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审判观后感

时间:2023-10-30 09:09:05
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1

  是一个口头上很爱国的人(还没有足够严峻的实际行动来考验我),老婆深知这点。

  临近9.18,老婆一直吵吵着要陪我去影院观看《东京审判》。几次机缘不巧合也失了去影院的兴致。于是买了张正版的DVD回来,在家观看。

  看到约摸一半的时候,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愤怒的指甲陷入肉内,想打架的冲动在体内沸腾,恼恨的情绪冲击的泪花涌动……

  我实在无法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我们的国家犯下了那么多罪行的日本人如今在中国的大地上横冲直撞;

  部分在上两辈还和日本人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之恨的国人,如今竟然以在日企,深受日本文化的教诲而沾沾自喜……很多日企的中国员工习惯了小日本那套低三下四的礼节还以此自居为“高等”……

  很多人用着小日本销售到中国来的二三线产品,还以为“日货”代表了他的消费水平和身份……

  很多人开着同时生产武器的日本公司生产的日本车趾高气昂的行驶在中国的大地上……

  ……

  很多很多的例子,我一直不可理解。

  反观日本。

  日本人从战败的那一刻起,就愤恨中国,鄙视中国。所有的日本士兵、军官都认为日本是被美国打败的!和“你们支那”没有任何关系!

  日本人从发动战争到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同、承认他们发动了侵略战争,目前日本99%的青年人不清楚他们的爷爷在中国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罪行……

  99%的`日本人回忆起二战,只知道东京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而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轰炸上海、轰炸武汉;只知道日本被美国打死了十万平民,而不知道仅仅南京,就有30万无辜的人丧生于鬼子之手!

  日本人到现在认为中国人是低等的、肮脏的民族,日本人到现在认为中国的男人只配做他们的雇佣工人(包括白领),中国的女人只配在日本男人的身下挣扎,呻吟……

  在二战中死在中国土地上的日本鬼子的家属到现在不承认他们的亲人是在侵略中国的时候被中国人民的英勇战斗淹没的,他们只知道他们来“帮助”落后的中国,而中国人野蛮的杀害了他们派去的使者……

  ……

  很多很多的例子,我一直不能原谅!

  看到这个帖子的人很多用着日本生产的相机、电视、手机、DV、化妆品、汽车或其他产品,或许还有一些人每天在日本公司对自己的日本上级行日本礼节。我不理解你们这样生活是否会心安理得?你们看到《东京审判》的时候心里是否会有一丝不安?或者,你们根本不会去看《东京审判》?

  我在这里不想提韩国人是如何用行动来对待那段历史,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韩国是个小国家,大韩民族也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我在这里也不想和某些人争辩我说这些话有没有现实意义,或者我们有没有可能和日本断绝经济往来;

  我只想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就像今天看完这个片子我在南开大学的球场上的行为一样--到处寻找那些日本的留学生,问问他对中日战争的看法。如果他的回答不能让我满意,我会用暴力来发泄我胸中的怒气!

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2

  因为事先宣传,影片《东京审判》被誉为“中国人和日本人都应该了解的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必看的电影”。所以,怀着尊重历史,重温历史的厚重愿望来看《东京审判》,尽管早有充分准备,并未指望影片能够达到《辛德勒名单》那样的水准,但还是期待其具有相当的震撼力。然而,看完影片,却让我大失所望!

  影片采用了纪实体、叙事体并行共存的表现手法,将东京审判的史实与背景一分为二。法庭内为纪实体,主要再现当年审判的场景;法庭外为叙事体,描述了发生在东京一家小酒馆周围的一连串事件。问题就出在这个法庭外的编造故事上面,其情节构成为:一对恋人,两个记者。男记者是中国人,女记者是日本人,他俩久别重逢,于采访东京审判之余,几乎天天在小酒馆见面。而这个小酒馆,被编导用来代表那个特殊时期的日本社会。于是,我们不断看到“受尽苦难的日本人民”如何在东京审判期间“更加遭受煎熬”。这个戏剧性的“苦难”加“煎熬”,在不断制造日本百姓的死亡事件,穿插于纪实体的.庭内审判镜头之间。影片在两组镜头叠加交替中完成,直至最后,庭内审判宣告结束之时,那个美丽的女记者也中弹而亡,一对恋人阴阳相绝……编导如此安排,究竟想要表达什么呢?向观众暗示什么呢?

  我们可以善良地理解:影片如此处理,是为了证实日本人民也同样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你影片的名字叫什么?《东京审判》,而非《东京受难》;你影片的内容是什么?东京审判,而非东京百姓。东京审判的史实不是影片的历史背景,而是正面表现的主体;拍摄这部影片的主旨应当是再现当年东京审判的历史,而非编造审判之外的故事。法庭内,是日本战犯们拒不认罪,那个辩护律师百般挑衅式的狡辩。他们不承认在中国的残酷掠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那么,影片围绕法庭审判最应当表现的是什么?难道不应当用镜头更为详实地去证明中国百姓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受到的灾难吗?难道不应当出现几个具体的人物,来实质性地揭露罪犯们的真正罪行吗?

  事实上,60年前的东京大审判,历时两年七个月,为了证实日军的暴行,参与审判的中国检察官员与国际人士,曾经回国取证。比如南京大屠杀,就有中国检察助理裘劭恒与两名美国人赴南京实地取证,收集到大量证据,找到了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尚德义、伍长德和目击者美籍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约翰·梅奇牧师等证人。类似这样的事实为什么不在影片中出现?为什么不能用一些逼真的中国人被残杀的镜头,来证实法庭内的审判,来给予观众心灵的震撼,而偏偏将珍贵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地对着那个小酒馆,那几个日本人。影片的实际效果是,法庭外的死亡戏剧歪曲了法庭内的历史审判。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影片编导的基本立场有问题!

【东京审判观后感】相关文章:

东京审判观后感02-18

《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07-06

(优秀)《东京审判》观后感范文10-09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02-21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07-05

东京奥运会作文02-12

【热门】东京奥运会观后感07-07

东京奥运会直播观后感02-28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13篇11-25

东京奥运会观后感精选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