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

时间:2024-06-17 12:11:54
《人间词话》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间词话》读后感1

  “一个人若是在面对困境与痛苦时,但凡有能力或办法去解决,那么,根本就不会有愤怒了。在小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由于不成熟而做出许多啼笑皆非之事。

  因为不成熟,又或者不知道正确的解决之法,所以,迫于无奈才做出不明智的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其实就是无奈与愤怒。当长大以后,由于各种条件的具备以及身心变成成熟,再回头看那些往事时,一切所谓的无奈与愤怒,也就烟消云散了。由此可见,人的痛苦,确实如王小波所讲,皆源于自己无能的.愤怒。

  一切矫情和抱怨,咆哮和压抑,都是源于缺钱和缺爱。

  那些事事如意的人,过着优渥的生活,过得快乐似神仙,你不能去批判他们幼稚,不懂人情世故,因为这些人不需要懂,他们有良好的物质条件,帮他们屏蔽掉了大部分人性丑陋,社会残酷。

  同时,那些能力强,双商高的人,成绩好,一路顺风顺水,遇到什么困难也迎刃而解,所以这些人看上去都云淡风轻,冷静平和。因为他们不需要张牙舞爪去争取某些东西,因为所有事到了他们手上都顺其自然。”——百度

  周日早上起来因为一件事情感觉非常愤怒,我可以很清晰地察觉到愤怒的情绪,脑海里闪过愤怒是因为无能,于是百度这句话,搜到了上面这段文字,原句是王小波说的:人生的痛苦,大都源于自己无能所牵引出的愤怒。深以为然。而这段文字也说出了我心底想说的所有的话,真的是太有道理了。

  前几天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磕磕绊绊,基本上读懂,先读的《王国维小传》,大致了解其生平,再读《人间词话》,最后读《人间词》。小传是白话文,当然能读懂,《人间词话》已刊稿和未刊稿内容并不多,但由于是古文,加上引用的诗人词人作品很多,读得很吃力,在网上搜到一篇文章把文中出现的诗人词人列出来并做了简单的介绍,才总算看进去了。《人间词》好懂,因为有注释还有译文。

  一边读的时候我就一边感慨,如此高才的一个人为什么会选择走上绝路呢?然后自己就发生了一些事,于是慢慢地我就明白了。不过我想,如果我永远也不懂该多好。当然我的事都是些小事,跟王国维无法相比的。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总是说人要坚强要勇敢,但是有时候有的坎真的是当事人迈不过去的,他只能走上他认为最合适的路。尽量丰盈自己吧,缺钱就好好想办法挣,缺爱也没事,好好爱自己,再怎么不济,日子还是要过的。

  有很多事情想写,但是提笔又觉得写出来尽是矫情,于是作罢。希望一切顺遂。

《人间词话》读后感2

  初次了解你,是因为历史老师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提起你,一次又一次提起你的作者。再次了解你,是因为那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当中的人生哲理让我好奇,更让我着迷,于是,我便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你——《人间词话》

  尽管是文言文,但却并不难懂。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我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的核心是“境界”。作者的词学理论也是以“境界”为核心。其开宗明义即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除了揭示“境界”对于词的创作的意义以外,还有对乾坤广大人生须臾这一命运设定的人生悲剧的揭示。他通过诗词向人们挑明,向尘寰苦求乐土是无望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正如词中说:“这个世界上,欢愉只有一种,而愁苦却有千种万种。快乐如此单纯,描来摹去感受总是相若,而这世间之愁苦,千百年来诗人之笔却都写不清道不尽。”这也许也是他对他的人生的感慨吧

  当然,书中的优秀词句实在太多,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平直,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顿彻”,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

  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后感3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我们来自天南地北,有幸相聚在一个“陋室”,秉性相合,德才相配,偶有庆幸。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奈何愁已入肺腑,满白头。我们愁何呢?自然是愁那学习、吃食、住行,也愁那品德、诗书、才华。故,品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聊表我四人薄志。

  王国维先生道,写词重在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寒波澹澹其起,白鸟悠悠下”。古之大家的意境并非我等能够尽会其意的,但多多少少总是有些心得体会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便是我高兴时,看花也是高兴的;我不高兴时,看谁都是忧愁的。现下的生活无忧无虑,我们也生不出那么的多愁善感来,只能叹一句“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古人写词,多是与他此间造化有关。年轻时,是豪言壮志“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待到中年时,壮志未酬,心有不甘“戌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再到晚年时,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了。相比我们,从幼年时的`懵懂无知,到高中时的刻苦学习,再到大学时骤然松了一口气,殊不知,大学才是我们人生的开始。我们比古人要幸运许多,我们衣食无忧,有强大的祖国庇佑,有伟大的军人保护,没有战争,不会饿死,且人人都可以入学读书,“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现代社会体现的可是淋漓尽致。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如今不用“壮志未酬”,社会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平台,让我们去尽情地展示自己,绽放自己,成全自己。

  我们读诗,背词,身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我泱泱华夏,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自有我辈受用的地方,源源不绝、取之无尽,是当代的瑰宝。

  我们寝室便像一个小家庭一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有人受累时会递上一句关心,有人流泪时会默默陪伴安慰,我们团结一心,终究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们的。《人间词话》始终只是先辈们活过的样子,我们,要活的与他们不一样,或喜或悲,要带上点年轻人的色彩,笑过闹过,大不了从头再来。我想,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心怀感恩,却不忘初心,无论路上风雨多大,总会有一处干净的亭子供我们歇脚,待雨晴时,回头看看来时的路,脚印清晰,远处天空隐隐可见七彩斑斓的彩虹。

  女孩,要像树一样成长。我们不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受不了深闺大院的软玉温香,在风雨中漂泊才是我们的精彩,待到枝繁叶茂时,也有人来我们树下乘凉。

《人间词话》读后感4

  最近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是一本评论诗家、词家及诗词作品的文艺著作,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好书。读之后不仅让我享受着徜徉在诗词的长河中的美妙和快乐,而且激发了我对诗词的进一步的热爱,对以后研读和重温经典古诗词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下面简单小结如下:

  一、《人间词话》的核心理论是以“境界”来评价词的高下优劣。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诗人的人格是创造境界的首要条件。词有“隔”与“不隔”之区别。而且还关注作者“忧生”“忧世”的意识。境界说触及诗词创作中的方法、构思、语言等问题。他认为诗人的人格是创造境界的首要条件。境界的创造分为“造境”、“写境”;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要达到“无我之境”需要人生的豁达与释然,“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而且境界并非单独指景物,喜怒哀乐也是人内心的一种境界等等,此外,王国维把“真”作为评词的标尺,认为写景的'最佳境界在于即景生情,自然流露,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般(不隔),他不喜欢过多的雕琢,更喜欢自然清新、感情真挚的作品。

  二、《人间词话》对词家的评论精辟独到。

  在对词家的评论中如温庭筠的词句秀、韦庄的词骨秀、李煜的词神秀。最高境界是神秀,所以,王国维极力推荐李煜的词,他说词到李煜那里才开始扩大,感慨也更加深刻,使词从戏子的歌变为士大夫的词。李煜的词是他血和泪的凝聚,他的悲剧改变了词的命运,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兴,话到沧桑句始工”。其次是冯延巳。他认为冯延巳的词“深美闳约”,开风气之先。《人间词话》中还多次提到姜夔,王国维对此肯定姜夔的“格调”,但认为姜夔写景状物很“隔”(犹有隔雾看花之恨),一直扬北宋词而抑南宋,南宋词人中,他只爱辛弃疾一人,说辛弃疾的词豪放不羁、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等。

  三、《人间词话》三境界及中国文学发展历程。

  《人间词话》第二十六,王国维对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归纳为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种境界,原是三首情诗,王国维进行了重新创造加工,并赋予新意,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后世影响深远。一些名家名句在王国维笔下俯拾皆是,顺手拈来,可见王国维的宏才博学。最后王国维还论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一次恰如其分的总结。

  《人间词话》是一本文艺评论,是一本美学著作,更是一本很好的工具书。读后,是一种情操的陶冶,是灵魂的升华,有时间再细品它。

《人间词话》读后感5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人间词话》作于1908~1909年,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在本作中,王国维提到两个耐人寻味的概念,一个是“诗人之眼”,另一个便是“赤子之心”。

  诗人之眼,是指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审美之眼;赤子之心指的是对美的感知之心。

  诗人之眼,能观有我、无我之境,便是所谓“喜怒时有我,作诗时无我“,无我之境”的“无我”,即为王国维《叔本华之哲学教育学说》一文中讲的“无欲之我”。

  所谓“理想”与“写实”的提法,也是来源于叔本华使用的概念“理想”和“摹仿自然”。譬如”高馆落疏桐”,“高馆”“疏桐”均是静景,以诗人之眼观之,是无我之境。

  能发现美,能描述美,同样也是诗人之眼的重要特质。

  由于诗人的经历不同,所以眼中所观的,笔下所铺陈的不同,也造成了缤纷各异的文风。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温词句秀,主要体现在时有佳句,自成一景,譬如“双鬓隔香红,玉簪头上风”不以虚词划分句意,故而一句成一景,显得脉络深隐。

  韦词骨秀,“桃花春水绿,水上鸳鸯浴”清丽婉转,无怪静安评之“弦上黄鹂语”,情深语秀。

  有一双敏锐的诗人之眼固然是作诗的一方面,然更为可贵的是词人的'赤子之心。王国维曾评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诗人,一个好的诗人,必有赤子之心——“天才的童心”。

  孩子未必是诗人,诗人却必是孩子。

  同样,孟子也说过“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不过,王国维的“赤子之心”,并不是脱胎其中。

  叔本华认为,“在儿童期,我们的整个生活诉诸知力远超过诉诸意志”。他们是单纯的——“天真与崇高的单纯”。

  王国维曾引译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首部之一的“灵魂如何而变为骆驼,又由骆驼变为狮,由狮而变为赤子”的“灵魂三变说。

  接着,又引叔本华的”天才赤子’论旁证。

  正因优秀诗人是以自己的生命和心血创作,所以他们必须具备一颗赤子之心。

  尼采曾在《苏鲁支语录》中写道:“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血写的书。用血写书,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经义。”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境中有人的作品,是总能抒发血泪之情的。

  诗词向来讲究“性灵”,没有诗人之眼与赤子之心的诗人是万难写出富有“性灵”,富有“神韵”的作品的。

  我们还需记住,一个诗人的创作和批评家的评论与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务必结合时代与个人进行分析。

《人间词话》读后感6

  很惭愧,我花了四个半小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完了心心念念的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我希望之后还能以更高的思想觉悟来读多几遍。

  四个小时是什么水平呢,就是我把里面的文字全部都读进去了,看完了王国维先生的每一个见解,包括删稿(附录的词牌名除外)。最近在读史,才得知王国维先生对于近代的文学理论批评有着举足轻重的贡献。这本书呢,主要讲的还是宋词的问题,当然也有涉及别的,比如诗歌的声韵、宋小说、唐诗等等。

  此前并不了解王国维先生,粗略地读完了《词话》以后才感觉他是一个很真实的人。他博学广识,对于诗词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对文学理论的.发展也很有贡献,比如说景语情语皆一的观点等等。他也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特别在于他很自信,很大胆,喜好分明,他毫不避讳地自己不喜欢的,如吴文英等人之词,他也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喜爱,比如对于辛弃疾、纳兰性德的欣赏等等。他非常欣赏北宋的词,认为北宋的词灵韵到位,且除了辛弃疾的词以外对于南宋的词也不太喜好。当然他也没有听说的这么神圣,在对一些词人或词进行品评的时候,他也会情不自禁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判断。总而言之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趣很执着的小老头。

  关于《人间词话》这部作品,一般来说都懂它在文学理论史上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的。前面的部分主要是对于宋词及其作者进行评论,谈谈优劣的问题,也有王国维自己总结的一些好的词的普遍规律。后面的部分,也即是删稿,主要讲的是对于一些作品或者某句词的考证,还有对于宋小说的评价、词的声韵问题探讨等等,相对来说比较杂。事实上《人间词话》原作的字数是很少的,我们现在看到这么厚的一本,是因为加入了后人的解读。说到这里,我认为这本书有很大一个弊病,并不是王国维本身写的这本《人间词话》的问题,而是后人对于这部作品,加入了太多的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候直接评论王国维有失偏颇,而我觉得阅读这种有年代的作品,还是尽量少一些看别人的见解比较好,这样才能阐发自己的观点,所以对于王国维的观点,我也不全是赞同(当然仅仅只是局限于我目前的能力水平而言)。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最惭愧的还是书中提到的很多作品我都不曾读过,比如说冯延已等词人的,所以我觉得,等我把里面提到的东西都看过了再来读一遍可能更有共鸣一些吧。

  共勉。

《人间词话》读后感7

  好书是常读常新的,经典尤是如此。记得初次读王国维撰写的《人间词话》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如果说有一本书陪伴我走过了这么多年,就像一个老朋友那样,那《人间词话》之于我可谓是当之无愧。

  王国维是清末民初的学术大师,因曾经为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而为人所熟知。在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学术史上,王国维是为数不多的以全身心的力量来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归宿,并从事学术研究,而彰显出特别纯粹的学术品性和思想品性的国学大师之一。王国维一生都献给了学术事业,而且进行了多次学术转向,比如从开始的哲学思想研究转向文学创作,又从文学创作(主要是诗词,词尤其能够代表其成就和特色)转向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研究,然后又转向了古史地、古文字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术领域,尤以最后的学术领域驰名海内外。而《人间词话》的撰写,就是在文学理论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在此之后,王国维基本上停止了文学领域的研究。

  《人间词话》的基本性质是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而不是一般的文学理论的研究,是理论研究与理论创造相结合的形态,但以理论创造为主,在书中王国维系统地提出了“境界”说理论,具有明显的理论体系性质。由于二十世纪以后的中国文论主要受到西方的影响,主要移植和介绍、阐释西方文论到中国,并利用西方文论来进行文本研究与阐释,迄今为止再也没有产生具有“本土化”品性的文论话语体系,从而患上了深重的文论“失语症”,这就使得《人间词话》提出的“境界”说成为中国二十世纪以来文论的绝响。正是这些性质,使得《人间词话》及其“境界”说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声誉日隆,成为了中国文论的经典著作。

  从时间节点与思想内核来看,《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乃是中国传统文论中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意境”理论----在理论体系层次的最终理论成果,因而被誉为集“意境”理论之大成,由此可见其在中国文论史上的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王国维系统受过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训练、熏陶,比如叔本华、康德等人,这又使得其“境界”说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一丝“现代性”的意味,即虽然属于归结过去的性质,但却能够指向未来,虽然在书中他并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时代的局限所致,不应该由王国维负责。

  “境界”说以“境界”作为核心的范畴,但其具体的理论构成则是复杂的,对于传统的文学理论是兼收并蓄的,比如“自然”“气象”“不隔”等等。读后感但“境界”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是非常明晰的,当然,由于其与所吸收的传统文论范畴之间的交错关系,使得后人对于其中的一些范畴的理解存在问题,比如《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是“境界”说理论,而“境界”说理论从整体上来说则属于中国传统文论“意境”理论的范围,如此前者才成为后者的集大成理论形态,即既总结了“意境”理论,又强化了其理论体系的性质,使得此一理论的理论含量和内涵等方面较之古代都大大深化和提升了。因此,在《人间词话》中除了“境界”,还会出现“意境”字眼,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后者不能掩盖前者作为“境界”说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话语的身份或地位。

  《人间词话》虽然是文论的经典著作,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被人们所熟悉了,比如著名的“三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应该有所追求的,而在追求的历程之中,是一定会经历第二境这样的过程的,这都是自然的`。当一个人处在第二境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要有坚持下去的意识和勇气,否则就是功亏一篑,是很可惜的;第二,要有超出一定的人生时期的更加高远的眼光,注意从束缚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新的出路。当然,王国维这里所指出的第三境,也仅仅是初成,不是最终的境界,不是到了第三境就可以停止作为了。实际上,第三境是下一个循环的起点或初境,沿着这个境界再走下去,就会发现或获得更多更好的风景。佛教有顿悟和渐误的辨正,第三境相当于顿悟,顿悟之后,仍然是要坚持向前走的。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何一些人在青少年的时候很聪明,但最终成就却不大的原因----无论何时,只有向前走才是对的,生命不息,前进就是没有止步的道理的。

《人间词话》读后感8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一对相反的审美概念。

  隔,隔膜,是指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其情、景、辞,或是艺术构思,境界物化等,有关节不妥贴,不圆润,给读者造成隔膜。所谓不隔、与隔相反,诗歌创作完美浑成,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生动,含意深厚耐人寻味,隔与不隔,既可以对一位诗人而论,又可就具体的诗作或手法而言。

  这一点与大家熟知的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三境界说是一脉相承的。王国维先生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先生认为词以境界为上,判断词的核心标准是境界。

  说老实话,我对词是一无所知。但是我对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颇为认同,从事教育工作也当如此,不能靠技巧,而要靠真心。

  我一直认为,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主要就是和学生交往。我也一直和家长说,如果你能够和孩子正常的、无障碍的交流,那就行了。剩下的就交给我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够在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与学生正常交往。

  于是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交往手法。比如,装。有一个老师在介绍点名经验的时候这样说。开学第一天点名,发现有一个学生姓名不认识,怎么办呢?直接跳过出,点完以后,然后问,还有哪个同学没有点到。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老师也没有必要装的高高在上,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课前应该看看花名册,不认识的查查字典,实在弄错了,当场承认,也没有什么。

  还有的老师喜欢哄学生。说得好听一点是鼓励。现在的班主任,很少去骂学生,更不要说是打了。原因很简单,害怕出事。倒不是害怕把孩子打伤出了事,而是害怕学生举报,自己出了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真诚的表现,也不是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施教的。

  也有的老师喜欢骗。明明学生考大学一点希望都没有,还欺骗学生说能够上一本,并且说的信誓旦旦。适当的鼓励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原则的欺骗就没有必要了,如其那样,还不如让学生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能上大学固然最好,不能上也要考虑未来,是上专科,还是复读,要么是走其他的道路。不至于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大学而耽误了学生。

  有人说教育很难,因为老师很难左右结果;而我说教育简单,因为老师全程参与,可以享受其中。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以一颗真心,真诚的与学生交往,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顺其自然,如此境界,教育怎么会不简单?

《人间词话》读后感9

  拙以为此书一些观点过于偏激,但其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正所谓取之精华去其糟粕,今特将我认为好的.部分摘录这里,并分成两大部分进行编排。

  词的鉴赏: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之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上”,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

  大师者何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写在最后:宋人不知诗而强作诗,故终宋之世无诗。每个时代都有某个时代的文学,不可随意厚古薄今。

《人间词话》读后感10

  读书之意义有二,其一者悟前人之思想。文以载道。又曰:文如其人。屈子高洁,故其辞亦高洁;太白疏狂,故其诗亦仙逸。太史公能传千秋,陶潜能闲万世。因其境界者也。

  思想各有异。中华数千年之思想,于文学与水墨画中可见一斑。何谓?追求境界者也。水墨画,寥寥数笔,形离而境界全出。古文亦如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寥寥数字,景象全出,境界神矣。西方文学类之于工笔、油画,追求形似。现代之萧红《火烧云》,此形彼状,描绘甚丰,而读者据其想象。所想所得仍是萧之所描所绘,即有超出,模仿而已。思品示童以一米线等现象,亦似工笔画,以此为戒,然其所识则为各现象,如后新状现,何以类?况所记亦有所忘,行之远忘之疏矣。莫若中华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之水墨画。何以为礼?类之生矣。以此为纲,行之愈远,行之愈深,必无所越。

  另有一支,即日本动漫,二者兼而有之。

  读书既多,素养渐成,益近于境界者也。所谓知书达理者也。以书践生活,则现实之一草一木皆著理想之色彩。如能以此观世界,如此待万物,则积蓄丰,虽一草一木皆文章。如不能以此观世界,则积蓄穷乏,纵乾坤倒转亦只知尖呼耳。

  积蓄既丰,则流沛且长矣。艺之生也。所读之书必左右其艺。常观油画则思描思绘;常观水墨画则思水墨传神;常观日本动漫,则思光影波动。

  如今之读书偏此道矣。一切皆为应试得分。而表露亦如此。八股灭而再生。立一主题,后则杜撰以证之。如表达“母爱”,常以雨中送伞,病中送诊为证。文坛之以表达技巧杜撰故事以感动、启迪之类靡漫。论文亦如此。要求于各行各处,然所积穷乏,故“天下文章一大抄”。吾甚厌之。然亦未能脱身于外。悲哉。

  如我辈能褪伪俗,行本性于自然,直击境界,理想之于现实者也。

《人间词话》读后感11

  诗中有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人间是一个纯粹的词,尤其在《人间词话》中。正如其作者王国维先生,即使人生繁杂,仍以静观之,让自己的生命保持纯粹又高贵的样子。

  傅雷曾在给其长子傅聪的信中提到:“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最好的文学批评。”我想,这本书之所以能得到傅先生的认可,主要是因为它的纯粹,作者的纯粹:坚持自己,在很多事情上脱离于世人,脱离于禁锢所有人的道德传统,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感情生活。可是纯粹的人并非是不敏感的、无欲望的。生于浊世,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这样的心又怎会是不敏感的呢?王国维本是纯粹的,却生在熙熙攘攘的俗世,受到人间烟火的熏染,终于,他承受不住世道变迁的侮辱了,高声疾呼“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虽然王国维溘然长逝,但他笔下的文字还是如他的本人般纯净,恰似思想如嫩荷之抽枝,提醒着我们人生繁杂,不如以静观之。

  王国维在书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可谓是道出了他对人间的精辟的断论,多少文学大师由此灵性得到了开发。余秋雨曾赞美道:“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一个人若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代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因此,这本书教会我们,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要有自己的灵性,自己的想法,方可做到纯粹。就像书中提到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从此则评论当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先生最崇尚的就是自然、朴素之美,莫与之争的境界,而“自然”就是开发灵性最好的.方式。身处自然中,灵性便会犹如一条潺潺流出的溪泉,发出悦耳自然的声响。

  特别欣赏书中这么一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着真,所知者深。”诚然,纯粹与灵性是我们面对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两种品质,但文字色彩只是作品的外在框架,真情实感才是灵魂,若是我们离开了生活,脱离了本心,变得肤浅无心,也是无法散发出真正的智慧,博大的境界的。《天净沙》虽寥寥数语,但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王国维先生看来却胜似天籁,是唐人绝句,曲之绝妙。由此可见,曲中的线条和浓淡,让王国维获得了冲击心灵的美,更加醉心于自身纯洁,内心的干净,让他在繁杂的人世,以静观望。

  人生看似很长,其实不过须臾之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早在数百年前就完整的表达了现在世人的心境。而生在繁杂的人世的我们,以静观之是王国维先生给予的选择。

《人间词话》读后感12

  近期全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为了保持道法教师的"专业性"、"思想性",我暗下决心要恶补充电。正在苦恼从何处入手时,一本薄薄的小册子进入了我的视野——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仅有69页,却字字珠玑,警句迭出,言简意深,在我面前展现了一位国学大师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贯通中西的文学积淀、成己达人的儒家君子风采。这样一部鸿篇巨制,如此纯粹的一位学者,奈何才疏学浅,竭尽所能也只能略知皮毛而已,我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对于静安先生自杀的一些浅薄之见。

  世人评点静安先生时,往往会谈到他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探讨他的自杀。静安先生一生讲究"境界"二字,但是他并没有获得自己所追求的境界。他在自尽之前曾留下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人们对他的死因众说纷纭,他的.不幸当然不囿于他忧郁悲观的性格,关键是他处于那样一个身不由己的时代,他亲眼看着滋养他生长、他赖以生存的中国文化日渐消逝,力不足以副人生之志,而陷于绝望之域,只能通过极端逃避的方式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静安先生的好朋友兼同事——陈寅恪先生认为他是死于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信仰,这对一些人是不能理解的,但对于一个有信仰的人则是十分合理的表现。换作以前的我是无法理解的,好好地活着不好吗?但近期似乎有些明白了。

  在当下主流价值观的框架下,自杀是对自己、他人、社会的不负责任,与道义相悖,与法不和。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更多地从对他人的道德角度,如孝敬友善,去挽救那些想放弃生命的人,并非引导他们珍惜审视自己的生命。但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说过,"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叔本华也说过"哲学的起点是死亡",这两位大哲学家并不是提倡人们去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引导人们回到自身的生命体验,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人有限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我们很多人都以为,长生不死是最好的,但如果人类的生命真有十亿年,我们也就不用去思考18岁之前应该要做哪些事?28岁之前要去哪些地方游历?30岁前要不要结婚生子?但正是因为我们深知死亡的不可抗性,因而我们才会"向死而生",突破自身和时间的局限,以期当死亡来临时能不虚此生。

  梁文道先生曾讲过,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人生无非是: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孩子读书→…→终老,人活到最后总是要死,那活着还为了什么?如果你不自杀,如果你觉得做人还得做下去,你明知道最后是徒然的话,那就要为自己发明创造一些东西了,要为自己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一个到闭上眼睛那一刻可以回答自己这辈子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时候就能回答自己了,这种人生是有意义的人生。

  面对死亡,可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自己的生命与一些更宏大的东西联系起来:一个数学定理、一件艺术作品、一项终生事业或一种恒久的信仰,诸如静安先生为学术信仰而活,身边的大笨为自由进步而生;康德靠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流芳千古,马尔克斯通过《百年孤独》遗世独立。

  庸人一个的我暂时无法拥有上述纯粹的信仰,或许在寻找自我价值所在的同时,可以尝试另一种面对死亡的方法:生活在当下的每个瞬间,不烦扰过去,不担忧将来。当然,这也不是享乐主义,而是活在当下,让每一个时间点的自己都可以比前一个时间点进步一点,多体验一些,变得跟原来的自己不一样。

《人间词话》读后感13

  前段时间,有幸拜读了王国维老师的著作《人间词话》,感触颇深。尤其是于涟老师讲的那句“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当我看到这句的时候,文字里隐藏着一股直击我灵魂深处的力量,震撼我的心弦。每每合上书,“无娇柔妆束之态”这句话总是让我惭愧不已,我咀嚼着它的真性情,品尝着它的甘美,回味着它的无穷韵味。这句话也是于涟老师一生作品最真实的写照,它生动地诠释了王国维老师对待文学的'真诚和率性。“无娇柔妆束之态”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和领悟的朴素真理。

  王国维老师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非指读书,因其还有一句: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如何解读这句话,我认为需要阅历,更需要年岁,此当意会,难言传。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大推境界,并以”国家不幸诗家幸”开释苦闷,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了新的方向,我们对于美好以及诗意的向往全然有了更好的寄托。这本书句句箴言,虽着力于词评,其美学观点却普适于文学艺术各门类。所言独到、犀利、通透,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惭愧的是本人诗词积累过于有限,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不过此书值得多次品读,定有更大的收获。我认同书中对屈原、杜甫、陶渊明、李煜、苏轼、辛弃疾、纳兰容若的评价,我也很欣赏这几位诗人、词人。作者言必谈境界,这几位的诗词即胜在境界,而其境界非“感自己之所感”、“言自己之所言”而不能及。余虽不能词,但喜读词。诗品在神不在貌,在骨不在表。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若无景无情无境只知一味仿效,写出的东西无异于东施效颦。

  轻轻合上《人间词话》,情景交融,整个诗词长廊中辨析明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之工,不在人力,而在此情此景此乐此哀也!读王国维先生的文字,受益匪浅,只是学识、阅历有限,不能细细品味,今日暂且浅尝辄止,他日再来细嚼慢咽。每位词人、诗人各有千秋,他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之处,他们或内敛含蓄,或豪放旷达,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要读透此书,须得烂熟五代至清的各家词作,可惜吾不能为也,只能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皮毛尚未及也。但我坚信“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相信经过不断的仔细回味与思考,我对《人间词话》也能拥有更深的理解。新时代的我们,需得牢记祖先的文化传承,将古代文化与文学不断发扬光大,一代一代传递给子孙后辈。

《人间词话》读后感14

  在寒假期间阅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其实是不乏深奥的文学评论书,甚至涉及谈人生、谈哲学。我跟着飞快地通读了一遍。

  王国维这本书里面最广为人知的片断是人生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层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儿的所谓境界是指修养或者造诣。王国维的'境界说我读中学时就知道,但那时似懂非懂,如今重读此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境是告诉读者要学会享受孤独并要有所追求。第二境是告诉读者要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目标。第三境是告诉读者成功往往青睐那些不轻言放弃者,在你困惑不堪时翩然来临。

  《人间词话》是一本好书,岁月更是一本好书。

《人间词话》读后感15

  最早接触到王国维先生是因为他的那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作为晚清大儒,王国维成长于书香门第,同时又受资产阶级新潮思想影响,他将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哲学相融合,自辟户牖,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与体系。而他于诗词方面造诣颇深,最大的成就便是《人间词话》,今之众人也对之推崇备至。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乃是一本文艺批评,薄薄一册,可见其中之睿智闪光如阁楼里高高悬着的幽微的光芒,等待后生探寻。其中诗词信手拈来,成竹于胸,可见王国维先生底蕴之深厚,积淀之惊人。

  提到《人间词话》,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王国维先生的“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先生喜用象征,截取前人的诗词重新编排,提炼出别样的意义,把表达的爱情的词句来象征学习,贴切地表达出自己对于做学问,成就事业的需要经历的三重境界的独到见解,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圭臬,人生箴言。而《人间词话》一书中,开篇王先生便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他认为“有境界者自成高格”,更加推崇“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他曾说过:“惜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统作者。”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点到为止,含蓄蕴藉,留下无限遐想空间,这与刘墉《萤窗小语》中:“话到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蓄蕴藉,这便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不谋而合,仿佛时光里的两位智者,穿越历史长河,隔空击掌,相视会心一笑。

  书中充满了王国维对诗词的哲思,“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可谓作文艺批评之大成之境,如他赞李白“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青莲寥寥数字,便勾勒出豪壮之境,盛唐气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千古以来无一阙登临词可与之匹敌。而后世佳作,气象略缺矣。而此处之气象,不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境界”?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太白之诗独领风骚,千古卓绝。

  若说评论,《人间词话》当以词评为最,王国维似乎对冯正中,李后主极为欣赏,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只因李煜人生的大起大落,使他的心性转变了许多,更加深刻地体味到了人生冷暖,人生境界发生了极大转变,从而词风也由娱乐转变为了抒怀。由此可见,王国维对于“境界”二字十分看重,“境界”也成了他评判诗词优劣的重要标准。而境界之分,书中提到了“有我之境”和“与我之境”两个重要概念。中学时期我们学习诗词并鉴赏诗词,多研究景与情的关系,不少同学对于景情关系颇有为难,难以区分。这便是王先生所提出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饱含了诗人的落寞与心酸,正如王国维所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同时这也是很多词作的一大特点;“无我之境”,书中举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通篇写景写物,不带情感色彩,但境界全出,含蓄蕴藉,那份悠然心境于纸上飘出,人于句中却又置身句外之感,达到“物我合一”之境。

  王国维在书中的评析可谓字字珠玑,虽强调“境界”,可炼字,典故,无一不精。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同时,有褒便有贬,书中写到“冯梦华谓:‘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余谓:此唯淮海足以当之。小山矜贵有余,但可方驾子野、方回,未足抗衡淮海也”。王老觉得晏几道“意境稍显狭小而不够开阔,抒情略显矜持而不够挥洒”,才情高于张先,贺铸,却不足以与秦观抗衡。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千人千口,小山词反映生活面虽然窄,但艺术境界颇高,只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这里王先生对古人把秦观与晏几道并称颇有意见,便能看出王国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审美,不盲目随古的大家之风了。

  王国维欣赏不过于注重格律,不过度雕琢的自然美感,不欣赏那种形式上有着过重的'雕琢堆砌的痕迹,即便是姜夔的《疏影》《暗香》,他也说“格调虽高,然无一语道著”,而却认为咏物之词,乃苏轼的《水龙吟》浑然天成,艺术造诣最高。从此可见,可见王国维虽推崇“境界”,却更欣赏以浅白的词语挥洒自如,撼动人心。

  虽然《人间词话》成就斐然,可其中一些观点确实略为偏颇,其中有一些诗句和诗人甚至错乱,只因王国维先生也非圣人,而各人价值观念不同,也造就了他有些偏见,王国维是一位传统保守,思想守旧之人,而柳永是一位风流浪子,于王国维眼中,自是难登大雅之堂,上不得台面,这也难怪王国维对柳永的评价不太公正。而虽有小瑕难掩大瑜,不得不说《人间词话》是一本优秀的著作,书中王国维先生不仅点评诗词优劣,也提出许多精炼的诗词概念,正如俞平伯先生所作的序中言:“明珠翠羽,俯拾皆是,莫非瑰宝。”可见王国维于诗词鉴赏方面的极高造诣。他注重“弦外之响”,因而书里暗藏的,自然是“庞然巨帙”,尤其耐人寻味,后生读者当细细领略王国维的睿智哲思。

【《人间词话》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1-15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07-28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4篇01-14

《人间词话》的读后感02-13

人间词话读后感12-03

《人间词话》读后感09-03

人间词话读后感13篇01-23

人间词话读后感14篇02-16

《人间词话》读后感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