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读书笔记 推荐度:
- 《飘》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飘》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飘》读书笔记1
小说《飘》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人物郝思嘉、白瑞德、卫希礼、韩媚兰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以至于衣着打扮等等,在小说里都叙述得十分详尽。可以说小说成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美国南方这个地区的社会生活后来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对思嘉敬佩起来,原本是一个弱女子,任性而年青,第一次结婚是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为了年轻的寡妇。第二次结婚是为了一家人的生存,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弗兰克肯尼迪。肯尼迪虽然是一个半老头子,却不是思嘉的对手,面对她的冷酷和无情,他束手无策。最终为了思嘉差点遭受的侮辱去报复穷白人而被人击毙,不幸枉死,却从未享受过思嘉的一点爱。于是思嘉再次成为寡妇,而且还是个有钱的寡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答应过艾希礼照顾媚兰的一句承诺,在北军就要攻占亚特兰大的时候,思嘉又果断地替媚兰接生,并找到瑞德冲破重重阻碍和关卡,回到了乡下老家——塔拉庄园。在又饥又饿之时,她又遭受了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一穷二白的多重打击,她不屈不挠,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并照顾媚兰和小博,支撑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她顶多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本应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每每看到思嘉举着萝卜向天盟誓,决不愿让家人再受苦挨饿时,我总是觉得拍片导演对光线和背景的运用是那么巧妙和艺术,它那么生动地刻划了思嘉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强烈而真实的内心情感。我觉得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了美丽的蝶,自由而高贵,那时的思嘉就像一个女神——渴望富有、并为此能不择手段的欲望女神。
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郝思嘉的个性以及她的爱情故事。她的爱情不是充满诗意和浪漫情调的那一种,而是现实的和功利的。为了达到目的,她甚至不惜使用为人所不齿的狡诈伎俩。那么她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还那么引人入胜呢?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真实。是小说所设置的情景下完全可能发生的真实情况。真实的东西可能并不崇高,但更接近人们的生活,因而也更受读者喜爱。郝思嘉最初爱上的是卫希礼,却在他人口中听到卫希礼要订婚的消息。自信而聪明的郝思嘉决定在婚礼之前向卫希礼告白,却被卫希礼温柔而委婉的拒绝了。在郝思嘉最为沮丧的时候却发现她和卫希礼的对话被一个男人(白瑞德)无意之中听到了……
思嘉(又译斯佳丽)是一个猫一样的女人。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那么,这个猫一样的女人提供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些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经验呢?
第一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比如她救了媚兰,她重振塔拉庄园,后来长期扶助艾希礼一家等等。
第二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艾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第三知错能改,当她最后明白她之前所为是错误时,她马上向瑞德道歉,请求原谅。
在《飘》这本书中,作者赋予她的性格特点有1:刚强、坚韧特点2:虚荣特点3:贪婪特点4:残忍与自私特点5:美丽
思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她美丽,但她只是适当地运用她的美丽来得到她所喜爱的东西,从来不用自己的美貌来玩弄爱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爱情。思嘉是美丽的,但美丽不是拥有爱情的必备条件——你可以没有思嘉那样美丽动人,但你也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思嘉,猫一样的女人,刚强的、坚韧的、虚荣的、贪婪的、残忍的、自私的女人。
总的来说,思嘉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人中龙凤,难怪瑞德这样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一直很喜欢瑞德离开前的那一段话,“思嘉,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不能耐心的拾起一些碎片,把它们粘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的东西跟新的完全一样。一样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时的模样,而不想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破碎了的'地方。也许,假使我还年轻一点——可是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不能相信那种纯属感情的说法,说是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我这么大年纪了,不能终生背着谎言的负担,在貌似体面地幻灭中过日子。我不能跟你生活在一起同时又对你说谎,而且我决不能欺骗自己。就是现在,我也不能对你说谎话啊!我是很想关心你今后的情况的,可是我不能那样做。”
如果没有瑞德,思嘉是不完整的,哪么《飘》也就不能被称为“名著”了。思嘉,自私,虚荣,贪婪,刚强,坚韧。如果说这些形容词用在别人身上,只怕全部都是贬义的,但是对思嘉而言,我倒觉得有点像是褒义词。其实,就像瑞德说的,“我们都是流氓,我们都是无赖。”他对于自己与思嘉的分析是很透彻的,也正因为他的这些分析,《飘》才会被无数人所拜读,思嘉也才完整。
就像她自己意识到的的,“她对她所爱过的两个男人哪一个都不理解,因此到头来两个都失掉了。现在她才恍惚认识到,如果她当初了解艾希礼,她是决不会爱他的;而如果她了解了瑞德,它就无论如何都不会失掉他了。”
她一直不明白战后的人们为什么会去追忆战前,直到邦妮死后,她才明白了原因,但是,哪些可以与她追忆过往的人,已经由于她自己的疏远,排斥已经越来越远,而她的那些“新朋友”却也无法使思嘉高兴起来。
当然,思嘉眯着那双像猫那样的绿眼,迷人而妖媚,同样也让人倾倒。她是个让女人都能为之神魂颠倒的女人,她自私、冷酷、无情、聪明、不择手段、坚强,却不乏善良、美丽、脆弱;她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女神,让许多女人都梦想着能像她那样,集财富、美貌、能干、坚强于一身,让瑞德那样的男人能够为她而倾倒。至少我曾经就那样想过。但我认为,瑞特给我们这些女性观众带来的却更多是对爱情和婚姻的甜美幻想,他是那么潇洒倜傥,那么玩世不恭,那么自信过人,富有并充满了成熟男人的魅力,该是多少女性心目中的偶像啊。
在这里,简单回闪思嘉和瑞德相遇、相识、相爱的几个片段,就能让人对瑞德爱我所爱,坚持自儿,富有个性的男性魅力印象深刻:
片段一:瑞德第一次见到思嘉是在十二像树园的烧烤会上。思嘉向所有的男士卖弄风情,却发现瑞德正注意她,思嘉向身边的女伴凯瑟琳抱怨说:“他看我的样子,就像我没穿衣服”可见瑞德给人的感觉不是温文尔雅,富有绅士风度,对世事的有种别人所不具备的强大洞察力和影响力,表明了他与一般的南方男人不同点:现实、大胆而富有进攻性,当他躲在书房里偷听思嘉大胆地向艾希礼表露爱慕,但因遭到婉拒,她气急败坏地搧了艾希礼一个耳光,并砸碎了一个小花瓶时,他吹了一个口哨,于是他被思嘉指责为不是一个绅士,而他同时也反唇相讥思嘉不是一个真正的淑女,让思嘉气极。俩人第一次相见就是一次爱情的交锋。
片段二:思嘉因查尔斯病亡到亚特兰大散心,正在服丧的她,十分渴望能再度飞旋于舞池中,表现了她在内心里对无拘无束、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是瑞德看出了她的心思,并出重金替她撬开了那个压抑而沉闷的社会道德囚笼,使她走上了和别的南方女人最不相同的命运之路。这正是思嘉反叛旧的社会道德标准迈出的关键性一步,而这一步,如果没有瑞德暗中巧妙的支持和安排,思嘉是决不会踏出的。如果没了这关键一步,那么日后那个能干、要强、并独当一面的乱世佳人---思嘉就决不会存在了!
片段三:瑞德为了帮助思嘉重返故里,拼死弄了一匹身负重伤的老马,并帮助她把媚兰抱到马车上,同时一路历经辛苦,并在即将要到达的时候,瑞德看到许多南方兵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深感震撼,并决定上战场,为保卫家园尽一份力。这时可以看出,为了心爱的女人,他能出生入死;同样,面临家园被毁之境,他也是一个热血之人,导演在这里才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深藏在平日玩世不恭外表下,也具有一颗为荣誉甘洒热血之心的典型南方男性的形象。在这里我们看到,虽然瑞特平日里非常精明、现实,但他骨子里其实还是一个南方人。
片段四:瑞德在经历了丧女之痛和思嘉在精神上的背叛后,面对媚兰的之死,对一切都灰心失望至极,回家收拾行李,返回自己的故乡,查尔斯顿。当执迷不悟的思嘉最后发现自己已深爱瑞德时,才发现已最终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瑞德最后走得十分干脆,让思嘉深感懊悔。直到这里,我们才听到那颗曾经为爱而柔软的心破碎的声音,同时也因为破碎而对思嘉变得“冷酷无情”,这里的瑞德才让我们感觉到,这个男人敢爱敢恨,处理事情十分干脆利落,极富男性魅力。
瑞德这个人敢爱敢恨,就如上文所说,他不愿拾起破碎的感情,所以才会在最后变得那么冷酷无情。这个人物很富有男性魅力,就像思嘉所拥有的女性魅力,同样使人沉醉。
他们两个的结合,确实就像瑞德所说,“珠联璧合”。但是,在瑞德的现实与思嘉的幻想中,瑞德失败了,他的感情也因此真正的破碎了。
再说说艾希礼和媚兰,他们是相似的,具备南方的一切美德,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修养。
媚兰基本上是完美的,她善良,仁慈又不乏勇气,思嘉摘棉花时,她想帮忙,思嘉杀人时她也帮忙,除了瑞德,她是思嘉的另一个支持者。我做过小范围的调查,先看书的基本都喜欢思嘉,而先看电影的则喜欢媚兰。媚兰太善良了,她具有一切美好的品质,完美得不真实,而思嘉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实的,有缺点也有优点。
艾希礼是真实的,他是个活在过去的人,时世变迁,他不想面对,他是缺乏勇气的。他不爱思嘉,又不说不爱她。思嘉走投无路找他时他只给了她庄园的红土,后来知道思嘉牺牲了自己,他说他该去抢劫,这一点,他确实不如拖着军刀想帮思嘉对付逃兵的媚兰。
《飘》里的人物都极具理想色彩,如果没有媚兰的淑女风范,怎能体现出思嘉的桀骜不逊。没有艾希礼的懦弱,怎能体现出瑞德的风范呢?
《飘》读书笔记2
看过《飘》很多遍了,最初是它的书名吸引了我,不理解为什么如此厚重的一本书却单单用一个字来概括全文。浏览了一遍,在不知不觉中被梅兰、思嘉和瑞德各具特色的气质所感染,也不自觉的想细细的看第二遍,第三遍至更多,也惊喜的发现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除了对场景和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外,我觉得《飘》的最大魅力在于深刻描述了男女之间因为情感的错位而产生的一种扣人心弦、令人揪心的感受和对我认为的三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前者表现在男女主人公屡次错过彼此,其中最令人心里慌乱、感觉异常苦涩的地方在于小说的结尾,一方顿然醒悟,另一方却去意已决。也许每个看到这里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一定要懂得珍惜真正爱你的人!毕竟,全世界只有唯一的一个他;后者在于全新的人物,读者会深深的记住梅兰的大度、博爱与温柔,思嘉的果敢、任性与叛逆,瑞德的风趣、专情与不同寻常的风度。、文中开始便交代,故事以美国内战为背景,通过战争引起的变化展开情节,主人公思嘉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长,同时展现出一段令人荡气回肠、哀怨曲折的爱情故事。在此谈谈我对思嘉的这一中心人物的浅要解读。
最初出场的思嘉会给读者一个美丽、倔强、骄傲的公主形象,她是个简单却又非常复杂的人物,她表面上是贤淑、安静的小姐,但骨子里的倔强与任性却主导着她的行为。她的美丽与独特魅力,使得书中几乎所有的年轻男子都钟情于她,她似乎也习惯于周旋在众多男子中,可以看出她对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她会对自己操纵不了的卫希礼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她自以为的爱,但我一直觉得她对艾希利的感情不是爱,而是因为无法征服而产生的一种怪异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我对艾希利没有好感。另一方面她却对变幻不拘,神秘莫测的瑞德产生了某种莫名的恨,却又在自己很脆弱的时候想到他,欣然接受他的关怀与帮助。这两种感情贯穿于小说的始终。她又是草率的、冲动的,这也让她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为了向卫希礼表明她自己决不是无人问津而胡乱嫁给自己根本不爱的人,企图以这种方式“报复”娶了梅兰的艾希利,这时的她又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将会带来的后果、责任她全然不顾。但她的叛逆性格使得她的.寡妇生活又并不平淡、乏味。她将那些道德规范抛在脑后,继续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并仍然吸引着许多男子??
战争改变了斯佳丽,她驾着马车带着生病的梅兰与刚出生的孩子躲过战地回到家乡,在危难时刻杀死北方士兵,在极端贫穷时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些无不表现出她的坚强勇敢与不屈。在经营木材厂的那段时期,她又突显出其独特的经济眼光,商业天赋,敢于拼搏的精神,只为不再过战乱时那种贫寒的生活,她无疑是个难得的事业型女强人,但站在男性的立场,她太过要强了,也正是因为这她忽略了身边看似平淡的幸福,导致她对许多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比如媚兰对她的关怀、瑞德对她的爱以及孩子对她的依赖等,她不确定自己对瑞德到底是什么感觉却偏偏一直要执着地追求爱希礼的虚幻、飘渺的爱。可惜可叹的是,在她领悟之时,媚兰已经死去,瑞德对她的爱破灭——可是斯佳丽还是那么坚强,似乎总有看不透的外表,最后倒在阶梯上泪流满面却又充满自信与希望的说:“我一定有办法让他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
思嘉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令人佩服,但她有时为达目自己的而又不择手段的做法也实在让人感到反感,对艾希礼迟迟不肯放手的愚蠢固执令人有些气愤,对瑞特能为她默默付出那么多那么长时间最后还是因为身心疲惫而选择离开表
示惋惜,站在男性立场看瑞德,真不知道爱上那样独一无二的思嘉到底是挑战、收获、后悔还是别的什么。
花了几天时间把《飘》读完了,很多感慨,很多触动……为他们的爱,为他们的恨,为他们的一切的一切……
我在其中体会到了一种珍贵的情感------友情.媚兰对思嘉的这份友情仍然是让我羡慕不已。记得桑费有句话:“朋友有三种:爱你的朋友,恨你的朋友,忘记你的朋友。”我想媚兰就是那种爱思嘉的朋友。她对思嘉感恩、感激,甚至为了她可以去死。她的真心在临死前终于让思嘉明白她是她唯一的真正的朋友。在人的一生当中,谁都不能没有朋友而活下去。所以,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便成了人一生最珍贵的东西。对待朋友,最好也是最真的办法——那就是真心!不要企图利用你的朋友,同样的用刀,刀柄不能切东西,而你又不能握着刀切东西,朋友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爱伦和媚兰,她们两个都是天使般的女人,她们都具有诚恳宽大的美德。尤其是媚兰,她用那种快乐与善良感染着身边所有的人,但因为缺乏那种能迷倒男人的任性和自私的特点,所以追求她的人很少。不过媚兰这样的人却是我心中最理想的女人,她不美也不丑却有天使般的心,善良纯朴可以感动我,追求的人又少,可以很容易追求得到。而思嘉只是一副大小姐脾气,自私、任性,且男密友众多,她对每一个都亲热得很,却谁也不喜欢。所以,如果我是希礼,我也会选择媚兰的。
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一是现实主义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方农场主阶级的生活和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的一个重要侧面,二是创造了几个鲜明而丰满的人物形象,后者尤为突出,这是作者在艺术上的重要贡献。
在思嘉的所有性格中,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在面对灾难与痛苦时坚强与勇敢的精神。从小说的开始直到结尾,她面对过太多的痛苦与失意,却从未因此而崩溃。就像故事中写的,当战火降临,她试图回到生养她的塔拉,找到可以容身的避风港时,她看到的是无尽的悲伤,她面对的是一无所有,可是这一切并不能使她气馁,因为自暴自弃不能起任何作用,她下定决心要保护塔拉,她能做到曾经只属于黑奴的苦活,为了挺过这一切的艰苦她可以不择手段,虽然这会为她招致非议。她从未向命运低头,无论面对多么深重的痛苦,她都坚持自己的信念,而事实证明,天无绝人之路,她战胜了每一个对他这么一个弱女子来说不可能的挑战,
也势必会战胜未来不可预见的更多挑战。斯佳丽?奥哈拉,一个充满矛盾的女人,而《飘》从它诞生的一刻起,就必定是一座不可模仿,只供人仰望的华美坟墓,埋葬着逝去的时光与一个女人的奋斗人生。思嘉,她有莉香的勇敢,有伊丽莎白的冷傲,也有凯瑟琳的执着,也许就是这一点点的勇敢、一点点的冷傲、一点点的执着、再加上一点点的傻,让人会不自觉地随着书中的情节为这名女子所痴迷、困惑和感动,也让她永远成为人们心目中的那位闪耀的乱世佳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必去为生计担忧,也不必担心随时降临的战火,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起伏坎坷呢?我们也许会为一场考试的失利而懊恼失意;会为事业上的坎坷而痛苦伤心,我们绕不开那些必经的曲折,就只能像郝思嘉一样,勇敢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退缩、放弃。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对它哭,它只会让我们觉得更痛苦;我们对它笑,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何不放开已不能再改变的过去,来把握一个属于你的明天?毕竟,再多的痛苦与失败也只属于昨天,明天只属于自己,只有自己能改变命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努力与奋斗。不论思嘉选择的路正确与否,她在痛苦面前不屈服的勇气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正是要用他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与失意,成为生命的强者。 我想,读过《飘》的人,都会记住这句话----明天又是另外一天.虽然只是一句很平凡的话,但真的有着感染人的魔力.无论对与错,明天真的是另外一天了,今天的一切都已过去,无论什么,生命是不可以从来的。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继续前行,一直努力的向前奔跑,即使很疲累,也不放弃,因为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一切又充满了希望和阳光。毕竟我还不太理解《飘》的情感,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以后再看这本书,会有更多的体会。
《飘》读书笔记3
《飘》以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为背景,以少女郝思嘉的角度体现了当时的南方社会。
我发现有一句英语名言可以很简洁地描述这个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
Nothing is fair in love and war。
我姑且大胆将这句话意译为“爱情和战争中无所谓的对与错”。
有些人觉得好与坏是相对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另一些人认为好与坏是介于人和事之上,是绝对的。我是支持后者的,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不得不承认对与错的界限有时候真的会很模糊,又或者明明对某行为举止并不赞成,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会觉得是情有可原的,那是迫不得已之下作出的决定。
另外,这本书充分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小说中并没有描述到战场上的轰轰烈烈,而是在战争背后人们的挣扎和困扰,他们失去亲人,家庭和财产时的无奈。书中主人公瑞德说到:“战争从来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一切战争实际上都是关于钱的争吵。”相信每一个看完《飘》的人都是痛恨战争。
故事最后,郝思嘉终于意识原来自己是爱着媚兰(她的嫂子)和瑞德(第三任丈夫)的,但是那时候已经太迟了,前者去世后者伤心离开。让读者可以体会到,有时候爱是不能等待的,等你终于有时间有精力去看的时候,它或许已经荡然无存,甚至那些人已经远去再也没有机会了,因此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爱人,都要及时好好珍惜。
《飘》读书笔记4
每秒钟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个小时都是新的承诺,每个明天都是一个新的希望。
美国米切尔曾写过一本著作《飘》,它揭示了许多生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叫斯嘉丽,谜一样的性格及身份,使她拥有了唾手可得的一切。然而,她却得不到阿希礼。听闻阿希礼将娶玫兰妮,斯嘉丽赌气嫁给了并不喜欢的人。随后,瑞特。巴特勒进入了她的生活,以“特有”的方式挖苦并关心她。之后,战争爆发,斯嘉丽揽下整个庄园的重任,独自面对一切危险,拼命努力保护自己的家园。只是,在瑞特离开之际,她才意识到,自己爱着的是瑞特,阿希礼不过是泡影。可惜,她醒悟得太晚了,瑞特早已决定离开。对此,斯嘉丽并不气馁,她始终坚信: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的确,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充满了未知的.变数,带来了希望。也许,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也许,一个个困难正在前面等着你,但是,我们不可以,也绝不能放弃。有时候,仅仅是在你犹豫、退缩着的那几秒,一切就都变了。逃避是没有用的,我们要相信,只要坚持克服困难,美丽的明天照样会到来。世界是充满希望的,所有的努力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
明天的希望光芒一直在眼前,我们要相信自己能握住它。
《飘》读书笔记5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小说,书名直译应为“随风飘逝”,蕴藏着两层含意:这呼啸的飓风,指的是南北战争;那飘去的云朵,指的是农奴制的安逸生活,
女性主义文学是始于19世纪,到了20世纪开始蓬勃发展。1936年出版的《飘》中公斯嘉丽就是这股潮流下代表形象之一。书还没读完,且从一条线索——人的成长及品质,选择几个人谈谈。
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
活力,土气,粗鲁。富有开拓精神,为人心地善良。靠喝酒不糊涂的海量与孤注一掷的勇气,赢得塔拉庄园。
母亲:艾伦·奥哈拉
大家闺秀出身,永远齐齐整整,从容不迫。勤劳节俭,心地厚道,是全县最得人心的邻居。
斯嘉丽·奥哈拉
十六岁的妙龄,爱上了阿什礼。某天,从欧洲游历归来的阿什礼,骑着高头大马,衣着光鲜,美轮美奂出现在斯嘉丽的视线中,这一刻满足了这位少女一种想象,不可遏制的痴情滋生,之后,为了得到阿什礼的爱费劲心机。
阿什礼却与梅兰妮结婚,败下阵来的斯嘉丽,担心丢人现眼的'恐惧倒比失败的耻辱更大。痴情受挫的她不顾妈妈反对,不出两周就做了人妻,再不出两月,又做了寡妇。
南北战争开始了,战火的蔓延,让身处亚特兰大的斯嘉丽无奈冒着危险重返自己的家——塔拉庄园。战火之下塔拉,田地荒芜,爸爸精神失常,读书笔记妹妹被病魔击倒,饥肠辘辘的一张张嘴,巴望救助。残酷的斗争,野蛮的报复接踵而至——塔拉庄园可能被阴谋夺走,急需300元钱挽救危局。
此时斯嘉丽十九岁,面对这一切她怎么办?
“向狮子样勇敢,却完全缺乏想象力”的斯嘉丽,身上流淌着先辈们的血液,她作出了抉择——抛开对阿什礼的爱恋,塔拉就是她的战场,她的命运,她必须取胜。
“上帝作证,我绝不要再挨饿。”斯嘉丽甩开往日的一切束缚,甩掉过去的自己,竭尽全力,甚至拿自己的名誉尊严来冒险,好夺回失去的一切,必须抛开傲慢的心态,往前看,在这场生存斗争中拼命挣钱。
在这场塔拉庄园的保卫战中,斯嘉丽真正认识到了属于自己的神奇的土地对自己的意义,这是精神的殿堂,心灵的栖息地。
现在,我们家乡的土地不断被征收,传统的倚靠土地生存的人,彻底被剥离了土地,被纳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熔炉中,这些人的精神的家园在哪儿?
阿什礼·威尔克斯
阿什礼爱好音乐、书本、景致。他的致命弱点——不肯正视赤裸裸的现实。战争后回到家园,发现生活一下子太真实,太与个人休戚相关,太逼近最简单的生活现实,战前那种休闲自在的美与生活一去不复返。他的生活经历没有教会他如何与人相处,他也缺乏追求理想生活的本领和勇气。
可能远离实际的读书人,在面对生活时更容易像阿什礼一样无措,变得懦弱,所以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给列文刻画的角色时,强调劳动的特性决定了他全部生活的性质。
农奴制下的主人公们需要在土地上劳动,现在的人们在哪里劳动者?
《飘》读书笔记6
所有随风而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飘》
当爱情面临生活的无情考验,当爱你的人你并不爱,你爱的却又爱上了别人,当这世界充满了虚伪,当生活的苦酒一齐向你袭来。看啊,这人间,纷繁复杂,光怪陆离。所有的这一切,被浓缩在一本伟大的书中,这就是——《飘》。
主人公郝思嘉是一个青春美丽,活泼动人的贵族小姐。优越的家世以及她那美丽的容颜,让全郡的男子对她倾心,以能和她跳支舞甚至说一句话而感到骄傲。但思嘉心里却唯独只爱着艾希礼。她以为自己整个的生命只有艾希礼。
她也任性,自私,自己的东西绝不允许别人占有,包括自己爱的人。但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思嘉勇敢地去爱,她不顾世俗,不愿做一个自己讨厌的淑女。在艾希礼要宣布自己将与媚兰结婚的宴会上,她向艾希礼说明自己的心意,大声喊出她爱他,但她遭到了拒绝。
妹妹和同伴都嘲笑鄙夷他,奶妈和爸爸也极力反对,爸爸对她说,“你嫁给谁有什么区别呢?只要他是个南方人,想法跟你差不多就行了。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去追求令自己并不幸福的这种东西”。爸爸的话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他无疑是理智的,会为思嘉找到一个生活上合适的伴侣,面对爱情和婚姻,理智的人往往都会牺牲后者。但令人可笑的是,他又怎么会知道思嘉心里的幸福是什么呢?
她爱艾希礼,艾希礼却选择了媚兰,在所有人看来,这无疑是一桩完美的婚姻,媚兰温柔善良,优雅大方,仿佛就是十二橡树园最佳的女主人。
但艾希礼明白,她心里是喜爱思嘉的。是啊,面对这样一个青春动人的女孩子谁能不动心呢?但喜爱归喜爱,要在一起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就连媚兰也说,男人会和这种女人调情,但不会娶她的。这也成为艾希礼一生的一个悲剧,他长期处于不安状态的人,心理上既不能终于他的太太,但也不能真的出轨去爱思嘉。
终其一生,思嘉也没有得到艾希礼。前前后后结了三次婚,但没有一次是为爱情所结,。为了与艾希礼赌气,她竟然就轻易地与查尔斯结婚,这时的她多么年幼无知啊,没有经历过生活,也不明白婚姻的真正含义。试想查尔斯没有在战争中死去,那她要相伴一生的就是十几岁时一时冲动与之结婚的人,多么可怕。又或许她不顾世俗,还是毅然追求艾希礼,那查尔斯就是这场婚姻中最悲惨的人了!是啊,生活,岁月,有时候你没得选择,也可怕的令人心痛,谁走知道午夜梦回躺在你身边的那个人心里又想着谁?
战争很快爆发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南方袭来,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无情的战火销毁了一切,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陶乐庄也被夷为平地。思嘉成为了一个寡妇,但她对死去的查尔斯一点也不表示同情,面对一身黑色的衣装,她几乎感到窒息,“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跳舞,为什么要穿这难看的.衣服?我毫不伤心,我为什么要一直假装?”这就是思嘉,我们在为她的无情和冷漠咬牙切齿时,也被她的勇敢所折服。他大胆走向瑞德,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他跳舞,她不管别人怎么想,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是的,她从来不会因为世俗的限制而抹杀自己的天性,敢爱敢恨,爱得大胆,恨得也分明。她有足够的勇气,无需虚名。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简单随性的思嘉却能超乎常人地拜托这种枷锁。当然,查尔斯始终成为了那最悲剧的一个,他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妻子终其一生没有爱过她哪怕一分钟。
如果这时她还是那个任性的少女,那么战争终会让她认清现实,也明白爱情和婚姻的区别。这冷酷的战争象征着生活的苦难,它总会在某一刻你不经意中悄然来到,无论你是否做好准备,它都会向你袭来,你无法躲避。王公贵族达官显贵躲不掉,平明百姓奴隶更是躲不掉,甚至庄园里的最后那只鸡也没能躲掉。
她目睹了横尸遍野的街道,所有人在逃亡,亚特兰大一片混乱,她也想要逃离,可这战争给她的第一个考验也来了,当然,她也成功地经受住了考验。面对即将分娩不能立马离开的媚兰,她选择了留下来。尽管她自私,但她没有扔掉这样一个“累赘,”,而且这个人还是她的情敌,一窍不通的她给媚兰接生,将孩子顺利产下来。我们不禁赞美那个在平常自私自利的思嘉在此时是如此的勇敢和有担当。是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她还是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她还拥有做为一个人的良知。
最后,在瑞德的帮助下,她带着媚兰和幼小的婴儿,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路的艰难无法用语言描述,没有人会知道能否走回去,但思嘉硬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意志回到了陶乐庄。中途瑞德的离去,让她感觉到了恐惧,是啊,此刻面对生活风霜雪雨的时候,她是多么希望身边能有一个人陪伴着她。但她也明白,有些路,必须自己独立走,没有人可以替代。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在人生的旅途中,会有无数的人走入我们的生命,也许他们都会陪我们走上一段路,以消磨我们旅途的冷清与寂寞,或许给我们的恐惧带来一点安慰,但最终的路,只有自己走,没有人可以替代你,也没有人可以一直陪你走下去。
回到陶乐园,一切已经变了样,昔日美丽充满生机的大庄园如今已毫无生机,像死灰一般沉寂。妈妈在惊吓中已经去世,爸爸神经错乱。家里唯一留下来的只是一大堆债券,没有吃的,没有钱,生活刚给了她一点希望,却又重新让她陷入绝境。但只要活着,只要有土地,就可以重新开始。她脱掉华丽的裙子,围上了围裙,她穿上了仆人下地时穿的鞋,走向了土地,用自己的手劳作,日光晒黑了她的皮肤,沉重的劳作让她的手变得粗糙。但她却有了不同于以往人生的特别收获。她渐渐明白了父亲对她说的话的含义,土地是世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恒存在的东西。是的,当你为什么东西付出过劳动时,你就会爱上它的,她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在土地上播撒着一家人的希望。她在土地中,渐渐变得成熟,更加坚强。
而战争归来的艾希礼却一直沉湎于往日的幸福生活无法走出来。他抱怨战争,是战争让他失去了他所爱生活,他说,这里的生活太接近现实,如果没有战争,他将一生快乐地沉醉在十二橡树园里。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勇气站起来,而是一直选择逃避。是啊,同样面对生活的苦酒,有人将他一饮而尽重整山河再出发,而有人就借酒消愁,郁郁终生。
直到媚兰的死终于让他跌到底谷,媚兰活着,他还有人可以说话,可以寄托感情,而如今他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勇气。而此时,看到面对她的表白无动于衷的艾希礼,思嘉终于明白,他根本就没有爱过她,她这么多年爱的,只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万念俱灰之中,她想起了瑞德,她明白了,自己已经在无意中爱上了瑞德,只是自己并不知道,可此时的白瑞德再也不会相信她了,她和瑞德,爱到分离才相遇。生活总是给我们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总是在阴差阳错中失去了很多东西。
战争改变了太多的东西,也改变了人的模样。思嘉从一个任性活泼的青春少女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人,但也有东西没有变,那就是他对爱的追求,那种敢爱敢恨的无谓精神。
幼小的女儿死去,亲爱的丈夫也离她而去,生活这次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走到庄园中,俯身亲吻脚下的这片土地,重新振作起来,红彤彤啊晚霞照耀着这片土地,夕阳下,她的身影高大而迷人,看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任泪水流淌,被她感动的一塌糊涂,无论怎样,一切都过来了,她挺过了那人生中最为艰苦的日子,所有随风而逝的都是属于昨天的,所有历经风雨留下来的才是面向未来的,她已经涅槃重生,长成另一个思嘉了。“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是一部令人读起来回肠荡气的伟大著作,用细腻的笔触和宏伟的篇幅描写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无奈、独立以及成长史。她从始至终深爱着一个人,但前后三次结婚皆是为了生活,过尽千帆皆不是。但这也是书告诉我们的,生活毕竟是生活,它有着太多的含义,你不会因为失去了一个人而无法活下去,任何人的离开和任何打击会给你带来一时的伤痛,但你还没有失去全部。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才能真正明白它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才从生活中成长起来,明白人生的真正含义。
《飘》读书笔记7
一部《飘》史诗般波澜壮阔地展现了美国佐治亚洲内战时期、重建时期的生活。伴随着包括十二棵橡树与塔拉在内的庄园昔日一派富丽堂皇风姿的消逝,南方人悠哉游哉的生活方式在战火中也已然天翻地覆。传统的南方社会与道德规范及其守护者一同在乱世中飘摇,即便重建最终结束,一切随风飘逝,似乎战火的硝烟也在民主党执政的那一刻平息,可是属于战前那个时代的人们与另一种生活的斗争又何曾停止?在历史长河中时代的更迭、不一样礼貌的冲突等各种不可触的硝烟亦永久延续。
战前悠闲安宁的气息散布在南方人呼吸的空气中,那些相沿成习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渗透在每个南方人的修养中,还有庄园里的每一抔泥土,每一片喻示丰收的棉花地,每一对主仆与邻里的微妙关系,都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而在众多南方人中,阿什礼较他人而言与他所热爱怀念的那种礼貌更深刻地融为一体,并成为它的一部分。于是对于旧生活的这一件“富于魅力,匀称完美”的艺术品的眷恋之深远胜于他人,在新生活之中表现出的格格不入也袒露无遗。他有着与瑞特一样的远见,能看透战争的本质,也当然明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道理,却缺乏勇气抛弃他所归属的时代去拥抱新社会,害怕一切真实鲜活的人和事,甚至连斯佳丽也想尽力回避。所以,阿什礼只是旧礼貌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其最佳代表,一个礼貌即使不可避免地终结,却从来不应只存在于幻影与梦境中,不应只是牢牢镶嵌在为其量身定做的社会中,真实鲜活才是一个礼貌存在的保证。
与阿什礼同属一个时代的梅拉妮则活出了一个时代的傲骨。战争使“生活正伴着铿锵的马刺远去”,她不是不明白,也并非无动于衷,只是更愿坚强勇敢地应对社会巨变的艰辛过程,她才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如果说埃伦与梅拉妮同属一个时代衍生出的伟大女性,我想梅拉妮更具代表性,虽然同样的温惠端敬、柔中带刚,但毕竟埃伦不幸地在战争前期与世长辞,却有幸地避免了在乱世中挣扎;而梅拉妮经历了这一切,在苦难面前即坚持了上流社会的修养,成为一个阶层的主心骨,又坚定地开始新生活,从未放弃人生的期望。所以当她高洁纯良的生命最终飘零时,阿什礼的精神几近崩溃,斯佳丽才明白自我对她的依靠之深,仿佛一代人的梦想,一个传奇故事就此结束。
战后的生活徒剩一片废墟,生存的渴望与生命的力量则悄然滋长。斯佳丽顾盼生辉的绿眸子见证了生活的苦难,却永远充满期望。她的先辈们都经历过毁灭性的打击,却用自我的双手从厄运中夺取最好的结局,与其说她的'坚强源于家族一脉相承的血统,不如说这是顽强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的共性。所以每当斯佳丽因背离埃伦的教导而心痛,她都会告诉自我“明
天又是新的一天”,来日方长,痛定思痛的日子多得是,解决当下困境才是最紧要的。而塔拉,作为一片孕育生命的大地,一个对生存的最直接定义,被斯佳丽视为自我的命运与战场。直到之后生命中的至爱一一离去,塔拉依然是她最终选择的灵魂归宿。
飘于乱世,无论像阿什礼般苟延残喘,像梅拉妮般守住信仰,还是像瑞特和斯佳丽般为了生存不择手段,过往的一切,包括故人、故事与故园,都与远去的礼貌一同无法可止地随风飘逝。纵然前往查尔斯顿的瑞特最终真的与现实社会和解,斯佳丽能从塔拉的怀抱中再度汲取力量,阿什礼能重新应对生活,谁都能与风逝的过往冰释前嫌,但真实存在而不可触碰的硝烟却不曾停止。正如阿什礼所言“不论何时礼貌毁灭,结果总是重演历史。有头脑有胆识的人活下来,没头脑没胆识的被淘汰”,斗争总在继续,可是是后人演绎前人的故事,后代再以别样方式上演不一样于前朝的荣辱兴衰。
人人都像斯佳丽般有一个逃不掉的梦魇,有自我在特定处境下的一番挣扎,所谓挣扎,也可是是新陈代谢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经过程。但凡能像沉舟侧畔那行进的帆船般从容的人,无非是深刻得认识到:过往随风逝,硝烟未曾止……
《飘》读书笔记8
《飘》从写作艺术上来说,不愧于世界名著之一,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让人不禁身临其中。
从《飘》的内容上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斯佳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斯佳丽年轻貌美,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出于真心,后来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阿希礼懦弱自称与她同类的'瑞特值得爱
读罢这部巨作我仍沉浸在小说中,似乎自己是女主人公,斯佳丽。记得莎士比亚曾说过"女人啊女人,华丽的金钻只会让你剩下势力的伤,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这句话近几年来我一直深深的印在心里,除了此话十分优美之外,更点出了一个人生的真谛。女孩温柔的天赋,独有的天真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上在金钱权利的引诱下或许真的只剩下"傲慢的香和撩人的芬芳"正如斯佳丽一样到最后才发现真爱就在身边。不管是梁祝似的两小无猜,单纯简单,还是《巴黎圣母院》中执着低调,或许爱情一词只会在小说中才能真正演绎,爱情一词才能得到真正的诠释。
《飘》读书笔记书本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了瑞特和斯佳丽(白瑞德和郝思嘉)永远不同步的爱情,白瑞德真诚一心一意爱着守护着等待着斯佳丽,最后等来的是死心,等到斯佳丽发现自己原来爱的是白瑞德而不是阿希礼时,已经来不及了,白瑞德的心已经死了。
1、当斯佳丽需要帮忙时,白瑞德总能及时出现在她身边,帮助她,安慰她,陪伴她。
2、白瑞德打破自己不结婚的原则,真诚向斯佳丽求婚。
3、婚后,白瑞德事事满足她,迁就她。
4、可斯佳丽的心却一直在阿希礼身上,她没意识到,那只是崇拜自己幻想出来的偶像而已吖。
5、白瑞德用了极大的真心去爱斯佳丽,极大的耐心去等待斯佳丽来爱他,可他终于明白他等不来斯佳丽的爱。
6、当斯佳丽发现自己真正爱的是白瑞德后,白瑞德的心已经死了,要离她而去了。
人吖,就是这样,一直在追寻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忽略了自己能拥有的美好,当失去了一切后,后悔也来不及了,还是珍惜当下吧。
读完这本小说后,心情是压抑沉重的,是心酸的,看得不好受,凄美,看哭了。
《飘》读书笔记9
思嘉承担了家族的责任,她努力挣钱,为塔拉纳税,购买农具,雇佣自由黑人。她抛弃了世俗的观念,作为一个上等女人整天驾着马车为钱奔波为生活奔波。但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保全塔拉,她丢弃了善良,放弃了尊严,雇佣犯人榨取劳动力,讨好北方佬和她们成了朋友去赚钱。后来她嫁给了白瑞德,挥霍无度,抛弃了一切她从小受到的教养,以及伴随她长大的朋友,邻居,亲人。战争给她烙下了深深的烙印:饥饿、寒冷、恐慌。只要不再忍饥挨饿、受冻,她什么都肯做。
媚兰,用书中白瑞德的话讲她是他所见过的真正高尚的女人,面对北方佬战士,她不畏惧,让她瘦小的身体去干农活,她一样可以。
她带着善良和爱看待每一个人和事,每一个和她相处的人无论老少都感到无比舒服。
白瑞德,是我最喜欢的人,他聪明,看的清战争的本质,敢于在战争中谋利。敢于做自己,不拘泥世俗对他的'看法。却永远坚持底线,有一颗爱国的心。有自己的原则。他爱思嘉,成全思嘉。为了孩子的未来,他愿意努力做一切。
书中最后思嘉才知道自己爱的不是艾希礼,是白瑞德。白瑞德也才是真正爱他的人。好多东西值得人深思:原则、善良、爱。
《飘》读书笔记10
两年前看了轰动上世纪40年代,并且在后来的几十年里一直有巨大影响的由《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说实话,当初看完这部电影后没有太大感触,我不知道为什么原著的名字叫《飘》,也不理解里边的很多情节,直到最近看完原著,对此才有了些许自己的理解。
书中大致讲了在18世纪60年代,位于美国南部动乱时期的一名17岁少女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历。情感上,她因自己爱的人不愿意娶自己而一气之下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两周后成为寡妇并有一个孩子。后来经受战争的折磨,整个家的衰败,她受尽苦楚,但是她的坚毅,刚强让她重新站起来,为了得到300美元救塔拉,她设计嫁给了自己不爱的妹妹的未婚夫,不久之后再次成为寡妇。最后,为了结婚的快乐嫁给了之前讨厌但却也是最了解她,最喜欢她的白瑞德,但是由于自己的不自知,最后将这一段本应该很幸福的婚姻葬送,当她明白自己其实一直爱着白瑞德的时候,他却再也回不来了。
在这个故事中,梅兰妮应该是最高尚的人了吧,她说的不多,不像那些太太夫人们那样,自认为自己很高尚却总是打着高尚的幌子说一些,做一些并不高尚的事情,她信人善良,能看透每个人最真的那一面,不管是对万人唾弃的贝尔还是对思嘉,对艾希礼,对白瑞德,她都是相信,都是善良的对待每一个人。
在文中,我最讨厌的一个人便是艾希礼,梅兰妮的丈夫,思嘉一直念念不忘的人,不喜欢他的原因是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尊严,所以他一再的拒绝思嘉,如果一直将自己这样的气节坚持下去,最起码也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但事实是,一边拒绝着思嘉,一边还给予她希望,在十二橡树,他说爱她,在从军出发前她和她接吻,在打仗归来塔拉面临危机时他又吻了她,最后当她和白瑞德过的很幸福的时候,他又抱了她,一直在所谓的尊严和美人之间周旋,不论理由多么冠冕堂皇,终究,他还是在干着背叛梅兰妮的事情,尽管最后,当梅兰妮去世的时候他才真正明白自己根本不能没有她,她是他的支柱。可是一切都晚了。
再说白瑞德和思嘉,感觉他们两个就是一对欢喜冤家,但是他们两个真的很般配。从第一面起,思嘉就讨厌他不够绅士,再加上种种小插曲,她更是讨厌他,但是却也离不开他,在白瑞德把她从服丧的深渊中解救出来,当她在危难中想要他帮助,当她假惺惺的去牢狱里探望她,当他救了艾希礼,其实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都在慢慢的改变思嘉对他的看法,也在逐渐增加对他的依赖和爱,最后的求婚让思嘉体会到了真正意义的结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是多么快乐的。思嘉和白瑞德很像,他们直接的,霸道的,不符合世俗眼光的多种做法以及那种执拗的`,不服输的勇气等等,都是那么的相似。他们都不是世人眼中的上等人,但是,他们却比那些世俗的人活的更真实很坦荡。
我觉得之所以叫《飘》,是因为主人公思嘉的心一直是飘荡着的,她一直觉得自己喜欢艾希礼,在得不到却又不断得到艾希礼给予的希望的时候,她完全迷失了自己,觉得自己除了艾希礼再没有任何东西值得牵挂和留恋,曾经为了他赌气错嫁,后来因为他丢失了和白瑞德在一起的美好,所以她在这一方面一直是飘荡着的。
之前我认为,思嘉是飘着的,直到最后梅兰妮死的时候她知道艾希礼是真的爱梅兰妮,也发现自己是真的爱白瑞德的时候,她的感情,她的心就不再飘了,但是我没有发现一个更重要的点,那就是白瑞德最后也离她而去了,他们的孩子也是,唯一给予她力量的是塔拉,是她从小生活的家,是那个给了她童年的地方,是那个冒着战火也要回去的地方,是哪个给予她重生力量的地方,是那个宁愿屈膝求人错嫁也要守住的地方,更是那个在白瑞德走后绝望之时想到的地方。塔拉是她初生,也是她重生,更是她获取一切力量的地方,这个地方才是真正不让她飘的地方,不论是情感还是生活,这里都是她的港湾。
不论飘向何方,心中始终有一种牵挂,有一个锚。不论飘向何方,塔拉永远是她的力量。
明天太阳升起,又会是新的一天。
《飘》读书笔记11
寒假里,我阅读了一部非常经典的爱情巨著——《飘》。它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主角是美丽、好强、任性的庄园主小姐斯嘉丽,全书描绘了她与几个男人分分合合的爱恨情仇。这部小说不仅写出了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更写出了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斯嘉丽在逆境中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逐渐从低谷中爬起来……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玫兰妮的外柔内刚,我喜欢瑞特的机智果断,我喜欢爱伦的温柔贤惠,但是对于主角斯嘉丽,我却不知道怎么来描述她。小小的我认为她在感情上是失败的。她一生爱过两个男人,可这两个人她都不了解。如果她真正了解阿西礼,她就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正了解瑞特,她就不会一次又一次辜负瑞特对她的一往情深。她为什么爱上阿西礼,那是引文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身衣服,再把这件衣服套在了阿西礼的身上。她爱的不是阿西礼,而是那件衣服。斯嘉丽像一个小孩子,她把爱她的瑞特吸引到自己身边,明明幸福近在咫尺,可她却坚持把他推向深渊,到最后,怎么也得不到幸福。但无论怎样,我还是很敬佩她。敬佩她的坚强,敬佩她的勇气,敬佩她的精明,敬佩她对土地的执着。正是因为她这些优秀的品质,才使她能够在逆境中振作起来,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明天。
在此书中,我最喜欢的人还是瑞特。巴特勒。他勇敢、执着,深爱着斯嘉丽十几年,默默地帮助她,宽容她的任性和漠视。可是,再深沉的爱,也会有被消磨光的时候。正是斯嘉丽愚蠢的固执,才会把瑞特的爱一点一点地消磨,直至彻底的失望。他爱斯嘉丽,了解斯嘉丽,默默地为她做了很多事,可斯嘉丽却视而不见。当他女儿离开她的时候,他的心也离开了斯嘉丽,他绝望了,不想再努力了,这种爱让他太累了。这种没有结局的爱情让读者唏嘘不已,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这部书中的.主角有着鲜明的特色,配角也塑造得栩栩如生。在斯嘉丽成功的背后就有着一个重要的人物——玫兰妮。无论斯嘉丽身处何方,玫兰妮总是她坚强的后盾,帮助她完成各种事情。她像母亲一样对待斯嘉丽的孩子韦德;在斯嘉丽杀死北方佬之后,冷静地帮斯嘉丽收拾残局;在人人都怀疑斯嘉丽和阿西礼的时候,她一如既往地帮助她,勇敢地保护她。可以这么说,没有玫兰妮,就没有斯嘉丽的成功。她是书中最完美的角色。我最不欣赏的任务是斯嘉丽的梦中情人——阿西礼,他像小孩子一样总是生活在梦想中,不为现实生活打算,少了男人应有的担当,虽然我还小,但直觉告诉我,嫁给这样的男人一定不会幸福。
虽然让才满12岁的我来探讨《飘》这部作品中的爱情还显得有些稚嫩,但读书之后总会有些感触,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收获。
《飘》读书笔记12
一直以来不喜欢看翻译的外国名著,还自嘲的感觉翻译的真烂,买《飘》是因为一朋友在我耳边经常唠叨她的经典,也就在当当网上买回来了,静静的躺在床头柜上好久了,一天是在无聊的很,我随手翻看了几页,谁知居然越看越有趣,看上册的时候我感叹的是美国的历史,看下册感概最多的是斯佳丽和瑞特的爱情。
关上书,脑子里都是书里的情节,斯佳丽,瑞特,玫兰妮,阿希礼,黑妈妈,埃拉,塔拉庄园,美国南北战争。有几点让我感触良深:
1。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建立在深深的'阵痛之上的。
2。斯佳丽每一次遇到挫折总是想到埃拉(她的妈妈)和塔拉庄园(她的家乡)。回想起自己每当遇到困难时何尝不是这样,家和妈妈永远是自己的避风港。妈妈——每次下班回家,看着楼上的灯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小跑着跑上楼,妈妈总是开着门在迎接我。
3。玫兰妮,她不是人,她是神,一位伟大的女性。
4。黑妈妈,永远忠诚于自己的上司,如此之人,一生何求?
5。斯佳丽和瑞特的爱——自虐似的马拉松似的爱情。很多时候,相爱的恋人在乎的东西是飘渺的?在斯佳丽病重时她心理明明想的是瑞特,为什么没有说出口?瑞特那么牵挂着斯佳丽,为什么都不进房间看看,两人都在乎对方,都渴望心灵的感应,也许了解的太多,也许了解的太少,这一对恋人过的有些自残。
《飘》读书笔记13
“你以为只要说声对不起,多年来的过错和伤害就能弥补,就能从心上抹掉,毒液就能从创口排除干净……”对于思嘉的忏悔,瑞德的话让人痛入骨髓,“即使一种最坚贞不渝的爱也会被消磨掉”。伤心的不仅是思嘉,看到这读者一样揪心的痛,不是为思嘉失去了爱情,而为瑞德等到爱情的时候,已经不再爱了,不愿爱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爱上错误的人。
思嘉的悲剧不仅在于错误的爱着艾希礼,更在于她的自大,她的唯我独尊,她的任性。她绝不会尊重真正爱她的男人而是竭尽所能的利用他们。正如瑞德所说“我爱你,但是我又不能让你知道。思嘉,你对那些爱你的人总是很残忍的。你接受他们的爱,把这份爱作为鞭子举在他们的头上。”“只要你给我机会,我就会像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时能尽量做到的那样,亲切而温柔的爱你。但是我不能让你知道这一点,因为你知道了便会认为我软弱可欺,用我的爱来折磨我。”这些话并不是瑞德凭空捏造的,仅从思嘉对查理和弗兰克的态度便可知。她深知,凭着她的美貌,她一开口查理肯定会娶她,而她完全没想过这对于查理多么的不公平,甚至在婚礼上她也在看艾希礼。对于弗兰克,结婚之后她甚至不让他叫她“甜心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瑞德又怎能让她明白自己有多爱她。
思嘉具有她的家族那种不承认失败的精神,哪怕失败就摆在面前。所以媚兰崇拜她,读者没有一个不佩服她,在困难面前,思嘉是好样的,是我们女性的.榜样,是许多男子都不及的。但是,在爱情面前她真的错了,而且大错特错;败了,而且败的一塌糊涂。对于深爱了数年的男人到头来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他,深爱了自己数年的男人等自己悔悟时却已心灰意冷。
这对于现在的女性也是一个极好的启示:对于爱自己的人,不爱也要心怀感激,而不是肆意的践踏;在爱上一个人之前一定要了解他,不了解就不要告诉自己有多爱他;对于自己所爱并接受的男人,一定要信任且坦白。
《飘》读书笔记14
读了《飘》,内心不免有一种压抑与惆怅,多的是一种彻心的感悟,陷得太深,投入的太多。尽管主人公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观其所呈现的整体思想,仍是一部悲剧。关于爱情的那一幕又一幕读来让人心碎,对生活奋斗与力瘁的人生又是那样使人振奋又悲凉。
最先给我震撼的是美国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南方居民所呈现的那种团结、自信、果敢的精神。现在明白为什么一个建国只不过二百多年的国家能够拥有左右世界局势的能力,他们有着这样的民族,我心服。
战争下的爱情注定是刻骨的。最初,很是欣赏斯佳丽那支撑她、给她力量不为其他所动的爱,不想这么一个自私、贪婪、尖刻的小女人会如此坚定自己信仰的爱,当然她身上有着其他女人所没有的美丽,唯独她的这一点最使我感动。战争毁灭了一切,斯佳丽从一个弱小娇嫩的受宠的女孩一下子不容多做思考地变成了一个成熟女人,然而她始终坚强并果敢的走下去,都是源于她发自内心的不变的对阿希礼的爱,多么可贵,多么令人心碎。
米切尔夫人最去体现的我想是通过人物间的感情纠葛所突出的.蕴藏在内心的真实的爱。尽管斯佳丽坚信的心中神圣的爱一直未曾改变过,然而那究竟是一层蒙蔽心灵的黑暗,只是她思想里的一个不能实现的想象,这阻碍了她去发现内心实际蕴藏的真实的爱,而等到她认清这一点时,她那真实的爱已被蹂躏至残,无力再去承受,她只能以她一如既往的那句话去安慰自己。这虚无缥缈的爱其实就是一副枷锁,束缚着原本自由的心,不仅是斯佳丽。
瑞特巴特勒是真真爱着斯佳丽的,他明确现实并以自己所能做的来爱护她渴望得到她的爱,结果却是伤痕累累,疼痛满身,无力再去爱或者承受爱。阿希礼和斯佳丽一样,自认为自己爱的人不是结为夫妻的人,甚至他所承受的苦痛更多,由于内心的那种正直,他在精神上爱着斯佳丽,在现实中不得不忠诚于自己的妻子,然而最后,他却突然醒悟,自己的挚爱其实就是玫兰尼——他自己的妻子,而此刻,她正在死去……这一副副的枷锁造成了这一幕又一幕的悲剧,是他们内心里的一座座城池遮挡了他们发现内心真爱的视线。玫兰尼的死让所有人幡然醒悟,可悲的是,此时真爱已失,他们只能独坐在沉寂中守着那些碎片哭泣再哭泣。
我们借此可以反观自己的爱情或者婚姻,当我们苦闷于惶惑之时,应该想到,其实现实中眼前的人比我们想象中完美的爱人要珍贵且可爱的多!
《飘》读书笔记15
《飘》中最着重刻画的人物无疑是思嘉。作为一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思嘉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淑女,她任性、固执而自负,她虚荣、自私,但同时她倔强不服输、勇于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在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在一个传统美德崩溃瓦解的时代、在南方资本出现萌芽的时代,思嘉正是凭借着自己的现实主义和贪婪,才保全了自己的家庭、保护了自己周围的人,她不甘于“体面地饿死”,她要活下去并且要高质量的生活。同时,思嘉具有高度的家庭责任感,一个19岁的小姑娘,没有任何的谋生技能,却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思嘉对于爱情的追求虽然盲目,却是热烈的,她为了艾希礼的一句话,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在亚特兰大为媚兰接生。在战后,倘若不是思嘉,崇尚传统生活的艾希礼一家只能去喝西北风了。正是思嘉在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惊人勇气,深深吸引了白瑞德,也深深吸引了读者。贪婪、自私、现实主义、固执……如果用这些词去描述一个女人,我们一定会认为她招人厌恶,但是用在思嘉身上,这一切却闪烁出了光芒,使我们不由得惊叹“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思嘉却是很可悲的。她的三次婚姻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是为了赌气嫁给一个孩子;第二次为了塔拉嫁给了老头;第三次因为自己没有认清白瑞德和艾希礼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也失败了。白瑞德在故事的最后告诉她:“思嘉,我从来没耐心把破碎的东西捡起来粘合好,再对我自己说,补过的东西跟新的一样好。破的总是破的——我宁可记住它的最好的地方也不愿把它补好,然后一辈子看着那裂痕。假如我真的还年轻一点,那也许——可是我年纪太大了,不再相信什么消除前隙那一套多愁善感的东西,不再相信从头开始那一套了。我年纪已太大,我无法承受经常的谎话和生活在文雅的幻灭之中。我不能和你生活在一起,靠跟你说假话过日子。我当然不能跟自己说假话。即使现在我也不会跟你说假话。我但愿能关心你做些什么,到什么地方去,然而现在我办不到。”
思嘉对于媚兰的轻视和厌恶,更表现出了她性格之中幼稚的一点。对于媚兰给予她的无私帮助,她始终认为是愚蠢的,直到媚兰去世之前,她才发现媚兰也是她的精神支柱之一,是她的剑。正如文中所写“思嘉的'思绪回到多年以前,在塔拉的那一个酷热、寂静的中午。当时一个穿蓝军装的尸体倒在地板上,一缕灰色的烟雾在他的上方盘旋,媚兰手持查尔斯的军刀,站在楼梯顶上。她记得当时她心里想的是:‘媚兰真蠢!她连把刀也提不动,跑出来干什么?’可是现在她才明白,在紧急关头如果一旦需要,她会毫不迟疑的冲下楼梯,杀掉那北佬——或者自己被杀掉。是的,媚兰那天手握军刀,是做好准备为她战斗的。现在思嘉,回过头来重温往事,才伤心地看明白,媚兰无时无刻不手持军刀在她身边,跟她形影不离,以盲目热爱的忠诚,为她战斗,为她跟北佬、大火、饥饿、贫穷、舆论,以至她心爱的亲人而斗争。思嘉已经明白那军刀一直在她和这世界之间会晤着,而那军刀从此将永远藏入刀鞘,她的勇气与信心慢慢消失了。”书中多次描写思嘉的梦境,在一片迷雾中茫然的奔跑,是的,思嘉始终就像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试图抓住她能抓到的所有东西,但一旦得到了就不珍惜,因此错过了身边许多美好的事物。思嘉的生命形式是一列轰隆隆的列车,一刻不停的向前狂奔着,热烈而盲目,习惯了高速度的奔跑,永不止息。她生命力量的源泉来自于如此高速的奔跑,然而在这样狂野的奔腾之中,思嘉同时也把那些文雅的、温和的美好搅得粉碎,最终只剩下一辆空旷的列车,仍然在原野上一刻不停的狂奔。
【《飘》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关于《飘》读书笔记10-25
《飘》读书笔记[集锦15篇]07-17
做人不要太飘的句子12-14
跟着扇子飘古代想象作文02-29
读书笔记05-15
经典读书笔记12-09
《飘》的读书心得02-18
飘读书心得01-01
读《飘》有感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