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更新时间:2022-11-21 12:59:49
  • 相关推荐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7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飞越疯人院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1

  《飞越疯人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作品。影片以精神病院为舞台,着重反映了一种在当时所谓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这种景象深深地抓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使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恐怖。主人公麦克默菲的对自由的追求和最终的悲惨遭遇深深地体现了人们所受的压抑和杯具命运,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效果。影片的结尾是全片的点睛之作,充满了使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却也是最为感人的一个段落。在昏黄的光线下,“酋长”来到麦克默菲的床边,呼唤着他,而麦克默菲却只能报之以白痴的喃喃自语。“酋长”一边说着“我会把你带出去”,一边用枕头闷死了他。这一场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同时更令人感到了一种深重的难以名状的压抑。“酋长”逃出令人窒息的精神病院,也正象征着人性的回归。导演以一个印第安人主角来完成这一行动,也正喻示着人仅有回到大自然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自由。能够说,这部影片是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

  以商业片而言,《飞越疯人院》表面上对疯人院制度的控诉,是大众所能理解与理解的,而剧情中的欢笑、愤怒等,更是能够吸引住观众至结尾。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2

  麦克墨菲冒着被瑞秋护士责怪的风险带着医院里的朋友们出门郊游;费力地拉票只为去看世界大赛...这些种种事情都能看出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反而瑞秋护士并不这么认为,反而和医院里的东医生们一样认为他即使不是疯子,也一定是个危险人物。了麦克墨菲做错了什么?他只是希望活的自由。倒是瑞秋护士和医院的医生们才是真正的疯子,而医院里那些被称为病人的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

  医院的医生们强迫麦克墨菲做额叶切除手术后,麦克墨菲几乎失去了他曾经所拥有的那种渴望自由的心。以至于最后麦克墨菲死在了医院,他和酋长日夜策划的逃离医院去加拿大的计划失败了。但没有关系,因为最后酋长逃离了医院,他带着麦克墨菲的愿望离开了医院。这也许就是精神上永远的自由吧。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3

  看完了《飞越疯人院》之后,感觉有时当个疯人也不赖,起码你的“反常”行动是“合法”的。所有的疯人都希望冲到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或许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或许是一个更大的疯人院。

  就像越狱中男主人公说的:“逃出监狱,又往哪里逃?整个世界就是一只巨大的牢笼。”

  所以我认为飞越疯人院不仅仅是逃出一个地方,更是放飞心灵的旅程。就像那些不敢走出疯人院门口的人,他们无法面对自己,无法对自己真诚,所以他们被永远锁在了疯人院,他们心中的院门一天不打开,无论他们身在何处,他们都是囚徒。而那种对于护士的仇恨,更像是为自己找的一种借口,他们需要外力把他们束缚,以回避对自己深层的审视。

  我们这些关在不是疯人院之外的大的院落中的不是疯子的人们,只是在表面行为上,比较疯人为之正常的人们,内心或许更加压抑,因其不能如疯人般的.无所顾忌的率性,不能如疯人般的自由的释放,内心是否更疯?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4

  看完《飞越疯人院》后,想到的是教育的本质,很多理论家、教育学者都讲了许多。我,一个普通的父亲,似乎没资格奖。但我还是想说两句,教育的目标,就是没有你我这些父母的存在,孩子能生存,能学习、思考、决策,能和社会、他人和谐相处。爱,真正的爱,是一种我称之为“分离的爱”,有你在和没你在,孩子都能生活得健康、欢乐!这是所有父母的期望,内心深处潜意识的期望,只可是大部分人被周围环境裹挟而行,往往没意识到或者忘记了这点!

  我一向在思考作为父亲,应当把孩子朝哪个方向引导健康、独立、欢乐!没有人不期望如此,但往往被潮流卷着,忘记了自我的方向!

  我也经常思考短期欢乐与长期欢乐的关系,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云云,不是没道理,往往在实践过程中,太左了。把不该让孩子吃的苦也让他们吃,还打着爱的大旗。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5

  《飞越疯人院》一片根据坎·凯西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拍摄。影片上映后,不仅仅获五项奥斯卡奖和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两项奥斯卡奖提名,并且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飞越疯人院》也是继《一夜风流》(1934)之后,又一部获五项主要奥斯卡奖的影片。

  本片是美国70年代社会电影的代表作。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表现力一举夺得了1975年第四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等五项大奖。影片虽然采用了好莱坞电影中经常涉及的精神病患者这一老题材,却因为其注入了新的社会意义和内涵而大获成功。影片中的精神病院实际上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影片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尖锐的讽刺力。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杯具故事,实则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终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杯具色彩。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6

  墨菲是一个追求自由、勇于反抗、爱耍小聪明的人。他为了逃避劳动农场的劳动,装疯弄傻地混进了疯人院。他要求瑞秋护士改变作息时间,给他一次看棒球比赛的机会。他趁医院看守没上车时,偷偷将车开到海边,偷了一艘船,和疯子们一起钓了一整天的鱼。他在比利因不堪护士瑞秋侮辱而割脉自杀后死死地掐住瑞秋护士,想把她掐死......

  瑞秋是一个威严、只按规章制度行事的人。她拒绝了墨菲看棒球赛和把音量调大的要求,并要求让有机会出院的墨菲留在精神病院。她没收了所有疯子的香烟,并不让他们抽烟。她侮辱了比利,导致比利割脉自杀......但是没有她,整个疯人院就会乱套。

  医院就是一个微型的强权社会,在这里病人们都没有受到人性化对待。疯人院的病人都是自愿进来的,他们想逃,却不敢逃。他们没有反抗意识(也许早被医院严厉的惩罚所抹杀了吧),不懂得齐心协力地逃出疯人院。这是他们的可悲之处。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7

  两小时前,决定要看《飞越疯人院》,两小时后,我的头很痛,是“我”在非常强烈的想表达自己的观后感。首先想说,这是一部好电影,真的。接下来,我有一个问题,对着这一群疯子,从内心发问的。你们疯了吗?

  在影片最后那个叫做比利的男孩自杀了,看到这一幕,我得到了答案。比利,他是一个说话结巴的youngman,感觉他不是真正的疯,他只是被恐惧吞噬了,他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医院里的护士对他的死应该承担直接责任,我对她印象最深的是她总说的一句话“为了更好的治疗。”再用麦克墨菲对她评价的一句话“她总是在撒谎。”他真的是在帮助病人治疗吗?在她的管理下,医院非常的安静一切都是我们正常人眼中的正常。但是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揭伤疤,就在比利死前,我印象非常深刻。

  时代也总是这样,总在人们走投无路的时候,送来了丝丝希望的曙光。我无法解释那希望出现的原因,但我却清楚的知道它出现的时间和方式。它硬挺挺地接下了时代的一击,以它的气节,用它的方式。没有摇晃、没有颤抖。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11-13

弱点观后感11-20

防火观后感11-20

海王观后感11-20

返老还童观后感11-20

《活着》的观后感11-20

《雨果》观后感11-20

《呐喊》观后感11-19

史记观后感11-19

孝心的观后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