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巧用名言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那什么样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名人名言的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名人名言的解释1
1、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丘明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办事。
1、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丘明
解释:衡量自己的德行来为人处世,计算自己的能力来办事。
2、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司马迁
解释:终极的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子思
解释: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4、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左丘明
解释:受宠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下位,地位在下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非常少见。
5、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子思
解释: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
6、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解释:看轻世俗的名利,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安宁恬静,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解释: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
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9、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
解释:不做那些自己不该做的事,不要贪图那些自己不该要的东西,如此而已。
10、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
解释: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1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解释: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会花言巧语,巧言善辩的人不一定善良。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解释: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子思
解释: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1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解释: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15、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思
解释:君子安居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解释: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解释: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18、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子思
解释: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
1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解释: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解释: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1、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左丘明
解释:自己修身而不责备别人,就能够免于祸难。
22、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子思
解释: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
2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解释: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24、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庄子
解释:幸福不过像羽毛那样轻,不知怎样才可以去承受;祸患重得像大地一样,不知怎样才能避免。
25、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丘明
解释:语言是用来充分表达作者心志的,文采是用来充分发挥语言功能的。
2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
解释:爱好学习就接近于智了,努力实践就接近于仁了,知道羞耻就接近于勇了。
27、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思
解释: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强啊!
2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解释:称一称,这样才能知道是轻还是重;量一量,这样才能知道是长还是短。原来是孟子劝齐宣王权衡利弊,决定取舍的话,后人常用来比喻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权衡利弊得失。
29、运筹帷幄之中,制胜於无形。——司马迁
解释:运筹策划于帷幄之中,无形之中克敌制胜。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解释: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31、其进锐者,其退速。——孟子
解释: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3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
解释: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
33、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丘明
解释:天道远离人间,人道则存在于身边的社会人事之中,可以就近掌握。对于人所难及的事物,如何能知道呢?
3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解释: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3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
解释: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驱使天下最坚硬的东西。
36、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噱σ阅蝗缦嗤诮——庄子
解释: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我们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7、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
解释: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仙,皮肤白的像冰雪,像是处女一样风姿绰约,不吃人间五谷杂粮,吃露水。能腾云驾雾,有坐骑是一条飞龙,经常在海外游玩。
名人名言的解释2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答: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答: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
(3)固:固执己见。 (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答: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答: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答: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
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答:“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答: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答: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答: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答::“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答: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答: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答: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答;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答: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答::“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答: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答: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5、见得思义。
答: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答: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
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答: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
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答: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答: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答: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不安。
名人名言的解释3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释: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3、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译:人生在世应当做—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使死了也不当害人的“鬼”。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释: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8、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译文:(曾子说)要慎重地办理好丧事,虔诚地追祭祖先,(这样做了)人民地道德就会归复忠厚老实。
1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1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1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18、蝉的意思?
1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2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25、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2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2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3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3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的了。
3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3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解释: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35、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3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8、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9、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40、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译文:一个人如果大言不惭,那么,他一定没有实际去做的志向。
41、不以物挫志。译文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4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4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译文:发愤时,竟忘记了吃饭;快乐时,便忘记忧愁。简直连衰老就会到来也不知道。
4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47、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4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4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50、是可忍,孰不可忍。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52、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5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5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5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56、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解释: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7、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5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59、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译文:形体如同枯骨,心如同死灰,真正纯实之知,不坚持故见。
60、三思而后行。—《论语》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6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3、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6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6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6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6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6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6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君子懂得义,小人懂得利。
7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71、在美国,学英语最实用的是听和说,还是读和写?
72、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解释: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7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74、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7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译文: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76、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7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7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1、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8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8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8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8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8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87、不怨天,不尤人。—《论语》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88、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弟子规》
8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9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91、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9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93、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译文:子贡说:过错,人们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了,人们都会仰望他。
9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译: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9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96、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解释: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9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9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解释: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9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译文:真像是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
100、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10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0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0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0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解释: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05、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10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释: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名人名言的解释4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5、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7、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12、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2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26、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27、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8、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29、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3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2、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译:不要去挑剔别人的小毛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喜欢挑剔别人的小毛病就是自己的大缺点。求:找寻。疵:毛病。
3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译: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3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译: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4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译: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迁怒:转移怒气。贰:再,重。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译: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4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4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译: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译: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4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译: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49、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译: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5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译: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名人名言的解释5
1、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格言的意思: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这句话经常被长辈用来告诉我们,我们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是间接的,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完善,而实践本身又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2、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格言的意思:听别人说一百次,不如自己亲眼看一次。很多时候家长都用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任何事,不能只是听别人说,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这样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3、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格言的意思:一个人的才干因为使用才能不断的增进;一个人的思想只有在不断使用中才能得到提高,如果没有实践的行为,不管是人的才干还是思维,都会枯萎。
家长朋友在为孩子挑选学习用语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年龄来进行选择。而且需要用白话解释的地方,也要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懂得当中的道理。
【名人名言的解释】相关文章:
经典名人名言10-25
经典的名人名言10-01
施耐庵名人名言12-28
【精】经典名人名言12-28
仁爱的名人名言12-28
世界的名人名言12-28
理想的名人名言12-27
经典英语名人名言12-27
英语名人名言12-27
自信的名人名言12-15