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时间:2024-05-30 18:11:44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

  记得小时候读书时,冰心笔下的小桔灯就给了我温暖、希望、光明、胜利的象征。今天,我又一次从吴非老师的笔下深深地感受到了灯的教育内涵。

  这是一本很平凡的书,书中记录了很平凡的小故事,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但温暖从一个个故事中流淌,思考从一个个案例中产生,智慧从一段段经历中生成。这六十个小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

  《窗帘钩成了精》:小信损坏窗帘,把窗帘钩掰成各种形状,丁爱平老师不仅没有生气,而是发现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再买来些窗帘钩让小信掰。智慧的老师,因势利导,奋力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孩子心中点亮了一盏灯。

  《不一样的“阿慢”》:凡事比别人慢一拍的“阿慢”,虽然慢一点,但总是能做到最好。张小兵老师无限“纵容”了他的慢,尊重、保护、发展了“阿慢”的学习个性,并启迪他在这一过程中树立自信心。每个班里都有慢的孩子,思维慢,作业慢,讲话慢,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总是最多,效果却最差,是最令老师头疼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如果我们能摒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观,承认每个孩子的差异,因材施教,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励他,给他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而不是一味追求优秀的成绩,比赛的名次,那么,你就能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这些孩子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藏族班的晚自习》:藏族班的孩子很不容易,小小年纪便要离开家乡去几千里地之外的地方学习,他们羞涩、内向却又单纯,我们应该换位思考,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小志的石榴》:一个纯真的孩子要送给老师半边石榴,竟然在手中握了整整一天,才最终散发出它的甜蜜。

  《你知道我在找你吗》:那一个个特殊的孩子,特教老师那坚忍的爱,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至少,我能和我的孩子们正常的交流。

  细细品味这一个个故事,我仿佛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我的学生,我的同事,和我这么多年教学生涯中的'小事:

  还清晰的记得,那是一个学习成绩很差的男孩子,放学后到处游荡,不是在网吧,就是在台球室,家长和老师提到他都较头痛。我曾经连续几个双休日到各游戏厅找他,带他参加了兴趣小组活动,平时多关注他,让他在课余为班级做点事情,锻炼和加强了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他,他慢慢地把兴趣转到了学习上,再也不去上网了,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对于每学年都会出现的特殊家庭的孩子,我更是付出了全身心的爱。班里有一个女同学,父母离异,与奶奶生活,性格孤僻,不愿与外界交流,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来往,从而影响到她的学习和生活。我从日记中了解到该生的情况后,多次找她谈心,邀请同学一起陪她聊天,星期天带着她和几个同学、自己的女儿一起到公园游玩,并与她的父母沟通交流,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她渐渐地开朗起来,融入了班集体,最后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当上了班干部。

  还有一个男孩子,父亲不务正业,专门帮人看守赌场和网吧,作息时间日夜颠倒,受其影响孩子也染上了不良习惯,作业基本不做,上课睡觉、下课打闹,跟老师对着干,对自己的成绩无所谓,而孩子的妈妈在家里没有地位,说不上话。我找他的父亲谈话,他父亲拉着孩子就走,劝都劝不住。他还发短信来说不让孩子读书了,反正也读不好,就跟着自己混日子吧,也能混得很好。为了这个孩子,我一次又一次的找家长谈心、讲道理,让他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我难过地流泪了:“我既然教了他,他也是我的孩子,我有权利也有义务要让他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家长感动了,后来对学校的工作非常支持和配合,孩子的成绩也直线上升。我很多年都保留着那两条短信,为的是时刻提醒自己,有的家长也是我们必须教育和帮助的对象。

  我为学生的可爱、纯真、懂事、进步而欣喜,我为老师的爱心、责任、付出、细致而感动。

  这本书成为了我们的灯,我们更应该成为学生的灯,:点亮孩子眼中的世界,点亮孩子内心的真善美,照亮他们起航的方向,增添一分他们未来的辉煌灿烂。

  我愿用我的一生,作这样一盏灯,一盏最亮的明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2

  这学期我读了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感受颇深。品读这本书中的60个教育故事,从序言到后记,让我一次次的感动。

  生命需要照亮,这种照亮首先来自自我,来自理想,来自人性的本质力量。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这种照亮更具有真实而永恒的意义。她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学生,远比所有眼前可以争取到的功利都来得长远与珍贵。这“一盏一盏的灯”,能点亮我们的记忆,点燃教育的灯芯,更能照亮学生未来的路,也是我们自己前行的动力。在这些故事中,我最爱的是《开在角落的花》。

  《开在角落的花》是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患有自闭症),她在角落被人们时常忽视,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美和爱。教育的价值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样的孩子,给他们的爱是无所不在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脚步太过匆忙,我们总在错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到了美。也许,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为何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不能像我们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其实不然,她的心里其实不需要你的怜惜。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蓝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阳光,而清清,这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能懂得欣赏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欢喜!看到这样的孩子,内心是一次的震撼!

  我班的赵艺同学是智障儿,不会写一个字(包括名字),整天用水彩笔在自己的脸上涂鸦,有时还放声的装哭,看见老师来了就用一张白毛巾一边擦眼泪一边大笑,把眼睛擦得红红的,惹得老师哭笑不得,有时把同学的本子淋湿后再撕坏,把老师用的田字格撕得不成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两个小动作让我的心灵受到震撼:一次是我用抹布抹窗台,他快速的来到我身边,“老师,我来抹。”他话没说完,我还没回过神来,我手中的抹布已经被他一把抢过,认真地抹起窗台来,()我的`心莫名的痛了一下,有多少个优秀的好孩子在我身边,对我抹窗台熟视无睹,他们玩的好开心,而赵艺这样的孩子,我不知道当时他是怎么想的,抑或他根本什么都没想,他就那样说了,并且那样做了。记得第十三周星期二,医院来我们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叫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小会议室,我班的赵艺同学在我的带领下,刚走到操场,他一看见那么多陌生人站在小会议室外面的走廊上,立即躲在我的身后拉着我的衣角,跟着我进了小会议室,健康检查的最后一项是抽血,我抚着他的肩,连声说:“不痛、不痛、不痛……一点都不痛……”他也跟着我反复着说:“不痛……不痛……”并且不断地摇着头。抽血刚一结束,我弯下腰正准备去叫他跟我一起回教室,没成想这孩子一下子站起来,说:“老师,我们走。”说完,抬脚就走出了小会议室。这一瞬间,我的心又一次感动,他居然晓得叫老师走。我在他后面慢慢吞吞的走,心里一边感动着,步子就走的慢了些。谁知他走到操场上,转头看见我走得很慢,又叫了一声“老师,走快点,跟紧我,别丢了。”说完他就放慢了脚步,真的害怕我走丢了,这个时候的我,心灵再一次震撼(其实我心里是五味杂陈),谁说智障儿没有情感?他们也有情感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极其丰富的情感,只是他们平时不容易表露,也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和认同,他们的智商不高,情商确是惊人的高。他们就像是开在角落的花朵,需要我们细心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美。面对赵艺这样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内心是一次又一次很大的促动,让我知道对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尊重,让他们在的爱的环境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不仅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其实,有时候孩子的一个举动也能够点亮老师的心灵,让每一盏灯,照亮彼此前行。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3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盲人点灯的故事。

  在漆黑的路上,一个盲人正打着灯笼前行。因为这盏灯光的照耀,夜行的人们看清了道路和方向。有人好奇地问,既然自己看不到一丝光亮,为什么还要打着灯笼呢?这位盲人说道:我在黑夜里行走,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盲人点亮的这盏灯,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更照亮了自己。

  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收录了十多个省市各学段教师的六十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一盏灯,温暖人心

  教师像什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

  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

  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

  小学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班级里有一个合唱节目,班主任袁媛要求大家统一服装,女孩子们都换上亮闪闪的七彩裙。一位女同学从来不穿裙子,其他女同学都已经换好了装,她仍然穿着那条洗的发白的牛仔裤。耐心地说服,没用;当着全班同学们发脾气,没用;将她拉到办公室逼着换,孩子无奈换上了裙子。这时袁老师惊讶地发现,女孩子的腿上有一大块黑色的胎记……合唱的时候,这个女孩是穿着牛仔裤上场的,虽然站在最后一排,但她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午休时间,一个电话让周键老师睡意全无。“你是周老师吗?你的学生王露在我们超市偷东西,被我们抓住了。”赶紧跑过去,看到王露站在保安办公室的一角,面前放着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塑料玩具。看着保安气愤的样子,周老师赶紧说:“这玩具多少钱,我来付吧。”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学校,周老师满肚子的怒气也慢慢地消失了,该怎么教育这个孩子呢?周老师一下子还没有想好,只好盯着王露看。过了几分钟,王露憋不住了:“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偷超市里的东西。”听到孩子嘴里说出“偷”字,周老师心里一震:“你……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把东西带出超市的时候竟没有付钱。”王露低着的头一下子抬了起来,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后在这些地方一定要小心谨慎,快上课了,你去吧。”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周老师再也没有提起过。直到毕业典礼之后,王露过来,将一支钢笔郑重地送到周老师的办公室,说了一声:“老师,谢谢您!”

  元旦前夕,一个毕业几年的学生到学校里来看望袁佳老师,让袁老师很感意外。这是一个自己中途接班的高三年级的学生,自己给他们上课的时间不长,对这个同学也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想到来看我?这位同学说,不如意的时候,会想起您的笑容,那是一种温暖的动力。“我的笑容竟有这等魔力?”那年您不是动了一次手术吗?但你只休息了两天就来给我们上课了,更奇怪的是,你始终微笑着,脸上丝毫看不出半点病容,全班同学都很佩服您!袁老师听了非常的感慨,一个小小的微笑竟有如此的魅力,并在若干年之后积淀成了一股催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教师,应该成为温暖学生心灵的一盏灯。让在成长旅途中跋涉的心灵有一个慰藉,让学生感到疲惫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依靠。

  一盏灯,指引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为了使他人幸福而奉献出自己的精神力量,并由此享受到高尚的、无私的欢乐——这种榜样是照耀青年一代生活道路的强大的光源。让学生在刚刚开始认识生活的时候,就能遇到一位可敬爱的老师,这种学校才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每个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孩子就能走的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徘徊。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坚持正确的教育观,恪守教育常识,具有人道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教师要有文化判断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在多元化的价值追求方面明辨是非,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人生的道路。

  魏洁老师接手这个小学毕业班的之后,发现班级里有一个留过三级的15岁的孩子,数学成绩极差,应用题不会分析数量关系。魏老师找他聊天,他的一句话让老师格外酸楚:“老师,我笨,我学不会应用题。”魏老师去家访,才知道该同学的父母在菜场的旁边开了一个小面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孩子正帮着父母算账收钱。顾客报出所消费的类型,他很快就通过心算报出钱数,而且正确无误。能连续做出如此复杂的运算,为什么不会算应用题?魏老师有了办法,从孩子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给他编制作业,让他尝试着做。孩子逐渐有了兴趣,后来遇到难题的时候自己还知道先转换成“卖面条”的情境,在给出答案……终于有一天,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老师,原来应用题并不难啊。”

  我想起了自己上小学的时候,因为知道跟着妈妈去买菜有好吃的,所以总是逃学。但在观察妈妈买菜的过程中,也学到了很多计算菜价的方法。回到学校老师编一些题目考我,我都能够对答如流,老师也就不管我了,让我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多吃了不少烧饼和丸子汤。对一个知识的理解,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作出解释的过程,这其中的经验学习者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教师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将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从而获得对知识确定性的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这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盏、继而也是主要的一盏指路灯;是他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尊重科学、文化和教育。”

  周五放学的路上,李刚老师看到一个学生站在路边在翻自己的口袋,还原地打转,好像在找什么。李老师过去询问才知道,这位同学掉了一元钱,无法乘车回家。李老师给了他一元钱,让他早点回家,他非常感激地说,老师,我会还你的。一个多星期之后,李老师在校园里再次看到了这个学生,但他丝毫也没有还钱的意思。找到一个没有他人的地方,李老师问他是否忘记了什么事情,提问了几次,他才说忘了还老师的一元钱了。李老师对他说,老师知道你不在意这一元钱,老师也不在乎,但自己既然承诺要还,就一定要说话算数……

  读李老师讲述的这个故事,我心里很有感触。一个老师追着学生去讨一元钱,是否显得太小家子气?恰恰相反,这正是对孩子爱的表现,是在给孩子指引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我们都在痛斥今天的社会缺乏诚信、很多商家违背诺言等等,为什么不在孩子成长的阶段就让他们保有诚信的品格,让他们能庄重地履行自己的诺言呢。当我们将一盏盏灯点亮,讲诚信、守德的光辉播撒在每个孩子的心田的时候,我们还会为未来的社会担心吗?

  一盏灯,照亮自己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这行职业和劳动工艺的精神基础和哲学基础就是这样:为了在学生眼前点燃一个知识的火花,教师本身就要吸取一个光的海洋,一刻也不能脱离那永远发光的知识和人类智慧的太阳。”吴非先生也说:教师比学生善于学习,他才有资格“教”,因而才可能是“师”;也只有比学生更清楚学习的作用,他的“教”才可能是有价值的。

  随着孩子们离开学校,和任课教师渐行渐远,那些所教过的课程会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但老师们的职业精神,对学科的热爱和好奇心,在教育领域的进取心和学习态度,不断反思的专业习惯等等,都会放射着永恒的光芒,照耀着学子们前行的道路。这是因为,每一盏灯,照亮的首先是自己。教师自身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车祸,王平在六岁的时候就剩下了一条腿。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她有一个梦想挥之不去,那就是做一名教师。她刻苦学习,并积极争取,终于在老校长那里找到了一份代课教师的活儿。课上的很好,学生也爱听,可是右手拄着拐杖,左手往黑板上写字实在是别扭,于是就自己尝试用残下肢压住拐杖,用右胳膊夹住拐杖移动,在身子移动的同时,右手迅速落笔,写出连贯的粉笔字。先是教英语,后来又教语文、政治,这对一个肢体残疾,又是代课教师的她来说是多大的压力。她经历过在楼梯上摔倒滚下的苦楚,经历过在沼泽地里找寻学生的焦虑,感受着相邻乡亲以及孩子和家长情真意切的问候,品味着一届届学生成长的快乐和幸福。她永远直立的姿态,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意志和品格,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曾做过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陈日亮老师,在学校里一做就是52年的时光。他以一直不停地学习的姿态和习惯,告诉学生好教师应该是怎样的。他一直坚持读书,不仅每天要挤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读,周末还是自己雷打不动的读书日。他还养成了动笔写作的好习惯,通常会在口袋里装着一个本子,随时摘记点什么;外出排队的时候,就拿出来翻看一番;发现了什么新鲜的词语,立刻记录下来。还随时记录读书的心得体会,捕捉住稍纵即逝的灵感。他还注重说话的锻炼,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建言献策更加准确简练、从容得体。

  一个好教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精通自己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他永远不会说:我的知识已经积累够用一辈子了。他一生都在为上好一节课而准备着;他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他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4

  读完《一盏一盏的灯》后,稍有一些心底发虚的感觉。回想我自己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当儿子捣蛋的时候,我基本做的首先就是大喊一声“石头不准这样!”或是“石头你再这样就揍你屁屁了!”甚至当儿子玩的时候跟我想的玩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也要干涉一下;再比如在班里当我发现学生调皮时,很多时候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

  我的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儿子好多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自己爸爸妈妈才不生气,我班的.学生也确实是老实了,但是思维的活跃度和朝气比其他班级的孩子要差许多。我上课有时候看气氛有点沉闷,想讲个笑话调节一下,结果笑话讲出来却变成了彻底的“冷笑话”,很多学生连配合老师“哈哈”两声的心思也欠奉。想起书中故事中的做法,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结合我这一个多学期以来的工作,我觉得有一些东西需要我去认真反思和总结:

  一、应该让学生自信起来

  董理同学从入班的时候就很内向,每天默默无闻,很少与同学交流,上课每当老师提问的时候就把头低下。偶然一次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发现董理同学在跳高上很有天赋,运动会的时候在我再三劝说下,答应参加跳高项目的比赛。运动会前的练习中,班里同学陪董理练习,有的同学还帮忙上网查跳高的动作要领并且整理出来送给董理,每天练习得不亦乐乎,董理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运动会跳高比赛结束后,董理和两个同学快速跑到我面前,脸上掩不住的兴奋还带着点不好意思“老师我跳了第三名”。慢慢的董理和几个同学成了好朋友,上课好多时候也跃跃欲试的去回答问题,自信心有了成绩也有了起色。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就是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才能展现自己卓越的一面,才会有自信,才能不让他们自闭和迷失。

  二、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有一部分同学很“能”,从手机到电脑,从漫画到扑克,看起来什么都会的样子。从书中60个故事中可以发现,这种情况就要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去做该做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从这些故事中去借鉴和学习。

  三、新课标的要求与这60个故事

  新课标中不断强调的就是学生要通过探究,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蒙氏教学”如此流行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就是不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中几个重要的要素“自由、真实、自然,秩序”其实也暗合了这60个故事的内涵。本属于孩子天性的调皮捣蛋在进入学校这个规范体系后就被一点点消融、化解,最后,每个孩子都被打磨成了一个模样,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是我们本应该要避免的却也是在不断去做的,不得不说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怎样去达到一个平衡,既能让孩子“自由、真实”而又有“秩序”,这需要我们当成一个课题去寻找适合我们实际的解决之道。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5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立人,今天的孩子们,将组成明天的社会,他们在成才之前,首先要成人,只有他们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

  教育塑*造美好的心灵,教育唤*醒人的自尊,教育启*迪人的智慧,教育使人认识到自己的高贵和美丽,人接受了教育才有可能站立起来。为了学生能真正的站立在社会上,教师先得站直,同时直面教育的困难,这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敷衍,不苟且。一名教师的学养对学生的影响有可能是有限的,但如果一个教师群体能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他们发出的光,必然会长久地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在《一盏一盏的灯》这本文集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教师在不经意之间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事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高三老师在手术之后两天就说服家人重回讲台,凭着高度的责任感激发出的毅力,坚持用微笑给学生们传递正能量。而他当时并不知道,这样的微笑就像风雨过后的彩虹那样美丽,让许多学生终生难忘,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孩子。多年后,一个学生的探望让她明白这一点后,她由衷的感叹“真得感谢学生,是他们的存在、他们的成长体现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让我们获得了幸福和成就。然而,幸福之余,我也咀嚼出了另一种味道:一个小小的微笑竟有如此魔力,可见我们的担子不轻,以后更应把工作做细些,免得留有遗憾。或许,这种味道就叫责任”。的确我们每天面对着那么多的学生,一言一行都要十分注意,不经意的微笑会给学生带来这么大的动力,同样,一瞬间不文明的言语或举动也有可能对孩子产生难以想象的不良影响。古语说“君子慎独”,我想做老师的,便要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才对得起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回想我的高中时代,高二时由于老师生病而临时更换了一名语文教师,半路接手我们班的潘老师那炯炯有神的双眼让我直到现在都历历在目。那眼神中表达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威严,更多的是一位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希望,我们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他在为我们的学习着急,而这种着急是源于内心深处真正的关心。当有同学上课开小差或者作业不完成时,他会大声呵斥,但呵斥声中表达地却是对我们前途的担忧。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语文成绩稳步提升,在全年级中名列前茅。正像书中写到的一句话:能走进一个人的心灵深,那绝不是靠教学方法或技巧就行的,唯有真心。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6

  《一盏一盏的灯》中几十个故事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人性与智慧。文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书中列举了许多细小的例子,有的是帮助自卑的孩子重获自信,有的是使迷途的孩子走上正道……一个个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看起来那么微不足道,不经意间就被我们忽视了,正是老师们处处留心,时时用心,用爱温暖了学生的心,照亮了学生的路,影响了他们一辈子。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慢慢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下面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小故事:四年级有个男孩子小H,在二年级我刚接班时,发现他的跳绳成绩非常差,全班只有他一个人不及格,而且他的性格偏内向,当时我就想我要帮助他,于是我主动和他说话,鼓励他,尽可能单独辅导他,希望他能够进步,不再被大家嘲笑。在一次次的鼓励与期望下,学期末小H的成绩变化不大,这让我很失望,恼怒于他的不努力,也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了三年级,我不想再浪费时间,心里告诉自己单独辅导他对其他同学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不再关注小H的表现,只是偶尔的询问一下他的成绩。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学期末,期末测验,小H的成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成绩合格了,虽然与其他同学相比还相差较远,但我真的非常非常高兴。当时就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小H,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态度认真,肯努力,你就是最棒的。

  课后我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年少的我太急躁,太急功近利,对学生付出一点点就期望得到等值的回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董老师曾给我们讲过《牵着蜗牛散步》的文章,作为老师,要走在学生的后面而不是拖着孩子奔跑。“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细心呵护慢慢长大,陪他沐浴阳光风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它是一颗参天大树。”

  《一盏一盏的灯》就像一盏灯,用它那身上的灯光照耀着我前行。而我,也要像一盏灯,照耀着孩子们,使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光明更平坦。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7

  我喜欢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这本书是由一个个感人至深,令人心潮澎湃的教育故事组成的,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仿佛就看到一盏一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动。

  这本书的主体分三个版块,分别取名为“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和“先照亮自己”。我特别喜欢书里《我想听你把话说完》、《“月亮疤”与“月亮牙”》、《开在角落的花》这几篇,因为这些故事让我感同身受。

  我们老师都知道,拖课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不仅是减少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同时也是教学任务没完成的'一种表现。故事《我想听你把话说完》就是写下了黄老师的做法与想法。她没有因为这是公开课拖课会被扣分而毫不留情地打断孩子的发言,而是坚定地选择了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想法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精彩、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我敬佩她的做法,我们要向她一样呵护我们孩子柔弱的自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因为教育,是由一个个细节连接构成,教师一点一滴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它的价值会体现在未来。

  《开在角落的花》讲的是一个自闭症孩子呵护花开的故事。我们学校也有个自闭症的孩子。可我每次碰到她只是微笑,她也是静静地看我一眼,但她却会对方志初老师微笑,因为方老师每次看见她都会轻声说声“你好”,时间长了,她一见方老师就笑了。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在这群特殊孩子的世界里,同样有美和爱。在于我们老师的眼睛是否看到每个角落,而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的尊重。

  这本书的序言这样写:“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教师要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但愿我就是这样的一盏灯,一盏能让孩子们走得更远、更踏实的明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8

  在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十几年时间里,会遇到多少个老师呢?粗略估算下,少说也有几十位吧。能被他记住的能有几个?这些老师是什么原因留在了他的脑海里?那些在他跌倒时轻轻扶了一把的,那些在他迷茫时指引方向的,那些在他无助时投以信任目光的。。那些有智慧的有个性的,或是温柔或是严厉的老师,像一盏一盏的灯,在他的童年世界里成为了最难以忘记的画面。

  直到今日我依然感谢我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周芳老师,在我犯了严重错误时没有喊家长,也没有当同学面批评我。只是把我叫到走廊上轻言细语的把利弊向我分析。谢谢她能够原谅我一时的不慎,保护好了我柔弱的自尊心。之后这么多位老师,有的学识渊博,有的才华横溢,但是对于我来说周老师才是那盏给我温暖的'灯。今天,我又一次从吴非老师的笔下深深地感受到了灯的教育内涵。

  这是一本很平凡的书,书中记录了六十个不同的老师经历的教育故事。这六十个小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从不同的角度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直白而朴实的文字像灯光照亮读者的心。在这些故事中或多或少能看到与我们类似的教育经历,让我有所触动的有很多。

  这里想分享其中一篇叫《小志的石榴》。文章中的小志长得憨憨的,眼睛一个大一个小。在班上应该是那种不起眼的小孩。潘老师很爱吃石榴,有一天潘老师刚进教室,小志就笑容满面的递给他一个黑乎乎的塑料袋。里面是半个石榴,可能掰开很久了,皮打着卷,上面一层石榴子干瘪瘪的,像被啃过。潘老师看到脏兮兮的,伸手一推,笑笑说:谢谢,老师有好多,你自己吃吧。到了中午,潘老师分完饭后,小志又走到面前说:老师,你中午没有水果,吃石榴吧。看到经过半天揉搓挤压更黑更烂的石榴,潘老师尴尬的推开了石榴。小志看看他,走了。到了下午的写字课,小志又上台来送石榴。这次其他同学嚷了起来,“老师,你吃吧,他早上就带来了,一直在手里握着,上课还抓着呢。谁都不让碰。哪个老师都不给,就给你。”原来前一天晚上家里吃石榴,小志特意留了半个,还藏在被子里没让妈妈知道。看着眼前腼腆的小志,潘老师愣住了,这哪里还是石榴,分明是小志送给他的一颗鲜活纤弱的心。他却一直在嫌弃推开这颗心。潘老师剥了几颗放进嘴里又放了几颗在小志嘴里。小志开心的笑了。

  看到这个故事,不由得想到平时有很多热情的学生们也会时不时送个小零食送个自己做的小玩意给我。我一般会对他们说:谢谢,你们自己吃吧,你们留着玩吧。下意识觉得小孩子的东西不好意思吃,那些对于他们来说好玩的东西我们大人觉得没意思。他们通常也是回答:哦,好吧。不会像小志这么执着。所以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拒绝他们是否正确。看了文章之后,我有点后悔了。当他们兴高采烈的拿着自己以为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送给老师时,需要鼓起多大的勇气啊。他们一定是喜欢这个老师的,希望老师能欣然接受并且与分享他们的快乐。被拒绝时,这份欣喜变成了失落,也许下一次就不爱与人分享了。

  吴非老师是这么总结的:面对儿童用双手捧过来的东西,无论如何不要漠然视之,因为那上面有人间最纯真的爱,爱护他们的纯真,不拒绝学生的心意,有时,教师必须蹲下来和他们对话。我想下一次再有学生送我东西,我一定会蹲下来微笑的说声谢谢。

  先贤有言,当一名学生毕业后,把学校教给他的知识全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我们应该在工作中反思,我们的行为在孩子眼中是什么样。我们应该成为学生的灯,作这样一盏最亮的明灯,点亮孩子的世界,点亮孩子内心的真善美,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9

  开学以后,幼儿园领导为了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出了每天读书40分钟的活动;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时间去读书,但是下班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简单的在网上欣赏了《一盏一盏的灯》之后,使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里面都有一件平凡而又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衬托出我们教师的平凡和伟大、辛苦而幸福、简单而高尚,很好的表现了我们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和伟大的使命和责任。

  作者用非常真实的事实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每一节生动的课、每一个优秀案例、每一段感人的经历。读着这一个个故事,仿佛置身于其中,许多故事又似曾在自己身上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又想到了:灯,要点在暗处,放在高处,光才能照射的又广大又深远。生命的灯也是这样,你要时时留意,你的灯还有没有油?有没有接上电源?不要让你的灯熄灭,不要让你的灯成为一种装饰品。想着点,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亮一盏灯。人间总有许多灯为我们每个人亮着,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肯定会是最棒的!

  做为幼儿教师,必须为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成长道路上点亮这盏光荣而又神圣的灯。我们的灯亮了,孩子们才能走的远;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光源,

  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培育幼儿的创造性人格。要用自己挺直的腰杆和教育的光辉,照耀孩子们人生的道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愿为孩子点亮那盏最美最亮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0

  暑假里闲暇之时,偶尔翻读了《一盏一盏的灯》,细品课本中的一个一个平凡而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触及我的心灵。书中收集的六十个故事就是六十盏明亮的小灯,每一则故事都是真情流露。许多故事好像就在我身边发生:例如老师的一个小小的.等第,往往是孩子一辈子的记忆,在这本书里有这样一篇文章——《多年前的那个“中”》。想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评判,是多么的残忍,我们评价学生品德究竟有没有合理的依据?老师能不能因为学生的一些表现就轻易的给他们的品德打等第,贴标签?你可曾想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壮年男子还在为几十年前这样的等第伤心痛哭┄┄因此我认为,老师如果把学生的性格问题误作为品格问题,势必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地的伤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应当以人为本,不能过于草率;还有一篇《小志的石榴》这篇文章,也让我触景生情,使我想起我班的祝振栋同学,小小年纪,整天勤勤恳恳地学习,就是成绩不好,但他为了讨好老师,经常喜欢送一些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每次都被我拒绝,现在想来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是多么的简单,直接,多么的伤一个孩子的心,在当时孩子是多么的失望啊,他无趣的缩回了他那稚嫩的小手。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面对孩子用双手捧过来的东西,我们绝不能漠然视之,因为那上面有人间最纯真的爱┄┄

  每个老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如果你这盏灯亮一点,孩子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这盏灯过于暗淡,孩子就可能过于徘徊;教师要用真诚的心,点亮一盏明亮的灯,但愿我就是这样的一盏灯,一盏能指引孩子走向光明的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1

  手捧一本吴非老师主编的《一盏一盏的灯》一书,细细品味一个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心情澎湃,受益匪浅。这本书收录了十多个省市教师的六十个教育教学故事,一串又一串的四五百字的小故事透露出一个又一个朴实的人生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真情,讲述了自己从教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节课、一个案例、一段经历。阅读这些故事的过程,仿佛就看到一盏盏的灯在逐次点亮,温暖着人们的心灵,让人感受着教育工作的幸福。

  细读内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真实,亲切,给我快乐,教我反思。比如,在《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我们看到了一位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主动放弃了比赛名次的教师;在《每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的中,我们看到了为剥夺九名学生参加骨干教师展示课的资格而自责难受的教师。作为教师,虽没有把握拯救每一个学生,但在相遇的一段缘分中,老师尽量用真诚去感化,小心从事,学生因此对他说:“老师,你很天真!”;为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引领学生真正认识实践的意义,教师明知故犯地做了符合科学教育的《“低效率”的事》……整本书,看似零散的一个个小故事,其实却是浑然一体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每一个故事都有发人深省的地方,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六十个故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开在角落的花》。

  《开在角落的花》是一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她在角落被人们时常忽视,然而在她寂寞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美和爱。教育的价值是对生命的尊重,作为老师更应该关注这样的孩子,给他们的爱是无所不在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的脚步太过匆忙,我们总在错失一些美好的人和事,而清清在她的世界里寻找到了美。也许,你在感慨上帝的不公,为何将这样的孩子生下来,不能像我们常人一样享受生活,其实不然,她的心里其实不需要你的怜惜。因为,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秋日湛蓝的天空,秋日的碎金般的阳光,而清清,这个可爱的“星星的孩子”,却能看到花坛角落里被人们忽视的小花,能懂得欣赏花的美,甚至能勇敢而直接地表达内心的欢喜!看到这样的孩子,内心是一种震撼,是一次很大的'促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对生命的尊重,教师的眼睛,要能看到每个角落,不管孩子们是否需要你的关注,你的爱都应当无所不在。我们用爱,可以点亮一盏盏熄灭的心灯;我们用爱,可以唤醒一个个沉睡的心灵;我们用爱,可以指引一个个迷路的孩子;我们用爱,可以驱散一缕缕内心的严寒。

  生命需要照亮,这种照亮首先来自自我,来自理想,来自人性的本质力量。对于教育工作来说,这种照亮更具有真实而永恒的意义。她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的学生,远比所有眼前可以争取到的功利都来得长远与珍贵。这“一盏一盏的灯”,能点亮我们的记忆,点燃教育的灯芯,更能照亮学生未来的路,也是我们自己前行的动力。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2

  教育立人。教育塑造美好的心灵,教育唤醒人的自尊,教育启迪人的智慧,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的`高贵和美丽。是呀,人接受了教育,才有可能站立起来。为了学生能在未来真正地站立在社会上,教师先得站直,同时敢于直面教育的困难,这就需要一代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敷衍,不苟且。一名教师的学养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一个教师群体能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他们发出的光,必然会长久地照亮学生的人生之路。

  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中充满光明。作为教师,我期盼自己能做一盏最亮的灯,来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3

  最近读了教育名师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书中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小故事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这些,就是教育》,一文中写到:“我自认为我的化学教得还是不错的,若干年之后,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学生毫无印象,记忆清晰的竟然是那些非主流的人和事,但是正是这些非主流的人和事,塑造了孩子们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时隔多年以后,吴非老师回忆起他教过的一批批学生,虽然不记得他们当初考了什么学校,现在做什么工作,但他坚信,他的学生们的品行、才华一定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幸福,他们自己,也一定过着幸福的`生活。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家庭教育成功的最高境界是孩子将来的小家庭和睦幸福,那么,学校教育成功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吧––––你的学生走向社会,能给周围人带来幸福,他们自己,也过着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吴非老师是成功的,也是是幸福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4

  上一周,去常老师办公室送作业,向常老师报告完作业情况后,又报名参加了“学生论坛”和“师生赛读”这两项活动,报完名后,我无意间看到了,在常老师办公桌上那一座“书山”,好想拿一本书看一看呀!我心想。到后来,我终于忍不住了,便问道:“老师,我可以从您这借一本书看一看吗?我保证不损坏!”老师考虑了一会儿,说:“凡报名学生论坛的同学都可以借书,你报名了,那就借你一本吧!”我欣喜若狂的说:“谢谢老师!”。说完,我就兴致勃勃的从常老师办公桌的“书山”里选书了,选完书,向老师道别后,我便风风火火的跑到教室,坐在座位上,开始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了起来,这时的我就像一头饿狼,扑在鲜肉上撕咬一般。

  在安静的环境下,我慢慢走进了书的.海洋,《一盏一盏的灯》的主编是吴非,吴非写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是美丽的爱与微笑,第二辑是为了人,第三辑是先照亮自己。其中我最喜欢第一辑美丽的爱与微笑里的第三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小志的石榴”。小志的石榴中讲了一位老师有一位学生叫:小志,当老师走进教室时,小志给了老师一个掰开很久、撕开的皮都打着卷,都绣黑了。老师委婉的拒绝了他。中午吃饭时,小志又跑过去,把石榴递给老师,第二次老师看到那石榴比上次更黑了又委婉的拒绝了小志,下课了,老师刚要走时,小志又追了过去,又把那半个石榴递给了老师,老师刚要说什么,全班同学都纷纷说:“老师你要吧!”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您就拿着吧!小志早上就带来了,一直在手里握着,上课还握着那!”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个石榴,他连让碰都不让碰,哪个老师都不给,就给你的……老师愣住了,眼前的小志手里的石榴,哪里是石榴,分明就是他捧给自己的一颗鲜嫩纤弱的心!老师有些后悔,于是老师接过石榴,轻轻剥开,和小志一起吃完了这个石榴。

  刚开始我认为《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是路旁的路灯,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一盏一盏的灯指的根本不是什么路旁的路灯,而是老师传授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为我们亮起一盏一盏的灯!在许多时候老师对我们是严厉了一些,但我们应该学会体谅老师,在老师走入我们心灵的大门时为老师敞开一条捷径!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15

  本人比较爱看书,平时枕边、书桌旁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书,郭敬明、席慕容、海子、泰戈尔等等~~举不胜举,总能在其中找到颤动心灵的词句,最近又开始抱着学校发的吴菲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在看,虽然只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平淡的小故事,却能让人从中领悟到人类灵魂工程师这句形容教师话语的真正内涵。书中收录的各种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线教师的思考,他们用自己朴实而又真实的情感,讲述了一个个平时随处可见的事例,平淡而又发人深省,阅读这些故事仿佛置身其中,一次次让人感动,受益匪浅,用书中的话说,这一段段的故事犹如这一盏一盏的灯,照亮着我,那是前人留下的火堆,温暖我。

  我们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情况,为了上好一堂优秀的展示课而去掉一些调皮的难以管教的孩子,以让课堂效果能更好的展示?是否因此而想过那些被去掉的孩子们,他们的课堂权利有否被剥夺?甚至他们本该被一视同仁的人格权是否也有被侵害?当他们用稚嫩的童声、完全信任的.眼光、呼唤着希望得到肯定时,老师,孩子心中压倒性权威般存在的人物是否会因羞愧而无地自容?在《每个儿童都是珍贵的唯一》中,我看到了因剥夺九名学生参加骨干教师展示课的资格而自责难受的教师,我们每一位教师不都应有这样深刻的反思吗?每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让我们俯下身,聆听花骨朵们的心声吧“老师,我不想待在角落里,我只要一点阳光就灿烂。”“老师,等等我,请允许我开得慢一些,好吗?”“在我花开的时刻,老师,您一定要看见哦!”

  儿童的好奇心没有边界,不小心就会闯点祸,但是这种差错,也是教育的契机。小信,有着一双灵巧小手的孩子,在卸去学校窗帘上的钩子,让窗帘钩成了精(掰成各种形状)后,老师非但没有责怪、处罚,反而因势导利、提供材料,让小信的童真和智慧得到延伸,掰出更多更美的精灵钩,并在多年后参加市里的竞赛得到一等奖现今很多教师唯恐学生出错,学生每动一动,教师就说一说,严密监控。面对儿童的一些顽皮行为,教师动辄上升到“安全”、“素质”、“生命”的高度加以控制,把天真浪漫的儿童训诫得一惊一乍,最后循规蹈矩。人为什么会丧失好奇心与想象力?也许他们遇到的不是真正的教师,而是“管教”,“凡是不碰、不动、就不出错”,这种教育,本身就是错。

  所有的儿童在走向学校时都带着梦想,他认为会在这里获得无法想象的快乐,他想飞,他认为老师能给他一双翅膀。在这里,他希望每天都能看到美丽的爱与微笑,他在憧憬,在幻想,请不要过早的唤醒他,当孩子在梦想飞翔的时候,千万不要逼他们在地上爬。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相关文章:

一盏灯作文04-03

点亮一盏心灯作文04-29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04-30

一盏一盏的灯读后感01-19

心中的一盏灯作文03-23

我是一盏灯作文05-19

亮起一盏灯作文05-29

【精华】一盏灯作文02-10

点亮一盏灯作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