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许人间第一流》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本书文笔略带诙谐幽默,把诗人“拉下神坛”,以讲故事的方式配合古人的文学作品来解读他们的人生,读来完全不会觉得枯燥。毕竟,有谁对故事不感兴趣呢?
学生时代我最喜欢的是小说单元的课文,对于古文单元则有一定的畏难感,老师讲课时也主要是围绕作品展开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作品意义和启示、作者的形象思想感情等考试重难点着重讲,把作品逐句翻译,然后让我们背诵默写,文学作品背景讲得很少,更不用提讲作者的故事了。所以对于古人文学作品,很多能背但无法理解他们当时写下这篇作品的心情,现在可能连背的都忘了。就像本书作者在自序中讲的:“诗词不必是高高在上的日月星辰,也可以是伴你左右的温暖灯光。”在彭敏的讲述下,一位位诗人不再被标签化,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去认识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发生心灵的碰撞和共鸣。
整本书看下来我最想再去深度了解的是陶渊明,因为他做了很多打工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做自己。那个趾高气昂的督邮,狗仗人势,作威作福,在现如今不也属常见的一类人吗?果然人性不论古今。陶渊明当时也肩负养家的担子,原本的彭泽县令之位虽不如他曾祖高位,但至少能让全家小富即安,乡邻艳羡,多像现在普通农村家庭出身的小镇做题家考上编制后的社会待遇啊。但一切工作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外人羡慕的offer是捆住自己的枷锁。面对这样一份能保全家衣食无忧的工作,良好的社会地位,基本不用担心失业问题,还有与之相挂钩的社会关系,长袖善舞的人还是少数,大部分人即使经受着职场困扰,也不会选择辞职,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包括勇气、信心等)跳出来,宁可在里面耗一辈子。
“他努力生活、认真做自己的样子,虽然姿势并不优美,甚至显得笨拙、挣扎,却那么惹人羡慕,令人神往。”为了能赚到钱,确实需要牺牲一点自我,但这个牺牲需要一个限度,若是自我死了,那眼下在工作赚钱的那个人又是呢?慢慢地,我们便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但这时已经离初心太远了。
古代文学课上,老师让我们齐读《归去来兮辞·并序》,看得出老师很喜欢这篇抒情小赋。但当时这篇作品对我的影响并不大,我读着背着,感觉朗朗上口,大学毕业,它随着课本一起被放进了行李箱。直到后来我遇到了职场困扰,直到我看到了《曾许人间》,我仿佛能更进一步理解《归去来兮辞》了。“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原来刚辞职那会儿,大诗人也是开心的。
【《曾许人间第一流》读后感】相关文章:
曾走过作文05-11
让我许个愿作文06-06
那曾感动我的作文11-09
曾走过作文11篇03-19
品味我曾走过的那些路05-05
你曾拨动我的心弦作文10-28
阅读曾让我感动作文02-21
我也曾如你天真作文01-13
曾国潘传读后感01-13
桐华《曾许诺》读后感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