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13 14:52:42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1

  我读完这本书得感觉,正如培根所说的那句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看不一样的书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东西,多方涉猎,才能让人博学多闻。”

  从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以及每个人的自身看,哲学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东西,他与生活中的所有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自成一派,深邃而令人思考,回味却无法触及真谛。哲学真的是世界最美妙的东西,可是但凡有所诚者,必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物了,他们真的是人类思想的'指引者。

  作者波特兰·罗素,真的是如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颁奖词所说的那样,“他是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的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坚持兴趣的最成功的范例。”

  这本书所散发出的美感,超出了我看其他任何书给我的感觉,虽然有的东西晦涩难懂,却也让我爱不释手。

  期望大家也能涉猎广泛,多多读书。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2

  虽然在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进行了重读,比较阅读下,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了崭新的认识,可是合卷之时,脑中仍然一片空白,对着键盘不知从何写起,难道我也达到了“坐忘”的境界,这种状态究竟是“不知”还是“无知”?

  我想,冯先生的这本哲学史著之所以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不仅因为它承载的是几千年来中国浩瀚的思想史,更重要的是他以深入浅出、融会贯通的讲解,让我这位哲学门外汉突然觉得:一直闻而生畏、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哲学原来离我们这么近,并如此深入我们的生活。

  冯友兰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专业,而后又到美国学习西方哲学,所以他的这本哲学史著里会时不时将中国古人的思想见解在西方哲学中找到映射,同样也免不了采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阐述,这也是他之所以能举重若轻的仅用短短的300页正文,就能将几千年的中国哲学思想史非常系统的、透彻的呈现给读者的功力所在了。

  本书开宗明义,首先提炼出了中国哲学的精神。对超现实的追求是人类共同的先天欲望,除了宗教,还有哲学,可以让人们不会沦陷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因为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友兰先生认为极少关心宗教的中国人通过对哲学的极其关心,来实现对超道德价值的觉解,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中国先哲们认为单就一个人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同一,为了得到这个同一,中国哲学产生了很多流派,哲学家以身载道,展开了“出世”与“入世”的体验和探讨。如果真理只有一个,那么在无数探寻真理的路上,总会有人不期而遇。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这两种思想表象对立,实则补充,演绎着一种力的平衡。“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寻求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当然,每一种文化都离不开他所在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哲学更是如此。人在思想的时候,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中国哲学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地理背景、经济背景。身处内陆,农耕为主的中国先哲们都支持一个共同的理论——物极必反,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一切事物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这个理论对于中华民族影响深远,也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论据;“农”的眼界不仅限制着中国哲学的内容,还限制了中国哲学的方法论,中国哲学的概念更多的是直觉得到,从直觉的价值出发的中国古代哲学,知识论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农”的思维习惯让中国古人容易满足,不喜欢变化,因此许多发明创造也受到阻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当然,中国哲学不仅只是适用于当时条件下生活的人,她还有一部分具有长远的价值。“人类生存的理想状态只能创造于未来,不会失之于既住”。中国哲学给予我们人生理想,儒家思想认为:理想的人生虽然对宇宙有极高明的觉解,却仍然置身于人类的五种基本关系的界限之内。冯友兰先生提出,这些人伦的性质可以根据环境而变,但是这种理想本身并不变。“必须进行逻辑分析,才能在哲学的历史中区分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可变的。每种哲学都有不变的东西,一切哲学都有共同的东西。”正如冯友兰先生所预见的那样,“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中国哲学正在逐步为适应现代化的中国而发生变化。

  有了之前高屋建瓴式的引导作铺垫,才有后面提纲挈领式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该书的中国哲学发展脉络如下:

  一、儒家

  创始人:孔子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新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二、道家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晋朝)

  三、墨家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后期的墨家

  四、名家

  公孙龙和惠施

  五、阴阳家:五行八卦(易经)

  六、法家

  韩非子

  七、禅宗

  佛学分支与道家哲学结合的结果

  毕竟每一位哲人的思考,都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可以记录,冯友兰先生以贯通中西、纵横古今的视野,跳出历史材料的堆砌,对分散和孤立的各派学说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行整理,不仅给出了每种学说的要义,对每种学说进行分类,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尽力呈现给读者一个个具有立体感和画面感的哲学人物。不仅如此,冯先生完全遵守治史要求,讲解中不参杂一丝主观色彩,只有胸中有丘壑,才会下笔如有神。在冯先生的笔下,中国哲学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个整体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也就是冯先生所说的人生的第四种境界——天地境界。

  在冯先生的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与开篇遥相呼应的是,冯先生在书中结尾处再次提出哲学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随着未来科学的进步,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而人内心深处对于超越现实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既入世又出世,对此,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写于此,心境豁然开朗。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教授学生专业课程,无非是使学生成为具有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某个行业的专家,大部分的人,一样不会从事智慧的思考,而是专注于怎样让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好,终究只能培养出前两种境界的人。如果按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习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因为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这样,学子们就能够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结合起来,不再专注于咫尺之侧的空间,而是看到九天之外,鸿蒙太空,如此岂不是教师职业的一大乐事?

  研究哲学史,并不在于还原那个曾经的世界,而是了解造成现状的原因及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这就是为什么本书能穿越时空仍迸发勃勃生机。

  人生三快事:美酒、挚友、枕边书,此书可作枕边书,闲暇之余翻阅,总会有自己的收获。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3

  科学告诉我们的是我们所能够知道的事物,但我们所能够知道的是甚少的;而我们如果竟忘记了我们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么我们就会对许多极重要的事物变得麻木不仁了。另一方面,神学带来了一种武断的信念,说我们对于事实上我们是物质的事物具有知识,这样一来就对于宇宙产生了一种狂妄的傲慢。在鲜明的希望与恐惧之前而不能确定,是会使人痛苦的勒索如果在没有令人慰藉的神话故事的`支持下,我们仍希望活下去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忍受这种不确定。无论是想把哲学所提出的的这些问题忘却,还是自称我们已经找到了哲学问题的确凿无疑的答案,都是无益的事。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困疑所困扰,也许这就是想这些在我们的时代仍然能为学哲学的人所做出的主要事情了。

  每一个社会都受两种相对立的危险的威胁:一方面是过分讲纪律和尊敬传统而产生的僵化,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和个人独立性的增长使合作变得不可能,因而造成解体和对外来征服者的屈服。一般说来,重要的文明都是从一种严格和迷信的体系出发,逐渐松弛下来,在一定的阶段就达到了一个天才辉煌的时期;这时,旧传统中的好东西继续保存着,而在其解体之中所包含着的那些坏东西则还没有来得及发展。但是随着坏东西的发展,它就走向无政府主义,从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一种新的暴政,同时产生出来一种收到新的教条体系所保证的新的综合。自由主义的学说就是想要避免这种无休止的反复的一种企图。自由主义的本质就是企图不过疼就非理性的教条而获得一种社会秩序,并且除了为保存社会所必须的束缚而外,不在意更多的束缚来保证社会的安定。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4

  学习哲学,首先要了解哲学的历史以及其中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

  我在阅读中发现,每个伟大的人物在其成就背后都可能有缺点,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和不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像袁老师说的常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再毛病多的人也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好的拿过来,不好的警示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引以为戒。

  哲学和几何数学分不开,科学性也是哲学一直所追求的,这让我理解了老师说的为什么好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数学都很好、心理学既是文科又是理科。这也让我对数学的重要性从新认识了。想要写好论文,熟练的统计功底必不可少。

  哲学除了数学功底外,逻辑也很重要。提出假设、推论、验证假设等一系列过程,帮助我们积极探索一切想研究的问题。古代哲学史中的哲学家都想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来描述我们所在的世界,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是不正确的,但是在当时是可以自圆其说、自成一派的。

  所以我理解到了,逻辑的很重要一点就是能够自圆其说,然后交给世人去验证,认可的人越多,越能证明逻辑的正确性。

  想要学好哲学和心理学,还有一点是要去除迷信和偏见。就像老师六祖坛经里讲的很多要义,不可有贡高心、傲慢心等,又像老师让我们背的大学中的要戒身有愤懥、心有恐惧、有所好乐、有所忧患等,如若不然则心不得其正。

  中国文化中的的心理学思想博大精深,修身养性好处多多。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5

  曾经读过李未写的一本书叫《富人秀》。书中有一句话让我颇觉精妙:这个世界如果从情感上来领会是个悲剧,从理智上来领会则是个喜剧。我不太明白作者的本意指什么,但就我个人理解,它的意思是凡事不要动感情而要动脑子。动脑子的人会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抽取出真理,为我所用,促我发展;而动感情的人则沉湎于事务或繁华或萧索或绚烂或颓靡的表象而不能自拔,往往结局悲惨。或许前者可以称之为“入世”后者可以称之为“出世”吧。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这两种人是分别用“激情”和“理智”来形容的。激情的人喜欢过集体的生活,习惯于政府权利的管辖和束缚,也往往有狂热的宗教情节,容易被权利所利用;理智的人则冷静的旁观事态的发展,他们往往是无政府主义者,只专注于自我的发展和利益的实现。事务总是相通的,而善于思考的人也容易找到思想上的契合点。这不,一个上海小女人的文字和一个英国思想大师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内容庞杂,涉及到很多的人名和学派。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关于任何一个哲学家,我的知识显然不可能和一个研究范围不太广泛的人所能知道的.相比……

  然而,如果这就成为应该谨守缄默的充分理由,那么结果就会没有人可以论述某一狭隘的历史片段范围以外的东西了。”读到这我就已经感觉到,这样一个试图以理性客观的语言描述西方哲学发展历史的人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不是吗,罗素一生曾经两次入狱,一次是因为反对战争,另一次则是因为反对核武器。如此为着自己的个人信仰而奋力力争的人应该算不上是一个“出世”的人吧。但为何我们总是偏爱那些有激情有思想甚至狂热的有些幼稚的人呢,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人类骨子里那种柔软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啊,理智固然好,但作为血肉之躯的人,理智只能是“与可感觉的对象相对立的理想对象”罢了,正如对近代数学理论有巨大贡献的毕达哥拉斯,这个集理智与个人情怀于一体的天才一样。毕达哥拉斯是数学和算学的奠基人,可他身上又总能找到神秘主义的影子。例如他的教派里有这样看起来不近人情的规矩:不能吃豆子,不能碰白面包,不要在大路上行走,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等等。理性的东西和神秘的东西统统体现在毕达哥拉斯教派的身上,让我再一次认识理性和感性这对矛盾是不可能完全摈弃彼此的。

  我最近一直沉浸在对自己过于感性的自责中。在责任和权利发生矛盾的时候我的选择大抵是责任。明知权利的好处可又不忍辜负使我负担责任的人之期望的眼神。无奈的选择之后便是对自我的否定和对人生消极视角的确立。然而当我看到如此之多光辉人物亦有情感、踌躇、敬畏充斥内心的时候我才稍觉释然。

  曾经庆幸自己在北外投出了那张简历才得以今天坐在这教室里,也使我意识到我也似乎具备那些在我看来曾经不可企及的潜能,我也可以忍受深夜备课到两点的孤寂,也可以将每天在讲台站立十个钟头的疲惫当成一种享受。但我不想证明什么,勤奋不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懒惰的人也许会更辉煌。成功了或许也无需感谢谁,因为在我们看来似乎确凿的因果关系里往往无非是神意使然。笛卡尔说:此钟走到正点,彼钟鸣叫起来,于是人们得出结论:此钟是彼钟鸣叫的原因。看似荒诞却发人深省。还是让我回到勤奋和懒惰的话题吧,笛卡尔本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一个爱睡懒觉、不到中午不起床的人。后来瑞典女王要他每天清晨进宫为自己讲学,笛卡尔才不得不早起。一年后他就死了。

  生命没有生死之忌,只有轻重之分。谁也不能否认笛卡尔的生命是实而重的。但他却是一个懒人。也许像罗素所说的那样,他为了维持绅士派业余哲学家的面貌,假装比实际上工作的少亦未可知。不管怎样,这个秉承“我思故我在”为哲学第一原理的永远衣冠楚楚,佩挂一柄宝剑的绅士让人觉得那么可亲可近。

  然而在所有罗素称之为“哲学家”的人里,我最为信奉的一个是康德。不仅由于康德是一个生活习惯非常有规律的人,以至于大家惯常根据他作保健散步经过各人家门前的时间来对表,而我自己也有着类似执着的生物律,还在于他诉诸于感情的自由主义思想。这又合了我素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浪漫情怀。我崇尚自由,喜欢无拘无束,而康德的一句“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深合我意。然而人的思想和人的行为常常背道而驰,就如我经常给人留下“循规蹈矩”的印象一样。我不知道这是心灵对于长期行为守旧的一种背叛还是行为为叛逆心灵做的一种掩饰。我想知道的是康德日常生活的行为是否如他的思想一般自由飘逸、无拘无束。从书中得到的答案是:他没有。

  在书中带给我同样温暖感觉的还有杜威。他相信通过暴力革命造成独裁统治不是达到良好社会的方法,因此即使列宁的后继者不是斯大林而是托洛斯基,苏维埃制度也不会是完美的制度。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军的首领罗伯特将军。当南方军失利,有人劝他转入游击战的时他断然拒绝了。他认为将战争中的杀戮和仇恨转嫁给人民那是对军人的侮辱。所以他放弃了胜利的机会却赢得了包括对手在内的全美国人的尊重。

  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是释然的。不再为自己屈服于感性的思维而苦恼,因为我的苦恼也曾经困扰着这么一大批被罗素称之为“伟大的哲学家”的人们。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6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应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经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经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能够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应对了死亡后,在应对死亡后又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终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此刻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我,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职责。人类根本的职责,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景来看,仅有坚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7

  文艺复兴是少数学者和艺术家的运动,宗教改革也并不能突破神学的藩篱。在哲学层面上,十五、十六世纪的西方仍然处在精神蒙昧的暗夜之中,是科学的启明星为其拉开了黎明的大幕,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到莱布尼茨,不一样领域,他们在推动了西方哲学的发展。罗素的这部《西方哲学史》带我们重新回顾西方哲学发展的那几百年,梳理西方哲学的发展。今日我就来浅谈一下科学对西方哲学的影响。

  天文与物理为科学奠基,对中世纪哲学观的冲击,始于天文学的领域。哥白尼提出日心学说的可能性假设而被教会烧死,他最伟大之处,可能正在于不以权威教条和直观感觉,而以事实依据做确定,并且大胆提出假设的精神,这也正是科学的精神所在。新天文学的冲击是必然的,西方涌现出了许多的天文学家,泰寇·布剌、布拉赫、开普勒、伽利略等,他们有的支持旧天文学,有的支持新天文,其中伽利略自我制作了一架望远镜证明了开普勒的一些推论假设。他在力学上的成就最大,提出了惯性定律。可是异端思想的泛滥当然让天主教会倍感威胁,于是伽利略一再受到宗教审判,并被迫表示了悔改。在那个年代,科学之路可谓荆棘重生,险象重生,科学家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做科研。最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远在英国的牛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行星理论中所有事实。

  这四位科学的`先驱,将十七世纪的欧洲引向了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的昌明刺激了哲学的提高,十七世纪的哲学仍然带着神学的桎梏,同样需要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我们开辟道路。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大家耳熟能详,他在追求理性的同时又强调信仰的胜利,对哥白尼和开普勒的学说嗤之以鼻,对正在发生的科学事件也一无所知。托马斯·霍布斯则在政治哲学构成了自我的见解。他主张极端的王政政见,在《利维坦》和《公民论》中提出,人人生而平等,但每个人都期望自身自由,又期望能控制他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出现,对近代哲学体系的创立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被称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三座丰碑。他们很好的继承前辈的理论,并发扬光大。

  与很多朋友初读这本书的感受一样,让人感觉枯燥且晦涩难懂,考验个人意志,单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完整读完这本书的人就有很多收获。对于哲学,我是十分感兴趣的,它能让你从不一样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本书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8

  罗素这本书很久以前就有教师推荐过,由于听到很多评论说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解释并不很忠实于原意,并且我记得还有人说过罗素根本就不懂形而上学,所以一向没敢看,怕被他的先入为主影响太深。之后由于专业课要讲这本书,教师做了要求,我就看了这本被称为经典的著作。

  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这个选择是对的,这本书比我事先想象的更令我满意。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很幽默,说的夸张点,简直能够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也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了。

  首先,论述清晰,这一点可能和罗素搞逻辑的事实有关。这也许是很多人认为罗素不懂形而上学的原因,因为他总是力图把其他哲学家(尤其是欧陆哲学家)的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的更明白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毫无疑问会丢掉很多细腻精微的意思。可是如果这是一种错误,我喜欢这种错误。这一点也保证了这本哲学史是一本很安全健康的书,也许我浅薄了一点,可是它不会把我引向对我来说很危险的冥想之中: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明了,即使不清晰明了的东西也会清晰明了的承认这一点。

  论题的广博,崇尚理性,具有常识感,在政治上和伦理上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这些都是令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毫无疑问,这本书让我理解罗素自我而不是他所论述的哲学家的哲学,但我认为,这也是任何一本由个人撰写的哲学史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罗素的哲学是很能帮忙人的,并能使之成为一个有着正常智慧的现代人。

  另外,罗素从时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出发,对论述的哲学家的选择也与一般的哲学史有所区别。他不是完全以哲学方面的成就作为选择标准,而是更看重哲学家的学说对时代社会生活影响的大小。有些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对哲学发展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也都占有一席地位。

  论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有许多,各有其优点。相比之下,我认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优势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当然了这本书应当说还是有偏颇的,比如,尼采这一章(尼采是我唯一看过原着的人),他没有提到《杯具的诞生》中的酒神精神之类美学见解。而这一点是尼采的思想中也很有影响的部分。最明显的是,由于哲学立场不一样,罗素对思辨哲学抱有偏见和轻视态度,他也就不可能比较客观地理解和评价德国的思辨哲学,尤其在对黑格尔的哲学上更是如此。我推想他对其他哲学家的论述也是可能有偏颇的。

  可是罗素毕竟是人,所以也不用苛求他写出一本绝对完美绝对忠实的书。就我而言,我在这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感觉就像来到了一个新大陆:原先话能够说的这么清楚!很幸运在启蒙时能看到这本书。

  总体说来,罗素的这本书使得我相信哲学是很实在的一门学问,而不是我以前出于无知所认为的纯粹是书呆子的梦呓。也许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9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经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经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景下,哲人们能进取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日的原子论十分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明白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仅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趣味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日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仅有错误理论,必须也有正确的理论。原先,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12-10

西方哲学史读书心得10-10

《西方哲学史》的读书心得10-13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01-08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08-02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6篇08-08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精华(5篇)11-02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常用2篇】01-25

西方经典哲学名言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