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历时近十年,郦道元以“注”释“经”,遍阅地理书籍,记述天下水道,写下不朽巨著。
剧中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故事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从侧面反映出郦道元为什么给《水经》做注,又如何著写《水经注》这部“宇宙未有之奇书”的原由和经过。
观后,不知不觉也润湿了双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之际,追求“金瓯无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在风雨如晦,深处险境,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乐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情节,已经深深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刚正不阿,惩治犯罪,打击豪强,得罪贵族。明知危险,却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跃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变革,希望突破,希望国强,希望民安,但一个遭挤,一个早逝,最终都未实现如其梦想,正如剧中孝文帝所说“梦想越远大,圆梦就越艰难,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奋斗,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个人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内,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剧中塑造了一个坚持正义,秉持法度的循吏郦道元。但现实生活中,坚持则刚,刚则易折;迂回则软,软则易堕。历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苏轼、顾炎武等,也有严嵩、贾似道、秦桧等,更有郭子仪、张居正,曾国藩等,需均有同样的志向,类同的遭遇,相似的结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机遇,尽力即可。
从《水经注》的故事中看出,郦道元是强调实践和考证。郦道元博览群书,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用凝练的笔墨,动人的描述,对《水经》进行注和勘误。他不盲从典籍,也是近代科学和社会学强调的工作方式。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类名著典籍,无一不是来自于实践。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一部《水经注》蕴含了先贤以民生为本、追求人水和谐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总结。
皇皇巨著在前,铮铮铁骨在后,人著其书,书同其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历史长河未息,时间长流不止,中华文明伊始的文化宝藏却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就由中国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时空对话的舞台剧形式,带领我们跨越上千年历史,溯源华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体会其中绵续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讲述的是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尚书》。《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后世代代传诵,离不开一个人——伏生。
图片
从小读《书》的他深知其中好处,秦起焚书之火,伏生家藏一本《书》。不久战乱,他携妻子带着满满一车书简逃难。路遇兵劫,爱子舍命护书被乱兵杀死;天寒地冻,妻子嚎哭哀求,宁愿受冻也不愿烧《书》取暖。几经辗转,来到家乡的伏生不得已将负载着妻儿性命的《尚书》藏于古宅壁中。颠沛二十年,再寻书时却已残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开始讲学传授,被晁错记录下来,才逐渐成为现在的《尚书》。
为什么《尚书》值得伏生一辈子守护?为什么典籍值得我们传承?从《尚书》中,我们看到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豪情壮志;也能体味民意即天意,顺民心者得天下这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我们汲取“满招损,谦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样永不随时间流逝褪色的治国之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能从中找到的连接着每一个人的文化纽带,牵动着每一颗心的民族认同。就如钱宗武所说,“读《书》,知先贤之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师所言:“什么是中国?中国不仅是孔子、伏生,还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
“典”即规范、典范,传承这种规范才能照亮未来。余秋雨曾说过,一个民族的终极目的`。不是军事的国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现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它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激发蕴藏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文化溯源。我们只从何而来;典籍研读,我们知未而来;投注当下,我们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们必须要挑起承载中华文明的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传其书、明其义。除此之外,还要守正创新,守护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看穿历史的智慧和创新求变的勇气,让典籍的内核以现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进而传承。这也许就是《典籍里的中国》之意义所在。
让我们怀揣着对先贤圣人的崇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践行君子之道,携一缕古典芬芳驾文化之舟驶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大医精诚,所谓何?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被那场跨越四百多年的时空对话直击心灵,当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李时珍先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肃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却无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样的决心和毅力。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可是那时的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走上医药之路。然而李时珍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还记得视频中李时珍为学医三求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随后李时珍二十三岁便随其父行医。后来在面对百姓因以往古代药物书籍的错误而苦恼,李时珍毅然决然选择重修本草。
然而,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当父亲病重离去,已近中年的李时珍跪问父亲:“没有你,我还能写成《本草纲目》吗?”父亲坚定的说“能!”李时珍花费自己毕生精力,经历27年的春夏秋冬,才构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旷世著作完成后,李时珍喜极而泣,却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190万字,将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纲目》无法刊印。一瞬间,我看到李时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远千里,请求王世贞先生为《本草纲目》作序,为使《本草纲目》更加严谨完整,他又修书十年。这部耗尽他毕生心血的书籍终于即将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终是没能看到自己毕生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时空穿越是真的,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其刊刻出版的`遗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生所愿达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什么是医者?“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在看到李言闻先生生病,父老乡亲那一声:“老李先生,您保重身体啊!”在看到李时珍先生在面对身中铅毒的患者而无法挽救时眼神中的无奈,在看到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时珍千里求序时坚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为医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身为一个医者,有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他们时刻记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们让生命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为利益百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如此为大医也!——尾记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成为我的“追捧对象”。“补课追剧”,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撒兄”的角色。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当代读书人,应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今天我们品读典籍是在探寻古人精神和当下需求的一个连接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强党性、悟思想,亦与读典籍“异曲同工”。百年xx,恢弘磅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传承好、守护好、开创好我们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读《尚书》,应有“知先贤治政之本,知个人修身之要”之“传承精神”。
打开《尚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国”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民本”概念,最早就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基因,深刻领悟我们党以忠诚经受考验、以忠诚战胜困难、以忠诚发展壮大的道理,坚定信仰、坚守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奉献基因,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诠释党员干部的“成就感”,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于心、生发于情,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奋斗基因,要时刻保持奋力向前的朝气,做到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扛起时代重任,叫响“我先上”“跟我上”“一起上”,在“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不辜负当初入党入职时的铮铮誓言。
读《本草纲目》,应有“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之“守业精神”。
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世代永新”,无论是古代医者李时珍,还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都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精神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关心民生的守业精神。“守业”即是“守住初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查处了许多党员干部,他们没有守住初心,倒在了利益诱惑的“橄榄枝”面前。广大党员要深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然走上了为民服务的岗位,就要切实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守业”即是“守好事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出丰硕“果实”,有的党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万万不可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是再小再繁琐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完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只有真干事、干成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守业是最好的传承,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笃实力行,厚植人民情怀,诠释担当本色。
读《楚辞》,应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创新精神”。
两千年前屈原仰望求索,问天、问地、问人,而如今中国航天探星揽月,中国“天眼”就是求索的眼睛,“天问一号”就是求索脚步。而我们,向那些仍不停奔跑在创新前沿的“赶路人”致敬的同时,要做好新时代的“赶考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本领恐慌,在任何时候都要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当工作业务方面缺乏经验时,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向领导、同事、群众虚心请教,找准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结合自身的优势创新谋划工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能没有“拼劲”“闯劲”,更不能搞新形式主义,在关键时刻要有“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担当魄力,抵住压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在工作中不仅有思路更有“套路”、有想法更有方法、有态度更有高度,不断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我们,应建立“求索观”,用民本思想指引实践,让创新精神创造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数祖不忘典: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首播,穿越时空、对话先贤,以典籍作舟,畅游华夏文明之河,沉寂千年《尚书》破壁而来。这本书穿越千年才重回世人面前,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沉寂了近千年,这些典籍破壁而出。清朝末年,1910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现在一万六千余件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在“传承”中领悟中华文明,千年来,《尚书》历经无数学者先贤薪火相传。
《典籍里的中国》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以命护《书》片段让观众不禁泪流满面,秦末动乱,《尚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一丝一毫。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妻、子为保护《书》,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网友:敬佩!敬畏!
节目演绎了《尚书》中多个场景,每个经典故事都让人沉浸其中,节目中演员对故事入木三分的刻画,看得观众热血澎湃,泪流满面。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精粹绵延不绝?《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故事,都将给我们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换个视角读《论语》
看弟子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围,追求有仁爱精神的理想世界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提到《论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没有下过一个本体性的定义。子贡问仁,孔子就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给出了经典答案爱人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表示: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宽广的情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陈蔡绝粮尽显精神高光
沉浸感受岁寒松柏的气节,一碗薄粥的真情
《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坚持以精深而有价值的思想感染观众,每一期都用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温暖而富有力量地传递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和高贵的精神。
本期节目,创作团队将不仅从弟子的'视角展现孔子的情怀与精神,还将讲述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其中,王绘春扮演孔子,保剑锋扮演子贡,王仁君扮演颜回,高晓攀扮演仲由。
孔子晚年曾如此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为了生活,他在鲁国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一度做过大官,但是为了理想又辞了官,五十多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一周游,就是十四年。
本期节目的戏剧,从子贡慕名而来拜孔夫子为师讲起,再现了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历经磨难的周游之路:孔子到卫国推行仁政德治,未能如愿;过匡地,随时可能被人当成恶人误杀;在宋国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砍树欲杀之;满怀希望去往楚国,等来的却是楚君薨的噩耗孔子四处碰壁,受尽嘲笑,累累若丧家之狗。
值得期待的是,尽显孔子精神高光的陈蔡绝粮,被演员们演绎得荡气回肠。这一事件也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中最难的一段经历,孔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子贡受命于危难,前往楚国求援。他们虽饱经苦难,但一路同行,一路坚定,如岁寒松柏身处逆境而依然挺立,哪怕只剩下一碗薄粥,仍觉味道甚美。正如舞台上撒贝宁所说:追寻大道的苦,患难真情的甜,都在这一碗薄粥里了!
晚年弟子众多,本是对孔子的一种慰藉,但令他备受打击的是,最爱的两位弟子颜回、仲由先他而去。当舞台呈现这段感人肺腑的生离死别时,看到弟子逐一和孔子告别,心碎的孔子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回啊仲由,众多观众眼泪决堤。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当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饰演孔子的王绘春倒在地上,他已经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情感,被拉起来的时候,还一直在擦眼泪。目睹了这一切的撒贝宁说: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站在了孔子面前,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孔子的情怀。
在戏剧的结尾,孔子和弟子们回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场杏坛讲学穿越时空,于书声琅琅中,澎湃着我们正年轻的朝气。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动容道: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我觉得这个是咱们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了!6月13日晚,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孔子和弟子正年轻的时候,品读《论语》背后鲜活的情感与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一、央视出品,必属精品。
过去半个甲子,可以说我们一直处于“娱乐至死”的时代。港台风、欧美风、哈韩哈日风,轮番上阵。再到内娱兴起,全民选秀、全民狂欢。时至今日,各大卫视的王牌综艺,以及作为后起之秀的网络综艺,仍然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流量。我们乐过、笑过、感动过,唯独极少回首来处,问问自己,我们的祖先是谁?流传下来了什么?
所幸国家有数,官媒有谱。我们忘了的,国家不曾忘。资本只逐利,官媒有担当。所以才能聚起一批有学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人,为我们呈现这样的文化大餐,来唤醒每一个中国人溶于基因中的文明记忆。
事实上,央视作为官媒,一直在坚持制作文化大餐,以飨国民《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汉字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等等等。所以除了倾心各种各样的娱乐综艺,我们不妨留出一些时间,带着孩子一起,看看以上这些精品大作,既增长见识,又是在承接祖宗的魂,续文化的根,岂不乐哉。
二、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中国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有复杂的内外部原因造成的,我在乾园群中做过总结,在此不做重复。其带来的一个副作用一直影响至今,那就是在广大国人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带有偏见――外来的一定比自己的好,西方的一定比东方的强,新的一定比旧的先进。而作为“群经之首”的中华元典《周易》,更是直接被等同于封建、迷信,从此难登大雅之堂。
本次央视年度文化大作《典籍里的中国》,特地选择在传统中秋佳节之际,以高规格、大制作,由中国社科院、国家话剧院、国家图书馆为节目的权威性、专业性背书,带领国人走进《周易》、品读《周易》,这毫无疑问,是在为《周易》正名――《周易》绝非封建迷信,而是当之无愧的文化瑰宝。试想《周易》若为封建迷信之学说,可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出现吗?可能通过官媒去宣传、去推广吗?把《周易》等同于封建、迷信的'偏见,从此翻篇,再无立足之所。
除了为《周易》正名,《典籍里的中国》还通过“百家讲坛”式的文化解读,和“话剧表演”式的舞台呈现,为《周易》正本清源。
《周易》虽源于卜筮之书,但在发展过程中,经由无数先贤的继承和发展,早已跳出卜筮之用,成为集自然哲学、社会哲学、治国智慧、人生智慧的大成之作。伏羲始画八卦,乃是为了在上古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以超绝的智慧,通过八个符号来观察、记录、推演自然的变化,以带领族人寻一处安身立命之所,过一世平安顺意之生活。文王拘而演周易,则是一个伟人在苦难中的不屈与抗争。七年光阴,两千多个日夜,这位丧失自由、痛失爱子的君主没有因苦难而倒下,相反以绝无仅有思想实验,将伏羲八卦演绎为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终成《周易》。
孔夫子韦编三绝,留下《十翼》,从此让《周易》大放人文光彩。《周易》的思想精髓,深刻影响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华夏民族性格的形成。经由西方传教士带至西方社会后,又深刻启迪了西方思想家、科学家的思想和科学探索。
时至今日,提起《周易》,若世人仍只看到《周易》的卜筮之用,而不见《周易》的思想光辉,那就好比在海边玩耍的顽童,只知沙滩上贝壳的精美,而不知大海的博大和深邃,此非《周易》之过,而为世人之大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通过观看《典藉里的中国》,让我深有感受,用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讲解和观看的形式,让人更入其中。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为了理想辞掉了官。朝着理想出发,他的弟子也坚定的选择追随夫子,他到了卫国,在卫国推行仁政德治,但卫侯却做了让孔子反感之事,他们便离开了。但孔子又与他的弟子走散被人比作“累累若丧家之犬”,又重聚,最后得以去往楚国,但未曾想到国君竟已去。夫子又在晚年间失去了他最喜爱的两位弟子颜回和仲由,他们先一步的离开了夫子,看到夫子倒下流出泪水的那一刻。我也好似感到那种心痛,那种悲楚。又会想起孔子的儿时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无了双亲,正值晚年时期,又无了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弟子,实在是让人为之难受,同情。
孔子他总是快乐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即便他的经历再不堪,再痛苦,但也好。孔夫子的众多弟子,在他决定周游列国时,也坚定的站在他身边。孔子用他的一生,他的经历,他的话语让我认识到为了理想可以不惜一切,为了推行仁政道德可以周游列国十五年。可以,即便再难也能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孔子还告诉我,做人要诚信。而且孔子也不是一个物质的人,他面对着高的官位,高的报酬,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推行仁政德治,危险苦难的道路,他选了后者,他要用他的'方法。让百姓们生活富裕,孔子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能让现在的人也记得的原因吧。
同时也很为仲由和颜回惋惜,他们追随了孔子半生,与孔子一起实现理想,最后却先一步孔子去了。多么好的两位君子啊,可惜了。也对那时的残暴恶君而感到愤恨,愤怒。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齐民要术·序》言“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一思想最早出自《论语》和《管子》。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认为“富民”是“教民”的前提,衣食丰足、经济富裕是德教的基础;教化是在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成效的,正如《管子》所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大意为: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不愿意离开,安乡爱家就恭敬君王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也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王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裕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国政的君王,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管子·治国》“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
大意为:国家富裕,人民就安居家乡爱惜家园;人民安乡爱家,对于移风易俗,驱使调遣,甚至有所杀戮,也不会有所反感、憎恶。
《管子》认为“富民”才能“安民”,“民安”则“国安”;正如现今俗语“穷山恶水出刁民”反映的未尝不是《管子》的这一思想。
《管子》认为“富民”在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经济交换”,这也是《史记·货值列转》中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和物质观;这也是为何《齐民要术·序》中言“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书中“农、林、牧、渔、副”无所不包的原因。
《齐民要术》的“要在安民,富而教之。”反映的'便是《论语》、《管子》中的“富民、教民、安民”思想;体现的是《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史记》“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思想。(《齐民要术·卷一·种谷第三》“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
由此推及现今,去年年底的优化防控,及之后一系列的“稳经济、保增长、促就业”措施,何尝不是现今的“富民”之举。“富民”才能“安民”,“民安”才能“国安”,“国安”才能“强国”;古今概莫如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读《书》”的时候,内心真的一动。我想如果有一天先贤真的有机会问起我们“文脉安在?”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踏踏实实地回答一句:“斯文在兹!”传承的'故事,经久不衰。
太感动了,之前不懂《尚书》,看到倪大红老师演绎的尚书的话剧,发现中国这个词就是从尚书中来,大禹的功劳不仅是治水,更有定九州;伏生一辈子护书传书,不愧对先人。薪火相传,今日到我,向古人致敬!
问:华夏何为一体?答曰:华夏自古一体!
真的喜欢这样的节目,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戏剧冲突,并非大而化之,而是以点代面,细腻又宏大,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值得一看!
古往今来,多少学者为我国传世的典籍皓首穷经,如今《典籍里的中国》让经典走进寻常百姓家,它们不再是阳春白雪无人懂赏,而是可以被我们所有人理解、为之自豪的文化火炬。强烈推荐!
节目不仅仅是叙事,更着力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更是富有创新性和吸引力,震撼而精彩。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去品读,也该与世界分享。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华文化,永续不绝。优秀的典籍使我们明过往、知兴替;优秀的演员以入木三分的演绎带我们迈入千年历史长河,感知先贤气节、启明吾辈之志。希望大家也能更多地关注央视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国学国粹,华夏弦歌不辍,你我当仁不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典籍里的中国》绘声绘色地向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传奇一生,我深刻体会到《徐霞客游记》不仅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精心描绘,更是徐霞客奋斗一生、拼搏一生、奉献一生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凝聚着徐霞客朋友的无私帮助,过路人的热心付出,父母的殷殷教诲。
徐霞客曾生肺腑之言:“父爱如山,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母爱如河,让我行万里路,而心中有恨。”徐霞客父亲对他疼爱有加,让他受益终生,“丈夫当朝碧海暮苍梧”的志向就此萌芽。他的父亲逝世后,他痛不欲生,但他的母亲引导他走出悲痛,鼓励他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指引他探寻长江源头,告诉他大丈夫志在四海。于是他怀着坚定不移的.志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母亲的鼓励帮助他化险为夷,指引他找寻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徐霞客父母的谆谆教诲,哪里还会有举世闻名的“千古奇文”——《徐霞客游记》呢!
《徐霞客游记》里最为人所知的莫如是“万里遐征”这一篇章了。“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并论,不知其源之远。”徐霞客的实践精神和追根求源的探索品质让人佩服。面对强盗的掠夺,他宁愿交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与歹徒斗智斗勇,誓要保全他苦心记录下的日记。“这对于你们来说一文不值,对我却价值千金。”一语既出,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苍梧山,站在山巅,他动情呐喊“我做到了,我做到了!”让人心潮澎湃,感人至深,我也不禁跟着欣喜若狂。
为溯源长江,即使恶病缠身,他仍不顾生命危险,坚定信念,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着长江源头迈进。路途中却因体力透支未能喝到长江源头的水,但他仍矢志不渝,一定要再找个机会去长江溯源。然而,触目惊心的一刻发生了:在下山途中,他腿疾再犯当场昏迷。旅程竟在云南终结。醒来后他还铿锵有力地说就算是爬也要爬过去,可惜好梦难圆,他终因疾病未能完成自己伟大的梦想,即便如此,他也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光荣的使命。
“何处不可埋吾骨也!”他身上体现出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高山如父,江河如母”,徐霞客以笔代心,以足为誓,以践为本,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亦当从小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立远志,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在亲戚家拜年时看到《典籍里的中国》的预告,觉得央视出品的质量应该不错,看完觉得不只是没让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过程中有几次看的我泪流满面。
节目通过古今读书人对话的形式讲述,通过戏剧的形式再现历史。
节目演绎了多个场景,老戏骨们演技炸裂,群演也各个演技在线,加之舞台效果多种加持后,给人极强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书》中经典部分的诵读,看得我热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强烈的华夏儿女自豪感。
是什么让华夏文明的精粹绵延不绝?
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
每一部华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传的过程给了我们答案。
整个节目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伏生跟晁错讲述自己和家人护书的部分。
秦焚书以后《书》仅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后又遭遇项羽火烧咸阳,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历史大潮中,任何一个个体都显得微不足道,无比渺小。
可是伏生却视《书》如命,凭一己之力用生命护《书》。为逃兵荒伏生带着家藏的《书》从咸阳运回山东老家,途中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故。
老戏骨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在回忆这段坎坷时欲哭无泪的陈述,将伏生以命护《书》之艰难刻画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泪流满面。
虽后世发现了《书》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对他来说,华夏文明的传承的重担压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
是什么给了他们如此决绝的力量?一定是《书》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书》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所以,与其说是伏生和家人以极强的愿力以命护书,这又何尝不是华夏文明在一个微小个体身上所展现出的惊人生命力?
能够绵延五千年历程,这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真理。
时间所限,节目不可能把《尚书》所有的内容全部展示出来。
但这已经足够。她让更多人认识了《尚书》,了解《尚书》对华夏儿女意味着什么,引导更多人去关注《尚书》,学习《尚书》所蕴藏的华夏智慧。
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虽然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们还远未超越古人。
历代后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过是为古圣先贤智慧做的注脚。
希望可以借由这一个栏目开始,自己能够对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个基本认知,学习构建起自己的华夏文明知识体系,不断学习体悟古圣先贤的深邃思想和无穷智慧。
此刻,很多问题,已有答案。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兵者,国之大业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孙子兵法》之后,我们对这句话可以倒背如流了。
孙武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出生于官宦世家,青年时期家族惨遭诬陷,独自出逃,他带走的只有被重重麻布包裹的一沓纸。他隐入山林,遇见了他的至交伍子胥。伍子胥与他相约以粥,后向吴王七荐孙武,使其任将军之职。
柏举之战可以说是孙武人生的巅峰时刻。但是战后,伍子胥为报家仇而对楚王掘墓鞭尸,这也导致他与孙武一刀两断。与此同时,吴王穷兵黩武,拒绝了孙武的计谋。这是孙武理想破灭的时刻,上天给了他无以伦比的条件,却又亲手破灭了他的希望。
孙武注定不得其志。各国诸侯都不会认同他的“仁”,人间总是存在战争。他悲悯百姓流亡、黎民四散的悲剧世界,看着保卫一方水土的城墙被攻破,想到强征来的士兵屈服于他人的刀剑下,见证腐朽诸生和昏聩君王郁郁而终,而这一切,都会在血雨腥风中不断重演,生生不息。
孙武的不得志,还表现在与伍子胥的决裂上。他再也见不到那个如同乞丐一般仓皇的人共他探讨兵法,他等不到那个忠诚其国的`将军与他共同锄田。他自然可以把伍子胥相伴一生的剑熔铸成犁,将暴戾转为平和与安定。可是,这冷冰冰的物什又怎会拥有伍子胥的音容笑貌与赤胆忠心?他只能释然,想着伍子胥死前会不会在雪夜之中想着他的一碗的厚粥,然后独坐长夜至天明。
好在,伍子胥已明白孙武口中的“仁”,且没人能比他更加明晰其中之要。自此,他们两个将永远被书写在这本兵法中,作为挚友、兄弟,千古流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28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8
(集合)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6-22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观后感06-2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篇02-13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