前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他并非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或官二代,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脱颖而出,进了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知识分子的精英中的精英阶层。总结来看,我认为曾国藩能够成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重视教育。从第一章可以看出,从曾国藩的爷爷辈就非常重视教育,不惜花重金培养曾国藩的父亲和曾国藩本人。本来祖父是想培养父亲的,可惜父亲多年不能中取,祖父就是不信邪,把希望放在孙子上,从小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教育,所以曾国藩在这种教育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自然文化基础和素养也不差。

  二、继承了家庭的优良传统精神—锲而不舍。我们读第一章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父亲多次科考,多次不中。考了好多年,终于在40多岁才榜上提名。而曾国藩本人也考了好多次才考上秀才。父子俩的.这种成绩成了当地乡亲的笑话,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曾氏家族追求金榜题名的梦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梦想,一步步锲而不舍地向梦想迈进。终于父子俩都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或大或小的金榜题名之梦。而能带着他们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们家的家族精神——锲而不舍。曾国藩回忆,他的祖父有“三不信”,不信风水,不信医生,不信和尚,只信人定胜天。我想翻译过来,就是对梦想的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

  三是善于从失败教训中分析原因和总结。通读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发现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失败的次数其实还是得挺多的,但是有一次的失败开启了曾国藩的人生拐点。那就是他的父亲中秀才,而他却名落孙山,还被当成反面典型进行通报,批评他的文章写得文理不通,相当于现在说的语句不通,结构混乱之类的,还是批评得相当厉害了。这件事使得曾国藩深受打击,他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文章和其他优秀的文章进行对比,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一套写文章的方法。第二年,他再次进行科考,终于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从此以后,曾国藩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可见善于从失败中找寻原因,找差距,总结经验是多么重要的事。

曾国藩读后感6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聊天,说起我的一个同学家,住的是高档小区好几百平方米的豪宅,她家的客厅都比我们整个家大好多,装修的富丽堂皇,真豪华,好羡慕。还有我的好朋友新搬了家,住的是三层楼带院子的排屋,希望啥时我也能住到她们这样的房子里。

  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相互看了看,会心地一笑。爸爸说:“还记得我给你讲历史故事,说起过晚晴中兴四大名臣都有谁吗?”我说:“记得,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爸爸说:“排第一位的是曾国藩,你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家训家规吗?”我说“想啊。”于是爸爸给我讲了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以俭持家、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金钱,亲自下厨、纺织。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留下来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的勤奋、简朴、求学、务实的家规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自己对其家规家训也一直身体力行,其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他的子女因从小受到良好家训家风的熏陶,长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爸爸说完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妈妈接着说:“家温馨就好,人生更应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样才会有幸福感。小朋友之间应该不比奢华比节俭,不比享受比勤奋。”妈妈还对我说:“女孩子要大气、有见识,做事有条理、有效率、会勤俭持家。”

  听了爸爸妈妈说的话,我想他们其实说的就是“勤”、“俭”二字。再联想到我刚看过的《浙江好家风》读本,里面讲的周氏家训“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穷困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还有周恩来说过“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的故事,以及谢杨琳的故事“我来做爸爸的手”。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想我应该把“勤、俭”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勤奋学习、努力修身、参与实践、提高本领。“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读了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曾国藩家训》(上下),感受颇深,特别是讲到曾国藩的日课十二条,每天持之以恒的践行,非常受益。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也存在比较突出的七条问题和恶习。一是抖脚;二是无事看手机;三是不善总结;四是不细心;五是不能从容;六是臆测行事;七是不耐烦。等等

  因此也制定了自己的日课七条:

  1.早起。冬春6点起床,23点前睡觉,午休1小时。

  2.专敬。一是早起后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存在差距。二是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后再做下一件事情。三是保持精神振奋。四是时刻不间断琢磨从事业务工作。五是严以自律,公私分明,时刻与自己的私心作斗争。

  3.谨言。一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及时汇报沟通。二是背后莫论人非。三是不当众批评人。

  4.保身。一是节劳。保持专注力,勿分散精力;中午午休,工作间隙运动10分钟。二是节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三是节饮食。不饮酒、不吃辣;早起一杯温水、一碗黑米粥;晚饭吃中饭一半并不吃肉;饭前喝汤。四是锻炼。早起做2次平板支撑、俯卧撑、下蹲各10个;下班后跑步30分钟及以上;每周打一次羽毛球。

  5.研文。一是每天剖析一段或一篇文章,并记录纳入知识体系。二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用手写文稿的方法检验学习成效。

  6.读书留痕。一是读书不二。二是读不懂不往下读。三是每读一次书须做读书笔记。四是每月至少读两本书,每日至少读10页,每读完一本书须写读后感。

  7.日有所获。一是用日记反省不足。二是静坐30分钟。三是完成一篇文稿、一次公务活动等较大工作量的须在日记进行总结。四是每日梳理所学,并纳入知识结构。

曾国藩读后感7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他一生勤奋读书,从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一部《曾国藩家书》让我们仰望到曾国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灵世界,感触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深层积淀。

  对于《曾国藩家书》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语录,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生活学习之道。

  曾国藩的修身表现:为人表里一致,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方向。他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用知识充实自己,为自己的事业储备,力量。

  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弟弟们要好好读书,认真研究学问。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在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

  曾国藩的这些书信中富有的教育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曾国藩读后感8

  我素来喜欢读历史小说,既是史实,又比史实有趣。在写得好的历史小说中,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是其中一部。

  记得二十年前,人们就对曾国藩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样是作为政治家,历史上建功立业叱咤风云的人物数不胜数,为什么他获得了现代人特别的关注?

  回顾一下小说内容。

  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要求成功者要“内圣外王”。“内圣”是指按照圣人的标准进行人格修炼,这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曾国藩在京城做官时严格按照朱程理学修身养性,即是“内圣”。“外王”是指在外的事功要符合王道的要求,即施仁义之政,行仁义之道,建王者之业。曾国藩建立了自己的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将混乱十四年的社会重新纳入封建正轨,使东南十几省的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可谓“外王”。

  总结曾国藩的成功之道,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修身立志,储才养望。曾国藩入翰林院后,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止步于科举胜利之中,而是选择程朱理学作为修身养性的理论依据。他为自己立下了许多功课,最主要的是“诚、敬、静、谨、恒”五个字,他选择用写日记的方式促使自己每天反省,以取得心灵上的日新日日新,这也是儒家倡导的“慎独”。他储备才干,在翰林院期间,发愤苦读先辈大家之作以及治理国家的实用之书。另外,借助诗文和奏折达到培养自己声望,这些都为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咸丰二年,太平军向江南进军,东南各省陷入战乱之中。朝廷需要团练大臣。曾国藩奏请朝廷批准,在长沙建立一支1000人的大团,每天训练,成了事实上的军队。之后,他又征得朝廷同意,到衡阳扩张军力,达到18000人,由民兵市长变成了正规军队的总司令。继而,他率领这支军队,一路北上,很快打下来武汉,从此名声大噪。

  三是坚毅不拔,屡败屡战。从衡阳出师到打下武汉,再到挥师南京,一路上有朝廷的不信任,友军的不配合,军政两界的讥讽,曾国藩都忍了,他用湖南乡间的一句土话激励自己:“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一个湘军将领写报告说“屡战屡败”,他改成了“屡败屡战”,可见不一样的'意志和精神面貌。

  四是低调内敛,谦退自抑。曾国藩从武汉到南京的途中,江面上数以万计的战船上,都飘扬着“曾”字的帅字旗,曾国藩清楚这其中的负面影响。于是,他启用满人做湘军名义上的统帅,让朝廷以为,这支军队是朝廷的因而打消了不信任。打下湘军后,他反复上奏,把功劳归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于友军。他裁掉了90%的湘军,消除了朝廷的顾虑。在百废待举的时候,首先修复江南贡院,开科取士。南京城被太平天国领导了十几年,正规的科举考试停顿了十几年,因此大家都赞扬曾国藩清明。这样,即便功高震主,也还保住了平安。

  五是爱才惜才,广罗人才。曾国藩自开创湘军起由小到大,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才幕府,曾经有“第二朝廷”之称。左宗棠因自恃清高,得罪了朝廷命官,险些被朝廷杀掉,是曾国藩坚决保他使其免于杀身之祸。曾国藩到晚年着意栽培重用李鸿章,作为他事业上的接班人。他死后30年里,李鸿章掌握着中国军事、外交大权,还对老师的声名不断发扬光大。

  总结曾国藩区别于历史上其他政治家的地方,是他在建立功业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人格修炼。中国主流文化对最成功者有一个评价体系,即“立德、立功、立言”。近代曾国藩,因为注重修身而德行受到广泛赞誉;因为建立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和捻军,建立了卓越功业;因而勤奋著述,留下1000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近些年又开始广为流传,因此,曾氏被认为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曾国藩读后感9

  又笨又慢又何妨?

  ——读《曾国藩》后感

  曾国藩,晚清名臣。

  但他天生又苯又慢。

  且不说他考了七次秀才才入围,也不说他考进秀才名次之低——倒数第二,就说他背文章吧。

  那是个酷暑最热的一天,一个小偷钻进了他的卧室,躲在床底,伺机行事。当时天色已晚,很多人已就寝。曾国藩却挑灯诵书。要命的是,一篇很短的文章,他读了两个时辰都没背诵下来。当时小偷在床底热得浑身发汗,又过度紧张,几乎昏厥。又一个时辰后,曾国藩还在那里磕磕巴巴,背得短斤缺两。小偷忍无可忍,从床底滚出来,拍拍身上的尘土,朗声而诵,势如流水。末,以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就你这头脑,别读书了,种地吧。”

  曾国藩的苯和慢可想而知,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又笨又慢的人,灭了天平军,平了天下,挽救了清朝,成就大业。为什么呢?唯一的秘诀是,就是他一生坚持笨拙,不走捷径。

  他曾说:“天下任何事都不是侥幸而成。要脚踏实地,不可投机取巧。”他还颤着手,指点道:“今后要立下规矩,无论战役规模多大,指挥官必须谋定而后战,切不可蛮攻蛮打,徒伤士卒。”从此后,湘军打仗,从不主动。纵然是胜券在握时,也不主动进攻。每次和太平军对垒之后,按兵不动,诱惑太平军来攻,使其三番五次进攻,消耗气力后,抓住机会,发动全线反攻,往往一战而定。

  指挥军队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其他的了。以致左宗棠这样评价他:“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似欠火候。”他们曾经有过一段对话,但基本都是左宗棠侃侃而谈,而曾国藩如同听天外梵音。在左宗棠面前,曾国藩可不就是个蠢人。

  只是,曾国藩从考进秀才那天开始就笃信这样的信念——既然我是笨人,那将来做一切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用笨方法去做,不投机不取巧不走捷径。不断积蓄力量,那么有天总会薄发。

  正如诸葛亮,倘若没有饱读书经,又怎能在刘备三顾茅庐时大谈天下事分析地头头是道呢?正如刘备,在曹操眼前浇菜做花,韬光养晦,暗地积蓄力量,最终反败为胜。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谓万物都是日积月累而成。正如大海是无数小溪汇流而成,高山是无数砾石堆积而成。

  荀子还曾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谓坚持才能成功。水是柔弱的,长时间的`坚持却穿透坚硬的石头;绳本非尖利,长时间的坚持后却能割断木头。

  曾国藩正是以坚韧的意志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聪明人,甚至还影响了历史上后一个重要人物——李鸿章。李鸿章用同样的方法消灭了捻军——这一清朝的心腹大患。

  读《曾国藩》就像在读哲学;读曾国藩,就像在读人生。

  我想起初学跳绳时,磕磕绊绊,别的同学都能一口气跳上许多个,我却连一个都跳不过。于是,晚上,我趁着别人不注意,独自在操场练习。一个,两个------一天,两天------终于,我能连续跳几十个了,然后就是一发而不可收拾,现在飞快得很。

  我想起了学自行车。初学,我需要老爸扶着。没有他,我根本不能上车:不是倒了就是扭了。后来敢上车骑了,在老爸的扶助下,也是歪歪扭扭的,还好几次撞到墙上去。一次,两次……一天,两天……我终于可以潇洒地在风中骑着车了!“哇!”那感觉太好了,就像飞上了天。

  其实,我本一拙童!可又笨又慢又何妨?勤能补拙是良训,踏实前进是正道。

曾国藩读后感10

  暑假我阅读了唐浩明写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三部曲》,即:《血祭》《野焚》和《黑雨》,曾国藩这人有时我曾是唾弃,有时让人依靠,有时让人嗤之以鼻,有时又让人十分佩服,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不可预知的。不过,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个成就大于过错的人。

  曾国藩的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是内圣外王。他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战场上的猛将,其锲而不舍的'性清决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此外,他的文辞隽永湿润,谆谆告诫,真诚待人,同样令人钦佩。

  曾国藩待人随和,经常会耐心倾听学生提问,这个不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曾国藩三部曲读后感范文400字默认。而且他为官清廉,一生都没有贪得钱财,深受文人学者好评。

  曾是一个永远无法理解的人,谁也看不懂他,他是一个学者,也是个好官。也许只有那一句最中肯的评价:“曾国藩是地主阶级力最强大的人。”

曾国藩读后感11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aa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曾国藩读后感12

  曾国藩一改原来锋芒毕露的个性,时刻注意尊重他人,处理好与方方面面的关系。

  以前做事直来直去,不太讲究虚文俗套,现在注意礼仪排场;复出到长沙,他拜遍大小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县衙也亲自造访;原来对那些无用的官样文章,他不理不睬,现在每信必复;此前,他对人总是持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态,现在,努力包容那些丑陋的官场生存者,设身处地体谅他们的难处,交往时极尽拉拢抚慰之能事,必要时“啖之以厚利”。

  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再出后不久,皇帝命他率部入四川。他不愿奉命,但不公开抗旨,而是连上数折,或托词所部正攻打景德镇,无法分身,或者讲可以灭敌于湖南而不必入蜀,或托言江西、安徽当守,多方周旋,刚柔相济,终于摆脱了西上四川、客军虚寄之苦。

  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治军不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经过数十年历练,到了晚年,曾国藩已经是“老奸巨猾”了。

  曾国藩虽然掌握了官场生存的秘密,有时也使用权诈手段,但其内心操守依然分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从不含糊。

  曾国藩在晚清封疆大吏中对朝廷最忠诚,除了涉及其家族、兄弟及其利益之外,绝大多数时候,他对上对下,都贯彻了以诚相待、以拙胜巧的原则。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大事上,他一贯不计自身利害,以身报国。

曾国藩读后感13

  纵观历史,对曾国藩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褒贬说法,有的说他是“三立完人”、“中兴第一名臣”,也有的贬他说是“汉奸加卖国贼加刽子手”。读过唐浩明的《曾国藩》,我对这个湖南籍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曾国藩出生在山美水美的江南荷叶塘,从政后建湘勇、长江水师、湘军以及淮军,打败造反长毛、捻军,劳苦功劳,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南洋通商大臣兼两淮盐政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督办。

  虽然有人认为洋人在中国猖狂,无法无天至极,应该赶走。曾中堂却委曲求全,把中国人杀了,并赔偿白银。但是,当我阅读完《曾国藩》,我觉得不能简单的就此认为他为一名不合格的官员,主要原因有三点:

  他从来不收藏名贵物品,不讲排场,家居简陋,为官清廉。

  他忧国忧民,忠心清朝,建立水师和湘军,为维护祖国和平和外交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不顾个人恩怨和别人的'辱骂,处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案件,为祖国发现和培养了大批大批能干的文人武将。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如果清朝大臣都学曾国藩,中国就不会受到洋人的欺凌,历史就要被改写。

  成语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如:《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又如: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忧国爱民:忧心国家,爱护百姓。如:《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又如:先皇帝即位之初,风飞雷厉,将大有为。忧国爱民之心虽切于己,尊贤使能之道未得其人。——明·宋濂《元史·本纪第四·世祖一》

曾国藩读后感14

  治学严谨,善于学习,勤俭克己。

  从功名仕途来说,曾国藩无疑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令很多同时代的汉人甚至不少满人都望尘莫及,然而在这背后却包含了曾国藩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同辈人中,幼时的曾国藩资质算不得的,最多中等偏上,会试时倒数,差点没进翰林院,之后勉强入围。曾国藩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勤俭克己。诗词文章也一直像古人学习,专研学术的`劲头非常足,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在学术成就方面也是为同时代的名人所称颂。

  他告诫后人功课方面要“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看”即是多看多读前人优秀作品,“读”即是好的文章要大声诵读,“写”即是抄写临摹大家的书法,“作”即是多练习写文章,将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东西表达出来。

  曾国藩一直保持天天写日记,记录当天所学所思,各方面的心得体会。他很会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平时通读各种史书、经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三史》等更是反复咀嚼、研究。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一介文弱书生,为了做好统帅,通读各种兵法,熟识历大大小小各种战役的成败原因,虽然还是吃了不少败仗,很多胜利也都是手下大将们取得的,但绝对不能否认其军事才能,大多数重大军事决定都还是由这个统帅最终拍板敲定的。

  日常生活很有规律,散步、练字、读书等每日必修课都坚持。毅力也非常人能比,抽了十几年的水烟(鸦片)说戒就戒,立下每日写日记的规定后,即是临死前一天也还坚持在写。

  极擅于识人用人

  曾国藩最令人折服的便是他识人用人的本事。湘军中很多流传后世的一批大将如彭玉麟、胡林翼等都是靠曾国藩赏识提拔出来的,其中最也最令其骄傲的便是他的得意门生李鸿章。

  要说才能,曾国藩未必强于左宗棠,但在识人用人方面就却是十倍于左宗棠。曾国藩对人才的重视完全可以用求贤若渴来形容,对贤才的高规格礼遇,使得当时的人才趋之若鹜,曾国藩的幕府可谓人才济济。

  对于这点我写不出多少,我想曾国藩之所以识人如此之准,和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察人入微、擅于总结有很大关系。

曾国藩读后感15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我写的是手足情谊,今天我想讲讲曾国藩对读书的见解以及对我的影响。在“曾国藩家书”中,他曾经提到“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读完这段我只能用醍醐灌顶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感受了,同时暗暗感叹为什么我总结不出来这么精辟的见解。读书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我这里谈t的读书不是指读小说,更不是指看漫画,而是指读那些有知识,有智慧的书。通常这类书都会有些枯燥,读起来很生涩,读久了会昏昏欲睡。所以,曾国藩在书中提到读书第一要有志,吊着一口志气读书才会坚持下去。

  我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体会,几年前我去一所学校面试,因为不是研究生学历,试讲完之后校长说,“嗯,讲得不错,但是你这学历应该只适合教幼儿园的小朋友吧。”说实话,得到这样的评价我的内心是极其不服气的,虽然我的学历不高,但是我的教学经验绝对丰富。不服气也抵不过现实,灰溜溜的离开学校之后,我就暗下决心,你说我不行是因为我没有体面的学历,那我就偏要读一个体面的学历。

  凭着这口志气,我走到了今天,在教育学世界排名第九的大学读master。但是,我始终认为不应该以一个人的学历作为他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唯一标准。孔子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个人中难道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漂亮的学历背景才会成为别人的老师吗?如果一个企业只用一种标准来识人,那么在这样一个严格又统一的标准之下难免会漏掉一些真正优秀的人才。

  有点儿跑题,我们接着聊读书,关于“识“,是指着无论我们读多少书,我们都应该保持低调的态度,不要因为读了几本书,就觉得已经饱读诗书,可以指点江山了。据我观察,那些越是成功的人,越低调,越亲和,越愿意倾听。相比尚未成功的人来说,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身份放的更低。前几天我遇到我们的院长,我以为他已经不记得我了,没想到他笑眯眯的走过来问我:“粤语得不得啊?”还告诉我以后他跟我说话可以用粤语,因为他的粤语非常标准又容易理解,可以帮助我很快的掌握粤语。然后,笑咪咪的'离开了,留下受宠若惊的我在原地转圈圈。虽然我知道以后我跟院长交流的机会可能屈指可数,他也不会真的有时间教我讲粤语,可是就是这种亲和的态度和平等的姿态让我对他的印象大大加分,虽然院长大人根本不需要我给他加分啦!

  然后,我们再聊一下“恒”,“恒”就是恒心嘛。其实,做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坚持,因为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会看到坚持的结果。就例如健身,马甲线不是一天练成的,翘臀也不是几个深蹲能促成的。当然,满腹经纶也需要时间来验证,今天读一本书,明年再读一本书,注定体会不到坚持的益处。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而在坚持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障碍阻挠着我们,克服这些障碍需要靠强大的意志。

  最后,我想再聊一聊曾国藩的“不二“读书法。其实,他主要讲的是当我们读一本书的时候,需要读完这本书,然后再接着读下本书,不要一本没读完,就拿起另一本书。以前,我读书的时候会下载很多本书,然后一会儿读这本,读烦了就打开另外一本接着读,如此重复导致读了很多本都只有开始没有结尾,书中的思想也没有领悟到。因为同一时间读好几本书,每本书的精华都领略不到了,读书需要思考和反思,为了读而读的确掌握不到其中的精华。

  看完“不二”读书方法之后,我就改变了自己的读书策略,其实这样并不会降低我的阅读速度,相反还会push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相应的反思,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读书最好的状态就是会有反思,这样才会更深刻的记忆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从而达到运用的目的。不知道我讲了这么多,大家对读书的方法有没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或者你们也可以跟我分享一些读书心得,让我们一起进步嘛。

【曾国藩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国藩》读后感04-28

曾国藩读后感01-03

曾国藩句子60句精选11-23

曾国藩句子50句02-20

《曾国藩传》读后感04-22

《曾国藩全传》读后感01-23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2-03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1-21

曾国藩名人句子40句精选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