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以"存在、自由和超越"的存在主义哲学为根源和基础,深刻表达了"什么是教育"的独到见解。雅氏不仅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更有着长达40多年的教学生涯,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早年的医学经历,使得雅氏的教育观念更加关注人,重视"人的灵魂"。
雅氏教育思想中的"整体性教育"与"对教育虔诚的信仰"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当下,精神性价值缺失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人文学科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学科,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文学科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在整体性教育观念中,雅氏尤其注重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通过单纯地对过去的把握和重复、或者是通过对过去的理解、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以现在的每一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只有熟悉过去,我们才能熟悉民族和人类的生活,由此我们才可以理解人类的所作所为,才懂得未来的选择。所以,雅氏十分重视对古典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认为谁在年轻时接触到这些东西,那么谁就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的精神世界。古典知识对人性的陶冶,使得人们在自觉中向高贵的心灵与行为靠拢。但这一切的前提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不是单单记住各种条文。也就是说,在教育中,雅氏坚决反对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而是注重对灵魂的启迪,对生命的理解。因此,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雅氏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育失落的本质,就在于整体性价值观念的缺失,使人们只关注于眼前的利益,而忽略教育长远的意义与价值。"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的生命。"那么,只活在"此在"的人们,缺失开阔的视野与心胸来应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无法自我教育,导致精神价值很难寻觅。所以,只有拥有整体性价值观念,我们才能通过探寻本真的过去,憧憬本然的未来,而坚定地立在本来的"此在"。
对教育虔诚的信仰,使得人们拥有追求真理的热情。如果缺乏虔诚的信仰,教育对我们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物品,而无法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这是教育者的最高理想追求。我们在求知中明理,在明理中学会质疑与批判,在质疑与批判中获得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时,我们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一个有着独立理想和品格的人。作为一位教育者,我们应始终把培育人才,教化人心作为自身的使命,自始至终对教育事业充满虔敬的态度,将教育融入自己的生命,完成作为教育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短暂的一生中,真正致力于教育,致力于影响人的活动的人,他的生命不仅没有浪费,还得到了无限的延续与扩展,直到世世代代。
说雅斯贝尔斯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教育家,并不为过。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即使在面对教育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中,雅氏依然对"梦想"一词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谁若每天不给自己一点做梦的机会,那颗引领他工作和生活的明星就会黯淡下来。"是的,这就是教育散发出的魅力。正是因为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具有多维的生成性,才使得教育事业显得愈发重要,变得梦幻。作为教育史的研究生,我们不仅仅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更要当作一生的志业,勇敢地追梦。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2
女儿高中毕业时,成为耶鲁大学当年在中国大陆录取的两名全额奖学金获得者之一。媒体报道后,引发一众熟人朋友前来淘取“捷径”,我们因此仿佛笼罩金光,自以为在子女教育方面有了一点点话语权,从此开始关注国内有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然而,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始,听了很多以枪眼为中心画靶子而自称神枪手的故事,其言虽谆谆,闻之却藐藐。直至近日获沈思先生所著《教育是什么》,才有披沙沥金而眼前一亮之感。
在《教育是什么》一书中,作者以“转变思想、释放人性”为基点,提出物质形态人与精神形态人的新概念,揭示精神形态人在从欲望到情感再到思想的心力增长过程中,因与处于道、术、器不同水准的.教育环境互动,而呈现出个体人被文化而文明万千差异化结果的客观规律。
当今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均可满足孩子作为物质形态人的成长需求。但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和学校与社会环境,却不能提供孩子作为精神形态人心力增长的必要充分营养。联想国人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区开始,历经十二年不容子女有丝毫思想空间耳提面命的严酷督促,到高考时迷信穿旗袍可“旗开得胜”的愚昧,不禁掩卷叹息:育人何其难啊!
育人难,难就难在包括学校、社会、父母的人性教育思想形成难!在“器”、“术”类教育环境中,常见表现为:
一曰“器”。家长、学校强调“师长之尊”,奉教学大纲为圭臬,凡事以孩子是否“听话守纪”为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培养千篇一律的“复读机”,而非具鲜活情感、思想的人。
二曰“术”。家长、学校以“传道,授业,解惑” 之师自居,将孩子置于从属地位,上课满堂灌,作业一大堆。尽管以爱的名义耗费精力倾注心血,却难获取孩子的高分成绩、优良品行。
在此“器”、“术”类教育环境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子女教育成果何其难?而若首先由家长“转变思想、释放人性”,则可掌握如沈思先生所述人性教育思想,抵达“道”之境界。举“道”之纲,自能张“器”、“术”之目,获取教育的丰硕成果。
回顾小女的成长历程,夫人循循善诱,有效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释放其人性能量,为其作为精神形态人提供了充足的心力增长动力,可谓抓住了“悟道”之纲而呈现出与沈思先生所述教育规律高度吻合的结果。小女从小到大,一直处于“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积极状态。这种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心中自有大世界,当然能在耶鲁大学和美国职场这类超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崭露头角。
由此可见,育人难,难在“悟道”。若能用心“悟道”,创造能充分释放子女人性能量的家庭教育环境,则何愁育人难?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3
借着学校布置任务的东风,我认真阅读了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6大焦点问题》,使自己对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难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中对书中朱永新老师的《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印象尤为深刻。朱老师认为中国教育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特色、缺理想,所有这些我都非常赞同,但如果我们能做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我们现在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骄纵、任性,自私自利的现象已愈来愈普遍,一些未成人年盗窃、行凶的犯罪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我要说,我们中国的教育还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德育。虽然,我们各级各类学样都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德育的实效性不高。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应该说,长期以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德充内容:即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
二、德育方法简单化
理想化传统的学校德育方式不外乎思想政治课、班会和个别学生教育,空洞的说教成了最有效的手段,而对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中所起的作用却认识不足,这是直接通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又一重要原因。
由此我想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首先应该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未来青少年一代应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未来一代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明确教育肩负的使命除了传播知识、增强生活及生存能力外,还应有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人格、伦理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其次,必须推进德育的创新。德育的出发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条件发展人。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
(1)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具体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提升,使其形成内在的道德认识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柴玉飞
动态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
数学思维训练课中有这样一块内容:奇妙的算式与答数,它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几个算式特点,找出其规律,然后写出符合其规律的算式。在教学了例1之后,书中安排了这样一组题:
用发现的规律,写出( )里的数
3×3—2×2=5
5×5—4×4=9
13×13—12×12=25
17×17—16×16=( )
55×55—54×54=( )
课中学生计算这些题后,通过观察、交流、验证顺利地归纳出规律:
(1)相乘的两个数是相同的。
(2)都是奇数减偶数。
(3)是相邻的两个数。
(4)结果只要把这两个数相加就可以了。
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出这样的规律,再应用这样的规律做出了相应的填空,我已觉得满意,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智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
道德教育要以人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是生活的智慧。——杜威
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巨大。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4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雅斯贝尔斯,他是二十世纪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精神病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这本书的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易理解,我只是很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还请大家包容。
“自由、生存、超越”是雅斯贝尔斯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他教育思想关注人与人之间灵魂的交流和生命的体悟,强调人的主体性的价值和张扬,注重生命信仰与精神陶冶在教育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对生命本原追问和超越的本真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人的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由此可见,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
我国的《大学》一书开宗明义这样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显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在于使人处于真善美的道德境界。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绝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须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的启发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与可能。
真正的教育就是人类历史正能量的传递,是把人的灵魂、精神用力往上拉,引向真理世界。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素质是养成的,孩子最初像一张纯净的白纸,如何奠定这纸的底色,为人师者,责任重大,让我们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让孩子正直、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对教育过程的认识——爱的对话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他认为,有了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等待,耐心地等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基于爱的对话: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有位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像你面前的镜子:你乐观,他活泼;你上进,他努力;你严谨,他踏实;你沮丧,他颓废……”我相信满眼有爱的老师,她的学生一定积极自信、宽容友爱,无论他或她是否聪明过人,都能在教师爱的包容下茁长成长。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更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有了爱,一切的怀疑会化作坚定的信任,所有埋怨将变成耐心的激励,曾经质疑的目光更会充满爱的执着与期盼。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使教育教学行为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性,更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生根发芽。
什么是教育?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这是你我为师者追求的教育理想。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5
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一过程,我可以看到大师是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论据,最终建构自己的观点。整个看书的过程,仿佛在跟着大师一起思考,一起寻求教育的终极答案。
杰克森在讨论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提出要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而这也是长久困惑着我的问题,教育如何解决崇高与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认为“教育实践呈现给感兴趣的观察者的是本质的和非本质元素的一种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杂烩,或者是本质和非本质真理的大杂烩。”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呢注:文中两处的“必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分别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同还是作者本身词义的`不同,二者的说法有细微差别,在分析文中两处对于该词的描写,暂定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从理解事物的现实情况到事物应该的状况,不仅仅要求我们作实证调查,它还要求我们超越经验本身进入一个被称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境界。”
整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溢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从学术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应该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书中所阐述的,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性真理,而“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他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称为“贩运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两种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包括倾听、观察、理解学生等,然后通过传递知识、纠正错误、树立典范来塑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贩运”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思考、感悟,逐渐转变为自己的个人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归结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个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后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取舍,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优于“塑造”的教学目标。杰克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承认”,这种承认是平等的,双向的,二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在“教学与学习中居首要地位”。
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然而杰克森对“道德事业”一词并没有进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说的“道德事业”究竟指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读者本人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测做大概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责任,上一代人有责任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或者说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将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不知道的人;其次,负责传递的人传递的东西应当是其认为“有价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传给”、“传递”、“传输”,在之前使用的是“贩运真理”,这些词展示的二者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别,没有权威之说。就仿佛某人拥有某样东西,而拥有者将这一东西交付与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进这一东西,则是接受者个人的事情。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则是传递者与接受者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体现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终,教育的道德性就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书的结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也可以去思索、定义自己的教育信条,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众多的沉思中得以前进。
当书本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或许就是如此,仿如作者书中所写:“教育的最高真理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它只能被考虑、谈论,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寻找方向,它指引着我们向前,再向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真理或许会改变,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6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是慢慢地读下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也慢慢地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等。虽然这本书害死有很多地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一直只是在强迫写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真正意义,很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常常感觉不到学习的热情和意义呢?我想因为我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吧。我渴望自由的学习,我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盲目地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成为盗版,看到别人去考证我们也去考,看到别人参加某个协会我们也去参加,其实有多少人是在做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因此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我学得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一项体育运动---轮滑。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东西,可一直没有机会,上大学看到有轮滑协会我马上就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7
如今的家庭教育中,有时真不知该如何去回答孩子的为什么,看到孩子失望的表情,深刻的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有时我会让她亲自动手做,他开心的不得了,还自言自语;‘原来是这样做的啊!
记得有一次,她回来对我说;’今天我没有撒谎,同学问我她的发夹啊好看、我不喜欢那颜色,就说不好看,她就不高兴了,还让别人也不和我玩呢。我对她说;’如果你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你想听到别人怎么说?当然是好看了。他豪不犹豫的`回答我。所以呀!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这是礼貌,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就觉的别人也不好看。小家伙被我说的已经没有刚开始时的委屈了。你的同学让别人不和你玩那是她不对,但是,你也不能记仇哦!你也有做错事的时候,你做错了,是不是也想得到别人的原谅呀?她说;妈妈,我懂了。看来,孩子遇到什么事,家长及时的疏导是很重要的哦!孩子的心是脆弱的·敏感的也是急易伤害的。
现在,他都三年级了,撒谎的坏习惯还没改掉,让我们不得不反醒自己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她的严格方式不对,做错事就罚,这也许是把孩子推向撒谎的最终原因吧!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艰辛的,在没有真正独立生活以前,孩子是需要不断修炼的,同时家长也在修炼自己的不足。
每当看见街上讨饭的,我女儿会主动要给钱给他们,当然那些身体健全的我会不让她给,并将给她听不给的理由。
在学习上,她不是很主动,以前,我老是喜欢催,发现越催越慢。我对她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会的可以来问,你要学会思考,怕动老筋是学不好的,你只要主动学习,一定学的好的。妈妈相信你。以前我们老是拿她和别人比,对她或许已经造成极大的打击了。这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需要反省过错。
是该适当的放手了,让孩子自己去计划,,让她做自己的主人。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8
在校本研修期间,我读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张平主编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一书。
这本书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自信感,如果儿童自己不就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们的身上培养出来好的品质来。所以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救著名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培根也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从这些名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已经被塑造为一个人存放在大脑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本。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说:“教育的灵魂,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孩子们都将会走上光明而美好的“星光大道”。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教师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指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师最需要关注的66个教育细节】对广大的教师有很强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作为教师的我将细细品味书中提及的每一个教育细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这些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有时候,不是我们的学生教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做够。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9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我们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就会觉得孩子时时在进步,到处是优点。
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是学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事业上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情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老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的心理,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书中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优秀的老师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带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时,这位教师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监督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确实如此,激励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适当的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这是一段我最喜欢的故事,因为我自己也常常面对这样的'班级,有时候心里着急,就喜欢批评学生指责学生上课不认真,回去不好好做作业,甚至经常怀疑学生的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方法可是却无法在实际中去做到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工作的同时在责任心之外,不可避免的有功利的心,考试的排名,每一次的质量分析,中考压力,多年来象大石一样压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总是微笑着说淡化排名,可是社会上却又特别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每次看到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忽略他们的纯真、可爱。他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叛逆之后隐藏的无助与孤单,为什么有时候看到这些学生都会觉得厌烦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在应试教育的畸形压迫下,我们有点无奈的把学生成绩优秀作为工作中是否有成就感的标尺,所以我们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然后把压力转嫁给我们的学生恨不得只用几天就把他们教成聪明非凡,所以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小看一分,不要忽略最细微的进步,不要忘记了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由衷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动力,因为,自然界中最能打动与震撼人心的就是生命创造的奇迹。如果古人都能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今天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不要只为中考成绩而去工作!
选取书中我最喜欢的话来阐明我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我想这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教育方法所要达到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0
看完这本书,心情还是比较沉重的,同时也充满了不少无奈。高校课堂里的无数画面涌上心头,想起各个导师的字字句句,心中却满是愧疚。
这本书讲的东西都是在高校里学习的,要说中国教育的理论学习,中国的高校是不曾落后的。无论是放眼教育、关注生命,还是走进课堂,审视科研,高校的理论学习无不涉及,而且理论研究成果还是非常成熟的,但是为什么中国教育的现状却是另一番景象?这让人们深思。难道外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或者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理论都跟实践不相符合?我想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非常非常多,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整的。
作为中国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对于这本书的话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中国教育缺什么呢?我倒觉得中国教育不缺什么,中国教育就是太不缺东西,忙的人根本没有空停下来去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从来都是上级安排下来的事情不厌其烦的一件又一件的做着,也鲜有时间去思考做这些事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我们教育系统的领导者们具备着该具有的领导能力,以及对于教育工作的指导能力,总能给予一线教师很多帮助,但是往往目前的一线工作者就是太不缺事情了,需要亲力亲为的`事情太多了,因此很多事情的效力都大打折扣。虽然很多老教师也说着要学会高效处理各种事情,但是我觉得教师需要的不是花大把时间去高效的把事情处理完,而更多的需要教师停下脚步,去静静的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毕竟教育本就不是一件火急火燎的事情。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教师真的静下来,闲下来,社会对于教师的舆论必然也必然会跟着水涨船高,这却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我想社会多给一些宽容,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教育教学多一份宁静,中国教育就会越来越好。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1
《教育是什么》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贯穿全书脉络的“三维九方”,感触最真切的是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老师、家长去如何教育孩子,还可以让我们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下面来谈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教育源于兴趣归于兴趣
书中写道“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业师,而是教会学生喜欢学习、怎样学习的业师,因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是塑造学生人分尊卑思想观念、迷信权威思想方法的旧思想的'人师,而是转变学生旧思想为新思想即人人平等思想观念、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人师”。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孩子们学习兴趣培养的时候多鼓励和加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肯定及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那么一个在鼓励、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自信,继而增加学习某项技能的兴趣,渐渐地对一些新鲜事物也愿意去尝试,且更赋有创造力。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学习兴趣班,他们很容易盲目跟风、普遍撒网,觉得总有一个是适合孩子的。其实不然,还是要以孩子学习某项技能后能获得快乐才是最重要,快乐形成了,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这样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而不是由家长决定孩子要学什么。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开展有关于“理想教育小镇”、社区老年大学以及其他文化服务活动的时候,前期调研和征询居民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的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兴趣。
二、教育的根本在德育
书中有说道智育、体育、德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础,但智育和体育都是肉体之育,它们可以教人立地,而德育却可以教人顶天。所以教育当以德育转变思想为终点,文明其心灵以释放智慧。
书中讲述了一个学生给校长剃头的故事,学生为了表达对患病爷爷的支持,把自己头发剃光后遭到同学嘲笑,最后校长当着全校学生的面让这个学生给他剃头,校长想通过非知识的教育方式,给“问题”学生带来更多地关爱与尊重,同时给全校学生上一次生动地德育课。这个校长就是在将学校和课堂营造成一个“温暖”环境,这样温暖的校园环境就可以弥补学生“寒冷”的家庭环境。
德育最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能够处在一个“爱”与“温暖”的环境下成长,这样他们也会自然习惯地去爱和温暖他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很认可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的确可以教出文明又有志的学生,也是德育最根本的目的。所以在构建理想教育小镇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谨记搭建一个温暖友爱的学习交流平台的重要性。
最后,想用作者的一句话做结尾:“用仁爱之心点灯,用鼓励说话加油,让学生心灵之灯长明,释放人性的光芒。”也许这才是理想教育最好的状态吧!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2
读了《中国教师报》第398期教师节特别刊《教育是什么》一文 我心胸澎湃,深有感触。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教育是什么》这篇文章从教师、学校、课堂、区域四个部分论述教育的内涵。作为一个从教已十三年的普通农村教师,我将从教师角色的塑造和理想课堂的构建两个方面畅述自己的感想和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塑造。教师是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似乎拔高了教师的形象,把教师神圣化了。教师是什么?蜡烛?春蚕?在这种悲情的意象里,教师被刻画成默默耕耘的牺牲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教师是什么?是我们通常大众所讲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这似乎又把教师庸俗化。那么教师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教师是受社会委托从事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材的'专业人员,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教师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德高为师”,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地感染和教育好学生。其次,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学识。
“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当更广泛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其他知识。再次,教师必须要有精湛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最后,教师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民主意识。因为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民主意识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教师理解和尊重学生,使教师宽容和爱护学生,使教师赏识和赞美学生,使师生真诚互信。
教师是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教师不应只有悲情的“苦教”而能从教育教学中发现快乐,感受幸福;不应是深陷职业倦怠,而是常常被学生感动,被自己激励。我们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发展成就自己。
那教师最能成就和发展自己的地方是哪呢?是课堂。
二、理想高效课堂的构建。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课堂是师生生命的际遇空间,是师生思想和情感聚会的场所。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课堂高效起来。那么如何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呢?
首先,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通过创设课堂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张扬学生的个性。
再次,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应逐步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最后,我认为构建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导入、过渡还是提问、结尾都要注意艺术性。其目的在于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学生。
总之,理想高效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中心、学科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的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理想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付出自己的汗水,而学生健康成长更是需要教师付出心血。教育是什么?教育在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全身心的践行。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3
今日,能读到《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本著作,我感到自己是庆幸的。此著作分章节阐述了五十位大师论教育,书中为我指点了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让我随着文字的流动,真切感受到大师们的教育生活的智慧、幸福与美,同时也给我了一些教育启示。
其中,陈鹤琴老师就谈到了我最关心的音乐教育问题,陈老师认为音乐教育不仅在培养歌唱技术,更是一种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使儿童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而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之美,并凭着音乐的生气和兴味,渗透到儿童生活里去,以引导儿童用快活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我们知道大凡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是工作,他们本能的都爱唱着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应该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发展。
而现在,一般学校的音乐教学大都以"唱"为主,着重技术的陶冶。其实,所谓唱歌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歌唱技术;二是从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
反观自己的音乐课堂,在演唱技巧这方面,我似乎也有渗透,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是:大家要体会我们是怎么读歌词的,你在读的时候口型是怎样的,唱歌的时候口型基本也是那样的,有的学生唱歌时只是上下嘴唇在动哦。很多时候我还经常夸张地张大嘴巴启发学生要他们张开嘴巴唱歌。但是给我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的。今日,学习陈老师的教育观点,我的思想明朗了许多,原来是我太在意学生的声音,而忽略了歌曲本身所隐含的情感及学生本人对歌曲的情感表达。细细想来,如果孩子在用心演唱时,情是由内心而发的,尤其是学生遇见自己喜欢的歌曲时,他们在歌唱时不但嘴巴张开了,声音出来了、好听了,连表情也有了。这时的他们会特别开心、特别自信,台下的其他学生更是听得安静、听得用心。看着同学们的表情,我内心是喜悦的,真切地感觉到孩子们的可爱,感觉到孩子们知道什么样的演唱才是美的,而自己在有些时候对学生的期待过于急切。
如果想让孩子们更好地歌唱,陈老师提到欣赏音乐。我们应注重儿童的欣赏音乐能力的指导,让孩子们由听觉所感到音乐的节奏、和声、旋律等,而引起孩子们对歌曲有自发的要求的教学过程,再由歌曲来表现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来洗练。
这让我想到,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曲时,教师要细细安排几次聆听,这几次的聆听要有目标、有层次、这种方法可持续下去,需要改进的是教师的语言要真正地起到引领的作用,做到精准、幽默、真诚,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歌曲(乐曲)在抒发什么情感,歌曲(乐曲)内在的美在哪里。
关于音乐的美,书中的丰子恺老师也有提到,他说:"音乐是精神的食粮。"音乐既是精神的食粮,其影响于人生的力当然很大,高尚的音乐把人心潜移默化,养成健全的人格;反之,不良的音乐也会把心潜移默化,使他不知不觉地堕落,所以,我们必须谨慎选良好的音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说他特殊,在于我们所面对的对象是人,是学生。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人的成长和人的幸福。因此,在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有责任为孩子们选择健康、活泼、立志的.儿童音乐,并通过这些音乐引导学生从小爱自己、爱祖国、爱家庭、爱同学,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从小树立伟大、无私、美好的梦想;从小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经典音乐、走近经典音乐、渗透经典音乐、传播经典音乐,如近段时间中央一套播出的节目"经典永流传"中的音乐,音乐人通过谱曲、演唱的形式来传颂古诗词的美,里面的一些歌曲同样适合小学生的演唱,让这些高尚的音乐像春雨一样浸润孩子们的心田,使其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远离那些不良的音乐,免遭其害。让我们共同努力,使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益友良师。
通过阅读《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让我走近了一些大师的教育智慧,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汲取教育先贤思想营养的同时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实践教育先贤的教育智慧,真正享受教育的幸福。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4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
我是一位有着二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16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中。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
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为什么?”我迷惑不解。“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
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啊!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
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儿子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15
读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本书后,我终于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了。这是一本让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走近教育大师,回到教育原点的好书,是帮助我们树立教育思想,回归教育本原,实现教育情怀的引航之灯。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一书在第五专题谈到了教师职业幸福的秘密,足以引发为人师者对自我职业认同的思考。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其中,幸福可谓最为基本。
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然而现今教育事实是“传道、授业、解惑”最终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学生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这是典型知识本位观念下的教师职责与角色,于是紧张职业压力出现也就难以避免。角色的期待和现实的约束难免给教师带来毫无依附的漂浮感。当教师职业与幸福的天然纽带被人为割断后,当教师只知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着自己的职业任务时,教育还能成就什么成了亟待正视与关注的问题。
古往今来中外教育家已经在他们的著作与言行中探讨了职业幸福的途径。第斯多惠认为,“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梁启超说教育应是自家田地,“要从自己劳作中看出快乐,那么自然会淋漓的劳作去”。唯有在职业领域里体验幸福,认同自我,才能如叶圣陶先生所说那样“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让这些成长中的'心灵能够体验学业幸福的点滴滋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什么是好的教育》读书心得02-17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01-16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05-30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11-11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04-30
《爱怕什么》读书心得07-18
教育读书心得02-19
教育读书心得05-26
教育的读书心得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