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效课堂》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效课堂》读后感1
这个寒假,拜读了王跃老师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深有感触。在这本书中王跃老师采用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深层的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它虽然是由一些小文章构成,但这些文章始终围绕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每一个问题的思考、每一个方案的提出都考虑到这个方案是不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有效,为学生着想是作者的核心教育思想。确实,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心中想学生”,深入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的个性差异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收获一: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关注低层面学生
作者说:时常见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这样抱怨:上级政府制定工作目标时喜好层层加码,最后只能是“压死老百姓”。学校制定工作目标时也存在层层加码的情况:学校将目标分给级组,级组“加价”分到各班,各班再“提价”分到学生头上。这些拔高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呢?我看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一般说来,“涨价”的目标对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如果目标与考试结果总是存在差距,目标不能兑现,那么学习的压力就会大增,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学、弃学。后进生“破罐子破摔”行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后进生估算自身实力差,目标无论如何也实现不了,努力了也是白干,出力和不出力一个样,于是干脆不干。想想班上为什么会出现差生?教学目标定得不合适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收获二: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切勿揠苗助长
作者的观点:学生的进步、成长不是匀速、直线的,而是一个较长的酝酿期。反观我们现在的教学,我们热衷于追求学生每天看得见的“成长”,而这种看得见的“成长”就是分数的提高。在这种目标的驱动下,教学行为免不了短期教育化,重视学生的背诵、记忆、操练、模仿,轻视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方法等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学生能够在短期内获得高分数,而从长远看并没有为可持续发展积累能量。
收获三:了解学生思维特点,关注思维差异
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结果大相径庭。如果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顺着学生的思维来教学,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学生考试时明明会做,却总是免不了要犯错误,这种情况我们常说是学生粗心。然而,粗心在这些学生身上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必然的,粗心成了一种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认为:容易犯粗心错误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是脉冲式的,就像波浪一样,一浪接一浪,在浪的低处,思维过程出现了中断,这时粗心就发生了,错误就出现了。他认为,脉冲式思维并非一无是处,很多有创造性的想法都是突然间出现的,这跟脉冲式思维很有关系。但在常规的考试中,倾向于脉冲式思维的学生更容易犯错误。顺着学生的思维来教学就需要我们正视这种思维现象,不要对学生的一些粗心错误指责过重,把容易犯粗心错误的学生看得一无是处。不过顺着学生的思维来教学还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让他们吸取各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取长补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障碍
总之,《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得去细细琢磨,慢慢品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眼里有生、心中想学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
《高效课堂》读后感2
读了这本由六十七位老师的心得结晶所编成的“高效课堂”,萦绕在我脑海中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对于高效的课堂,有许多种看法,以下列举几种:
其一、所谓高效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它们的共同点: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目标才能算实现。
那这六十七位老师又是怎样做到的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
如一年级《七巧板》中,通过听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统计(奥运主题)》中,通过几段奥运精彩回放,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氛围。
二、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反思的活动,探索并掌握基本性质。”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中,教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摇一摇、想一想这些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具体、直观操作中,充分体现探索的快乐。
三、备课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和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能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彻底解决它。如《学校里的数学问题》一课中,学生在熟悉的校园里,研究食堂赢利的问题,学校提供纯净水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这样的教学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了非常开放的空间。
要使一堂课真正地做到高效,要能象我们眼中的教育家霍懋征一样,具有“真爱、真功、真实”的品质。努力做到“数量要多、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负担要轻”的十六字教育改革方针。
《高效课堂》读后感3
近期,本人参加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受益匪浅,但收获的同时,仍有着不解之处或者说是困惑。下面针对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教学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高效课堂教学是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对于物理而言,每一个概念、现象、规律都有其提出、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每个过程都是一首生动的有血有肉的史诗。在教学中贯彻高效课堂活动的创设,是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通过理论学习和积极进行课堂实践,既在宏观上把握指导高效课堂活动的思想和原则,又在微观上科学操作高效课堂活动的控制环节。
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思想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机械、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学习方式。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物理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高效课堂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为了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物理能力这一目标,就应该创设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课堂活动环境,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制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设置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创新想象的高效课堂活动课题,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善于设置高效课堂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积极地思考。因此,教师在设计高效课堂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高效课堂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能得到发展。
2.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所有有效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发挥的基础上的。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物理的机会。在制定高效课堂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高效课堂活动氛围。
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及实践
高效课堂教学活动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获得物理知识的具体步骤。其中,高效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高效课堂活动的创设,高效课堂活动中的议论和活动后的小结是关键的操作环节。
1.高效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转换
为了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目标,物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加工的两个环节:高效课堂选择和转换。所谓高效课堂选择,一是要选
择教材中的关键内容,便于以点带面,以线成串;二是要选择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所谓高效课堂转换,就是把现成的教材转换成既有教学内容又有活动步骤的“超文本”。
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
从静止的平面教案到立体的高效课堂活动,首先应该把握好高效课堂的创设这个控制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高效课堂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用笔墨,多动脑筋,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针对性、好奇性、趣味性、创造性的创设原则,作了如下尝试:(1)设置悬念,构建手脑并用的高效课堂活动情景(2)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高效课堂活动情景(3)实例引发,构建学用结合的高效课堂活动情景(4)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高效课堂活动情景
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和调控
高效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个体自主活动、小组合作活动和班级活动,其选择必须根据问题的特点和活动的要求来灵活运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来, 自主活动必须贯彻在活动的始终,而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教师对活动设计时,教师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活动进行时,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
4.活动中的议论和小结,议论和交流,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
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并把这种信任的态度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对自己的学习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势。
2.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高效课堂教学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气氛和人际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不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不正确的答案甚至看似笨拙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提问,发表不同见解。不指责学生提问的深浅、远近。还要注意,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自我改正。
3.控制好高效课堂教学的节奏
教学中,教师要视具体内容灵活调控课堂节奏,留足学生思考与发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4.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倡鼓励性评价
尽可能地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快乐。不断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由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激起地学习自然是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把须达到的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把教学内容生成学生的兴趣点。
《高效课堂》读后感4
《高效课堂锦囊》这本书主要是让读者了解高效能教师在处理各种班级事务时,是“如何思考”和“如何处理”的,并且深入探讨其所采用的各种有效策略,将高效能教师的教学思考历程,具体转化成为教师教学时必备的各种有效策略。全书分为教学准备、教学互动、教学评量、班级经营、学习辅导等五大板块,共500多种有效教学策略, 每篇都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加以思考或是面对的问题提供教学锦囊,让每一位教师在面对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时,不至于手忙脚乱、慌张失措,更不至于麻木不仁、束手无策,能够以专业能力,辅以有效策略,使课堂教学更顺畅,教学品质更高。
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震惊于里面一针见血的剖析!一气读完,甘之若饴,意犹未尽,真庆幸自己读了一本好书!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通过“主体多元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最终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远大目标。
通过学习我深知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出头、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高效发展。对教师而言具体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对学生而言是指学生在认识上,从少知到多知,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过程。
“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个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性和主体性以及二者的关系的。教师是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课堂教学的,具有主导型。课堂教学根本目标就是如何把知识同化在学生身上,让学生领悟知识的本质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教要出效率,出效益;学也是如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指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的也牢固。
“高效课堂”是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追求教学的协调、和谐,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提出高效课堂主要是针对原有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而言的。回头看看我们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曾经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物主义”。“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综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能谈得上高效吗?
正如第16条讲到的:一节高效的课堂,导学案的编制一定要到位,课前准备要充分,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体现“主体多元教育理念”,要避免一概而论。力争课堂上6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只要我们把自己真正的放在引导者和“旁观者”的位置上,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反复的磨练,造就了自信的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实践,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进一步练好教学的基本功,学会反思和创新,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高效课堂》读后感5
陈立老师说:与其说高效课堂走的是一条颠覆之路,从理念到行到的颠覆之路毋宁说我们老祖宗的任何一个理念都没有颠覆,我们只是在做回归,做减法。将有关教育和教学多余的东西剪掉,将“以人为本”落实到每一处。我们在行动上做颠覆,却在理念上走向回归。
陈立老师又说:老师们被要求做高效课堂,专家的理念听起来都不错,可是操作性却不强。
看到这里我想到我们的导学案,导学案到底该如何高效的使用,我们使用导学案,都要做到哪些呢?又想到了放假前武树滨校长做的讲座,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我有点迷茫,导学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陈立老师和武树滨校长都谈到:要将四个东西还给学生,把学习目标还给学生(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样的问题),把学习流程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提炼学习方法,实现学习能力提升),把学习检测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校正),把学习评价还给学生(教会学生提炼学习方法,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拿到导学案,必须对三个问题有明确的回答:学什么,如何学,学的如何?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学案进行设计,那么教师如何去设计学案,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
学案的设计,首先让学生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学会什么,我要掌握什么,我要怎样进行评价等,也就是老师们经常说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对教学目标忽视,学生不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掌握什么,稀里糊涂。而学案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使学明明白白的上课,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课堂的流程一节中,陈立老师谈到一个教学中常见的误区:知识点的累加=能力提升,这种误区会产生类似“做100道类似的题可以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认识。
说实话,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数学题,如果不进行大量的练习,学生怎么能够很好地掌握。比如说五年级上册开课要学习小数的乘法,如果学生不在课前对整数的乘法有一定的复习,在课堂中,这节课你就不需要做什么了,光给学生复习这部分的知识了。有的老师说,这是你的孩子对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才会出现的。不要忘记,知识都是有一个遗忘的`过程,孩子们又不是天天使用乘法计算,就是在家里需要计算,现在又有几个人,用笔算,拿过手机打开计算器,又快又正确。所以说,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各种整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同时对于计算题,采用每周一次小测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写到这里,我又在想一个问题,导学案适合小学生吗?适合每节课吗?说实话,导学案的使用,我没有做到每节课都使用,我只是使用到一些可以通过转化思想、代换思想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给学生设计适合他们自学的学案,再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随机进行指导。比如说,五年级上册第一、三单元的小数乘除法的教学可以通过导学案的使用进行教学,因为他们可以转化为整数的乘除法。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简易方程,我认为,开课就不适合用学案进行教学,因为方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孩子们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处在一个朦胧的阶段,我认为这样的课型,可以采用学案和讲授结合进行,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
导学案到底应如何设计,陈立老师和武树滨校长谈到的都很笼统,什么目标的确定,什么五步三查,什么习题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展示化、详案变简案,简案变提纲等等,具体怎样操作,没有细说,只能是自己在工作中琢磨了。
其实,我对武树滨校长的评价挺感兴趣。只是在讲座中,武树滨校长讲得太快了,没有好好地消化掉。
这些评分的方法这学期我想借鉴过来,到时和各科老师商量商量,怎样和我们班现有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读后感6
匆匆看完了《高效课堂》这本书,虽然没有仔细研究,也颇有点感受,《高效课堂》读后感.文中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更需要我们深思,在深思中实践,实践中反思.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说作文教学,往往都是过于生硬,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就要着眼于教学的情境设置.我在发散性思维教学的课堂里,就以猜谜游戏的形式导入,以画画的形式激发思维,学生不仅喜欢,而且乐学.这样就能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合理组织,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能让学生从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丰富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因此,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基本而又灵活的教学方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决不能放任自流,而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应当完成的任务,以引导讨论顺利、有效的进行.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也是合作者之一,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三、巧设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读后感《《高效课堂》读后感》.一节语文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变得有效呢?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突破口,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已开始进行思维训练,此时引导他们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理解,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其次,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既要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又要把握“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防止出现因提问简单而使学生没有兴趣或因提问过难而使学生丧失信心的受抑现象,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第三,要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理念,以营造心理安全的环境.有时学生的答案不是教师想要的答案.这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要能迅速、准确地摸清学生回答出错的思维过程,并加以利用,使之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第四,有效提问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提问的技巧.
一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让课堂中的每一次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是要学会等待.一个问题提出后,最好留出适当的等待时间,因为学生需要搜寻信息、归纳整理信息.学生回答后,不要马上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而应该等待一段时间,保持倾听的耐心.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补充或修改自己的回答,使回答更加完善,以此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怎样把“探究性学习”渗透语文学科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自主地或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的思维方式去发现、研究语文课本、语文课外知识、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等语文现象、语文问题,掌握语文规律,获得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和素养,在生活中学语文,并运用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值得语文老师深思的.
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样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探索的又一个内容.语文现象丰富多彩,语文问题千差万别,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也是各有千秋.因此,允许每个学生找到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异彩纷呈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是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都应该亮分,而且应该给新颖别致、富有创新的答案亮满分.
总之,只有生动的教学才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去挖掘,去掌握,去开拓,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如鱼得水,又鱼水交融起来.教师是一种职业,教学是一种工作,把“学”教好则是一份责任.固步自封、原地踏步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已不应该是现任教师的上策.“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才是努力的方向.让我们把自己的视线和孩子的视线从平行变成相交,汇集到同一个点上,让教与学更轻松、更高效
《高效课堂》读后感7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在“高效课堂”上的努力,解密高效课堂读后感。
一、努力构建自主课堂: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
这是很多教师的困惑。高耗低效,原因何在?一句话,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主动愿意学习,让他们因自主而发展。要做到这些,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构建自主课堂。
怎样的课堂才是自主课堂?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只有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的课堂才是自主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一定要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一个知识点,如果只传授答案,老师最多用五分钟就能完成任务,但我们不这么做,我们要做的是一名拉动学生思维内需的教师。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思维创新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我们的追求。
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要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之词,充分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学生的自信心一定能够增强;其次是引导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他们自己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我们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
二、努力构建互助课堂: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这是著名宁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描述的一种教育理想。实施“互助学习”,落实合作学习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所谓“互助”,就是基于学生互动基础上的互相帮助,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启迪学生。
关于分组,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我们班一共77个学生,纵向分九组,每三组之间隔开,这样,前后六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有组长和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小组长和一位大组长,且每个小组都以大组长的名字命名。每个大组长的荣誉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每次交流数学问题时,在大组长的组织下,数学小组长的带动下,学生合作学习俨然成了一种习惯。在交流时,他们总是让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先谈谈自己的观点,正确的,数学组长给予赞同,错误的,大组长和数学小组长再给予补充,其它科目也是如此讨论,紧紧一个月的时间,我发现,学生的讨论已不再是流于形式,而是能够真正走进题目当中。每次当我提问时,我都是直接叫组名,没有具体到人,让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经常有成绩落后或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事后了解到,原来这都是组内其他成员鼓励他们这样做的,我和我的学生真的尝到了小组合作的甜头,体验了互动课堂的魅力。
应该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以教育资源为中介的互动过程。互动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和沟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达到教学共振、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三、努力构建快乐课堂:课堂因快乐而高效
“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讲了一遍又一遍,到头来还是不会做……”许多教师这样感叹。难道真如教师们感慨的那样,如今的.学生真的一届不如一届?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有许多原因,其中,因学生缺乏兴趣不爱学习以及因为老师的课讲得太枯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是最突出的问题。
我认为,教学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不快乐,人生不快乐;课堂不精彩,人生不精彩。这正是“快乐”成为高校课堂构成要素的原因。
我并不主张在课堂上为了“快乐”而“快乐”。有的老师讲个冷笑话,或为了让学生感到课堂的“快乐”,宁可牺牲大量时间讲一些与课堂主题无关的内容,这是都是对学生最大的不负责任。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比如教态上再亲和些,语气上再委婉些,语言上再幽默些……,只要学生感到课堂是轻松的,老师是可亲的,学生是友善的,他们就能感受到课堂的“快乐”,一旦感觉到课堂的精彩,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依据新课程理念的精神,数学课堂不是知识呈现的课堂,新时期的教师一定不要沉醉于自己的“千言万语”中,一定要锤炼属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高效课堂”,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让我们每位老师不做“讲师”做“导师”。只有把构建“高效课堂”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由衷的说:“数学课,真像思维体操课!”
《高效课堂》读后感8
本学期我认真拜读了王跃先生著的《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这本书始终“忠诚于”一个指导思想,那就是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王跃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平实易懂的语言风格,用宏观的视野来思考课堂教学中的微观问题,阐述了课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要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让课堂充满智慧、活力、阳光,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而这所有的一切,就需要教师具备微观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小的现象中发现深层的问题。
在这本书中王跃老师采用大量生动活泼的案例,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出发,探讨课堂教学深层的问题,提出解决优化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书中的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充满真知灼见,如要“放长线,钓大鱼”、“精练课堂指令”、“调制鸡尾酒教学法”、“让学生做好内外热身”、“高效复习的三个基本途径”等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带着“阳光进课堂”、在学生不要“急风暴雨”、讲课要“眼光六路、耳听八方”等使课堂教学充满艺术魅力。面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他不仅构建了数字化学习的方式与模式,并旗帜鲜明提出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王跃老师在《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中关于课堂教学许多观点十分新颖而独到。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课堂是系统的、生长的,是一个“生命有机体”;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赋予课堂“生命”的意义;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尊重课堂“成长”的规律;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智慧”;开发课堂教学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追求课堂教学艺术,让课堂充满“阳光”;锤炼课堂教学用语,让课堂拥有“清澈”的语言环境;不要迷失学生,让技术成为课堂的“仆人”。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很多,我觉得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我们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随着高效课堂的.不断深入,细节在课堂上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课堂上的每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高效课堂的发挥。因此我觉得在自己的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教材,备好学生,还要多关注课堂的细节,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中能快乐的学习,取得不断的进步。以往自己每次外出听课学习,听那些名师或者是优秀老师的课,我们总是赞叹他们上的课真好,他们上课的时候,学生总会做到认真倾听,老师上课总是充满着激情,小组与小组之间总是能充满抗衡,竞争力总是那么激烈。当我细想一下,他们之所以上好一节成功的课,关键在于他们能够把握住每个细节,上课的每个细节在他们的笔下都是那么的突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会改变整堂课的效果。再回想我自己的课堂,正是因为缺乏对这些小小的细节的考虑和设计,没有把握住这些个细节,所以教学的效果总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存在着很多的缺憾。这本书,让我对名师为何能产生精彩课堂豁然开朗。原来,名师课堂的精彩不仅仅是因为完善的预设、智慧的设计、精美的课件,还源于一个接一个充满魅力的细节!我也要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魅力四射!
《高效课堂》读后感9
在放暑假时,学校向我们推荐了《发现高效课堂密码》这本书,读过之后,我觉得这样的书籍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个指南针,为我们的教学道路指明了方向。
高效课堂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个人认为要想使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教师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材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并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预案,以便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其次,要想使自己的课堂达到高效,应从关注每一位学生开始,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于老师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生产快乐,就得充分满足学生表达的欲望。这一点,我和于老师产生了共鸣。在二年级《会说“对不起”》这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写道歉信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你和同学之间有没有过矛盾或做错事而没有及时道歉,或道歉不够诚恳的.?现在就请你拿出刚才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我们一起来写一封道歉信,写完后折起来,信外面写别人的名字,里面写自己的名字和要说的话。我又以“邮递员”的身份把信发放了下去。最后我又让收到道歉信的同学和写道歉信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这节课学生学的开心,老师教的舒心。
最后,我有一个深深的感受,那就是作者的恒心毅力。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对于读书,这点我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够,觉得工作忙,没时间读书。于是我选择在晚上睡觉前留出一部分时间,可以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思考我可以做到。可每天写一点往往做的不好,我们在课堂中会遇到很多生成性问题,下课后处理作业或其他事情,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丢失了反思的时机。于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不写”又如何成长呢?作者每天给自己定下了读书的任务、写作的任务,不管多晚多疲惫,都坚持完成,《发现高效课堂的密码》就是这样坚持写下来的。我想,这坚持来源于作者的追求,因为心中有梦,所以才不停息脚步。我自己是最缺乏坚持的,记得当时看到叶澜教书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两年的教学反思,就有肯成为名师。”当时我也有写教学反思的冲动,可是后来就放弃了,我感觉到坚持做一件事,真的很不容易。
读完此书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中虽然已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些经验与于老师有共同之处。有些却又不同,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以致用,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只有我们自己肯努力,才能真正感受到教育的精彩。
《高效课堂》读后感10
俗话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汲取书中的营养,才能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今年寒假,拜读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谈高效课堂》,它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不仅让我看到了名师们献身教育的精神,学到了打造高效课堂的策略及方法,更让我明白了从事教育事业的真谛。
寒假时间不长,白天走亲访友。一到晚上,我就坐在床头捧起它读几十页。每次读完,回味着书中的话语,如同咀嚼着耐人寻味的美食。《名师谈高效课堂》集结了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何莹娟、阮美好、彭娅、王栋昌、鲍当洪、卢焕玲及他们工作室成员的教育理念,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剖析了高效课堂的宗旨,用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过程指引着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前进的方向。从他们的文章里,我汲取了这些不同地方、不同学科的名师们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独具的教学精髓,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带来了自己的思考。更加肯定了之前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但也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六个工作室分别是语、数、英三科老师主持的。身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自然更加关注语文学科的,因此,何莹娟、阮美好两个名师工作室里的文章更加吸引着我。从她们的文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打造高效课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通读教材、细致而准确地解读文本、确定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寻找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途径,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高效课堂,保证教学质量。
细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可谓受益匪浅。何莹娟教师工作室谈高效课堂的`《时代感、层次感、现场感——习作内容的三要素》教会了我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有物人、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言之有味”;《中药 固本培元 语文教学》中提及的现状“老师不范读、不板书、不辨析词意、字形……”让我看到了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疏漏之处,领悟了“课文成熟地,自有硕果生——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的道理。阮美好教师工作室谈高效课堂的《打造高效课堂,从做对加减法开始》字字扣入我心——“提问的无效、讨论的无效、小结的无效、多媒体使用的无效”,虽是简短的陈述现象,却道出了自己平时低效课堂的本质;《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要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开始》更让我找到了高效课堂的落角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知不觉,从教十几年了。一直以来,教学目标的制定都是根据教科书去制定的,从没有怀疑过。每篇课文围绕着总目标上一课时、二课时,甚至三四个课时,每个课时的重难点也是如此。上学期,我要参与《伯牙绝弦》的磨课活动,这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我在研读了文本、结合教参后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制定后给指导老师指出目标定位不准,过于笼统,并帮助进行修改为“……”
当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学习了《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要从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开始》,我恍然大悟。文章中提及“教什么绝不是指课文内容,而指从课文内容中提取出来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就只着重于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文本中存在的能力训练吗?不也正是“阅读教学低效的根本所在:教学目标不明确”中提及的几个误区“错位、缺位、越位、不到位”中的不到位吗?
培根说过“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这次《名师谈高效课堂》“之行”让我读中有思,思中有得。今后在教学中,一定把所得运用于教学当中,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读后感11
读完《高效课堂22条》这本书,受益颇多。这本书打消了我对“高效课堂”的疑惑和具体实施的顾虑。何为高效课堂?“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三高特点使我目标明确,“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的课堂中心让我心中有底。那么在寒来暑往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达到高效呢?从这本书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第一,我认识到高效课堂的思想体系,实则就是十六个字:“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字,是教育教学的“灵魂”,也代表着一切的方法、技巧和出路。高效课堂要围绕着这个灵魂来构建两种关系:教学关系,变传统教学关系的“惟教”为“惟学”;师生关系,由变传统师生关系的“惟师”为“惟生”。努力做到真正发挥“学生为主体”和 “教师的主导”,并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真正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创造中自觉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学习的幸福。”这就是要创建高效课堂。
第二,在观念上,我们要树立“教育即解放”的意识,解放学生的手,让他自己去尝试、探索;解放他的眼睛,让他自己去观察;解放他的嘴,让他自己去探讨、表达;解放他的脑,让他自己去思考、总结。“教师即开发”,开发针对性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学生的潜能,开发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和个人职业幸福的源泉。
第三,小组学习决定成败。促进小组相互学习是一直困扰我教学的难题。书中的高效课堂模式对小组学习做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是分组,例如我的计算机课堂学生有固定的座位,正好可以使用“异质同组”,即每个小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若人数太多不便于合作,大组还可以设置“组内组”。由于平时课堂上一个组长确实难于管理好一个大组,“组内组”的设置是突破口,并且组内成员间选择同质结成两两对子,对子之间既是竞争者也是监督者。教师也要善于用好“评价武器”,敢于调动组与组之间的对抗、拉力、质疑,做好“即时性评价”。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组长的“管理组织”的效能,通过对组长掌握7个小组的学情,能否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决定着教学的优劣。
《高效课堂22条》的实践操作指导很强,也提醒了我传统课堂在过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教师也适应了这种课堂。改变虽然痛苦,但也快乐,战胜挑战的过程是享受成就感的过程。只要我们本着对自己、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在研究的状态下教育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师生成长的地方,使学校真正成为“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地方。
《高效课堂》读后感12
在寒假的时候读了《解密高效课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也是势在必行。优质教学一定是高效的,而有效教学则未必是高效教学。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追求确实是无止境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如何在平凡的课堂中也能够创造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从这一职业中真正找到教师的幸福感,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这一系列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另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既然都提倡高效课堂,那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得让课堂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然后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最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学。我对高效教学的定位就是优质、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学生情绪状态。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3、学生的交往状态。4、学生的思维状态。
还有在《解密高效课堂》中提到“让学生参与备课”,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先学后教”,学生参与备课,不仅是一个先学的过程,最有价值的是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进入了角色,确立了目标,进行了知识的预习,可谓一举多得。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这样做。因为让学生参与备课,能促进教师深入教材,能让老师深入了解学情;学生参与备课,老师就容易做到从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学生参与备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另外在《解密高效课堂》中出现频率满多的是“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发展”。我们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解密高效课堂》中,不论是专家的理论,还是精彩的课例片段,我认真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从这几方面实现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发展:创设有趣情境,激发体验动机;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巧设活动情境,体验“生活数学”;重视激励,蕴涵情感体验。
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开展竞赛等这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下乐于自愿进入到学习场景中来。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达到自由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数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人情化。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本上的主题图外,为了拉近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生活数学”的意识,在练习中也应设计一些生活问题,如商场超市场景,体育比赛场景,喜欢的电视节目调查等等。
《解密高效课堂》中的诸多精彩课例无疑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和创新,传递着课改的精神,体现着新课程理念的特点。通过这些天的阅读,我对数学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我将向这些优秀设计者学习,认真按照新课程理念备好课上好课!
最后,我想用书上的一段原话来结束——“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着眼于学生发展这一总目标,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景中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高效课堂》读后感13
至今深深记得校长的一句话: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高效!作为自认为还是比较上进、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创造奇迹的老师,我也一直这样努力着,探索着,高效课堂读后感。
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也搞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模式的构建,以及课标解读工作的开展,无不是为了掀起教育的一番艳阳天高效课堂,形式在课堂,功夫在课外,关键在于教育思想的转变,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创造学生”,强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教师工作的幸福,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时间,备空间等等。其中强调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学习及课堂要有小结和巩固练习,要牢牢把握高效课堂的实质与灵魂。
高效课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会不断进步,学情不断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当好教育改革的领航者。生愿学、善学、乐学,能从学习中体验到成长的喜悦和幸福!这是我们追求的学生理想的学习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己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己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自己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己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不得不又一次回到原点,条分缕析地“讲”,事无巨细的“灌”,一遍又一遍地“浇”。学生相应地只能一次一次地听,一字一句地记,一条一条地背。
自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当孩子一旦面对新的知识时,依然是难看的手足无措,一筹莫展,成为永远不会自由飞翔和主动觅食的“待哺”的幼雏。渐渐彻悟,教师要敢于开放和创新,敢于探索和实践。要开发学生的胆识和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自主和“当家”的能力。挑起重担,乘坐人性化的教育之船从此岸出发,扬起教育解放这一希望的风帆,驶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高效课堂》读后感14
有幸获读张海晨和李炳亭两位专家编写的《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一书,在这里首先感谢编写者的良苦用心和教育智慧的分享。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导学案编写的宝典,有深入浅出的理论,有许多简单易操作的实践方案,即使一位从未经历过课改的老师,读此书后也定会撕毁教案,从此对导学案情有独钟,对课改竖起大拇指。
全文共有六章,十个专题,从教案的种种弊端引出导学案,接下来介绍了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行动研究、导学案设计要求、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规范和导学案的使用方法等内容,并有十个专题穿插其中,事无巨细,为我们设计导学案指出了许多光明大道。读完后主要感想如下:
一、要设计好导学案,理念先行
理念是思考和行动的起点,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和行动方式,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三中心”中,过分强调了教师教的地位,在这种理念下,教案则被老师们视为传递知识的载体和法宝。而要想让教师设计导学案,自然得先打破这种观念,实现两个转变:由“唯师”转变为“唯生”,由“唯教”转变为“唯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这是我们设计导学案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个理论才能保证我们导学案设计的方向不会偏颇。 坚持“以生为本”就是要我们做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坚持“以学为本”就是我让我们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二、坚守导学案设计行动原则
所谓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本文对设计导学案共提出了十大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更是学习的主体。导学案的设计要本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问题主线、创新主旨”的教学基本原则出发,切实做到“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主人,严肃严格地进行训练”。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2、目标性原则
3、导学性原则: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4、合作性原则:会合作的人才是会学习的人。
5、探究性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6、情境性原则:新课程教学是生成、互动、体验的过程,教师要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课堂教学情景的创新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沟通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将一个文本的世界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到的社会化、生活化的世界。
7、层次性原则:分层设计学习目标、分层设计探究问题、分层设计学习程序、分层设计展示板演、分层设计评价标准、分层设计达标训练、分层设计检查反馈等,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8、实用性原则:讲究科学性、直观性、针对性、适度性。
9、规范性:求同存异。
10、创新性原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
三、满足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研读课标做指南:课标对教材作出了明确界定,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出发点。课标提供了课程编写的基本思路,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思路。课标提供了课程内容的目标要求,这是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的具体指导。课标提供的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导学案设计教学策略的能力。课标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以借鉴为课堂教学案例。
2、用好教材:教师要由过去的“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学生也要由过去的“学教材”变为“用教材学”。
3、学情调查是起点。
4、分层设计重差异。
5、学法指导在其中。
6、集智备课作保证。
四、做好学情调查和学习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导学案问题。
1、学情调查是对学生的性别差异、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偏好、学习需要、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家庭状况等内容所做的调查。日常的学情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情感基础、学生学习风格特征分析三个方面。它对高效课堂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学情调查,就没有真正的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2、学习内容分析上要掌握好四个度:深度、广度、梯度、角度(旨在强化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对生活世界的个性化体验,以及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我构建)。
3、在学习目标的`陈述上,要掌握好“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学习目标四要素的基本要求,要遵守三维目标的设计求。
4、在学习过程设计中要掌握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过程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和相关要求。
5、在问题设计上要做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和问题情境化。
除以上内容外,本书还对“五步三查”的普适性模式、集智备课、课堂评价等内容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使人对高效课堂和导学案的有了一个更加立体化、深刻化理解。以简易便捷的操作方法坚定了我们课改的决心。
五、我们的不足
1、课改理念还未深入人心,形成坚定的变革观念。对策: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
2、导学案的设计中“导”的成分不够,有习题化倾向,无法起到高效课堂支架的作用。对策:坚定遵守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多方法和路径。
3、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够完善。对策:做好细化也分层工作,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目标陈述上写明四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集智备课不够。对策:集智备课纳入到每周的常规则教研活动中去,每周要对下下周上课的导学案进行集体研讨。
5、课堂的开放性不够,学生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对策:按照学习内容的深度、广度、梯度、角度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给他们更大的想象和运用空间。
6、个别小组长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对策: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确保每组的小组长会议如期召开。
《高效课堂》读后感15
阅读于春祥老师的《发现高效课堂密码》并写成读书心得就成为其中一项。
在此之前,于春祥这个名字也只是偶尔在一些培训中听别人提起过,并未引起我的关注。为此,在读他的书之前,我特地到他的博客中去了解了一下。在他的博客中我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平民化”的一个教育家,一个很务实的教学工作者。于是我开始读这本《发现高效课堂密码》,由最初的心不在焉到后来的深入阅读,这本书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这真是一本实用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于老师围绕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全书分为“高效课堂大揭秘”、“课堂规律有几多”“课堂医案巧拾零”、“模式建构与重建”等十四章内容。其中第二章《课堂规律有几多》更是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应该仔细审视一下自己课堂教学,有意识的运用规律。书中所讲的“二八教学规律”,让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所谓“二八教学规律”是指一般情况下,课堂上20%的属于重点、难点的内容需要教师教,而80%的内容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学掌握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教”是建立在“学”的需要的基础上,从而实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学教互动”,“动态生成”。这里强调的“学”绝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凡是没有教师指导参与的“学”往往是低效的。“教”也未必就是教师的专利,所谓“兵教兵”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的方法。回忆自己的教学,要么是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么是置之不理、一放到低,这两种极端都是严重错误的。
于老师十分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分工,这与新课标中提出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一致的。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常常犯“满堂灌”的错误,一讲到底,一节课下来老师累,学生更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改正的课堂模式。关注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
对于“教师在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于春祥老师也作了明确的解释。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学生预习以后依然不懂的问题,教课堂讨论后生成的问题,教由教学内容本身延伸演绎的问题。就生命关注而言:教会探索问题的方法,教授正确习惯的养成,教育生命活力的彰显。重建教师师德观,遵循教育规律,交给学生他所需要的正确的东西;重建课堂效率观,将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温暖生命快乐生命的历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促进课堂的高效,()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严抓基本常规,如学生的预习。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督促学生的有效预习。对非书写作业,学生的态度往往是消极的,教师一定要花时间进行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而在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对“教什么”的问题更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如此,针对一些学困生,教师还应对预习的方法给予相应的指导。同时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应告诉学生新课将解决哪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预习课文。如能做好这一步,对教师的教学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当然,要打造高效课堂,仅靠学生的预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学情的分析、对教材的把握等都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然而我相信,只有把每一步常规环节做踏实,才有实现高效课堂的可能。
总之,我认为,教师要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从而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促进观念的转变,思想指导行为,只有在正确思想的引领下,我们才能探索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打造高效课堂,于老师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尝试,而只要教师秉承正确的教学观念也应该能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
【《高效课堂》读后感】相关文章:
高效课堂经典标语01-03
高效课堂总结05-26
高效课堂总结【精选】05-26
高效课堂标语01-03
高效课堂总结01-25
高效课堂标语02-02
高效课堂作文01-18
英语高效课堂总结05-18
构建高效课堂总结11-17
英语高效课堂总结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