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总有一些事或人让我们感触颇深,这个时候,可以写篇感悟的文章将其记录下来。那么,要怎么写感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悟1
今天下午参观了孔繁森纪念馆,了解了孔繁森的生平,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并为之感动,学习他的精神: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东昌湖畔,纪念馆内设一个纪念亭和三个展厅。纪念亭安放着孔繁森大型半身塑像,塑像后屏风上镌刻着题词“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展厅内布置着孔繁森事迹展览。展览分为“深刻怀念”、“齐鲁之子”、“汗洒雪城”、“情系高原”、“廉洁清正”、“光耀神州”六个部分,展出图片二百七十余幅,陈列十五千余件。
孔繁森同志作为一代楷模,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是很多的。我们要学习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学习他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学习他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学习他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学习他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地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一句话,就是要学习他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孔繁森精神就是新时期的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是发扬创业精神的模范。
孔繁森精神,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精神。那么,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呢?我认为,共产主义精神是忠于党、忠于人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立党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就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所讲的那样:“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能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乐于艰苦奋斗,真正扎根人民。孔繁森精神的形成,是他投身于艰苦环境,置身于人民群众,不断升华人生境界的逻辑结果。对待艰苦,他决不退缩,总是精神焕发、迎难而上,以接受最艰苦的任务为荣,以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为乐。在任何时候,艰苦的环境都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和磨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两度赴藏,历经十载,同劳动人民甘苦与共的生活实践,磨砺和铸造了孔繁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格和党性。对待人民,他无限热爱,他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他把为人民多做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光荣。
向孔繁森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大力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的结晶。孔繁森精神,就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和美德。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悟2
7月8日,我处组织开展“知纪明规懂法”教育活动,我们满怀崇敬与感怀参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共同聆听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感触颇深,催人奋进。
同志们身着工装,佩戴党徽,进入展馆,我们首先向孔繁森同志塑像深深三鞠躬,接着面对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展馆之中,也净化着我的思想。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看到了陈列在展台中的孔繁森同志用过的一件件实物,朴实无华的用具,钢劲有力的笔迹,展出图片二百七十余幅,陈列实物千余件。处处记载着孔繁森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崇高精神。
孔繁森同志1944年出生在山东聊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参军、入党,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他家有高龄老母,多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当时担任中共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欣然赴藏。西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然而他却十年如一日,一腔热血洒高原。在藏工作期间几乎没给家里寄过钱,却对藏胞十分慷慨大方,用自己的工资为藏胞买药、送生活费、为抚养藏族孤儿竟多次卖血换钱,然而,令人痛惜的意外事情发生了。1994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孔繁森同志干一场车祸中不幸殉职,时年50岁。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他两件遗物;一是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一位两袖清风、廉洁清正的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他第一次长途跋涉来到了西藏主持工作的3年时间里,作为县委副书记的孔繁森深扎基层、几乎跑遍了全县的乡村。任期满后,他回到了山东老家任职,后来第二次主动请缨,到了阿里地区担任副市长,当地人们的缺医少药他看在眼里,他每次下乡都会准备一个药箱,里面放满药品,给百姓们看病送药。展厅的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孔繁森同志的同事回忆描述一次走访时,他竟然把身上的毛衣毛裤脱下送给了藏民,自己只剩下单衣单裤,听着这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泪水多次润湿了我的双眼。这次任期满了之后西藏请求孔繁森留下,而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留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非常感动。这次他要去的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地方之一,条件更是艰苦。
通过学习和参观,我深深地被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服务人民、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所打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我决心把这种坚韧的精神带到今后学习与实践中去。我们不仅增强了对孔繁森精神的认识,更增强了对党和国家的荣誉感和立足岗位做贡献的使命感,懂得了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后,我将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悟3
进了大门,我们先来到南面的展室,一进展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排领导人敬献的花篮,上面还有题字。接着看到正面墙上题字,写的是“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再往里走,看到的是孔繁森爷爷生前用的一些生活用品。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的是他的生平及感人事迹。妈妈说孔繁森爷爷是援藏干部,他非常节俭,但经常帮助人。当妈妈说到这些时,我想到他的一个故事:当他要离开西藏时,藏民们给他收拾衣服,发现他身上只有三块五毛钱。只有三块五毛钱,这够干什么用的?
当我走出孔繁森纪念馆时,我已经被他做的每一件事感动了,我以后要向孔繁森爷爷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孔繁森离开十年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却永远激励着我们。1979年4月,孔繁森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毅然放弃“高堂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年逾古稀的老母、体弱多病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到海拔4700多米的西藏自治区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历时三年之久。1988年,已任聊城行署副专员的孔繁森二离桑梓,任拉萨市副市长。1992年12月,二次赴藏已期满,由于工作需要,自治区党委希望他到条件更为艰苦的阿里地区任地委书记,此时,他又一次舍小家顾大家留了下来。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行程8万多公里,跑遍了全区106个乡中的98个,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寻求阿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振兴之路。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 世界屋脊的屋脊”。可是,孔繁森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这些困难,忘我工作。他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经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每到一个地方,孔繁森都努力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是孔繁森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孔繁森走了,但他的精神仍然被阿里人民传承着。
孔繁森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优秀领导干部中的杰出代表,他有着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当前,正当全国上下兴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高潮,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本色,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认真学习。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感悟】相关文章:
参观革命纪念馆观后感10-31
革命纪念馆参观观后感集锦12-25
《孔繁森》观后感11-21
陆游纪念馆作文12-29
参观的总结01-08
参观的作文03-21
参观农场作文11-04
参观实习总结02-10
参观学校的作文01-05
参观故宫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