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有感

时间:2024-07-01 14:20:18
读曾国藩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曾国藩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曾国藩有感1

  曾国藩回忆自己生平时,曾说:“余生平吃数大堑……第一次壬辰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文理之浅。”他认为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大的转折点。

  一个人在反复经历相同的挫败,次数多了就会麻木,产生放弃和绝望的念头。但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巨大的压力砸下来,有毅力的人扛住了或许就能找到转机,而扛不住的人就会被压垮。对于曾国藩来说,这个挫折应该起到了一些引导。引发他思考“文理欠通”是怎么个不通法?又能够从以往的经验中学习到什么?因此,他找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且解决了它。

  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两点。首先,我们在学习中被老师指出问题之后,要先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可以通过和同学对比或者找老师请教,然后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要有条理地去把问题破解,而不是像无头苍蝇般焦急。再一个,要学会从失败中提取经验。与其因为失败而沮丧,不如让这次的失败变得有价值。我想,这也是我们做错题的理由之一。

  曾国藩能够在科举考中成功的原因,懂得变通,去找方法是一个,另一个则是他的勤奋。据说他成名之后,湖南乡下流传着一个关于他小时候读书的笑话。这个笑话我曾在语文老师的课上听过,老师讲得简单,我也就当个乐子听,但是认真读过这本书后,却有了新的感悟。他背了一个晚上的《岳阳楼记》,我在初三也背过,这也有助于我理解到曾国藩在这一方面的资质。但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

  一个比普通人背书还要费劲的人,靠努力圆了自己的科举梦。这份勤奋和努力,是我自认没有的'。这一种态度,也是我作为一个当代的读书人所欠缺的,需要去发掘的一种精神。回想自己深夜背书,不管背的顺畅与否甚至缺斤少两都有可能因为劳累就躺下睡觉,的确是少了一份像曾国藩这样的勤奋。

  最后让我感叹的,是曾国藩的坚毅,有着明确的目标。他要提着沉重的考篮,徒步走到考场,这是身体上的考验。每一次落榜,都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考完后等待结果是一次煎熬的体验,而看榜时,心情由期待转变为失落又一次波折。更不要说一次次的落榜,还要被他人嘲笑了。身心两种考验的压力下来,还能做到坚持读书,这一点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相比他的经历,我学习生涯中为了几次成绩的下滑就哭得仿佛不能自己就显得十分不够看了。

  因此在读完第一章,“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后”,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理解最深刻的就是,“勤能补拙”。笨,愚钝,不如别人聪明,都不是学不好的理由,一个人若是想要学好,需要的是付诸长期的行动和努力。

读曾国藩有感2

  曾国藩其人,“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爱之者言——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通过阅读,我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识,首先要有历史之同情,在保有时代的分析。

  近年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和讨论,不断热议。热议人身历程的励志、热议他一封家书“保全”曾家一段时间的繁荣、热议到诸多名人伟人的赞赏。

  阅读,并非简单的看看古人是有什么故事,阅读是希望能汲取他人的经验,完善自身。

  通过阅读《曾国藩传》,我回顾了曾国藩的一生,了解到这个先天“不聪”的顽童,一路荣至天下重臣。其中故事自然精彩,但让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曾国藩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早年他给自己定了修身十三条,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他对于人格的淬炼归纳核心为:“诚、敬、静、谨、恒”。这放置当下依然有很优秀的现实意义。

  “诚”——为人表里如一,依信守诺。这也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关于个人8个字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一个社会层面的个人价值要求。“以诚立人”、“依信为人”是一个共同的社会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这也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敬”——既是尊敬的态度,更是敬畏的心态。我们应该有对人尊敬的态度,平等的`思想,这是为人的基本态度。而一个无所畏惧的人,是最为恐怖的。敬畏不是怯懦,是自律。为人应敬畏道德,以道德为身准则;为事应敬畏法律,以法律为为事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规矩放在心间”才能真正做到“有凭有依”有章可循。

  “静”——理解很多,我理解是一种冷静和从容。“静”只是表象,其后是对人对事的深刻准备。只有为人做事有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冷静的因对,只有在事情发生时,冷静处理才能做到最好反馈甚至在危机时创造价值。“从容”不同于冷静,他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为外事烦扰,不为繁华所遮掩,仅守本心。

  “谨”——通常理解是谨慎,但谨慎本身其实也是有双重意义的。“谨”指严谨、认真。这是工作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慎”是“三思而后行”做事考虑周全。谨慎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倾向。深入、仔细思考问题,反复核实,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确实无误再进行。

  “恒”——只有一个要求“持之以恒”,我认为是一种更高的要求,所谓“恒”本质是一种“不忘初心”的追求。唯有坚守本心才能在追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我们现代的社会,诱惑太多,我们反观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坚持”。

  人其实无法再有生之年看尽所有风景,获得所有知识。但阅读能使我们尽可能的获得体悟。曾国藩能臣严吏,可回顾其一生,他的成功归功于时代的选择,更归功于自身的人格,“诚、敬、静、谨、恒”只是他人格的优秀点之一,一个优秀的人格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读曾国藩有感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孟。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读曾国藩有感4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平平资质,却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成就。通过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一个“恒”字成就了他。本书有别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更多地从人物的细节琐事着手,较为真实地为大家还原了人物形象,中间同时夹杂着许多作者对于主人公的人物评述。

  他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成就,观其一生,始终离不开“有恒”二字。这本书中曾国藩“有恒”的性格特征无疑是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曾国藩读书有“恒”,他推崇“读书不二”,一本书未读完绝不去读另外一本。除了读书有恒,用兵打仗亦是若此,在做其他事情,他还是以恒为最高准则。

  他要求自己每天都坚持固定的日程,这样求恒,自然是极为痛苦的。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不可能熬下去。熬不下去怎么办?熬不下去也要熬,用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当极倦怠之时,他都会在日记中进行自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懈怠无恒的行为零容忍。

  书中说,每一个人不管天资如何,只要肯下得苦功夫,就能做自己人生的锻造师,从混沌中幡然醒悟,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不能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地长高,也会让人慢慢地成熟。

  虽然曾国藩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要发扬和继承这种优秀的品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奋斗!

读曾国藩有感5

  通过阅读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我所感受的结果就是不要太在乎眼前的得失,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天赋、特长,当自己下定决心去做的事情,只要自己觉得正确且感兴趣,那就坚持下去,不断的尝试、打磨、反思、修正,哪怕慢一点,时间久一点,终将会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

  简单回顾一下曾国藩的人生经历,早年的曾国藩科考之路不是很顺利,曾多次参加科考,最初几次都没有成功,还有一次直接被考官认为“文理不通”,也就是说被当众批评,在那个时代是很严重的一件事。但曾国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通过努力最终在28岁考中进士,得以进入翰林院。

  初入翰林院之时,和其他翰林院的精英们相比,曾国藩身上有着严重的缺点:土。刚到翰林院的曾国藩,是一个土包子,一口湘乡土话,长的土头土脑,穿着土里土气,且由于早年一直准备科考,只学习了应试内容,对其他的书籍一概不通。如此学识,显然对于一个翰林院学士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曾国藩的科考经历与现如今的“小镇做题家”的高考经历及其相似,都是在人生前面十几年,为了参加考取名校,不停的学习应试技巧,却很少会有人去阅读除了高考以外的书籍。一朝考取名校后,进入大城市后,会发现自己的学识十分浅陋与其他同学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曾国藩在到京城后,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认知研究理学经典。三十岁那一年,曾国藩决定要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曾国藩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如“日记”,“日课”等。由此可见,曾国藩他并不是那种天赋很高的选手,但是他的人生成就之高,超越了同期翰林院精英们。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几点:

  1、优质的成长环境

  三十岁前的曾国藩的成长很慢,也没有什么杰出的天赋。但当其抵达京城,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开始受到同朝为官的精英们的影响,慢慢重新做人,立志“圣人”。这之中的变化,便是环境的不同。三十岁前的环境是湘乡同乡学士的环境,三十岁后的环境是京城翰林院同僚的环境。翰林院集结了天下英才,处于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环境,受到更优秀的人的影响,成长与进步都变得十分迅速。由古及今,现如今个人的成长,往往也是离不开周遭的环境。自己处于什么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所处的.环境相对安逸,那么很可能自己不愿意去突破。只有将自己处在积极且富有挑战的环境,才能不断的让自己突破前行。如果当自己发觉所处的环境是消极的、不利于自己成长的,那么就需要即时破圈,去寻找积极的且富有挑战的环境,让自己不断前行。

  2、坚持打磨技能,用时间来不断精进回顾曾国藩的成功,最为重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坚持与努力。那么,如何能像曾国藩一样持续不断的努力?首先需要分析自己的特长以及兴趣,找出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与兴趣,给自己一段时间,自己每天不断的精进这一兴趣,并每天反思和前一天去对比,看是不是每天都有所收获。一旦自己专注的去打磨提升,或许半年,亦或是一年,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一技能已然小有成绩。

  3、坚持每日自省,制定严格的自律计划

  曾国藩无论自己多忙,每天都会有记日记的习惯,给自己定了十二条日课,并终其一生都贯彻执行。回想自己的打工生涯,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少会认真反思自己每天的所做,也很少会反思自己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每天浑浑噩噩,一晃时间就飞快的流逝,除却领取那些许微薄的薪水,好像一年到头并没有留下点什么。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每天的时间花费,从今往后需要自己践行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描述清楚在各时段所做的事情,便于自己不断地反思改进。以上共勉!

读曾国藩有感6

  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写过信,回想起学生时代,自己也成写过信收过信,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

  《曾国藩家书》中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一代名人重臣通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他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他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他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但是总是尽力的帮助家人和亲朋。

  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富足,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他一样的亲情和友情。更深一层的思考中,我顿悟到,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读曾国藩有感7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我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职责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我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能够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期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我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我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此言道出了人类渴望超越过去的态度,但或许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贵的东西,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活着,人才不至于在新时代洪流中被淹没或埋汰。

  读《曾国藩家书》,回望历史,立足自身,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能在无限延伸的时代里找准自我的价值和定位,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

读曾国藩有感8

  曾国藩早年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娇激傲岸。做起事来,手段单一、风格强硬、纯刚至猛、一往无前,因此处处碰壁,动辄得咎。

  中年以后,他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了。愤青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个有道德而又圆滑的官僚,所谓外圆内方,知行合一。他的'外圆内方的性格渐趋完善。

  然而,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所有,是靠不屈不饶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跌倒中悟出来的,是从质朴刚正中升发的。

  曾国藩晚年的秘书赵烈文说过一句话:“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也就是说,曾国藩虽然以平定洪杨为最大功劳,然而他的一生,与农民军作战所花费的精力不过十分之三四,而与官场作战所花费的精力是十分之五六。

  这话说得沉痛而又深刻。这是任何一个想在中国做事的人不得不付出的惨烈代价。相信曾国藩的颠簸人生也影响到后人,形成现代官场上的”中庸、无为“等风格。

  曾国藩曾自撰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寓意也是一柔一刚,柔中显刚。这也是他改变性格的真心感悟写照。

读曾国藩有感9

  曾国藩是一个并不聪明的人。––题记

  现实当中,人们常常把哪些记忆力不强、不擅长遣词造句和数字运算的人称之为“笨人”。这些“笨人”在学生时代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功课学习上,却成绩仍然不太好;长大之后做事情,也不太会找一些比较讨巧的方法,总是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爱较真、认死理儿。

  在常人眼中,他们总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做一些看似没有太多效果的基础工作,让人觉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事倍功半”,有时候人们甚至会嘲笑他们,认为他们很傻。但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一旦这些笨人把他们肯下苦功夫敢较真儿的特点充分发挥,往往却能够厚积薄发,取得一番成就。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曾国藩的读书天分并不是很高,脑子也不是十分聪颖。他十四岁岁参加科举考试,连考七次才考中秀才,而且是全县倒数第二名,而他的父亲更是直到四十三才勉强考中一个秀才。还有有一个关于小偷与曾国藩的笑话,讲的是小偷去曾国藩家躲在房梁上偷钱,正好碰到曾国藩在屋里背书,背了两三个小时还是背不过,而小偷却背过了,直气得小偷下来数落曾国藩脑子太笨。

  但正是因为笨,所以曾国藩肯下苦功夫做事情。

  因为笨,所以曾国藩在读书的时候每天早起晚睡、用工苦读,从不敢有丝毫怠慢。他读书的宗旨是“不完全理解一句话,绝不看下一句话;不读完一本书,绝不看下一本书”。他虽然连考七次才中秀才,但是每一次考试之前,他都作十分详尽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一旦他突破的那个制约的临界点,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科举之路也印证了这一点,中秀才之后两年,曾国藩考中举人,又过四年中进士,又过两年中庶吉士、点翰林,成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再之后十年七迁,累升至刑部侍郎,从二品,副部级官员,创造了清朝官员升迁史上的一个奇迹。

  因为笨,曾国藩做人始终谦逊低调,宁可自己吃亏,也从来不沾别人便宜,也不争强好胜、好勇斗狠。为了争夺中兴能臣的殊荣,左宗棠会会时不时的会抨击讽刺曾国藩;曾的学生李鸿章也常因为官场利益而不时的和他打痞子腔、耍心眼。但曾国藩却从未和左宗棠打过口水仗,对他的学生李鸿章也是自始至终爱护有加。而他宽厚的人品,也使得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的能员干将,最终成就了他平定洪杨叛乱、开启洋务运动的宏达业绩。

  因为笨,曾国藩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从不敢投机取巧,有丝毫怠慢。带兵打仗时,他从不急功冒进,每次作战他都会充分考虑、反复琢磨,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变量,直到完全有把握之后,才会领兵作战;创建湘军选人用人时,从军官到普通士卒,他的原则是“用士人,领山农”,往往选取那些老实本分、踏实做事的人领兵从军。

  因为笨,曾国藩对知识始终保持一个开放渴求的态度。中国古代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诸子学说,他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分析,对于佛家由于领军作战的缘故虽未深入解析,但也是有所涉猎。甚至对于绝大多数人都不愿读的文件汇编,他都进行过反复阅读,因为他认为这些文件之中往往包含着前人政治智慧的结晶。对于当时刚刚进入中国的西学,他也秉持着包容开放的态度,积极不成幼童赴美留学、创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洋务事业。

  可以说,正是曾国藩的笨,成就了他后来的历史地位。他的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开放包容、谦虚谨慎也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欠缺的。

  现在的我们,不是笨人太多,而是像曾国藩那样的笨人太少,人们都太过于聪明,太喜欢投机取巧、走捷径,不愿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事情。因为太过聪明,有的人总想一夜暴富,热衷于炒房炒股,进行所谓资产运作,而不想静下心做事挣钱;有的人卖身求荣,甘为他人二奶二爷,甚至N奶N爷;有的人热衷于投机钻营,阿谀奉承,大搞人际关系,却无心提升个人实际技能……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有人看似走了捷径,实则绕了一个大弯;有人看似在那里缓慢前行,实则选择了一个最正确的道路,只等待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做个笨人,踏踏实实走好人生路上每一步!

读曾国藩有感10

  我们很容易记住那些波澜壮阔的力挽狂澜的全新蜕变的那一天,而真正铭记的是那些日日夜夜的奋不顾身的心向璀璨的过往。

  《曾国藩传》的开卷介绍了曾国藩与其父的.科考经历,初读不免大为惊讶,六次科考终于在榜尾列入了“秀才”,他曾被“悬牌批责”全省示众,他曾被考卷当作“反面典例”文理欠通,而他却让被学台“悬牌批责”成了命运的转折点。更为努力奋发,凭借着极强的进取心,终于秀才、举人、进士三联捷,直升翰林。面对上天没有给他一个更聪明的大脑,他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站起。

  有人早早中了秀才却又止步不前,有人在失败中跌倒止步,而有人经历磨难,而从磨难中重新向前。可以联想,当竹编工艺从一代一代的生活中逐渐隐去身影,当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中被“陶汰”,有人传承着非遗文化,有人续写着文化的生命,他们从世人的置疑与不解中走出,他们从世俗中走出,学习了那样指尖上的文明,他们不屈服于城市发展事物的“筛选”,他们不忘祖辈的智慧,转而心向璀璨,将那世人对他们“不顾正业”的“悬牌批责”。“好好工作”的“反面典例”一抛勿去,走向了生命命运的转折点,奋斗,奋斗,成了一代代传承不息的中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心中的璀璨前行时,他便没有失败。重新审视自己,九年寒窗,谁的道路上没有阻碍,没有曲折呢?没有他人通畅,只能更加努力。曾国藩“尚拙”,他认为一生挫折越多,失败越多,无法取巧,没有捷径,只有更为虚心,更肯付出。九年寒窗,还有未来很多很多天的学习,工作。人生,道阻且长,只有抛弃那一路的困难,才能一身轻松继续向前;只有不断深化自己,才能准备好自己,在下一次料考、道阻在眼前时,继续心向璀璨,继续一路前行,璀璨在心中,行则将至。

  《曾国藩传》中给出了人生的坚持的意义,那就是人生不论遇到了几次道阻,几次“科考的失败”,几次懊恼没有一个天生聪明的脑袋,可以被推倒,但不可以被打败。曾国藩曾带着的“悬牌批责”的沮丧,接受了六次科考失败,他回家后没有放弃,没有堕落。他只对自己说,只有更为努力,才能填补失败的痛苦。他奋力一搏,再次迎接了下一次的科考。

  遇到困难时的顽强不屈,远比取得成就时的坚持不懈更为重要。曾国藩的聪明不在榜头,但他的勤奋与坚持却是清朝官员中当仁不让的坐拥榜首。

  道阴且长,行则将至。道阻且长,行且将至!

读曾国藩有感11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20xx年,我正读大二,虽然专业是历史,但本科所学毕竟有限,对历史人物的研究也实在肤浅。有一次到旧书店淘书,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岳麓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李鸿藻兄弟二人编辑而成,收录曾国藩家书435封,比较全面。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身在象牙塔,年少无知、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再读《曾国藩家书》,已是毕业之后的第五年。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压力责任,有了对工作生活浅显的思考和感悟。静夜之时,便常常将《曾国藩家书》置于床头,圈圈点点、细细品味。读书的过程,让我渐渐了解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他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多延续了60多年,但他处理"天津教案"受到荣禄欺骗,杀人割地,开了"就地正法"的先河,致使晚节不保,成为时人眼中的"卖国贼";他地位显赫、修养精湛,但他也镇压农民起义、手段老辣,被民众冠以"曾剃头"的恶名……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比如,关于治学,他力求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他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让我想到自己读书时常半途而废,貌似博览群书,实际未通一本、未精一门;更让我联想到,读书治学如此,为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作为年轻人,我们往往在做事上"常立志"而做不到"立长志",往往在业务上"囫囵吞枣"而做不到 "如琢如磨",这些浮皮潦草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觉得惭愧?

  关于做人,他力求谦虚谨慎、谨言慎行。他说,"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让我常常反思作为年轻人,我们就像打磨未精的玉石,初有形状但燥性未除,往往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自在"而不愿经受"艰难困苦",往往在处事上喜欢"大自我小天下"而做不好谦虚谨慎、虚怀若谷,这些浮躁不堪的不良习惯,想来怎能不让人汗颜?

  关于为官,他力求清清白白、廉洁自守。他说,"予……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让我常常想到,从政做官不仅是组织赋予的一种权力,更是肩头扛着的一份责任,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既不能把官位大小作为荣辱的标志,更不能心存做官发财、谋取私利的念想。

  关于胸怀,他力求心态平和、不悲不喜。他说,"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让我常常想到,我们阅历尚浅,看待"功劳""苦劳",有没有做到心态平和、随遇而安?如果没有,我们的境界和胸怀就还需要千锤百炼!

  关于忠诚,他力求表里如一、至诚至真。他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让我常常想到坦诚、真诚、忠诚不仅是一个人应有的重要品行,更是为人做事、赢得认可的重要前提。只有坦诚待人,真诚做事,忠诚事业,我们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做出踏石留印的事功、开拓波澜壮阔的明天,赢得大众的点赞!

  关于精神,他力求坚持不懈、昂扬上进。他说,"精神越用越多,阳气越提越盛。每天做的事情越多,晚上睡眠就越轻松",要"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让我常常想到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出精彩,必须时刻保持饱满向上的"精气神",不虚度、不耗费每一寸干事的光阴。这样,当我们回首人生的时候,才不会觉得经历单薄、记忆苍白,才会欣慰的感到一路走来、收获满满!

  关于家风,他力求克勤克俭、杜绝浪费。他说,"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让我常常想到家庭生活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年轻人,贫困时要学会"安贫乐道",富足时要常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必须时刻保持刻苦勤勉、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关于交往,他力求择善而交、净化朋友圈。他说,"道不同不交,谀人者不交,恩怨颠倒者不交,不孝不悌者不交,落井下石者不交,德薄者不交……".让我常常想到,社会即是江湖,往来形形色色,与人交往还需慎之又慎,时时刻刻都要守住底线。

  关于言谈,他力求老成执重、不信口开河。他说,"道听途说,聪明的人嘲笑你,无知的人为之惊骇。惊骇之人最终会弄明白你在骗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发誓他们也会怀疑".让我常常想到,当今时代通讯便捷,手机在握,人人都是电台,面对网络流言、官场传说,必须嘴上挂起一把锁,学会辨别真假良莠。

  《曾国藩家书》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品读《家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虽然两次读它,感触大不相同,但我理解的依旧比较肤浅。但我相信,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丰,等我再次品读它的时候,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会更深刻、更透彻,可以帮助和指导我们的人生。

读曾国藩有感12

  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时至今日,民间还流传着“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的说法。而《曾国藩家书》也不仅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还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书。书里的一封封家信,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无论长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关怀,充满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物质生活丰富,人们往往感到迷惘、彷徨、困惑,诱惑太多,都忙于追名逐利,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在逐渐的变得淡薄,维持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表达往往是靠短信、微信、微博等网络所传递,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可以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二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短信,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国藩家书》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家书读来平平淡淡,背后却蕴育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这些思想精髓对当今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同样大有裨益。

  今天,经济发展迅速,更激发了现代人的雄心壮志,却也引发了人们的浮躁之气,在许多事情往往追求短期效应,不是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而是追求“一鸣惊人”。这本书值得人们去好好阅读,好好深思,在追求自己向往目标的时候,首先要正视自己,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先从修身开始,再去治家,最后平天下,或者说叫创造自己的一份事业。

读曾国藩有感13

  有人说20多岁不读曾国藩,我心里并不认同,一个人的年龄看的不是生理年龄而应该是心里年龄,即使很多东西在这个事情与感悟在这个时候读到了但是总觉得体会不够深,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心里表层知道很多道理但是真正能泰然面对困难挫折,世事无常却又是极难做到的。

  第一这是一本小说类型的书,当然很多环节可能是作者所思所想之笔,也免不了对天对地对神明的渲染,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去想,这些环节不就是中国人民心里对伟人封神似崇拜态度的鲜明表现吗?此书写的这些也无可争议。

  第二这本书以叙事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当时的中国,何在那样一个年代一个农民的儿子如何一步步官至极品,位至人丞的一生过程。

  三曾国藩一生勤奋,无一日不读书,坚守孔孟的原则又,在不同情景下又能容百家之长立身,一心向学,所读之书之多让我佩服不已,所学之人让人折服,所立之志让我等为之汗颜。

  四曾国藩看尧舜,刘邦,岳飞如我们看尧舜等远古帝王将相其实是一样的,看完此书让我觉得渐渐多了看时间维度的感觉,看历史明智,经济发展再快,但是人性的发展其实是很慢的,看曾国藩让你认知到自己当下的很多情境与事物其实与几百年几千年其实是差不多的。

  五则曾国藩的品质,知人任人的才能,对自身勤俭省身的做法都让我们学不完。这个更深刻,更细的理解只能下来几遍继续剖析与分享了。

读曾国藩有感14

  近人对曾国藩非常推崇,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对曾国藩也是视若神灵,1937年蒋经国经从苏联回国,蒋介石将他安置在溪口读书,交给他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

  他一介书生,却打造出了晚清最具战斗力的湘军;他长着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为毛泽东、蒋介石都学习的盖世名相;他功高震主,令慈禧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为官之道、创业之道、治军之道、治家之道、育人之道,都在他的这一生中尽显无疑。

  曾文正说:“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丰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他的意思是说,朝代建国之初,奇才异士不胜枚举,这靠的都是天运而不是人的努力,正所谓乱世出豪杰;在朝代的中期,君子要想建功立业,天运占一半,人的努力占一半;而在朝代的末期则主要靠忠和勤了。这段话的.描述虽有偏颇之处,但是他肯定了一个人在自身成功道路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而曾国藩从小并没有表现出多少超于常人之处,相反他个性内向、尤好报复、天生一对三角眼似闭非闭,一副奸臣模样。

  尽管如此,在两次考取功名不中后,在与太平军交战败北后,尽管他有过自杀,但从未自此沉沦下去,而是十分注重自己道德品行的提高,不断自我反省、吸取教训并最终成为一名为后世推崇的大家。

  他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永远地告诫着我们,勉励着我们。

  曾国藩的作战手段也很独特,他的做法是“错硬寨,打呆仗“。就是要攻城时,先把自己的营职礼得十分幸国,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然后再进攻对方,攻城的方式更奇特,先在城外挖长战壕以阻断粮草援兵,然后再把城池团团包围,硬是让里面的人根尽弹绝,困死在城中,所以曾画蒲的作成方式也是相当笨拙

  湘军最后成功,靠的就是两个字,一个是拙,一个是诚。

  到了1969年1月,毛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表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其政治立场和作为,自是站在历史进步反面的,但他毕竟是个复杂的人,有着多种身份的人,是个很多方面都留下自己影响的人物,所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是中国封建专制阶级最后一尊政治偶像。”

  曾国藩的事迹仍然在这个当下的世界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借鉴意义。

读曾国藩有感15

  这本书的封面有一句话:“一个持续奋斗者的升迁之道”,这也是我看完这本书后一个最大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这个“升迁”应该是指他思想的升迁,格局的升迁,能力的升迁,而不是官位的升迁。因为纵然曾国藩最后官位做到很高,纵然他大悔大悟后的为官风格是和光同尘,纵然他确实很在意关系家族声誉的,官位的大小但这绝不是他的目的,而是他做为国为民的大事的手段。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挫折和不容易。

  了解完他的经历后,不得不感慨,曾国藩这个人,他太坚韧了。从平凡到不凡,他好像早就想好了要用一生的时间。而且他让我感觉,他能做到的,只要通过努力,我肯定也能做到。就像他当初立志学做圣人的时候在家书中说的那样,他说:“原来范仲淹、韩琦那样的大政治家和司马迁、韩愈那样的大文学家也不是高不可及。如果我们切实努力,一步步踏实用功,也可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十来年五次科举不中,22岁的时候第六次科举院试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他苦苦反思,把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同题文章逐股对比,终于像打通了关节,悟道怎么写文章,才能表达自己的真见解、真感觉,把道理讲通讲透,终于在第七次考取秀才; 刚到北京的他是那么普通,甚至那么不如别人,小地方出来,土里土气,见识短浅,观念鄙俗,但是当他意识到后,除了自卑和焦虑,他付出了行动,他如饥似渴的读书,他把交友当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向倭仁学习记日记,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咸丰七年,他被拿掉了兵权,蛰伏在家,除了郁闷痛苦,他仔细回忆过往种种,写信给朋友让他们给自己提意见,他意识到这么多年处处碰壁,除了外部原因,自己的性格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然后再次出山的曾国藩更谦和了,更能委屈求全了,他更和光同尘了……

  这一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曾国藩永远都不会放弃,他是一个长期主义者,他有耐心,有毅力,他持续精进,坚持打磨;他是一个终身成长的践行者;他告诉实践告诉我们:“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而现实中的我们往往在经历一次失败后就想放弃,我终于知道,想要一点一篇文章,本来就是需要无数次修改的,所以不要怕麻烦,麻烦往往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曾国藩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也跟我们一样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为了写好日记,他把他的日记抄写给他的亲人朋友老师们看,让他们监督自己,因为一个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总有盲点。他说“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最后一句很好理解,前两句我最近才有所领悟。反观自己这么多年走来没有做成什么事情,一方面是因为不自律,没有恒心,易放弃,另一方面就是“太佛系“,逼自己还不够狠,然后用佛系掩盖了自己的无能。我害怕冲突,害怕 社交,把自己藏在一个厚厚的壳,以为这样就安全,其实不然,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学习曾国藩严格管理自己,正面自己的欲望,用努力个汗水换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读这本书可以了解曾国藩的很多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比如曾国藩有一个独特的人生哲学就是”善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我的理解是量变才能带来质变。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都太急于求成,还没有付出多少,就想要成功,一旦没有达到期望,就觉得行不通,然后就放弃了。读了曾国藩,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做到“高目标,零期望”,也就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学会看待反复的失败,不成功,多试几次,相信量变会带来质变。

  其实曾国藩的“善拙”也是不忘初心的一种吧,什么是初心,就是你最开始的,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我打开手机的时候是想看书的,却被别的信息绊住了脚;我本来想读理财的,却被言情小说迷了眼,这应该就是忘了初心吧。而曾国藩就是始终笨拙的守着自己的初心,一点点努力,最终取得惊人的进步。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很能坚守初心的人,其实真的很不是啊,这就是自制力差的原因吧,我好像是错把没有进步当做拥有初心了。初心是牢记自己开始的目标,这就叫不忘初心。所以我要记住我开始决定写读书笔记的时候的初心是什么。

  曾国藩在人际方面曾经遭受过官场排挤,遭受过众谤群疑,但是他的幕府出来过很多能人,他有很多的朋友,受到人们的爱戴,他爱惜人才,他说“欲达达人,欲立立人”,所以他不遗余力的去成就别人,这也给了他很多正面的反作用,比如胡林翼,比如李鸿章,当然也有受过他的保举提拔却恩将仇报的人,比如沈葆桢,比如左宗棠。别人跟曾国藩说左宗棠逢人就骂你,曾国藩说:“老来经历日颓,正事还忙不过来,所以有告诉我别人骂我的事,我只听个大概,不让他说完”,他还要他的子女及下属不要理会,甚至鼓励他们和左宗棠搞好关系。后来左宗棠需要军费,曾国藩全力供给,左宗棠这才察觉自己的不对,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送上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可以说非常的中肯。

  曾国藩五十二岁的时候在日记中写的一段话我特别感动,翻译过来是:这些天因为江西布政使有意和自己作对,心理非常愤懑。但是我细思古人办事,岂不也和我一样,经常会遇到掣肘和拂逆。如果怒他人之拂逆,必欲使之顺从,就会采取霸道手段,诛除异己。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不可一世的权臣,给自己带来祸患。如果在他人的反对面能够动心忍性,修炼自己的心性,委屈求全,而且还以“对立面”而忧心,这才是圣贤的用心。所以我正可以借这个不顺心的事来磨砺我的心性。看了这段话我第一感受是惊叹,竟然还有人担心没有人跟自己作对,仔细品味过后,我想让自己牢记曾国藩的这番剖析,因为确实生活中难免会有人跟自己意见不合,如果能向曾国藩这样想,至少心里好受很多啊,这样心态平和了,看实物会更客观,而且还能让自己在人际,在见识方面有收获。

  另外曾国藩无疑是传统文化的忠实拥护者,但他的思想一直是开放的,在当时人们普遍愚昧的对外观念上,曾国藩就拥有现在看来也不过时的外交观念,他推动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奏请派少年去外国留学,这些“大事”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他思想前卫先进,却不想处理天津教案成了他人生中又一个大的挫折,天津教案给他了精神上巨大打击,不仅因为社会各界的痛骂,说他是“卖国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次他意识到,他忠心守护的王朝已经不可挽救了。想到这里我就忍不住悲怆,心疼这个勤奋一生的老人,愿我们的国家多一些这样的人才,更让这样的人才生活美满。

【读曾国藩有感】相关文章: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06-25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01-24

读《曾国藩传》有感06-14

《曾国藩》读后感04-28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01-29

曾国藩读后感01-03

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12-30

曾国藩读后感(精选)05-16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06-02

《曾国藩全传》读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