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作文

时间:2024-08-06 03:47:05
古诗的作文11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的作文1

  春秋战国时期(先秦篇)

  《国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易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诗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论语》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孟子》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庄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荀子》

  学无止境。——《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左传》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屈原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渔父》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晏子春秋》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战国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吕氏春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其他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以上为常用古诗词名言名句先秦部分,作者翻书做笔记,特此共享,能够朗朗上口那么不论是作文里还是生活中都江边的“高大上”起来!望同学们好生运用!(未完待续...)

古诗的作文2

  夏天来了,一个晴朗的中午,牧童想骑着黄牛到林中转一转,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衬衫,一件黑白相间的裤子,和一双黑色的小布鞋,手里拿着一根竹竿。老黄牛是老黄色的。他们出发了。

  牧童骑着黄牛在林中转,忽然,到了一条河边,牧童不知怎么办,黄牛停了一会,直接下河里,原来这条河只有黄牛半腿那么深。牧童看见林中这么美的景色,不由得哼起了一首小曲,他的歌声很嘹亮,回荡在林中。一阵风拂过,树儿的叶子随风飘扬,好像在为牧童伴舞!

  忽然,牧童看见一只正在鸣叫的知了,想去捉它,便马上停止了唱歌,站在树下一动不动、屏息凝神地望着它,然后慢慢地爬上树,一把抓住了知了,知了在牧童手中使劲挣扎,知了知道自己挣扎不过,便不挣扎了,牧童觉得知了好像心服口服,于是就把手露出一点缝隙,知了猛一从牧童手中向上冲,终于逃脱了笼子。牧童很不服气,就用竹杆打这个知了,一不小心,把知了打个半死半活,又来了一个知了,牧童……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牧童的口袋里装着十只知了,可把牧童给累坏了!牧童骑着老黄牛怀着好心情回家了!在树林里留下了牧童美好的回忆。

  夏天悄悄地来了,瞧!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它发出一道道耀眼的光芒,地面上热气腾腾,连风都是热的,晒得林中的大树、小花、小草没精打采。远处一个骑在老黄牛背上身穿蓝色布褂子,下穿绿色短裤,光着脚丫的.牧童。正在兴高采烈地鼓着腮帮吹着竹笛,脚随着动听的笛声一晃一晃的好似在打节拍,听老黄牛正随着笛声发出“哞哞”的叫声,尾巴一甩一甩地好像和牧童一唱一和的向林中走来。

  一阵阵悠扬地笛声就像清风飘过树林,大树爷爷听了,它的叶宝宝摇了摇似乎在伴奏呢,喜鹊姐姐听了,好似在说:“这真是我听过世界上最好的歌声”。小草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懒洋洋的,但听了这动听的笛声,突然精神抖擞似乎跳起了舞......

  这时,蝉也来凑热门按捺不住心中那份激动发出了“知了”“知了”的声音,牧童听见了,用那灵敏的眼睛四处搜寻,不一会儿就发现了一只又大又肥的蝉,可爱极了!他那灵敏的眼睛顿时睁得老大死死地盯住了它,心想:这么可爱的蝉,我一定要捉住它。于是便轻轻跳下牛背,悄悄地走到树下,又轻手轻脚地爬上大树,一只手紧紧地抓住树干,以免自己摔下来,另一只手慢慢伸出去,他还在给自己创造最好的时机。一分一秒过去了,他认为蝉已放松警惕,一抓,不料蝉早已发现牧童“扑”的一声飞到了另一根树杆上。他一点也不甘心,又向上爬了一节,屏住呼吸,眼疾手快,猛地一抓,蝉被逮了个正着。“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抓住你了”!牧童激动地说。

  而此时正在大树下乘凉悠闲吃草的老黄牛,也发出了“哞哞”的叫声,似乎也在给它的主人喝彩呢。瞧!太阳落山了,黄昏来了,小牧童又吹起了悠扬的笛声,不过他现在又多了个新朋友---蝉。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在树林深处回荡。歌声越来越近了,只见一个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山。你瞧,他头戴着斗笠,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圆嘟嘟的小脸蛋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斜坐在黄牛背上,一边高兴地唱着歌,一边将小脚丫欢快地摆动着,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们夸奖了。肚子圆圆的老黄牛悠闲的迈着稳重的步伐,往村子里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声中。

  牧童唱得高兴,一阵清脆的蝉鸣声从附近响起。忽然,牧童从牛背山跳了下来,停住了脚,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猫着身子,仰着头,牧童小心翼翼向蝉靠近。他原来是想捕捉树上的鸣叫的蝉呀!近了,又近了,只见牧童离蝉只有一步之遥。但蝉毫无发觉危险就要降临,仍然“知了,知了”地叫着。这时,牧童迅速地将双手向中间一合,蝉立刻变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着,纵身跃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一情景,刚好被清代大诗人袁牡看见了。随口吟诵道: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古诗的作文3

  1、《冬日早起闲咏》 作者: 白居易

  水塘耀初旭,风竹飘馀霰。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

  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此外更无事,开尊时自劝。何必东风来,一杯春上面。

  2、《冬夜》 作者: 白居易

  家贫亲爱散,身病交游罢。眼前无一人,独掩村斋卧。

  冷落灯火暗,离披帘幕破。策策窗户前,又闻新雪下。

  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兀然身寄世,浩然心委化。如此来四年,一千三百夜。

  3、《湓浦早冬》 作者: 白居易

  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祇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

  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

  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

  4、《冬夕》 作者: 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5、《冬夜吟》 作者: 陈陶

  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侯家歌舞按梨园,

  石氏宾寮醉金谷。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

  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霜白溪松转斜盖,

  铜龙唤曙咽声细。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

  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

  6、《初冬》 作者: 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7、《长安冬日》 作者: 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8、《冬日归旧山》 作者: 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9、《幽居冬暮》 作者: 李商隐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10、《冬日晨兴寄乐天》 作者: 刘禹锡

  庭树晓禽动,郡楼残点声。灯挑红烬落,酒暖白光生。

  发少嫌梳利,颜衰恨镜明。独吟谁应和,须寄洛阳城。

  11、《冬柳》 作者: 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12、《冬夕闲咏》 作者: 陆游

  柳眼梅须漏泄春,江南又见物华新。终年幽兴遗身世,半夜孤吟怆鬼神。

  客有疏亲俱握手,酒无贤圣总濡唇。放翁自命君无笑,家世从来是散人。

  13、《冬日野望》 作者: 骆宾王

  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14、《冬暮野寺》 作者: 任翻

  江东寒近腊,野寺水天昏。无酒可销夜,随僧早闭门。

  照墙灯影短,著瓦雪声繁。飘泊仍千里,清吟欲断魂。

  15、《冬郊行望》 作者: 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6、《冬日游览》 作者: 王维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

  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

  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17、《孟冬寒气至》 作者: 未知作者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18、《冬日写怀》 作者: 薛能

  幕府尽平蛮,客留戎阃间。急流霜夹水,轻霭日连山。

  设醴徒惭楚,为郎未姓颜。斯文苦不胜,会拟老民闲。

  19、《冬日杂兴》 作者: 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20、《山中冬夜》 作者: 张乔

  寒叶风摇尽,空林鸟宿稀。涧冰妨鹿饮,山雪阻僧归。

  夜坐尘心定,长吟语力微。人间去多事,何处梦柴扉。

古诗的作文4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唠叨——“楠楠,快,好起床了!不然要迟到了!”“今天天气冷,多穿件衣服,感冒了可是很难受的!”“路上小心,可不要在路上玩耍啊!”“上课可要认真听啊!做作业千万不能粗心大意!”……从我记事起,妈妈的唠叨就像空气,弥漫在我的周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一听到妈妈的唠叨,我就觉得挺烦人的,心里暗暗地想着:只有30出头,竟得了“老年综合症”啊!真要到老了,那还得了啊!可是后来我对妈妈的唠叨却有了新的认识。那是去年冬天,早上起床天还是艳阳高照。“今天真是好天气,我就穿妈妈昨天给我买的运动夹克。这件笨笨的羽绒衣见鬼去吧!哈哈!”我刚穿好衣服,妈妈的嗓音就响起来了:“楠楠,快来吃早饭。”唉,这声音什么时候能停下来呢?我在妈妈的催促声中洗刷完毕。“楠楠,今天穿得暖和点,昨天晚上天气预报说上午天气要变冷的,妈妈昨天买的运动夹克等天气暖和点再穿,知道吗?”“知道了!”我不耐烦地说,“这么好的天气怎么会转冷?”趁妈妈走进厨房的时候,我拿起书包就往楼下冲。“红领巾、钥匙别忘了带。路上……”后面又响起了妈妈的一阵叫声。穿着新夹克,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我刚到学校老天就变脸了,气温明显下降。我坐在座位上,直打哆嗦,根本没心思读书。“什么鬼天气啊!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现在就变得这么冷了。早知道就应该听妈妈的话,穿上那件暖暖的羽绒衣了,嗨!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葛楠,你妈妈来了!”随着同学的一声叫唤,我心中一颤,猛地抬起头,只见教室门口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手里拿着刚被我丢弃的那件羽绒衣。“妈妈,是妈妈。”我激动得眼泪都快s流出来了,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来,径直向门口走去。“傻孩子,妈妈不是和你说了吗?今天天气要变冷的吗?快穿上羽绒衣,乖!”妈妈一边埋怨地说着,一边麻利地给我穿上羽绒衣,顿时一股暖流涌上了我的心头,在我的全身肆意流淌……这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吗?“妈妈要赶去上班了,记着放学早点回家。”妈妈一边唠叨着,一边急匆匆地走了。望着妈妈远去的背影,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门口,直到老师叫我,才回过神。“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虽然妈妈爱唠叨,但每一声唠叨不是在我身上倾注她那浓浓的`母爱吗?这不正是孟郊的《游子呤》中,所吟颂的那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吗?想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这首诗来: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是作者在50岁时写下的,借“游子”从而抒发了对母亲的感念之情,这首诗的意思是这样的:“亲爱的妈妈拿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一针一线缝的又密又牢,就怕孩子回来太晚,在外面破了衣服没人补。

  亲爱的妈妈啊,您就象春天的阳光为小草带来温暖,可是小草怎么能报答完您的恩情呢?”诗中的“密密缝”,集中体现了慈母把全身心的爱都浓缩在自己的针线中。每当读到这个词,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那样的情景:年迈的母亲佝偻在桌子的一角,一手紧握着针,一手拉扯着线,眯缝着眼睛,一针一线缝得很专心。“慈母”手中的线“密密缝”,不正是为了“游子”的身上衣,为了孩子平安、健康和幸福吗?是啊,世界上只有母爱才是最伟大,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孩子的心。我几乎是在妈妈的唠叨声中长大。不懂事的我偶尔也会故意跟她唱反调。但是,随着我的一天天长大,我的妈妈却在操劳中一天天衰老。妈妈,其实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您在辛劳中耗尽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像雨水滋润着我,伴我茁壮成长。亲爱的妈妈,谢谢你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愿意聆听你那永不消失的唠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天下的孩子都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珍惜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

古诗的作文5

  我爱古诗文。在我牙牙学语时,就懵懵懂懂地跟着爸爸念“鹅鹅鹅,曲颈向天歌”,虽然感到一知半解,但却觉得古诗文朗朗上口、容易记忆,那时便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古诗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古诗文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加深,对古诗文的品评也不再局限于诗的长短,而更加注重于古诗所表达的情感与蕴含的哲理,以及遣词造句行文的精妙,这颗诗的种子也在我心田里慢慢地发芽了。

  我爱古诗文,爱它用字的精妙。古诗文中的字字珠玑、字字精彩、字字包含着深意。若将古诗文比作一团火,那单个字便是组成它的一缕火焰,少一个字这团火焰就会暗淡几分,多一个字也会使得这团火焰逊色几分,整个句子读起来就会显得拗口,整段古诗也会显得词不达意。比如唐代著名大文豪王湾的诗《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便很好地体现了用字的精妙。诗中“正”字用得十分高超,写出了海面上风平浪静的景色,而若换成“顺”字则不恰当,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而“正”字兼包“顺”和“和”的内容,准确地描绘出了景色,达到了传神的效果。

  我爱古诗文,爱它造句的传神。古诗文如同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寥寥几句便勾勒出了整个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每一句都用得十分贴切,准确传神地描绘出了景色内在的韵味,在静态的物体上赋予了动态的魂,使得整首诗的含义都变得鲜活起来了。例如唐代“诗圣”杜甫的诗《望岳》中的几句话就把我们带到了雄伟壮观的泰山,其中的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更是贴切传神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一个“钟”字就一下子把天地万物写活了,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而“割”字更是生动活泼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活力,而一座会聚了天地间所有的神奇秀丽、将天分割成阴阳两面的泰山便瞬时闯入眼帘。诗人用笔传神,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雄浑的力量。

  我爱古诗文,爱它意境的.深远。古诗文不过是由几十个字,甚至于有的诗仅有二十个字,然而营造的意境却包含着深远的意义。诗的意境是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诗歌之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是否会咬文嚼字地推敲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字的含义。比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著作《登幽州台歌》就用短短二十二个字向人们表达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情感,营造出空旷辽阔的意境。这首诗将人们的魂带到了另外一种意境,人们的魂仿佛被一股苦闷、惆怅、孤寂的力量所包围,挣脱不了,只能心甘情愿地沉迷其中,回味无穷。诗的语言非常富有感染力,将你带入到那悲凉孤寂的意境中,去体会那种壮志未酬的悲怆之情。

  我爱古诗文,爱它所反映的历史真相。古诗文传达的是诗人最真实的情感,往往会表达出人们对于历史中重大事件最本真的感受。古诗文相当于另一个视角的史记,以人们独特的视角来窥看历史的容貌。比如“诗圣”杜甫所创作的大量诗作就反映了当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当时人的情感变化,这些能够记载历史的诗也获得了“诗史”的称号,《春望》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春望》中的第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强烈的黍离之悲。诗人通过描写今日景物,抒发了人去物非的历史厚重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的描写衬托情感,为全诗营造出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反映出了人们对于安史之乱暴发后的悲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人们对残酷现实的无可奈何。

  我爱古诗文,爱它用字的精妙,爱它造句的传神,爱它意境的深远,爱它能够传神地反映历史的真相。我也爱它字里行间行文所透露出的人文情怀,爱它所蕴含的深远哲理,爱它语言的博大精深!

古诗的作文6

  改写是变换另一种写法,意思不变;根据原著进行改编;改变了以前的状态,使得未来从此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唐代诗人贾岛很喜欢交朋友。

  他听说山里隐居着一位高人,便想去拜访那位高人。他准备了一天的干粮,背上包袱,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他来到山上,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叽叽的鸟叫声,他也不觉得累了,心想: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到了中午,贾岛吃了点干粮就又继续赶路。眼看太阳慢慢偏西了,他心里不禁着急起来,过了几个弯,他看见远处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快步走去,发现了一个茅草屋,外面一个院子,(新年礼物)房屋上有几根南瓜藤,藤上挂着几个大南瓜。贾岛看见松树下有一位童子在扫地,便问道:请问这里可有一位高人隐居在这里呀?施主说的可是我师傅?我师傅就隐居在这里。童子回答道。哦,请问高人在哪儿?您找他啊,真不巧,师傅去采药了。高人在哪里采药呢?诺,童子往山那边指了指,我只知道师傅在那座山里采药,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儿。那高人什么时候回来呢?少则三四天,多则七八天。

  贾岛听后失落地走了,边走边吟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昨夜的一场蒙蒙春雨,给大山洗了一个澡。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清丽脱俗。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的油菜花、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翠绿的柳叶……点缀在绿色的山林中。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整座大山,好像给整个森林披上了白茫茫的纱巾,就像传说中的灵山一样云雾缠绕。一个个笋芽儿破土而出,好奇地张望着四周。他——贾岛,迈着轻松地步伐,踏着石头铺成的山间小道,兴致勃勃地去拜访它那位隐居在山林里,多年不见的至交。

  快到中午的时候,贾岛终于看见了至交的`家——一间茅草屋,草屋四周有一圈长长的竹篱笆,旁边还有一棵挺拔高大的松树,在松树下面有一个童子,他正在清扫院落。贾岛看见了激动地走到松树下面,拱着手,彬彬有礼地问:“请问小师傅,你的师傅在家吗?”童子好奇的打量了贾岛一番以后才回答,“您来得真不巧,我的师傅不在。”贾岛着急地问:“那你的师傅到那里去了呢?”“我的师傅到山上采药去了。”童子回答说。贾岛紧追着问:“你知道在山上的哪个地方吗?”童子指着那座山说到:“巍峨的大山,云雾缠绕,我也不知道我的师傅在哪里。”贾岛听了唉声叹气,遗憾地说到:“我们两人好朋友已经有十多年不见了,这次,我千里迢迢地赶过来,特地来看望他老人家,可是他偏偏上山采药去了。小师傅,那你的师傅要什么时候回来呢?”“先生,我的师傅起码晚上天黑了才回来。”贾岛听了以后跟童子说:“晚上我等不了了,那先我走了,等你师傅回来时请你代我向他老人家问好,就说贾岛来看望过他了,再见了小师傅。”

  贾岛远道而来没遇到至交,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草屋下了山。只有草屋旁的那棵苍天大树——松树目送了贾岛,好像在替他的主人送别贾岛……

  这一天我写了一首诗,突然想起了一个隐居在山林里的老朋友,于是准备去拜访他。

  那天我正好没有什么事做,就来到了他隐居的山里,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只见一棵棵松树苍翠挺拔,一丛丛鲜花争奇斗艳,一道道瀑布蔚为壮观,一朵朵白云环绕群山。令我深深陶醉,我感觉我来到了人间仙境。我走在曲径通幽的山路上,发现竟然有几只野兔在吃草,远处隐隐约约有一只小鹿在吃树叶,不时的到处看看,我不禁羡慕起好友住在这诗情画意的地方。

  到了好友的家门口,发现有一位5—6岁童子在和一只小花狗玩游戏,我慢慢走过去,怕惊扰了他,轻轻的问:“小朋友,你师傅在家吗?”男童抬起头,停顿了一下告诉我师傅不在家,进山采药去了。这时他旁边的小狗“汪汪汪”的叫了起来,好像在怪我打扰了它平静地生活。我接着问童子知道师傅去哪里采药吗?童子说:“师傅就在这座山里采药,但是山里云雾弥漫,而且山路曲折,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什么位置。”我只能在那里等待,等了很久朋友都没有回来,我只好回家了。

  回来之后我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古诗的作文7

  有人说,乡村离我们远了,诗里的美景,也只能是在诗里。

  然而,我能看到那样的乡村,不论是张志和笔下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充满着诗情画意。亦或是辛弃疾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如梦似幻,古诗中的乡村依然有迹可寻。

  此时的我正处在一个远离喧嚣的小山村里,时时等待惊喜的出现。

  脚踩着厚厚的土地,循着诗的灵秀,我走在乡村里,乡村在古诗中,从这一首到那一首......

  先秦 人间仙境

  乡村就是仙境。不论是“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还是“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道兮。”都是一种曼妙的随心所欲。这里头上天空高远敞亮,身边大地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如此,连那繁重的劳作现如今都变成了享乐。那“一月于耜,二月举趾,三月条桑,四月秀蔓,五月鸣蜩,六月食郁及薁。”都是一幅幅生动的农事画。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十一月于貉,十二月其同。”更是一幅幅绝妙的田园风景。

  古诗中的乡村,风景独好。

  魏晋 隐者之居

  乡村,是隐者的天堂。种豆南山下的陶渊明仅仅是为了愿无违。他穿梭于田间,本应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却中途跑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是不是也被这心旷神怡的景色迷住。而我小隐于这乡间半月,感叹着自然的神来之笔,想象着同样归田的张衡。让我也产生了“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的错觉,却甘愿在这独具匠心的错觉里,一隐逍遥。

  古诗中的乡村,心驰神往。

  唐 遗世美景

  哦,这里是唐诗中的乡村,它可以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辽阔,也可以有“竹溪村路板桥斜,闲看中庭栀子花。”的柔美。清晨,静静地聆听山风的呼唤,“长歌吟松风”的意境油然而生。午后,细细感受阳光的笑声,那“斜阳照墟落”的情趣不由自主涌上心头。入夜,默默凝视月的倩影,那“更染月色半人家”的画面不止在梦里才会出现。乡村总有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魔力,“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功归之情,让王维情不自禁转身离去“行到水弯处,坐看云起时。”,然而好不容易才决定归去的计划,又因为“偶然值林叟,谈笑无归期。”被打乱。乡村的魅力就因此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古诗中的乡村引人入胜。

  宋 婀娜风骨

  看,宋词中的乡村也是独具特色。这里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那边的'“麦花雪白菜花稀”。当你弯腰俯身去验证“唯有蜻蜓蛱蝶飞”时,说不定落日已经在“便催万树暮蝉鸣”了。夜幕日合,带着愉悦的心情满载而归,经过一户户炊烟袅袅的人家时,或许还能听见几户人家的孩童在唱“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脸上的笑像花儿一样绽开了。深夜,悄然从梦中醒来,又恰好听到窗外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心里喜不自禁着——明天又会是一个好天气。

  乡村的美丽,让四季为它争相上演。春天,可以体验“桑叶尖新绿未成,满窗晴日看蚕生。”的乐趣;夏季,自然就享受“晴日吟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雅致;而秋日,“杞菊垂珠滴露红,两蛰相应语莎丝。”和冬日“斜日低山片月高”的韵味当然也不逊色。

  古诗中的乡村,自有风情。

  元明清 深蕴情思

  往前走,寻一寻乡村的情思。即使“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悲凉看似悲凉,你又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在哪里藏着“青山绿水百草红叶黄花”的独到之处?若是飘一点雨丝,天上地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儿“滤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的神气。抬眸遥望远处,“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的豪放,自然只有它的知音才有幸品味。所以,我不甘浅薄,努力领悟它心底的多愁善感。

  古诗中的乡村,独具情怀。

  乡村的气息里,深藏着婉约和灵动的香气,闻一闻才发现,原来漫山遍野都珍藏着活蹦乱填的古诗,性格文雅却又带着调皮。

  古诗中的乡村,是仙境,是天堂,是人间绝美的一笔。

古诗的作文8

  中国古诗词篇什众多,闪烁着先哲们洞悉世界的智慧光芒,展示了古人多姿多彩的艺术

  情怀。尤其是这些诗篇所表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爱之情更是难 能可贵。在国人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以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眼光来赏析这些诗词中 的生态意境,有着特别的意义。

  留恋春光,钟情绿色。中国古诗词中对春光绿色的留恋、赞美可谓比比皆是。唐人贺知 章的《咏柳》便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 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万物复苏、绿叶满眼的春天景色。诗篇着 墨不多,却清丽淡雅,曲尽其妙。韩愈在《晚春》中写道:"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象,诗人没有将更多 的笔墨放到描摹自然景物上,只是攫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草树、杨花、榆荚,通过对比来昭 示春天即将离去。在诗中,花草树木仿佛也有了灵性,知道明媚的春光即将离去,便以姹紫 嫣红的繁花来留住春天。而相貌普通的杨花、榆荚没有绚丽的色彩,只能如白雪般漫天飞舞。 作者渴望留住春天以及留恋春光的心情跃然纸上。中国古诗词中吟诵春天绿色的诗句还不胜 枚举。如辛弃疾在《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 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 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对"春"和"绿"的向往不正是我们如今环 境保护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吗?

  亲近自然,吟咏山水。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凡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多半是 与自然山水有着密切关联的。 唐代诗人王维在《桃源行》中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 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 卷。苏轼在赞美西湖景色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 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就像一幅朦胧的山水画,读来让人有一种美 不胜收的感觉。南宋大文豪朱熹在《活水亭观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 影共徘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这后两句,可谓意蕴深刻,其暗喻 我们姑且不论,单从字面上理解,其内容与我们如今强调的水源地保护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赞美生命,呵护生灵。古人开明的生态意识不仅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赞誉与亲近上, 还包含着对自然界各种动物的亲昵与关爱之情。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即把枝头 的鹊儿、鸣唱的知了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描述得鲜活而又灵动,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万 物共生的和谐与活力。可以想见,作者如果没有对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笔下是难以流淌出如 此栩栩如生的文字的。而文字的形象描绘终究还是作者内心热爱大自然情感的`真实写照。白 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亦十分活泼新鲜。这 两句诗上句写莺,下句写燕,正可谓莺歌燕舞。一个"争"字将初春时节鸟儿唧唧喳喳、争 抢向阳高枝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读之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同时也更增强了我们 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其实古人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岂止是赞美。更 可贵的是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的态度和观念。王建在《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 竿头乞活鱼"的诗句就鲜明地褒扬了怜爱动物、救助生命的行为。他的另一诗作《题金家竹 溪》中所说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提及的也是如何调整人与野生动物关 系的问题。

古诗的作文9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穿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乐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笛子,哼着小曲.欢乐的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人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照一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的蓑衣就躺下来,听着草丛里的不知名的小虫唱这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在一个个画面.

  你听那欢乐的调子有吹起来,多动听啊!咦!怎么停下来了,哦……原来是牧童眼睛进入了梦乡.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让他听听虫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觉吧!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黄昏,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像顽皮的孩子映红了大地,把河水染成了粉红色,河中的鱼儿来到水面上呼吸新鲜的空气。它一游动,鱼尾溅起水花,波纹就一圈圈得荡漾开去,在阳光下闪烁着点点金光,美丽极了。

  在河边,一位头发乱七八糟的小孩子在专心致志地学钓鱼。他圆圆的脸蛋,笑的`时候会出现两个可爱的小酒窝i,还有眼睛会眯成一条缝。他坐在长满青苔的一块石头上,由于草长得太高了,把小孩子的身体几乎给遮住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位过路人,那人刚向小孩问路,他的脚步声传过来了,小孩子怕惊动水中的鱼儿,没有回答那个人,他只是轻轻地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话会惊动水中的鱼儿。小孩子一边示意,一边指着水面,盯着水面上鱼竿的动静。

  最后,他兴奋地喊:“钓到了!……!”这时,天色也不早了。于是,他就把钓到的鱼放到鱼篓里,再把鱼竿和鱼钩收起来,然后就拿着钓鱼的工具,一手提着鱼篓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我国的古诗众多,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读着这首诗,眼前仿佛出现了烈日当空,农民们流着满头大汗,辛勤地锄草、耕地,汗珠一串串地滴下来,滴进了泥土里的情境。

  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粒米饭,都凝结了农民伯伯们的劳苦!现在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好像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在饭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同学非常挑食,好吃就吃,不好吃就不吃。总是随便把饭菜倒进垃圾桶里。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的这首诗句大家可能都会吟诵,但唯有站在位于宁夏中卫地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黄河岸边的沙坡头放眼远眺,黄河、大漠、青山、绿洲尽收眼底,这一瞬,我们方能真正领略到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的隽永与情韵。

  骑上骆驼向大漠深处走去,这里的沙子细腻、柔软,没有一丝尘土,清纯干净得无法想象,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黄色。

  沙子、沙子、还是沙子!

  黄色、黄色、还是黄色!

  近听,唯有驼铃“叮铃叮铃”地在寂静中轻吟着一曲“沙漠之歌”;远眺,偶尔能在干净的天空里看见几缕袅袅炊烟。傍晚形如圆盘的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平静的黄河河面上。而王维却用短短的十字,以无比精练的语言,清楚生动地描绘了这美丽的景色!

  所以,这十个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令我陶醉,永远难以忘怀!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古诗的作文10

  南风,吹熟了庄稼,吹来了丰收,也吹来了农民的辛苦。

  相传为舜帝所作的《南风歌》大概是最早歌咏南风的诗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这首诗,借舜帝口吻抒发了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因为,温热而适时的南风,对夏季庄稼的生长成熟,对万民百姓的生活是那样重要,那样不可缺少。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是就苦夏的日常生活而言。赤日炎炎,暑气如蒸,百姓怎能无怨?而南风一起,暑热的天气多少能使人感觉到一点凉爽,所谓薰风兼细雨,喜至怨忧除。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中“熏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一句,就表达了这种情怀。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清凉的南风可以解民之愠,适时的南风则可以阜民之财,由日常生活转而到收成财物,诗意更进一层。《礼记·乐记》曰:“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可见,“南风”的“阜民之财”比之“解民之愠”更为重要,也更为令人祈盼。司马迁说:“《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史记·乐书》)王肃也说:“《南风》,育养民之诗也。”概言之,《南风》之歌,即赞颂“南风”煦育万物、播福万民的恩泽之歌。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观刈麦》则直叙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两句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下地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

  这首诗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因为白居易时任周至县尉,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写下此诗。

  南风,在关注民生的诗歌里,承载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一些田园诗歌里,表达的大多是诗人自己内心的闲适惬意。

  宋代刘攽的《初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这首诗描述了新晴之后颇为清静的环境和诗人悠闲的心情,语言通畅易晓而又情趣十足。最后两句诙谐而有创意,诗人把南风想象成一个善于戏谑的老朋友,他偷偷地推开了门,闯了进来,还装作爱读书的样子,正不停地翻着书。这两句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本诗自然亲切,生动有趣,也从侧面烘托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明代杨基的《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绵绵细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初夏的南风轻轻吹拂,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茸茸细雨,微微南风,徐行山中,让人好不惬意舒适!

古诗的作文1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难留,时易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欢娱不惜时光逝

  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难留,时易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珍惜时间的诗: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花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思乡古诗: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的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作文07-20

古诗的作文12-10

有关古诗的作文12-06

古诗的作文【荐】02-24

写古诗的作文03-01

【荐】古诗的作文02-21

古诗比赛作文02-04

关于古诗的作文01-05

【热】古诗的作文02-04

古诗的作文(15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