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与线作文

时间:2024-01-07 10:21:56
  • 相关推荐
风筝与线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风筝与线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风筝与线作文 篇1

  春风三月,草长莺飞。

  爸爸带着我来到学校大操坪。

  温暖的春风吹着脸。人们放在天上的风筝随风飞翔,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孩子们手里拽着一根长长的线,牵动着天上的风筝。他们笑容满面,收放自如。

  我催爸爸把风筝快快放上去。爸爸左手牵线,右手举着风筝。慢慢的跑了起来。我看见风筝的纸张开了。爸爸的脚步越快了,渐渐地他放开风筝。风筝飞起来了。我的风筝飞起来了!我高兴地跑着,跳着,叫着。人们都把眼光投向了我。

  放完了风筝,爸爸牵着我的小手。春日的夕阳里,一对幸福的父女高兴的走着。小鸟在天空自由的飞,花儿在山野尽情的开!

  我忽然觉得,我就是那天空的风筝。父亲的手就是风筝的线。有他的大手拽着,我可以在天地之间,自由的翱翔。

  我又想起了爷爷奶奶。他们住在乡下的老屋里。那是三十年前的木屋。爷爷一直不舍得拆。门前有坪,坪下是水稻田,远处是矮矮的山。屋后是山,山上溪水终年绕屋而过。西头是菜园,四季都有一园清脆的时蔬。我们每个周末都要开车到爷爷奶奶的老屋住两宿。忙碌了一周的爸爸妈妈,放下他们的教学任务。带上我,一起陪爷爷奶奶吃饭,擂擂茶,种菜,烧火,聊天,下棋……我想,爷爷奶奶是线,爸爸妈妈是天空的风筝。

  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里,我听到许多的故事。有爷爷小时候饿饭的`故事,有太爷爷躲日本侵略者飞机的故事,有爸爸考上师范努力学习的故事。我渐渐的懂得,我的爷爷奶奶过去的日子是怎样的苦,父亲学习是多么的艰辛,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后来,我懂得了爷爷为什么要留着这间木屋,因为那是他们艰苦生活的记忆。那里面有汗水,有泪水。爷爷告诉我,是党和国家让有知识的他,拿起了粉笔。现在退休了,还有三千多元一个月的退休金。日子才过得有滋有味。这几年,爷爷生过几次大病,自己家里都没有花多少钱。这是因为有医疗保险金。

  爸爸妈妈告诉我,我有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的刻苦学习,国家对知识的重视,对教育的关心。在农村的小镇上,他们有自己的房子。前年,又在城里买了房子。几年前,父亲就买了小车。

  从他们那里,我终于懂得党和国家是我们家的线,有了她,我们的风筝才能在祖国的天空自由的快乐的翱翔。

  一只风筝一根线。千万个风筝还是那一根线。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绚丽的风筝。但是手里的那根线还是一样的线。

  爷爷有爷爷的理想,他艰苦奋斗实现了;父亲有父亲的理想,他刻苦学习实现了;我要有我的理想,靠我的执着追求而实现!

  我们,一起为祖国奋斗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一生的精力气血!

  然后,一起像风筝一样把祖国的天空装饰得绚烂美丽!

  风筝与线作文 篇2

  没有线,风筝还在吗?

  ——题记

  小时候,我喜欢放风筝。我渴望有一在自己变成一只风筝,振翅高飞。但风筝是一种不安分的物体,当它飞到一定高度时就开始沾沾自喜,尝试如何争脱那根牵引它的线。唉!它怎么知道天气反复无常,风吹雨打正在等着它……

  不敢离开线的风筝

  刚起飞的风筝就如我的童年,一点也不稳定,生怕什么时候遇到某种情况而掉下。我紧紧地抓住那根线。

  我是风筝,母亲是线。母亲是我的第一位启蒙老师。虽然她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妇女,她不仅给予我生命,她还给我了生命的教育。她教会我如何做人,教会我如何生活,教会我如何关心爱护他人,教会我很多很多……因为母亲,我知道了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何时要沉默,何时要热情。我听着母亲的话渐渐长大,我这只风筝离不开线……

  我要振翅高飞

  风筝越飞越高,一种想要自由的冲动充分地暴露出来。“我需要自由,我已经能飞啦,也不再受你那根线的束缚。”风筝坚决地说。

  我是风筝,母亲是线。在初中阶段,母亲的“道理”让我厌恶,所有的.话语在我看来全部都是唠叨。我觉得我能够自理啦,我有我的想法,我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插手,不需要给我讲一堆听不懂的大道理,我一点都不想听。“我需要自由”我对母亲大声喊道。然而,母亲却还是把我当是三岁小孩,不厌其烦地日夜唠叨着我,时时刻刻管束着我,随时随地关注着我。所以我跟母亲的矛盾越来越多,关系也不复从前,口角时常发生。母亲,我觉得你一点都不了解我……

  风筝离不开线

  风筝脱线了,会怎样?脱了线的风筝变得孤独,变得没了朋友,越来越孤僻。整天处于惊惶的状态,整天都紧张兮兮,放松不下。天气反复无常,脱了线的风筝独自承受着雨打风吹的痛苦,风筝离不开线。

  在暑假里,我发了高烧,而且持续不退。是母亲,她骑着自行车载我去看病,这情景,我永远忘不了。看病回来,是母亲为我煮药,熬粥,做饭,无微不至的照顾我。那时,我明白了所有的一切。现在,母亲对我的理解多了,对我的唠叨也少了,但也少不了要我好好照顾身体,努力学习,考个好高中。也许是我的思想成熟了许多,也可能是母亲更了解我,但这并不重要,无论如何结果总是好的。我觉得我在母亲的眼底下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她要陪我见证我的成长,为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我离不开母亲……

  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没有了母亲我们就算拥有再多也无法弥补。风筝也一样,它失去了线,它还在吗?

  风筝与线作文 篇3

  雏鹰因为雄鹰的陪伴,才无惧空中的危险;花儿因为阳光的照耀,才绽放得更鲜艳;风筝,因为有长线的牵引,才能更平稳的飞翔。——题记

  转眼间,中考临近,妈妈也从外地回来了,每天她都为我准备好丰盛可口的早餐,每次我都装模作样的吃几口,便匆匆忙忙地上学去。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隐约听到妈妈的声音:“平儿,太阳都晒屁股了,赶快起来吃早餐吧。”我捂紧被口,闭着眼睛,应道:“不想吃”。妈妈来到我的房间,掀开被子,将我拉了起来。

  我不理身后母亲的呼唤,独自来到离家不远的草坪上,躺在柔软的草上面,享受着阳光的照耀。天空是那样的湛蓝,云朵是那样的柔软,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河边上的`垂柳正低头照镜,小草正奋力生长,鱼儿也在快活地跳跃着,草坪上,三三两两的孩子正放着风筝,他们牵着手中的线跳着跑着。银铃般的笑声传得好远好远。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突然,其中一个小女孩的风筝跌落在地,急得她差点哭出声来。这时,她的妈妈正好赶来了,小女孩跑向妈妈的怀抱,向母亲诉说着。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曾几何时,我也投入过这样温暖的怀抱,我也享受过这样的关怀。小时候,妈妈对我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那时,无论我做什么,她总是依着我。哪怕犯了错误,她也总是轻声细语地对我进行劝告。但随着我一天天地长大,妈妈到广东打工去了。我便感到她对我的关爱少了。每一次她回来,我和她总是要大吵一场。有时我犯了一丁点错,她便和父亲一起轮番“轰炸”,令我好不失望。

  小女孩在她妈妈的帮助下,风筝又飞起来了,升到空中。

  望着天空中飞翔的风筝和那根长线,我陷入沉思。

  小时候,母亲为我买了一只风筝。那时我真是开心得要命,我连忙要求妈妈陪我去放风筝。也是来到这片草坪上,妈妈托住风筝,我拉着长线,开心地向前飞奔,妈妈将风筝一抛,风筝便飞向了蓝天。看见风筝在蓝天上稳稳地飞翔着,我开心地直跳。妈妈对我说:“平儿,真棒!一下就让风筝飞起来了,太厉害了!”我紧拉着风筝的长线,母亲紧拉着我的手,娘儿俩一起放着风筝,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想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其实不是母亲不关心我,而是我自己太不善于去体察母亲的心。母亲是线,我是风筝,只有线紧紧地拴住了风筝,风筝才不会随风飘荡,漫无目标;只有风筝不离地面太远,线也才不会断裂。

  阳光下,我惬意地闭着眼睛,细细回味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这时,远方飘来一丝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我睁开眼睛,再凝神细听。原来是母亲在呼唤我回家吃早餐。

  是呀!该回家享受那美味的早餐啦!我拍拍身上的灰尘,起身迎着母亲走去。

  风筝与线作文 篇4

  是谁禁锢着谁,是谁挣脱着谁。凌烈的风包裹着那个摇摇欲坠的风筝,一根银线却死死地纠缠着。风筝被风绊了一个趔趄,线在半空打了几个转儿,晃了晃又被风筝拉直了。

  总会听到少女们嘴里说的甜腻腻的句子“风筝没了线,就永远都飞不起来了”。然而,风筝却被永远囚禁在广阔的天空中。它永远被寄托着飞得更高,却没人愿意让它也仰望一次那无边的天空,而不是让它沉溺的蔚蓝。线曾经有过自己的梦想,变成一件温暖好看的大衣,用来穿昂贵的珠宝甚至仅仅是一根绳索。而现在,它只能一味地束缚着别人,在风中颤抖。

  是谁成全了谁,是谁愧疚着谁。线断了,风筝就跑了;风筝跑了,线还在。风筝可以飞翔,可线永远被握在手里,紧拉着风筝。也许是孤独罢,也许是气愤罢,也许只是单纯地放不开罢。那种莫名的信赖,苦涩的依赖。它们仿佛应当自己去改变,却又好像本该这样。追逐高处是令人畏惧的,有人在后面轻扯你的衣角,安心,温暖,自然。而当你为梦想奋不顾身时,总有人牵扯着你的脚步,烦躁,无奈,迷茫。

  是谁依赖着谁,是谁逃离着谁。风筝无数次的高飞,最终被扯下。在天空中颤颤巍巍地抖落下来,风光,骄傲,连同着那收紧的线越扯越紧,绷破了。连同抖动的尾翼飘走了。线送给了风筝一次美妙的旅程,然而让风筝开始享受微风与宁静时,线却打破它的幻想,拉着它划过天际,什么都没留下。

  当风筝不再做着飞翔的梦,线变成了它从未想过的样子。风筝有一天也许会渴望地上的生活,它想顺着微风滑到麦田里,享受温暖的和风。它想顺着河流淌到石壁上,享受微凉的清泉。它想顺着笛声躲在小屋子上,享受安宁的午后。而线呢,也许是被丢在屋顶的阁楼上静静地等待风筝甚至一个新风筝的到来。也许会在废弃的垃圾堆感叹自己的.命运也不说定。

  当线放手了,随风筝飘扬,风筝仿佛失去了什么。线也许被改造商品,更或是被燃烧殆尽。风筝却怕了,自由让它无措,让它畏惧。失去了线的拉扯,它忘了归途,忘了过去。

  有时我们疯狂地想要抛弃教条,可早已习惯于教条的我们一旦自由便失去了聚焦。那时的我们不是无法改变,而是因为习惯而不想改变。像风筝一样飘飘荡荡的人生,总有一天会被扯回平坦的土地。然而,一味的被绳索控制,也只会迷失自我,只知道顺从,而连最后的希望也枯涸了。

  风筝和线,它们总是想摆脱着对方,却又无法分离。不知为何变得无理,变得扭曲,变得令人诧异。我们也是如此,追逐梦想还是放弃梦想,不过是习惯于顺从亦或者是反抗。一切失败与迷茫只是自己淡淡的惆怅和无奈。有时,不如尝试着背负;有时,不如尝试着抗争。没有谁的人生一定要活的比谁都精彩,也没有谁的人生一定要被他人掌握。一切,都不过是自己心中的那根线,究竟被放在什么位置罢了。

  风筝与线作文 篇5

  线的一端连的是风筝,那么线的另一端又会是什么……

  ——题记

  一只被线拴住的风筝,在天空中飞翔着,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线也被甩来甩去,风筝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这天正巧,遇见了一只大雁,风筝叫道:"大雁大雁。"大雁说:“有什么事吗,小风筝?”风筝问道:"你要去哪儿?"大雁说:“我要去那遥远的地方。”风筝插嘴道:“那地方好玩吗?”“当然,在风中自由驰骋,看尽山河风光之事,自然是畅快!”大雁说,"我要去了,后会有期。”说着大雁就走了。风筝沉默了,许久后他才开口道:“我也要像大雁一样,驰骋九天。”“这可不行。”线说。“为什么不行?”说完,风筝就开始挣脱线,“快停下,快停下,不能挣脱,因为你还……”可是风筝早就挣脱了线,飞出了线的视野中。

  风筝高兴在天地之间纵横驰骋,看尽了大好河山。它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忘却了线还未说完但它自己却早已知道的事。终于,他开始感到疲累了,感到倦怠了,它终于明白它当初的决定是那么的可笑,那么的愚蠢。它开始想家了,而它却早已挣脱了那条“束缚”它的线,为了自己所谓的“理想”。

  回望我们身边,何尝不是有很多这样的“风筝式”的人物?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前途”、“未来”最终断去了那条“束缚自己”的线,当他们后悔了,才去想家在哪儿。如同挣脱束缚的风筝一样,等到倦怠之时,却发现,回家的路,以被自己当年“明智”的决定所断去,剩下的,只是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一个人在街角痛哭,一个人在黑暗中前行;茫然失措,如行尸走肉一般,无法自拔,就算此时,有人伸出援手,也于事无补。

  最终风筝坠落了,坠落在一片森林中最高、最大、最老的树上。风吹、日晒、雨打、雷劈,他伤痕累累,它的'意识也渐渐模糊了,“我就要死了吗?”它想。突然,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出现了,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啊,就像那清爽的泉水沐浴着它的身体,又似太阳般温暖它的心田,它的伤全都好了,它又感到精力充沛,它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接着它就看见自己身上多出的一件令他欣喜若狂的一件东西——线!没错,是线带来了那属于家的力量;有线,它也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多少时光的家乡,——

  即使“线”断了,“家”也可以让他与“风筝”重新连接起来,没有了家的帮助,在黑暗之中孤独了多少岁月了啊!家找到你们了,即使你们找不到家,迷失在“理想”之中的人哪!再长大些吧,有了家的支持。一切都是成功的。

  风筝啊,请你不要在挣脱那“束缚”你的长线,与家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追逐“梦想”的人哪!请不要在逃离家的视野,在追梦的过程中,莫要忘本忘家。

  风筝,最后在线的牵引之下回了家,追“梦”之人,也在那家中灯光的指引下,回到了家。

  线的一端,连的风筝;那又有一端连得又是什么呢?

  风筝与线作文 篇6

  我们像那空中漫无目的随风漂泊着的风筝,在人生道路上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狂风暴雨,老师就是牵引着我们前进的绳线,紧紧拽着一次次迷失方向的我们。——题记

  迷途

  “组长,好组长,我卷子忘带回家了,你借我抄抄吧,求求你了!”组员小A一脸恳求地摇晃着我的胳膊。啧,胳膊好酸。

  “不行!谁让你没带的,自己去跟老师说清楚!”

  “去跟老师说我不就死定了嘛!快点课代表在收了!放学请你吃东西!”

  嗯,吃东西……我有点动摇了。

  “老师看出来怎么办?”

  小A一看有机会,信誉旦旦地对我保证:“放心,老师不会看的!”

  我有些犹豫地把试卷递给他。应该……不会看吧。

  云层边的暖风吹得风筝暖洋洋的,贪玩的.风筝不自觉地靠近片片云朵,线松了。

  风暴

  老师踏着铃声进来,在讲台边停下,把书往桌子上一摔,抱臂沉默。

  莫名的有些心慌,胸口没由来地发堵,该不是……不会的,不会的。我攥紧了拳,指甲陷进肉里,迫使自己冷静。

  老师开口了:“卷子我看了。该做得好的同学做得很好,不该做的好的同学--”老师突然提高了一个音调,吓了我一跳,手心里满是虚汗,心脏紧跟着蹦到了嗓子眼。“--也做得很好。”瞬间降下来的声调让人松了一口气,可我的心口上却落了块巨石。老师接着又用极细微的声线念叨了句:“说的谁谁自己心里清楚。”

  哐啷。哐啷。那巨石碎成一块一块带着锋利棱角的石块,一下下,扎得人心里火辣辣的生疼。

  一节课变得那么漫长,那么让人提心吊胆。

  云朵聚拢着,聚拢着,汇成大片乌云,将光线全数遮蔽起来。霎时飓风骤起,吹得风筝跟着摇摇晃晃的,飘忽不定。那绷得越发细长的线绳,脆弱得有如落了灰的蛛丝,仿佛轻轻一触就会崩断。

  归途

  大抵是顾及到我的颜面,课后老师也没多说什么。可我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害怕自此老师就当我是个坏学生了,又怕老师同别人说了去。

  放课后轮到我值日,恰巧班主任也在。

  起先她默不作声,待人都走净后踱到我身旁,面色柔和,道:“我听你们数学老师说了,你觉得自己做的对吗?”

  我攥了攥手中的帚柄,低下头,小声应道:“不对……”

  班主任拍了拍我的肩,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说“你不用觉得愧疚,谁都会犯错,长了教训,下次可别再犯了。”

  我听后,一瞬间有被看穿的窘迫。随即抬起头,朝她笑笑,坚定地说:“不会了。”语毕,在心里默默念了句:谢谢老师。

  不多时,阳光冲出了束缚,肆意在苍穹之上留下自己的足迹。那线绳终是坚定地拴着风筝,指引着它前进的方向。

  风筝乖乖的,顺着线的牵引,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谁又知道下次风暴在何时呢?

  风筝与线作文 篇7

  风筝和线从被制造出来的那天起,他们就是最最亲密的好朋友。他们从一出生开始就紧紧相连,每一次飞上天空,风筝在自由自在地翱翔时,线便会在身后紧紧地将他拽住。渐渐地,风筝受够了这种被线紧紧拴住的生活,看倦了那些熟悉的景物,开始向往着像鸟儿一样无拘无束地畅游这个世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线限制了自由,连飞的高度都必须由线来决定。风筝开始打心眼里讨厌线这个烦人的家伙。

  有一天晚上,主人和线都已经睡了,风筝却心事重重。他想:“别人都认为我是自由的象征,可我却被一根线无情的.拴着;我本应该让风儿载着我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可我却被一根线无情的拴着;我本应该跟云儿、鸟儿们做朋友,可我却被一根线无情的拴着!”风筝越想越生气,于是升起了逃跑的念头。这时,线也醒过来了,他体会到了风筝的焦虑,却无力阻止,只能关切地看着风筝……

  意外终于发生了。有一天,风筝如同往常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突然间狂风大作,直把风筝吹得左右摇摆。线大急,用尽了全身力气将风筝往回撤,可惜为时已晚,风筝向上努力一扯,线断了,只留下伤痕累累的线苍白地摔在地上。

  在空中翱翔的风筝望着地上那渺小的线,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便不屑地飞走了,将自己残酷的背影无情地留给了地上那双不敢相信的大眼睛。

  风筝自由了!他一会儿和鸟儿唱歌,一会儿和云儿捉迷藏,一会儿又去和风儿跳舞,别提有多惬意了!。风筝开心的想:“哈,我终于摆脱线那没完没了的纠缠了!从此以后,我便可以自由的畅游世界了,飞的高度再也没有限制了,我自由了!”

  风筝只顾着为自己的自由而欢呼了,却忘了自由对自己是一件多么悲剧的事情。才飞了一会儿,风筝便发现风已经不像原来那样受自己的控制了,而是调皮地将他吹得东倒西歪;鸟儿也不像刚才那样陪他玩耍了,而是不停地在旁边捉弄他,嘲笑他;就连云儿,也将自身的水分都洒在他的身上。他突然觉得,原来自由不是一件好事。过了一会儿,风停了,风筝便从天空掉了下去。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和鸟儿它们不一样,它们自己可以飞,我却只能靠风来翱翔。他突然很后悔,后悔自己其实不应该离开线。可惜,一切都为时已晚了,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风筝被风无情地扔在了地上,就像当年他抛弃线时一样。风筝突然很想念线,可线却不知被人抛弃在哪里了……

  其实,我们和那风筝是一样的,在面对父母那根线时,我们总是夜郎自大地认为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自由地在社会上翱翔了,从而听不进他们的教导。可是他们也只是想让你少走点冤枉路啊!我希望你们不要像那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等到后悔却已经来不及了。

  老舍先生说“失去父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风筝也是一样,失去了线,虽然表面上还是完整无缺,但却迷失了方向,直到永远,永远……

  风筝与线作文 篇8

  高飘的风筝挣脱不了细长的丝线。风筝和线,总是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当中,爱与被爱,就仿佛是风筝与线。人们看着高高在上的风筝,却不曾想过那丝丝绳线,那“瘦弱”的丝线,包容着,爱护着那美丽的风筝……

  风筝在刚刚被编织好的时候,总喜欢和线玩耍,线默默无闻的爱护着风筝,迁就着风筝,让它毅然飘在那爽朗的天空,风筝很快乐,很满足。风筝在线的爱护下,飞的越来越高,似乎这一小片天空,已经容不下风筝这充满好奇的心。

  线被越拉越长,而风筝越飞越高,风筝尽力想挣脱线的牵绊,它追求着自己的自由,不想被线牵绊,不想被线束缚,线默默忍受着风筝的不满,当线的一头终于被耗尽,它依旧努力让风筝在空中展现,在风中翱翔。

  终有一天,线无力再让风筝飞得更高,风筝绝情的断了那牵绊它的丝线,独自在空中飞舞着离去,线默默的看着,却也没有挽留,风筝何曾想过,线没了风筝,又该怎样活下去呢?线只能暗自苦笑,它期望着,能看到风筝依旧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仅剩的.一小点期望,也终究留给了风筝,它的一生,又何尝不是一直为了风筝而活呢?

  风筝洋洋得意,它终于摆脱了线的束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自由,它漫无目的的在空中飞舞,终究,多情的风停了下来,风筝不由自主的落下,慌忙之中,已被无情的小草一刀刀划破了身子,它终究受不住这一切对它的打击,它的心中泛上一丝懊悔:若当时没有执意离开线,现在又何尝落得如此下场。它躺在冰冷的地上,思念着线,那个宁静,充满庇护的港湾,终究还是它最好的归宿,不是吗?

  当风筝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子艰难移回线的身旁,线已陷入“垂死挣扎”之中,线老了,再也无法把风筝送到那湛蓝的天空。线很高兴,终于又见到了那日日思念的风筝,风筝见到那已有些枯黄的线,有些苦涩,心中又更加懊悔,它终于意识到,风筝走后,线是怎样度过了这难熬的日子。

  线终究还是默默的离开了,风筝也被重新安到了另一条线身上,而这丝线,却没有向以前的丝线那样的保护自己,它更加懊悔了,却也无力回天。风筝渐渐学会了长大,不再妄想离开丝线,只是,每当飘上那湛蓝的天空,便想到了那瘦弱而托起自己希望的线……

  我们与父母之间,就宛如风筝与线,我们图着一己之私,想早日获得自己的自由,却不曾想过,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太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终究离不开父母,而父母也离不开我们,多一分为他们着想的心,生活就变得愈加美丽。

  高飘的风筝挣脱不了细长的丝线,细长的丝线离不开高飘的风筝,这爱与被爱的情感,永不停歇……

  风筝与线作文 篇9

  起风了,线最后的一份力气用尽了,风筝终究还是走了,它飞了,线默默地、深情地凝望着……

  还记得那个飘着淡淡花香,浅草吟唱的季节,沉睡的风筝被轻风唤醒,它看着窗外的风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舞动在广阔的天地间,潇洒而惬意。风筝瞬间涌起一股强烈的愿望——要像风一样飞上蔚蓝的天空。它终于说服了线,慢慢地飘向蔚蓝的天了,可它只是很低很低的飞着。风仍在它的上空轻快地起舞,那是风筝无法触及的高度,它多想再往上一点,哪怕只有一点。可线紧紧地拉扯着它,不让它有任何高度的上升。线知道,更高的空中对风筝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此刻的.风筝还不够成熟,它必须努力为风筝掌好舵,引导着风筝朝着正确的方向去飞——它有这个责任,从放飞它的那一刻起,它就肩负着这份责任。

  过了好久,风筝终于忍受不了寂寞了,它苦苦地哀求,它是多么向往蓝天,向往着风啊。线动心了,它理解风筝的梦想,但线对风筝是了解的,风筝还很稚嫩,还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地追逐,这个高度对风筝来说刚刚好,它还需要磨砺,需要经历一些事情。线最终还是拗不过,慢慢地放开一截,风筝仰着面享受着慢慢升上高空的喜悦,听着风儿呼呼滑过自己的脸庞,它感觉自己离风越来越近了,“就差一点点了,”它心想。可此刻线却停了下来,风筝着急地对线大喊:“怎么停了?快松手啊!就差一点我就可以触到云了。”线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更加攥紧了风筝。

  风筝拼命地挣扎着,可无济于事,它沮丧极了,它开始痛恨起线来。它不明白,线为什么总是这么无情,每当它看到希望时,又猝不及防地阻止,让自己的心凉到冰点。风筝困惑着,突然天空变得昏暗起来,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霎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风筝害怕起来,这是它从未见到的景象,被雨淋湿的身体变得越来越重,有些不听自己的使唤了,它甚至想到了坠落后的粉身碎骨。突然耳边传来焦急的喊声:“风筝,撑住!”风筝回头一看,是线,只见线奋力地攥着自己,虽已遍体鳞伤,仍然露着微笑,“坚持住,挺过去了,离你的梦想就近了,”风筝转过身,抖落一身雨水,强忍着泪,却已是泪流满面。风筝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在狂风暴雨中,努力地站稳脚跟,迎着风,拼搏向上……

  在不远处的一幢老房子里,传来稚嫩的童音:“妈妈,快看,那只风筝好勇敢呀!”小孩雀跃地指向暴风雨中的风筝。妈妈朝小孩手指的方向望去,目光直直地停留在了风雨中那条不起眼的线上,转过头来又深深地望着眼前的女孩。

  窗外,天放晴了,太阳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温暖地阳光洒满天地间,天边挂着一道彩虹。风筝与线终于战胜了这场较量,一阵微风吹过风筝的脸庞,线笑了,风筝长大了,是时候放手了:“风筝,你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吧。”线温柔地看着风筝,松开了自己的手,虽有万般的不舍,但线却期待着,等待着,风筝感到疲倦归来的那一天……

  风筝与线作文 篇10

  手中的风筝已断了线。我剪下一截细丝,轻轻系上,一阵微风吹过,手中的风筝飞向了天空,望着,我微扬嘴角。——题记

  风筝永远都离不开线。

  风筝线总能紧紧牵着风筝,不会让它在狂风暴雨中迷失方向,失去航标;风筝线总能时刻提醒风筝,它的目标是蔚蓝的天空,而不是乌黑的泥沼。无论是多么华丽、纷繁的风筝,若是没有了风筝线,便就再也飞不起来了。

  哥哥6岁,我1岁那年,我们就没有了父爱,母爱,在我们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满头白发,笑起来时眼角都会有深深皱纹的老人——我们的爷爷,牵着我和哥哥的小手,度过了大半乡村童年生活。

  乡村的生活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多么平淡、朴素,但在我们这群乳臭未干的孩子看来,那是无拘无束的。每天早晨,爷爷总会为我们做好饭菜,等着我和哥哥睡醒。但之后,我们只是匆匆地扒两口,光着小脚丫子,卷着裤脚,勾搭着小伙伴的胳膊又匆匆离去。那时候,爷爷,总会又好笑又无奈地收拾好碗具,帮我们准备好换洗的衣服,脸上扬起幸福的微笑。

  晚上,爷爷左手牵着我的小手,右手牵着哥哥的手,我们祖子小三,总在打谷场上对着明亮的天空,数着繁星,讲着故事。而我,总能在爷爷温暖、充满老茧的大手中,安然睡着,做一个长长的、幸福的梦。梦见我和哥哥是风筝,而爷爷,就是风筝线。

  但在这一切中,总有不少人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中。

  “看,他们兄妹的父母已经不在了……”

  “多可怜呀,万一他们的爷爷也……那可不得了啊。”

  “对呀,他们的爷爷已经很老了……”

  我听到这些,心里仿佛被大石压住,让我喘不过气来,而那时的我,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

  而爷爷,总会拉着我的手,帮我抹去脸颊上的泪珠,眼神坚定地望着我委屈的脸,道:“丫头,别听那些人的话,你还有爷爷呢,爷爷呀,一定会一直在你和哥哥身边的。”

  “真的`吗?”

  “爷爷什么时候骗了丫头呀?”爷爷笑了笑。

  可是终究,爷爷还是骗了我。

  那天下了大雨,爷爷皱着眉,一动不动地被人抬走了。我无力地跪在雨中,脸上分不清是泪还是雨水,我向着爷爷的方向奔去,但一次次地跌倒;我撕声裂肺地喊叫着,我知道,没有了爷爷,没有了风筝线,我便再也飞不起来了。

  那时的我只有12岁,哥哥17岁。

  哥哥将我扶起抱在怀中,看不清他的脸,但我却能感受到哥哥的心跳。“以后,就由我来保护丫头吧,让我来完成爷爷未完成的诺言。”哥哥的手伏在我的头上,抬头望着爷爷的方向,坚定地说。

  曾经,我以为风筝没有了风筝线,便再也飞不起来了;但从未想过,只要给风筝重新系上风筝线,他仍然能飞得更高更远,永远不会迷失人生的航标。

  风筝与线作文 篇11

  平平淡淡是爱,轰轰烈烈也是爱。我如风筝,母亲如线!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我才明白:风筝需要线的牵引才能高飞,这线就是母亲对我的爱。

  “今天……学的什么?”母亲质问道,我听出了话语中的火药味了。“复习基础知识。”我迟疑地说道。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回答的第一句话便漏出了马脚。“到底去哪里?”母亲轻蔑地问道,音调上扬。我心里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感,我知道纸已经包不住火了。“你今天上的培训班应该是作文指导,而你没去,没错吧?”母亲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我那脆弱的伪装。我的全身震悚起来,下意识地靠在墙上。“我以前说过什么?绝对不可以逃课,撒谎!这些你都忘了吗?”“没有。”我鼓足勇气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母亲抄起藤条,向桌子那边示意地点了点。

  我明白母亲的意思,可是紧贴着墙壁的身躯早已与神经断了联系,一动也不动了。

  “快!”母亲突然大喝一声,我软绵绵的身子吓得倒到了地上,不过神经的连接终于恢复了。我便使出浑身的劲,蹒跚地走到桌子旁惊恐地伏在下面。

  一声声藤条撕裂空气的声音,宣告着我身上一道道血印,有的甚至还有瘀血。鞭打声和我负痛的.闷哼声交织在一起,眼泪从眼角滑落,撕裂声没有停止,我的恐惧早已被疼痛占据了,脑袋也麻木了。

  就在这时,母亲扔掉藤条,跑向房间,大声地哭起来,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父亲走过来,说:“你还不懂吗?你还不懂母亲有多爱你吗?还记得小时候说过的一个故事吗?”“我好像记得!”我说。“风筝与线。你就像风筝,你母亲就像线,牵引着你,你知道吗?”“我错了!”我不顾身上的疼痛,冲向房间,我一定要向妈妈道歉。

  我明白了,因为有母亲的制止和拘束,我才得以成长不受伤。

  这时我也才明白:原来我一直是那个最自由自在的风筝,而父母便是那线,我们一心想着玩,我们越长大越挣脱,直到有一天,父母会把这根线剪断,让我们放手一搏,闯练闯练!

  我是风筝,他们是线。风筝很需要线,我也真的很需要他们。如果没了他们的操心,我又怎么会平安地长到这么大;如果没了她的唠叨,我又怎么会缓和一下多病的身体;如果没了他的严厉,我又怎么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才有了我;因为有了他们,所以我才有了一切。我不能没有他们,就像风筝不能没有线。

  他们的那根线牢牢地牵住我,无论我飞多高,飞多远,而或是飞到天荒地老,都逃不掉他们的视线,飞不出他们的心。

  风筝越飞越高了,因为线的有力牵引!母亲如线,我如风筝!

  风筝与线作文 篇12

  在春天,这个放风筝的季节里。当你拿着风筝奔跑于飘着微风的空旷的原野,享受着春风的舒适的放风筝带来的喜悦,但是,在你沉侵于快乐中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风筝为什么需要线?、

  风筝需要线,风筝又不需要线。

  风筝需要线,这是由于风筝在起飞的时候,需要借助于人的力量,通过我这座窄窄的桥梁牵着它逆着风跑,从而产生了一股托力,托着风筝越飞越富,越飞越远。假如没有了线,没有了这座唯一的桥梁,那么人就无法对风筝施力,风筝也无法向人借力,那么即使风筝再大,再轻巧,风再大,放风筝的人技巧再好,风筝也很难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对于风筝来说,线就如同过河需要的桥,划船需要的桨,写文章需要的笔一样重要,因此,风筝需要线。

  而我说风筝不需要线,恐怕就令人难以理解,但其实原因很简单。

  在我们放风筝的时候,大家都会产生一种想法——一定要让自己的风筝飞得比别人高,以此在别人炫耀,但由于受我的影响,大家在产生这一想法后,第一反应不是别的,而是在风筝系一根更长的结实的线,以便风筝能飞得更“高”,其实不然,在我们有这个主意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极简单极浅显的事实——线阻碍了风筝的“自由”,于是,比谁的风筝飞得高就变成了比谁的风筝的线长。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的.办法是——把我剪断,只有这样,风筝才能更好地翱翔于更高的天空,更蓝的天空,更美的天空。

  因此,风筝不需要线。

  然而,在现实生活,有很多方面都可以反映线与风筝的关系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就拿教育这一尖锐而又倍受关注的问题来打个比方吧!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管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孩子来说,是给孩子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然而,在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识之后,家长又千方百计地扼杀孩子的许多优秀的思想,使之“惟命是从”,从而阻碍了孩子个性的发扬和思想的发展,使其思想禁锢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井底之蛙,最终成为天才中的庸人。

  不仅是家庭教育能体现这一点,国家教育也能体现出这一点。

  我国的教育过程,大致分为二个过程,即老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去死记硬背的过程,这种教育方法,固然能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研究,成为知识渊博的研究生、硕士。但是,却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赵括,因此,就有人称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

  不只是教育,拿世间万物来讲,性格与成功,文明与科技,战争与发展,人类与自然……它们哪一对不是风筝与线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这不令人深思吗?

  风筝与线作文 篇13

  蓝蓝的天空,白云静静游走,丝丝凉风轻拂,一只风筝冲上云霄,一条细长的线耐心牵引着她。

  没错,我就是那只风筝,那只高傲的风筝,那只有着强烈好胜心的风筝。而线呢?则是他们——我的父母。

  披着五色罗裙,我跟轻风应和着,踏向左边,又跳向右边,我飞啊飞,飞的好高好高。原来天上这么美!阳光灿烂温暖,我与云朵嬉戏,与鸟儿低语。我想飞得更高,去见见外面更美好的世界,突然,我似乎不那么稳定了,摇摇晃晃好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拉了回来。哦!是它——线,每天都唠唠叨叨的,烦死人了,我一脸不耐烦,她却毫不在意,像没事人一样,柔声低语:“孩子,慢一点,会摔下来的。”“知道了,知道了,真受不了你。”我敷衍着。

  我开始厌倦了。

  我第一次尝试着离开,我想大概只有离开才是最好的解脱吧。我隠约透出一股直插云霄的力量,似乎有着某种强烈的欲望——离开,挣扎着往天空飞去,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反复默念着:我要离开,离开!一刹那间,线紧紧牢牢地把我拉了回来,重新束缚住了我,我心中一阵无奈,她说:“你怎么会这样?”看得出来,她心中装着成千上万语的愁和无奈,我低着头,沉默不语,本以为我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一直以来过着人们向往的生活,没想到,却被一条细长的线束缚着。没想到,我竟然是那么的不自由!

  一阵大风刮过,风筝线居然断了!我心中一片惊喜,可是被幸福冲昏了头脑的我继而却是一片无助的茫然!

  ……

  我失去了线的.束缚,一向友好的风儿戏弄着我,一会儿把我推向左边,又挤向右边。这难道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日子吗?不!可现实不允许我哪怕一点点的反抗。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地乱转。我头晕目眩,眼看就快要支撑不住,我一阵眼花,飘落下来,飘到了一片草地上。它绿茵茵的,好美,美得无与伦比,或者有一种压抑着的让人说不出又无法反抗的气息。

  “孩子,你去哪了……。”

  “孩子,你快醒醒……”

  那是谁,一声声殷殷地呼唤着我,风儿?云朵?都不会,心中的好奇促使我勉强睁开了疲惫的眼睛——是她,我一直以来深深讨厌的线。

  我重新飞上了高空,飞的好高好高,恢复了往常的日子,其实,我说得这样也很好。急于求成,骄傲自满时,她会耐心地拉你一把,告诉你正确的路,彷徨无助,伤心难过时,她也会在身后默默的扶着你,用鼓励的目光一直注视着你。

  风筝飞得很高很高,

  唯一不变的

  只是那根细长的线……。

  后记:你们的父母或许就是这样一样的线,在你厌倦的时候,请你耐心等待,别说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