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学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学作文 篇1
我喜欢文字,不仅仅是自己写,更喜欢欣赏别人的大作,用我弟弟的话说,我好像来自某个星球呢,现在的80之后的孩子一般都喜欢什么言情、玄幻等等,其实最让我弟弟郁闷的是我竟然不知道什么是修真,我还真是从昨天晚上才知道修真是个怎样的概念呢。
我喜欢晚上下班后,吃点零食,笔记本放点悠扬的音乐,窝在我的熊宝宝的怀里,然后静静的欣赏着我喜欢的文字。有时候看着很有感触,就抱着书,然后静静的.躺着,回忆着,或者读到有感触的地方,就淡淡的对自己笑笑,然后满满的在自己的脑海中憧憬未来,每一个画面都是那样的唯美,有时候真不想从想象里面出来,如果自己真的活在自己编制的世界里,也许也是一份最美的终结呢。
当我读到《借我一生》中打大阵的时候,那种孩子的游戏是那样的单纯,他们仅仅是为了玩,而忽略了危险,那带火的剑横冲直闯,满天乱飞,其实也是一个充满生气的画面,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小时候。
在一个炎热的中午,大人们都午睡了,而我们却没有一点困意,我们成群结队的来到了地里,此时的田地里拥有各种瓜,西瓜、香瓜、甜瓜...其实也不是为了吃,就是为了好玩,我们还拿着钓鱼竿,在河里钓了一会鱼,可是半天也没见到鱼,我们就去附近的地里摘瓜吃,那时候的我们也不知道哪个瓜熟了,看着好看的就摘了,然后吃一口觉得不甜就扔了,结果一片地被我们弄的是狼狈不堪,有几个比较好吃的,可是我们看着它们满身的泥,就用鱼钩在附近的浇地的人的纶沟(这个是我们家里的一种讲水引至自己田地的一种类似塑料的东西)上扎几个小孔,那样水就好像一个个小喷泉一样喷了出来,我们就利用这些水将我们的战利品一洗干净。然后找个阴凉坐下来静享劳动果实。
现在想想当时真的很坏,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我们没有那种意识,只是觉得好玩,只是觉得那些漂亮的小瓜真是很好看,它们是那么的香,即使是吃完了,也是觉得身边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也许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童心般的去做一些可爱的事情,总觉得童心永远是没有错的,童心是最干净的地方,纯真,简单。
中学作文 篇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多种方法”,既包括在阅读教学中,也包括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熟练程度和广度而言,具有流畅性;就其灵活程度和跨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优化程度而言,具有独特性。
(一)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流畅性。在写作教学中,要随时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并帮助学生选好思维切入点,以求得在教学的“最近发展区”上尽快发展,让他们的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去创新,从而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能刺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在作文教学上就是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立意不同,是个性的体现,能够力避公式化和雷同的不良倾向;取材角度新,实际上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式新,独辟蹊径,可以多样化地反映生活。在具体的作文指导过程中,可采取由易到难的办法,先提供一些触发学生思绪的材料,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写“放胆文”。例如,教师交给学生如下材料:“西方人吃铁蚕豆,吃了壳,吐了豆,摇头说:‘肉薄,核大,有什么好?’西方人煮茶吃,倒去茶水吃茶叶,皱眉说:‘涩而无味,有什么好?’”紧接着要求学生设法找出其中包含的至少七个方面的道理来:①看问题切忌片面化;②不能死搬硬套,搞经验主义;③不要自以为是,凡事想当然;④切莫盲目排外;⑤孤陋寡闻会误事;⑥不可轻率下结论;⑦客观事物的价值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随后,让学生选择其中更有新意更有深度的一个方面,写成完整的文章。学生们通过诸如此类的训练,便可以逐渐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进而选取最佳角度或最佳观点——别人不曾想、未能言而客观上更有必要,主观上体会又较深的方面,写成较好的文章。
(二)通过“寻找联系”“举一反三”,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的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如,结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面对这样的'题目,由于受习惯思维的制约,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邹忌如何讽谏齐王”“齐王怎样对待纳谏”“纳谏后齐国的政治出现了何种局面”等问题上,即是说,他们对课文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较为敏感,通常以此作为思考的基点,多采用既定的模式去审题立意。这样,势必会出现大同小异的写作现象。如要打破旧框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可引导他们就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思维辐射,由文中的齐威王,联想到唐太宗(相似)、周厉王(相反)以及向历代各王进谏的众多臣子(相关)等。如此不断展开联想,让他们在思考着相似、相关、相反的问题的大脑中,产生创造性设想的心理环境——思维振荡场,形成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心理根据——“优势灶”,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这样,学生写作就不会无话可说了,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列出了以下观点:
①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从齐王悬赏纳谏想到的
②人贵有自知之明——从邹忌两次窥镜谈起
③推己知彼,引君就范——提意见应讲究方法和技巧
④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由妻妾客皆美邹忌说开去
以上几种观点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的,现实意义较强,而且标题也符合要求。观点③④尤其值得肯定。
(三)通过“换元运思”“反弹琵琶”,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素按一定顺序的排列而成的,这就是事物的多元性。事物的多元性决定了思维的多元性。如果在思维过程中换掉思维的某个元素或改变一下排列次序,那么事物就会起变化。对于写作来说,它要求写作者不人云亦云,敢于发表与众人、前人所不同的意见、设想,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能提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写作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是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来训练学生“换元运思”的创造性思维。如针对考风不正、作弊严重的现象和部分同学中存在的不作弊吃亏的错误思想,可设计《不作弊吃亏吗》《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论》一组题目,让学生运用“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去驳诘,去求真,去论证,在对立思想的交锋中,磨砺思想的锋刃,撞击真理的火花。又如针对学生迷恋武打、言情小说,不分时间、场合,嗜读成瘾,严重影响学习的现状,可设计《开卷未必有益》的作文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认识,谈感受,谈危害,反弹琵琶,翻新旧说,即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松树的风格》一文时,先要求学生不准重复陶铸同志的观点,自选一个新的角度去赞美松树。然后他又进一步要求学生以《松树的短处》为题口头作文。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口头作文:
一提起松树,人们便会想到它的四季常青,于是,就把它作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是的,松树的这一特点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赞誉,无论是春天的风,夏天的雨,秋天的霜,冬天的雪,都改变不了松树的这一特色。
可是,松树的不足恰恰也就在这里。我们想一想:那松树春天是这个样子,夏天是这个样子,秋天还是这个样子,到了冬天,它也依然保持原貌。一年过去了,几年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万年过去了,地球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松树呢?它依然是那个老样子。这就叫做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我们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前进的。从发明工具到改造工具,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人操纵机器到电脑控制,人类社会真可谓日新月异!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树那样一成不变,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吗?只有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开拓前进,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松树的这一短处也不能等闲视之。
这篇口头作文,抓住松树“一成不变”的短处,运用辩证的发展观点加以剖析透视,指出“一成不变是不好的”,是同社会发展与变革精神相抵触的。整篇文章简洁凝练,立论严谨,自圆其说,令人信服。
事实表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跃,从而形成由“爱写作文”到“写好作文”的良性循环。
中学作文 篇3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不仅解决了习作中素材缺乏、想象匮乏的现状,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作文修改费力、无效的局面,有效推动了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多媒体;作文教学;整合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不仅使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大增加了,而且更好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展,尤其是在初中语文作文课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就像一双翅膀,带着作文教学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
多媒体走入课堂,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被打破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得更宽广了。在以往的作文课上,存在着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单向性。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农村学校地处偏僻,学生家庭缺少良好的读书氛围,绝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积累方面的缺口很大,头脑中的作文素材库常常是空空如也,因此,在作文课上,大部分学生在听取了教师对题目的理解之后,虽然能做出自己的思索,但最终只能苦思冥想,拼凑成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想、被动地写,最后被动地接受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这样的方式让作文教学出现了师生一提作文便头痛的怪圈。
当多媒体技术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通畅无阻等优势走进教学领域,它的图文并举、声情并茂、直观形象、优教促学等方面的优势使从事教学的教师对它产生更多青睐,也推动了初中语文作文课的教学。它给农村中学的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使师生得到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语文学科是一门广博的学科,它渗透着历史、地理等诸多领域的内容,没有相关内容的连接,单靠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教师脑子里原有的一些储备,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显然是杯水车薪,面对作文教学,仍会有无从下手之感。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使教师在短暂的时间里搜集到了无穷尽的教学素材,不仅丰富了教师自己的知识视野,促动教师分析和扩展教材,而且对教师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安排最合理的教学流程,提供了最大限度地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的写作能力”。
但是农村中学的学生生活单调乏味,往往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书又读得少,准备功夫不足,胡编乱造或者陈词滥调的现象就在所难免。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动了学生信息量的摄入,学生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
“俗传一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说,这句话却有相当的道理,一种意思可用的表达方式不止一种,但不管其中哪种都是由前人习用的框架描画或脱化而来。你不读,或者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以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当今的中学生难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走出去,感受世界的博大与多彩,单一的成长环境、闭塞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们储存的写作资料很有限,在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下笔无词”的茫然状态,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出现却为这些处于“下笔难,难于上青天”写作困境中的大部分学生指出了一条“柳暗花明”的阳光大道。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可以在短暂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素材,不仅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体味到更细腻、更深沉的情感,而且大量素材的累积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联想、回味、思索自己平凡生活中的感动,安静的生活中始终流动着的绚丽的美,从而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库。
二、多媒体呈现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感受美、享受美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可欣赏的画面展示出来。丰富的画面,流动的场面和教师口头语言的描述相比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愿望,不仅如此,多媒体信息技术还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让学生欣赏到眼前所没有的风景,从而丰富学生的感观积累,进而帮助他们下笔如流。例如,在教读《春》《济南的冬天》这样写景的课文之后,笔者通常会做个写作小练笔,要求学生写一写大自然的美,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并不是随时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有心人,因此,他们很难在头脑中勾画出形象可感的自然画面,而多媒体在视觉上占尽优势,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精美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在猎奇猎新的视觉喜悦中感受不同韵味的'自然风景,形象而生动的画面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更给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动笔中走出困惑,有的放矢。再如,在写人的作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父母师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辛苦劳作等相关主题的画面或视频,通过或静态或流动的画面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生活记忆,唤醒学生心中或温柔或深沉的情感,触其心怀,动其心魄,学生自然而然便会打开记忆、情感的大门,写出生活中和父母师长相处过程中最为温馨、难忘、感动的瞬间真情。
三、多媒体信息技术让作文评改化静为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合作是比竞争更重要的素质,而作文教学更需要发挥集体力量,学生在互学、互助、互评、互赏中,作文能力可以较为迅速地得以提高。
传统的作文课,通常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指导、学生修改的模式。修改时,学生完成草稿后,教师一一指出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经过修改,请教师再次指导。这样的指导方式虽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本的修改通常是处于一种静态模式,这样的作文修改过程势必会需要大量的时间,从而降低其时效性。况且“无论是语是句,凡是文字都不过是一种寄托某若干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因读者的经验能力的程度,感受不同:有的所感受的只是其百分之一二,有的或者能感受得多一点,要能感受全体那是难有的事。普通学生在读解正课以及课外读书中,对于一句或一语的误解不必说了,即使正解,也绝非全解,其所感受到的程度必是很浅。收得既浅,所发变得也自然不能不简单空虚。”借助学生一己之力去修改自己的文章,势必会因其阅读感受能力的限制而使作文修改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当多媒体信息技术走进作文教学以后,这种静态的作文评改方式便发生了极为重要的改变。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初稿作文,教师和学生充分合作,借助彼此的智慧分析文章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教师和学生之间再次发挥合作的作用,指出修改的方向和建议,借助集体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佳的修改。多媒体技术参与的作文评改课将传统的静态修改变为动态的修改,学生们在合作中不仅明白了应该怎么改,而且明确了为什么要这样改,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作文的时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过程直观、动态、情感,又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成效。
合作才会共赢,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恰恰就是这样合作共赢的关系。多媒体信息技术使作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魅力,使阅读贫瘠的学生视野开阔了,生活丰富了,情感深厚了,在快捷、前沿的互联网中感受不曾经历的生活,积累不曾阅读的文字,体味不曾经历的情感,曾经枯燥、恼人的作文换上喜人的新装在他们心里开始生根、发芽,茁壮。当然,一切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势必也会出现“内容庞杂,画面不佳、动画干扰”等弊端,但只要教师能在教学中多加注意,就一定可以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作文教学中的优越性。
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先进与前沿,为山重水复的作文教学插上翅膀,让学生们在自然、社会、人生的蓝天自由翱翔,书写最美的篇章!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华书局,20xx.
中学作文 篇4
9月1日,我升入中学,听读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他们说。初中作业很多很混乱,打架,抽烟的事情常有的。而且上课速度也很快,我不知道初中是怎么样的,我只有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来体验这些。
开学的第一天,我背上我的书包进入中学的大门,似乎有种长大的感觉,还感觉激动,紧张。我来到班上。发现好多人我都不认识。原来的小学同学有的转走了,有的不在一班。而我同一班的有两个人,关系也不太好。来到我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老师不同;同学不同;环境也不同。一切都不一样了。不过我相信我依然是最棒的一个。
中学生活让我踏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崭新的环境,一个新的天地。在这个新的天地里,我可以把我自己和小学老师心目中那么完美形象重新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自己。
“叮叮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连忙回到自己的.位置,安安静静的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待老师自我介绍后,给我们讲了初中要注意些什么,一共有多少门科目要学?顺便把我们的课程表也写到了黑板上。我看了看见好多节课,其中我好多科目我也不认识。不过我相信我能自己学好,因为我们才刚刚升入中学七年级。
上了中学,我发现了许多好处,虽然我才来没多久。但是上了中学,我们都要学会独立,坚强,还有自觉的能力。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
中学时代的生活我来啦!
中学作文 篇5
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过去了,等待我们的是一段严酷而又“辛酸”的军训。 在我的脑海里,军训就像是一个魔鬼,让你望而生畏,不敢接触它。我们是生长在新世纪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父母把我们从天真浪慢的童年时代小心翼翼地扶我们走过来,在温暖和无微不至的怀抱中,得到了父母的垂爱。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缺乏着一种对意志的考验。军训虽然困难,但困难是磨炼坚强意志的磨刀石,坚强的意志是在困难的磨砺中培养起来的。 军训是苦的。刚开始,大家自信满满、精力充沛的走上“战场”,才刚做了几个“向左转、向右转”过后,刚才那股劲儿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人就好像是没充满的电池。李教官对我们严厉的要求,让我们不禁有“回家”的.冲动。烈日当空,挺胸收腹,我们在站军姿。汗流下来了,在身上“乱窜”,痒痒的,但不能擦;喉咙干了,火在心中燃烧,非常难受,但不能喝水;脚麻了,但不能休息。一二一,向右看,一遍又一遍的齐步训练……
不经意间汗水已浸湿了衣服,满脸的汗珠如泪一般滑过脸颊。中午,同学们又饿又累,叫苦连天,忍不住双脚的酸痛,对军训有一点灰心丧气。休息后,个个双腿又酸又软,浑身一点儿劲儿都没有。但我们想一想:“在我们埋怨、灰心的时候,教官呢?他们和我们一样累、嗓子都喊沙哑了。这样一想,身体顿时有了精神。 军训是乐的。休息时,雄壮的军歌为疲倦的身体增添了力量;幽默的教官为枯燥的军训增添了力量;同学的搞怪让满脸“愁”字的我们增添了力量。我觉得,辛苦后的收获是加倍的快乐。还有就是叠被子,叠、压、折、修,一块类似豆腐般的被子便出现在我眼前。我感到惊讶,惊讶于原来被子也可以这样叠法。忘不了,和同学们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属于我们的一份美好回忆。 我非常欣赏军人,他们挺直的腰板,耸立的肩膀,忘我的精神和一张充满刚毅的脸。
我最记得李教官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一个班级,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我们要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这种意志坚强、风雨不摧、团结一致、坚持不懈的精神。让这些精神随时陪伴在我们左右,洗礼着我们,教育着我们,使我们在风雨中健康茁壮的成长! 短短的五天时间里,我好像真的长大了,不会为一点点小疼痛而退缩,因为我学会了坚强、坚持、吃苦耐劳。我感谢军训,感谢它给了我刻骨的回忆,给了我坚强的意志。五天的军训结束了,生活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原点,偶尔想起军训,感觉像是一场梦,唯一真实的是大家晒黑的皮肤和酸痛的身体。几天来,大家与教官之间彼此有了感情,所以走的时候有些舍不得,甚至有些不想回家。经过这次短暂、艰苦而又难忘的军训,我们少了份娇气,多了份坚强;少了份依赖,多了份自强;同时也懂得了自爱和自理。 过去的终究会过去,但“它”却化作一只蝴蝶,成为我心中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中学作文 篇6
思路就是人们思考某一问题时思维活动进展的线路或轨迹。从写作学上来讲,即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中学作文教学,就应该训练学生不断地开拓思路,学会有条理的思维。
一、开拓思路,需要打破束缚,坚持写“放胆文”
青少年学生爱说好动,想象丰富,思想活跃。但为什么有人写起作文来竞思路闭塞?这恐怕主要是思想上有束缚。要开拓学生思路,首先必须坚持写“放胆文”。南宋谢枋得编选的集宋人评点学之大成的《文章规范》把文章分为“放胆文”和“小心文”两种,并说:“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胆小——由粗人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抒其急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
这种观点,在历代文人中是很普遍的。“作文之体,初欲奔驰。’’“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初学作文,必促之使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柬矣。”以上这些,都是提倡习作之初大胆放手的。如何鼓励并训练学生敢想、敢写呢?
1,思想上鼓励“放胆”
对于学生的习作,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宜限制过多。写好人好事固然很好,写点阴面也无妨;写典型当然不错,记琐事未尝不可;慷慨激昂应当肯定,哀怨低徊不宜厚非:朴实值得提倡,华丽未必不好。不管是指导、批改、讲评,教师的责任是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具体指点,来不得半点简单轻率、言词偏激,并且,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经常进行作文教学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比如,出《作文选优》《范文选读》等刊物,搞作文比赛、习作传观之类,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2,训练上有利于“放胆”
要彻底改变单一的课堂命题形式,方式要多样化,除了课堂作文,还应注重课外习作,诸如日记、周记、观察笔记之类:方法也要多样化,除了命题作文,还应该大量地采用指定范围、自由选题和不定范围等方法。有的学校的作文叫“札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每周两篇,定期查阅,这也是一法。 是否坚持让学生“放胆”写作,反映了作文教学领域里思想是否解放,关系到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只要打破种种清规戒律,摆脱各种束缚,使学生能够自由思想、自由写作,而不是让他们感到作文是件“苦差事”,敢写、想写,他们思路的开阔就有了重要的保证。
二、开拓思路,需要积累生活素材,必须发展观寨能力
生活贫乏、头脑空虚的人是如何也想不开的。要想得开,就要观察生活、认识生活,能够从看到的、听到的现象中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处在丰富多彩的生活里面却感到无话可写,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无意注意强,有意注意弱,不善于观察。因此,他们也就不会想,或者不大会想。要真正会想须做到:
1,训练有意注意,培养观察习惯具备了观察能力,就能随时随地捕捉生活的浪花,充实头脑,写起作文来也就想得开了。因此,观察对于作文极为重要,它是记人叙事的基础。观察要细致周密,抓住特点。在《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百草园里的各种景物之所以写得栩栩如生,是与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分不开的。
观察要注意角度。观察角度不同,对事物所获印象也不同,诚如古人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取观察角度由观察点决定,而选择观察点主要有两种方法:定点观察:移位观察。所谓定点观察,即以作者立定地点作为观察点,对周围的事物作仔细的观察。所谓移位观察,也叫移步换景观察,即随作者足迹的移动,空间位置的转换,写所见的事物。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是以瞻仰路线的移动,依次记叙纪念碑各部分的情形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方法可以结合起来运用。
2,指导并帮助学生整理生活素材
课堂作文应在观察的基础上,指导并帮助学生整理生活素材。写入,根据观察所得,整理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个性等方面的材料,并注意抓住有关方面的特征;记事,则可回顾事物经历或查阅观察笔记,并抓住重点(主要情节、精彩场面、典型环境、特殊心理),若写夏游荷塘,可以抓住划船这个重点,以及当时的景象,如愿以偿的`心情和跃跃欲试的情态。方法上,可以由教师做启发性谈话,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整理生活素材,可以重现观察情景,有助于开拓思路;而通过整理观察材料,又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观察意义,改进观察方法。有时,为了便于观察和写作,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情节,来开阔学生的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情节简单、无话可写或呆板重述的毛病。
三、开拓思路,需要丰富的语言,就必须发展语言能力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写文章也是一种言语活动。如果词汇贫乏、语言干瘪,写作时就会思维不活跃,思路不开阔。发展语言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说话训练
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更多的是通过说。一般来说,会说也就能写,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实践也证明,不少思路闭塞的学生,往往是不善于说话的。因此,开拓思路必须抓好说话训练。说话训练是多方面的:可以训练课堂答问;可以开展专题辩论;可以举行口头作文;甚至可以配合讲读课、作文课相应地开设说话课。训练系统也有序可循:或是按表达方式安排——记叙性说话,描写性、说明性、抒情性、议论性说话:或是按表达内容安排——叙事、记人、状物、论理;或是按认识规律安排——由模仿到创造,由单项到综合:或是各种方法交错运用。在说话训练的基础上,应指导学生把自己或别人说的话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并逐步训练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这样,就不愁写不出东西来了。 2,加强词汇积累
词汇是思维和现实的中介,是组成文章的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人们无法思维,也不能表达。词汇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积累词汇是人的本能,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开始积累词汇。由于生理、心理功能的不同,每个人积累词汇的差异很大。青少年学生中的这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对于词汇贫乏的学生,要加强第二信息系统的刺激,通过讲读教学、口语活动、课外阅读等多种途径,发展语感,丰富词汇。
3,加强仿写训练
词汇本身还不是语言,学习语言还必须在积累词汇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语法规则和表达方法等。实践证明,儿童学习口语全靠模仿,青少年学习书面语言也得借助模仿。仿写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有词语仿写、段落仿写,这是局部的、片面的模仿,包括写肖像、动作、对话、心理、环境、场面等;还有篇章仿写,或是模仿立意,或是模仿结构,或是模仿手法。上述种种也可交错进行或者综合运用。仿写练习多了,学生的写作技能逐渐熟练,语言能力大大增强,思路也就畅通起来。课堂命题作文,同样可以根据发展语言能力、开拓学生思路的规律来指导。常见的做法有介绍相关资料、借鉴类似范文和提示必要词语。介绍相关资料,就是根据本次作文需要,事前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通过这些资料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借鉴类似范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模仿、类比、联想以开拓思路,人们常把这种范文称为“引路文章”。另外,提示的必要词语,必须具有启发性,并且只能是参考性的。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从提示的词语中产生感触,开拓思路,丰富写作内容:也可以节省学生写作时斟字酌句的时间。这种方法,一般适宜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以及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
四、开拓思路,需要敏捷的文思,必须发展想象能力
古人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既然凝虑,思接干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诵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可见,为文之思,必须纵横驰骋,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必须发展联想、想象能力。
1,发展学生联想能力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客观事物往往不是眼前当即发生的,而是凭借记忆保留下来的过去感知的印象。写文章,总是通过回忆把这些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印象重新呈现出来。所以联想属于记忆性的范畴。通俗地说,联想就是由此及彼联系起来想。联想使人思想活跃、敏捷。要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展开联想,发展他们的联想能力。比如:郭凤《厦门抒情》,由时空上的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杨朔《香山红叶》,是对比联想。经过长期的训练,就能使学生接触或看到一个命题,便由此及彼,就会回想起与此事相关的其它事物。想得多,想得远,思路也就打开了。
2,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写作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在这创造性的思维中,想象是重要的一项。它属于思维的范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它是根据别人口头或文字的描述在自己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通俗地说,想象就是思想中的形象。想象比联想更能使入思想活跃,文思敏捷。青少年学生最富于想象,不过大多数是无意想象。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必须努力训练有意想象。
(1)训练再造想象
所谓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词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训练再造想象,方式多样:可以是即兴式,就是随时随地根据具体事物命题,引导学生想象:可以是模仿式,就是模仿别人的想象而展开想象;可以是伸展式,就是根据别人已有的描述延伸下来,扩展开去,展开想象,方法上包括扩写、补写和续写等。
(2)训练创造想象
所谓创造想象就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创造想象需要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比较深刻的生活体验。训练创造想象,也可多样:或者写理想:或者写幻想,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去开展;或者是搞创作,对于作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应当允许并且适当指导他们搞点文学创作。
中学作文 篇7
语文是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表达心中的话的出入口,语文也因为包括语言而无处不在。
今天早上,天还没亮,邻家的鸡就打鸣了,那洪亮的鸣叫声一下便把我叫醒了,谁叫我是离邻居家最近的呢?我揉揉眼,掏出表来一看时间,才六点,我刚想再次躺下,那闹人的鸡又叫了起来,害得我只好洗漱去了。
我坐在床上,脚突然碰到了一个东西,我捡起来一看,竟是一份不知道什么时间的报纸。我漫不经心地翻翻,"切,是看过的。"我刚想将报纸收回,一个字突然吸引住了我。我之前从没见过这个字,看着这个之前被我忽略的biang字,我很好奇,这个字很像早期时候的字,密又细,结构也很不好把握,这个字由之、穴、月、么、言、长、马、刂、心"组成的字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呢?我看着报纸,将这个字写在了纸上,写完后我就惊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打在报纸上的字写在纸上,竟如此壮观,看着这被我拉长的字,我怕了,原来文字是这样的多形啊,就连"旯"字都记不住的我,往后怎么面对这样密集的`字呢?我认真地将它写在了便条上,又注了音,贴在了床头,心里想到以后它便是我提醒自己文字多样性的例子了,在经过此事后,biangbiang面的biang字便对我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字了,因为我在报纸中学到了它,我在报纸中学到了语文。
"语文无处不在"这句话是有依据的,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手机、书、报纸都能学到语文,所以也请所有的人都注意生活细节,在各种地方学到知识,学到语文。
中学作文 篇8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是对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具体案例的分析与剖析。
(二)教学目的
解读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成因,提供若干有效开展作文教学的思路与做法,以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在充满真诚与爱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表达、大胆追求、大胆创新、大胆批判,抒真情,说真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依托语言或话语进行生存、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成因
二、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的三个系统
(1)积累与思考系统
侧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写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何做读书笔记。
(2)作文与指导系统
侧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周记、大作文训练阶梯和一系列思维训练,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
(3)评改与提升系统
侧重探讨各种评改方式,各阶段提升重点及其作文升格途径。
三个系统中,积累与思考系统是作文前的酝酿,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前提、保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推荐的课外读物,大多为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广泛阅读,可以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而随时随地把优美的语段摘录下来,及时揣摩体味、鉴赏品评,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练习与应用相统一”的原则。第二个系统作文与指导系统是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是对积累与思考成果的检阅,是在阅读与思考基础上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前者是“十月怀胎”,后者是“一朝分娩”。第三个系统是评改与提升,是对写作水平的评价以及写作水平的再提升,是对写作实践的反馈。这三个系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作文训练序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学作文 篇9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参观了苏州中学。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体验到了一天的初中生活,还让我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走进校园,如果没看到门口几个“苏州中学”四字,还以为进入了公园。最吸引我的就是离停车场不远处的河塘,河塘边还有一座亭,坐在亭子里看学校,是最富有诗意的。河塘边开了五颜六色的花,塘边柳树倒映在塘中,教学楼就依在花海中,靠在柳树旁。
往里走就见着了图书馆和剧场。图书馆是开放式的`,随借随还,墙上写着许多关于书的名言,书桌整整齐齐,一走进这儿就想拿一本书静静地看会儿。剧场不算大,但人多得可谓是水泄不通,因为有名师正在演讲,而且还是全英文。奇怪的是,我竟然听懂一些呢。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教学楼、博物馆和学生宿舍。别的不说,这个宿舍令我印象深刻。记忆中的学生宿舍都是脏乱差,时不时还有几只小老鼠跑出来吓人。可苏州中学的宿舍令我大开眼界。宿舍都是朝南的,阳光特别好,四人一间,地方虽小,却整理得井井有条。每间宿舍都有一台饮水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桌,桌子上起码能放个一百本书吧,每人都有独立的衣橱,柜子,像家一样。别以为只有住得好,卫生间也不差。每两间宿舍是互通的,中间有个卫生间,也很干净。沐浴、洗手台一应俱全。这和想象中的差距真大呀!
到了饭点,我和妈妈走进食堂。嗯!是红烧肉的味道,香!打好饭,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突然感觉我吃了六年的食堂,没有哪次的饭菜有这么香。
一天的参观很快就结束了,真希望我能考上苏州中学呀!
中学作文 篇10
当夏的喧嚣渐渐退去,当时光渐渐的被碾碎在阳光里的时候,秋,就这样,步入了济南这座充满了古色古韵,但又有丝丝霓虹气息城市,以孤傲的姿态,统领这一片蓝天的风骚。
原是不爱这秋的,每每读到关于秋的古诗时,心底便油然而生一股秋风萧瑟之感,放下手中的书本,抬头向外看去,原本在夏天开的热烈的鸡冠花,也吃不住这秋天的萧瑟,花瓣化作点点清泪,丝丝划过,只留下点点干枯的淡黄色的花蕊,在萧瑟的秋风中,无力的摇曳着。
鸡冠花的逝去,更是为这秋天的萧瑟增添了一把凄凉。但当我走出家门,原本萧瑟的秋风,在济南城内,变得十分的温顺,配合着济南浓郁历史气息,丝丝古色古香从秋风中流露出,令我万分陶醉,徐徐的秋风吹过大明湖时,带起一层层的涟漪,带走一份属于大明湖的静谧,看的我,也是醉了……
不知不觉,跟随着秋风的步伐,渐渐的,我走进了千佛山,山上依旧是一片葱茏的绿色,迎着经过了大明湖的洗礼过后、静谧的秋风,随风摇摆着,发出“哗哗”的响声,这莫过于生命的旋律吧,我一边想,一边静静的.听着。
此时的千佛山,少了一份专属于春天的青涩,脱去了属于夏日的喧嚣,少了一份属于寒冬的冷酷,有的,仅仅是属于秋季的一份孤傲,一份清澈,与一份洒脱。
我想,在济南,最好的季节,莫过于深秋吧。
【中学作文】相关文章:
中学的作文01-03
中学的作文01-18
中学爱国作文03-15
走进中学作文02-03
你好,中学作文02-04
痕迹中学作文11-21
中学优秀作文02-05
关于中学作文03-13
【精选】中学作文四篇03-26
【精选】中学作文三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