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2-12-28 18:18:40
  • 相关推荐
教师读书笔记通用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读书笔记1

  教育与理想是一对孪生兄弟。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是人的精神性。人的精神性注定人不仅仅是为了当下而活着,支撑人活着的往往是理想,而人的生命价值,也往往与理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哲学家张载说过:“志大,则财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说:“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活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

  感悟:我的理想是什么?能够生活在一个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人际关系和谐、没有众多非教育的事情应付、人人都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的阳光校园;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充分感受到做教师的幸福,仅此足矣!

  坚守理想,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淡泊宁静,就要相信未来。“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你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改变社会。”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应该具有教育理想,还应该把理想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中。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感悟:教师,是最需要拥有理想的人。看到此篇,我不由得又想起了这样一段话:“曾经,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是啊,飞越沧海,是为了沧海那头儿的等待,教育理想之于成长正是这样的等待。每一个自觉成长的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从现在起明确自己的教育理想,然后把理想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具体的目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坚守自己的理想,永不放弃!

  淡泊宁静,相信未来!

教师读书笔记2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它真的是一本充满教育实践关怀的书。

  我感受最深的是这本书的第六部分——“缺乏健康和护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同志十分担心目前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但他担心的不是教师缺乏专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而是他们的生活条件。目前,社会几乎把教师视为神。他们拿很少的钱,做很多的工作。他们不怕艰苦和疲劳。他们六点到十点吃草和榨血。事实上,老师不是神。和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还需要社会关怀,并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因此,无论是从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是教师的实际利益分配,还是从人的发展和人人平等的角度来看,社会都没有权利也不可能使教师完美,教师也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成为道德符号或道德奴隶。社会各界都应该以宽容的心真诚地帮助我们的老师走下圣坛。这样,不仅是语文教师的幸运,也是语文教育的幸运。

  在本书中,作者还阐述了改革带来的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同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新课程改革。然而,教师在完成一项改革之前,往往必须适应另一项改革。教师们整天疲惫不堪,每一项改革最终都落在了教师身上,这使得教师的身心负担越来越重。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该书还指出,沉重不是教育的本质,憔悴也不是教师的本质。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教师缺乏什么”的问题,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提问和思考。

教师读书笔记3

  这两天,我开始读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有关教育中的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爱的教育》一书中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是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世间处处有真情,其中《寻母记》更使我感动。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才十一岁的孩子孤身一人从热那亚出发去美洲,这需多少爱来支持他啊!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级学生洛佩谛为了救一个站在当街的一年级学生,而赶在车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却被车子轧断了一条腿。同学、老师、校长都纷纷称赞他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还有一件事:一个小男孩因为受别人羞辱而气愤地将墨水瓶丢向欺侮他的同学,不想却丢在了刚走进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并没有盲目地责怪他,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得一清二楚,并请肇事者承认错误,从而培养了学生勇于承担错误的品质。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许多人做事总是先考虑自己,遇到问题时想的是怎样为自己开脱,遇到好处时,却冲在前边,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日益减少。我想,我们在注重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人,关爱父母、关爱老师、关爱同学、关爱一切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让我们用爱去唤醒大家的真实情感,让爱在每个人的心中永驻!

教师读书笔记4

  幸福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无法说清。青鸟,一只青色的鸟,或许并不是哪里都能见到,但我想,它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是幸福。

  让我们翻开书本,瞧,奇尔和米琪儿正在和仙女贝莉伦娜谈话呢!不一会,兄妹俩和几位精灵就开始寻找青鸟的路途。在回忆之国,他们见到已故的爷爷奶奶;在夜之宫殿,他们勇敢的对抗幽灵、疾病和战争;在辛福花园,他们体会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幸福;在未来之国,他们目睹高科技成果和未出生的小孩儿。可惜,他们并没有找到青鸟,最后兄妹俩发现,青鸟就在他们那个朴素的小屋中。

  其实,这本书中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关于死亡。面对死亡,许多人都很害怕,但作者以轻松的笔调解释死亡并不可怕,就如爷爷说的:“我们一直都呆在这儿,等待着要见活着的人,只要你们想起我们,我们就能够清醒,能够和你们见面。”是啊,回忆起已故的人,不就是重聚吗。

  合上这本书,让我们去追寻青鸟,去追寻幸福。

教师读书笔记5

  首次接触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的是在组织活动时,我在前面讲,孩子在后面讲的场景。我一向在探索让孩子愿意听我讲话,能够专心听我讲话,并进取回应的方法。工作中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可是一向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也许这本书对我会有一些帮忙吧也许书里无非是“尊重、理解、理解、包容、平等、站在海孩子的角度”等等……这些个词吧带着这两种想法,我开始翻阅这本书。浏览中,案例图片深深的吸引了我。不仅仅因为每次我的处理方式都和错误的范例不谋而合,并且还有那些正确的引导方式让我佩服。细读下去,又有了其他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克服了一般书籍空洞的理论说教的毛病,它结合众多的故事,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很多简单实用的方法。我觉得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人际交往的书,其中很多的理念和方法不仅仅适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也适用于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流。

  通读全书后我有一些粗浅的收获:

  一、关于如何帮忙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对幼儿入园情绪问题的启示:

  在小班,早上入园经常会出现幼儿哭闹着不肯来园的情景。一般情景,当幼儿情绪不好,我们总试图用成人的观念去安慰、用自我的道理去说服他。孩子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想把自我的情感说出来并得到认同,找到一种归属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也许理解、赞同才是最好的安慰良药。当孩子感受到被接纳,他们才会鼓起勇气应对自我的问题。认可孩子的感受,并用适合的话说出来你的理解,不要急着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自我说出自我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倾听者的主角帮忙幼儿走出自我的困境。

  那么该如何让幼儿应对他们的感受呢书中给了我们可操作性的提议:1、全神贯注的聆听。2、认同孩子的感受。3、把孩子的感受表达出来。4、借住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二、关于如何夸奖孩子对美术活动作品评价的启示:

  我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行为时不经意间往往用“你做的很棒”,“这幅画很漂亮”。有时甚至不明白从哪里评价。评价语言通常存在着用词单一、资料空洞贫乏。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了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忙几乎为零。书中对于如何夸奖孩子提出以下方法:描述你所见的事物,描述你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值得表扬的行为。在评价时,能够先描述一下眼睛中看到的事物,说出自我的感受,也引导孩子来说说自我的感受。

  在尝试利用这样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后,我听到两个幼儿的对话。A:你的画很好,我喜欢。B:为什么啊A:因为很漂亮。B:……A:因为你的画上头有两个蜗牛,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很喜欢那个小的蜗牛。A小朋友美美的笑了。A在B的评价中得到认同,增强了自信。并且明白的自我的作品的优点,今后能够继续发扬。B也从中学到了A的优点,从而在以后学习、提升。

  三、关于如何用其他方法替代惩罚对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启示:

  我们都一向不认同惩罚行为,惩罚会有很多的副作用。如: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错失了对自我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应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能够抵消他们的“罪行”,能够心安理得地重复自我的错误。

  那出现问题后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当经历自我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有的后果是无法模拟的,怎样样才能让孩子经历自我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呢

  书里给我我们七种方法来替代惩罚: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忙教师做事或者趣味的事情上。2、明确表达强烈不一样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3、证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可是分追究,并证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4、供给选择:供给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理解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我的失误:当孩子的知识经验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能够直接告诉幼儿该怎样去做来帮忙他弥补失误。6、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对于并不是对我们有很严重的影响的事情我们能够采取行动,让幼儿直接应对行为背后的后果。

  当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了解了到一些如何做的提议、方法,并不能给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忙。关键在于实践,针对不一样问题具体的做法还是需要在实际情境中去不断的探索。对于我刚参加工作,接触这本书也就半年时间,没有细细去挖掘,工作经验较少,理解的也只是些皮毛。这本书需要经常的拿出来翻阅,我相信它在今后还会不断的给予我们启示与帮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读书笔记6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所以,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仅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教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教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教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教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仅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完美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构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我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就应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必须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仅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潜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透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欢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通过阅读,我懂得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师,只有尽到对学生的责任,才能是好教师。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从责任两字做起。对自己应尽的责任认识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长,越能在履行责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责任呢?

  我认为要从课堂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我一直就是这样来要求勉励自己的。

  在低年级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是终生的,尤其是教师不良的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更是无法挽回的。如果一个教师上课迟到早退,或不认真备课、随便应付,或对学生不管不问,那么这样的教师怎么能让学生有好的学习榜样?怎么能教书育人?

  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对所教课程的内容要非常熟悉,从教材、体系到知识点等都必须了解、掌握;上课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难易恰当,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回答能及时做出明确的判断,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学习。其次,要有好的教学方法。作为教师来讲,怎么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启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从而能够使学生自主地学习。

  相反,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受学生欢迎的,这样的课堂是缺乏生机、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体现。尤其是我们现在参加的二期课程,在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同时,必须兼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第三,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反思能力。教师如果没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就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业务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断学习、反思和探索,而这背后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责任心。

  关心学生的思想。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从中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关心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及时地,耐心细致地辅导,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部书,处处渗透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爱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真知灼见,是不可不读的一部好书,这部书将成为我教师生涯的指路名灯。

教师读书笔记7

  近日,读了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有效教师》一书,真的让我从中领会了许多知识,获得了许多感悟。

  《有效教师》这本书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学习之后,受益匪浅,我决心沿著名师走过的足迹,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获取自己进取的途径与经验。在这本书中对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有效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厚的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

  据我了解,人们评价教师首先是看他人品怎么样,然后才看他课堂上的表现,这就是要求教师成为道德上的楷模。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希望教师时时处处是学生的榜样。其次能力强往往也成为衡量好老师的标准,以往这样的标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是可望不可即的,学校不是光靠几个道德模范教师,而是靠更多的教师提高服务质量、教学质量。而有效教师呢,“他的个人品性方面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虽然可能他并不带病工作或无私奉献;一个有效教师一定是有能力的,虽然可能他也不是什么一流人才。”这样的理论,让有效教师首先成为了人,一个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人,一个可以拥有正常生活的现代人。他在努力做人、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以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做一个完完整整的人,一个快乐时尚的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读到这里,霎时觉得心里轻松多了,原来,只要努力,我也可以成为好老师的。

  有效教师,其次要对自己的工作具有反思态度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成为研究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优秀的教师就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探索最能适合自身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也许这样的教与学才是最有效的,也是最实用的。好的教师总是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一个反思的实践者,具备反思自己实践、自己质疑的能力。

  有效教师,还要善于和学生、同事、领导、社区、家庭沟通与联系,做个成功的教育合作者,要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名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或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它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名师魏书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学生献上了最宝贵,最有价值的爱。这也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原动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把我全部的爱与热情献给我的学生,我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效教师还要是一个乐学善学的智者。现代社会是需要终身学习的社会。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向书本、向实践、向各种信息渠道学,引千道清泉、聚万座富矿、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才能用自己渊博的学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的“活字典”和“百科书库”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有效的教师必须具有可信任感。在学生看来,有效的教师是值得依赖。教师的可信与否决定于学生。教师的知识、经验、教育水平或地位,所有这些都可能保证教师具有可信性,事实上,只有学生认为你可信,你才可信。

  怎样才能建立可信任感呢?以下三个因素不能不引起所有教师的重视:你的学历证明,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你的行为。你的学历证明影响到年轻学生对你的印象,一般说来,学生都崇拜高学历的教师,他们往往认为学历和能力成正比,如果再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作后盾,并让学生意识到你的学历证明才会有用;你传递给学生的信息、内容同样会影响你的可信度。当你能够向学生证明你所讲的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相关,他们就认为你是可依赖的。不过,更重要的是你的行为当你开诚布公、诚实、公正地对待学生,公开征求并接受学生的评价或批评,描述你的期望和所学的内容关联,表示对学生成功感兴趣或关心,你就会得到信任。正像大家所说的,可信任感必须要挣得。

  有效的教师还要鼓励与支持学生,使学生有归属感,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喜爱、成功的需要。那些鼓励学生的教师是真正尊重和相信学生能力的人。他们帮助学生获得认同感,承认学生的努力和潜力,而不仅仅是纠正答案。因此,鼓励与其他品质如热心、热情、期望成功是相联的。通过鼓励和支持,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所期望的成功,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

  当学生不情愿或遇到困难时,鼓励尤为重要。鼓励可以激励学生去做并不情愿开始的工作,或当他们遭到挫折时,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工作。有效的教师在积极激励的同时,还要建立和维持专业品行。他们要有条理、以任务为中心,当需要帮助学生时,还要灵活,有智力能力。他们不仅要知晓所教课程的知识,还要懂得教育学。

  最后让我们永远拥有一颗平和之心,在这平凡的岗位上,用别人无法具有的坚韧精神开拓这片美好的沃土。教师所从事的事业真的是好琐碎,好平凡的事,然而这种琐碎之中却极富创造性。所谓水滴石穿,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成就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有效教师我们要有平和、宁静的柔韧,同时也要有坚实和勇气,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远攀得高;才能面对现实,面对这三尺净土之外的天空心平气和,踏踏实实的做人和工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用良好的心态,幽雅的谈吐,渊博的学识来教诲我们所热爱的孩子们;做一泉源头活水,永远孜孜不倦,诲人不怠,用心来关爱我们的孩子,用心来成就这平凡却伟大的事业。让我们真正成为一名有效的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8

  开学之后,天气渐渐变得凉爽,人的心境也渐渐变得平静。闲暇之余随手拿起余秋雨的《行者无疆》看了起来。作者用词华丽,语句质感十足,其实磅礴,终于越看越爱不释手。于是每一篇文章细细品味,畅游其中,全然一种享受。

  今天读到了《流浪的本义》这篇文章,突然觉得想写点东西了。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个主题,而巴塞罗那的主题则是流浪。因为该城市的中心大街的内容没有别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者在这里卖艺卖物。作者说“有人把生命局促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于是流浪成了一种开通,成立一种高贵。这让我很有启发。中国有句俗语“知人知面不知心”,这种观念在广大老百姓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在日常行为准则中时时将它搬出来告诫自己注意提防,于是到处充斥着窥视,猜忌。这是社会的悲哀。为什么我们不能学学流浪者的精神,把思想放驻于高远,让心境驰骋于开阔,不去因为一点小小的个人利益而过于费神于琐碎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态度。

教师读书笔记9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匪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供给了很大的帮忙,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构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供给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资料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主角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职责,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一样,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本事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本事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靠性异常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本事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

  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构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团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一样层面的心理问题,能够采取不一样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能够对此进行团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本事,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

  健康隐患,开展了团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一样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一样时段可能发生的不一样问题进行有意识的团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团体干预资料,能够在不一样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目标中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教师除了要从态度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外,还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教师读书笔记10

  在进行歌唱课的教学时,教唱环节的落实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一点,也是许多公开课或比赛课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教唱环节也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怎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声音概念、怎样有效地解决歌曲的难点乐句等都是我比较困惑和难以解决的地方。最近仔细阅读了《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这本书,收获很大!下面谈谈关于“音准训练”方面的一些启发:

  一、学生音高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和系统的训练。

  在本书第一章第二节的音准训练中,介绍了音高概念建立的过程及音准的训练方法。在开始阐述这一节的内容前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重要,书中说:“准确音高概念的建立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系统、科学而且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容易犯一些错误,就是认为音高概念的形成是某一个阶段完成的教学目标,或者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往往是没有长时间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书中介绍,音高概念的建立包括几个阶段:

  (一)听辨音的高低。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分辨、理解音的高低。其中有如下几个方法:

  1、教师用高低不同的声调或音调讲故事,并用手臂的相对高低的位置伴随,帮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感觉音高的区别。

  2、用钢琴或笛等乐器,演奏出相差八度、五度或三度的不同音高,要求学生用手臂的抬起或落下表示它们之间的音高差别。

  3、结合拍手跺脚等动作听辨音的高低。听到音高拍拍手,听到低音跺跺脚,拍手跺脚的节奏要与钢琴的高低音相配。

  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分辨出生活中不同高低的声音,这种模糊的音高概念虽然初级但很重要,因为他是准确音高概念形成的感受阶段。

  (二)初步音高概念的建立

  1、模唱音高。当学生对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感受以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对所听到得音进行模唱,用”LU"模仿听到的音高,从跨度大的音过度到邻近音的模唱。

  2、背唱曲调。像背歌词一样背唱曲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在认识音符唱名钱积累音高概念。

  (三)认识掌握音级唱名。

  如果能按照书中介绍的这三个步骤进行,我想学生一定会建立起良好而稳固的音高概念。先对音高形成了较好的感知,再进入音级唱名的认识学习才能水到渠成。

  二、音准的训练方法。

  以往我在进行音准训练时,都是学生哪里唱不准了,我再用琴一句一句纠正。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要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要先分析一下产生音唱不准的种种原因,再对症下药。

  第一,内部因素一起的音不准现象。

  因未建立起正确的音高概念引起的音不准或歌唱方法引起的音不准现象。这些都需要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训练来逐个解决。

  第二,外界因素引起的音不准现象。

  (一)解决因呼吸方法不准确导致音不准的练习。

  1、鼓肚子训练法,正确呼吸;

  2、长音的练习方法;

  3、用闻花的方式启发学生体会歌唱的呼吸。

  (二)解决缺乏正确音高概念而影响音准的问题

  1、关注聆听,关注比较。

  2、借助手势,视听结合。

  3、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音准训练。

  4、加强每节课的小练习。包括

  (1)听音的高低

  (2)聆听音程的练习

  (3)和声音程的练习。

  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对学生的“音准训练”有了非常重要的的新认识,那就是要坚持“长期性”和“系统性”,教师应该要持之以恒,不可急于求成。

教师读书笔记11

  作家曹文轩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

  一个强者。”也许,这正是他创作《青铜葵花》的初衷。所以,《青铜葵花》中的人物,在苦难面前,无一例外地呈现出一种诗意和淡定的姿态。除了青铜,还有青铜的父母、村里的人们,还有城里的两个阿姨,他们都让我们看到:苦难并没有摧毁人,反而使他们呈现出人性熠熠的美丽的光辉。这就正如作者曹文轩所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惊不变的优雅态度。”而这,正是当今社会,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所普遍缺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青铜葵花》不是一部普通的儿童小说,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深远的意义。因为:苦难不是生命的意外,而是生命的常态。

教师读书笔记12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教师读书笔记13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

  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教育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

  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教师读书笔记14

  闲暇之余读了《美丽的教育》这本书它是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孙蒲远老师写的。“孙蒲远老师是爱的大师是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这是中国教育名家林格对孙蒲远老师的评价。而《美丽的教育》一书确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确有这样一个感受。正如孙蒲远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孙蒲远老师就以她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

  孙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为这样的孩子带来了欢乐而孩子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她的班里有个孩子患了耳聋病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影响班级的平均分而要求孩子退学。孙老师并没有因为个人私利而顺水推舟而是执意要求孩子留了下来。在孙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参加了工作。一家人在看望孙老师时感动地说:“要不是您我妈妈说我现在只能打哑语和别人交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是更需要爱和教育的群体。孙老师就是以她母亲般的温暖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用教育家的执著与睿智呵护着幼苗的成长。正是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一些孩子就得益多一些”的无私之爱让孙老师的人格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仔细读《美丽的教育》一书发现孙蒲远老师在建设班级体方面的主要经验有两条:

  第一引导学生及家长特别注意欣赏和学习同学身上的优点这几乎成了孙老师的第一法宝。她说:“老师在班上常说什么、常做什么对集体舆论其着导向作用。你常常看到同学们长处常常强化这些地方同学们的情绪就会是愉快和稳定的。”

  第二培养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习惯努力形成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班风。孩子是犯错误中长大的但这并不等于犯错误无所谓能否认清是非对错是能否成长进步的关键。

  这些正是我们年青班主任迫切需要学习的。读完这本书我在想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幼儿的家长面对一年级的学生我一定要象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奉献自己执着的爱给孩子们一个丰富的世界这样才能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

教师读书笔记15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受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一盏指路明灯一样。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它仍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一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一节公开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关的图片和知识;

  有时为了写一片论文也是绞尽脑汁,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话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丝毫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一一聆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其实,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归,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高兴,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去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去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去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前提。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有幸拜读了李炳亭先生写的《高效课堂22条》,《高效课堂22条》是李炳亭先生潜心研究教育10余年看完后最深的体会是它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讲述了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高效课堂22条》从题目来看,就觉得教育理念新颖,贴近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指路灯。回顾新课程改革以来,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进行了新课程培训,也搞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师主角的转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模式的构建无不是为了掀起教育的另一番新天地。

  高效课堂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体,学生却成为了真正的主角。他们组成学习小组与对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经过群学,讨论,每个人都对知识有了相当的掌握,于是学生接过了教师的担子,走上了讲台,大胆的表述着自我的观点,从容的讲述着解题的思路。一堂40分钟的课,以前教师可能讲30分钟或40分钟,在高效课堂,这一情景完全相反,一拨又一拨的学生走上了讲台向自我的同学授课,教师坐在了学生的位置,要么给予引导、要么向学生学习。能够说,在这个课堂上,“教”与“学”真真切切到达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而高效课堂上,学生跟教师则是平等的关系,学生有跟教师一样的权利,他能够讲课,能够对教师的做法提出自我的看法,师生共同探讨。教师说的学生并不是完全认同。出现疑问的时候,学生会大方的跟教师说:教师,我认为这道题应当这么做。即使讲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这是“我的课堂”,所以“我做主”。

  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尽管自我力求转变新的教育理念,可当遇到困难时,自我却退缩了,前功尽弃了;

  反思自我的课堂教学,尽管自我力求把学习主权还给学生,但当遭遇学生的沉默时,遭遇时间的紧迫时,遭遇教学成绩的影响时,自我却又没能在这条路上披荆斩棘,坚持下去。

  作为新课改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当坚信,课改任重道远,但让我们一齐勇挑重担,向目标出发,努力使自我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尽情的发挥所长吧!

【教师读书笔记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通用15篇12-07

教师的读书笔记12-05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1-24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1-09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11-08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05-04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心得12-27

教师读书笔记(集锦15篇)12-11

教师读书笔记(汇编15篇)12-07

教师读书笔记(集合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